4个小班长你看看我,我看看你,都心知肚明一向争强好胜的排长憋着一肚子火还没消,连常规的欢迎词都没说。
能从老部队抽调来军训队的士兵,那也都是军事素质过硬、争起第一来嗷嗷叫的尖子兵。而且当班长的成绩好坏,对个人在军队的前途那是有莫大的好处的。本来4个战士在知道被选调到军训队后都是骄傲自豪、踌躇满志的,可知道带的是女兵班后就象从天堂掉到地狱,再没了别的想法,只盼着能小心服侍了这帮子“姑奶奶”们,别出大篓子就行。
排长都无可奈何了,几个小班长也只有服从命令的份了。向来选择女生班长的条件之一也是性格老实、脾气好,所以小班长们都认命地带着各自手下的女兵们到各班宿舍,安排起她们的床铺来。
一连的宿舍并肩两排,外侧是男生一排二排和连部驻地,内侧是女生三排的四个班驻地。军训队按这次参训的实际情况,将医学系一中班编为一连,二中班编为二连,七八班编入二连,九班藏族班编入一连。另外还有药学系、口腔系等编入三连四连。
一连三排有四个女生班,七八九班对应学校一二三班的女生,十班对应藏族班的女生。每个班一个大房间,林芳华所在的九班位于第三间。房间内两边对称地摆着八张上下铺,每张床下两张小板凳,门口一排储物柜,除此就没有别的家具了。
没有硬性规定,熊班长让大家自己选床铺,一群女生立刻激动起来,纷纷争抢起靠屋里、靠窗、光线明亮的铺位。林芳华淡淡一笑。前生毕竟在部队工作生活过那么久,很清楚军训队里的床白天根本不能坐或躺;再说,不过睡四个星期而已,没必要挑挑拣拣的。她潇洒地直接把自己的被子往门口最外侧的上铺上一扔,就开始拿出洗漱用品往储物柜中摆放了。
王菊天性随和,农村出来的孩子既不娇气又比较老实,也抱着被子站在一边,准备等其他人安顿后再安置。她见高级知识分子家庭出身的林芳华毫不在意地睡门口,不禁凑过去问:“你怎么一点都不挑呢?班长可说了,这里晚上睡觉时不关门的。你睡门口不害怕吗?”
本来,前生的林芳华与王菊也是经历军训中经常一起打扑克结下的战斗友情,而逐步亲密起来的。现在的林芳华对“久别重逢”的老友那是一点没有陌生疏离感的,很自然地把她纳入了自己重点爱护帮助的名单中。
她神秘地凑近王菊的耳边说:“周围都是解放军站岗,有啥可怕的啊?别说我不告诉你啊,以后搞紧急集合,睡门口那就可以最快的冲出去了……”
王菊恍然大悟,急忙一边把自己铺盖卷放在门口的下铺,一边冲林芳华一比大拇指:“高,实在是高!”
世间的事情,有时吃亏反而是占便宜的。
没等大家收拾妥当,屋外传来“啾啾啾——”两短一长的哨音。熊班长忙招呼女兵:“快出去集合!别收拾了,快!快点!”
骨子里那雷厉风行、令行禁止的军人作风还没有淡忘,林芳华迅速拉着王菊跑步来到男女排宿舍之间的空地上,面朝江排长站好了队,竟然跑了个全连第一。
带着红袖章的值班排长江涛,倒是有点意外地多看了林芳华和王菊一眼,脸色似乎也没那么黑了。
但是随着男生排的迅速集合整队,而女生排拖拖拉拉、唧唧歪歪了三分钟才勉强整好队,而且还不断有落后的女生一个个地不喊报告就溜进队列,江排长的脸再次阴转多云,似乎马上就要电闪雷鸣发作了。
这时,一个头发有点凌乱、面色通红的女生走过来说:“林芳华,你现在是不是没事了,帮我整整被子好吗?刚才班长帮我整了一下,说不好弄,要等最后才帮我整。我看你的被子叠得挺好的,你能帮我整整吗!”
这女生叫赵玉玲,长相普通,住在外寝室。林芳华虽然和她不是很熟,但知道她是个极聪明也很勤奋的学生,虽然入学时的成绩在班里不是特别突出,但五年后她继续攻读了硕士和博士研究生,后来到德国慕尼黑工作了。
林芳华冲她点点头,又拉上王菊说:“走,我们一起帮你!”
来到赵玉玲的床前,看到她的被子,林芳华不禁吸了一口冷气,明白为啥熊班长说不好弄了。
每个学生都是从家里带来的被子,虽然有厚有薄,但估计也就最多六斤吧。这赵玉玲的家长不知道是不是生怕孩子着凉,竟给她絮了如此厚重的被子,没有十斤也有八斤吧。它这一层被子,赶上别人的两层被子厚,快赶上林芳华的毛毯三层了。
林芳华只能抱着试试看的态度了,她招呼赵玉玲和王菊两人把被子摊开在已经打扫干净的地板上,跪在上面,用两前臂的背面一遍遍地拍打着棉被。三个人忙活了半天,班里其他同学的被子都已经陆续整出型了,熊班长也过来加入了压被子的行列。
几个人忙了大半个钟头,累的都不行了,一看那被子好像还是那么厚实,根本没怎么**去多少。别人的被子叠出来象豆腐块,小赵的被子叠出来那就是个大面包。
小熊班长也哭丧着脸对赵玉玲说:“我的姑奶奶啊,你家里是种棉花的吧,这棉花不要钱是吗?完了,你这被子我是没法子了,我们班的内务可就要被你这被子拖后腿了!”
林芳华当然知道部队对集体荣誉是多么看重,任何有竞技性质的项目都会争一争;连唱歌的声音大小,吃饭的速度快慢这些鸡毛蒜皮的事情都要比,何况这列入天天考核项目的内务卫生,那就更重要了。虽然有时候好像有点搞形式主义了,但一个部队的精神风貌、作风素养就是在这一点一滴的争强好胜中熏陶出来的。
林芳华同情地看着小熊班长唠叨着要挨排长的尅了,实在忍不住了:“也不是没有办法,只不过小赵要吃点苦头了!”
赵玉玲正为拖全班全排的后腿而内疚,听到这话无疑象听到福音一般:“什么办法,你说!没事,我不怕吃苦!”
林芳华犹豫地说:“就是把整个被子浇上水,不过这被子就不能盖了……”话没说完,就被失望的班长打断了:“那哪行!绝对不行!”
林芳华继续说:“这被子是不能盖了,可以让赵玉玲晚上和我盖一床被子,我们挤着睡!”
熊班长一听,似乎有点道理,但是好像不太合规矩:“这样啊……好像还行,不过好像还是不对劲呢!”
突然背后传来宏亮的男中音:“废话,当然不对劲!挤在一起睡,那还像个兵营吗!”
熊班长愕然:“啊——,江排,你怎么来了?”
江涛瞪了熊班长一眼,又看看不好意思垂下头的林芳华和脸已经红得像个关公的赵玉玲,再看看屋子中间那个面包一样的被子,也不禁摇了摇头。
最后,他走上前,卷起被子说:“得了,这被子我先拿走,九班长跟我过去,把我的被子拿给这个女生先用着。”
熊班长大喜,忙追着排长说:“排长,让我来,让我来!还是拿我的被子吧,怎么能拿您老的被子呢!”
江涛已经走出了门外:“行了,少跟我里格朗。你们几个班长的内务卫生也是要检查的,我嘛大不了去找军需老王再要条被子好了!多大点事啊……”
结果,江排长那条用了多年、绿色被套都洗的发黄的旧被子就放在了赵玉玲的**。这件事,让所有女生觉得这个江排长其实面冷心热,还蛮有人情味的。
不过晚餐前发生了一件事,让江排长又气不顺了。
原因是二排长朱明智在下午突击教会了二排的男兵唱军歌,结果餐前集合时二排男兵们整齐嘹亮的军歌声,把隔壁的二连都给震了。乐的一连长是合不拢嘴,大大表扬了二排长一番,并让二排先进食堂进餐。
当江涛看着二排长趾高气扬带领手下的兵进食堂时,心里很不服气——不就是拉歌吗,谁还不会啊!你个小猪,为了压倒我一次,连暗渡陈仓、先发制人的招数都使出来了!比文艺、内务,不信我们女生排会比你差!且让你先得意一时。
连长看到吃饭时几个排长的神情,心里暗笑:不怕你们争,就怕你们不争!郭眉老师倒是第一次下部队,感慨了几句说饭前一支歌这种鼓舞士气的法子不错。连长趁机安排朱排长担任教歌教员,负责教全连学唱军歌。
晚餐后休息了半小时,全连就集中在食堂学歌,每人还都带着笔记本记录歌词。
要说连长真是慧眼识人,朱排长虽然个子不高、其貌不扬,但是性格极为活跃,拉歌时非常有感染力。当他手舞足蹈、表情丰富地给大家讲解拉歌的套路招数时,让大学生们觉得既新奇有趣、又兴奋激动。
同学们随着他的指挥一边有节奏地鼓掌,一边齐声大呼一**的拉歌词——“一二三四五,我们等得好辛苦!一二三四五六七,我们等得好着急!”“一二三!三二一!一二三四五六七!”“叫你唱,你就唱!扭扭捏捏不像样!象什么?好像一个大姑娘!”
最有趣的是用《解放区大生产》的调子来拉歌:“二连的——呀嘛吼嘿!来一个——呀嘛吼嘿!你们的歌声——喜里里里哗啦啦啦梭罗罗罗塞!唱的好——呀嘛吼嘿!”
还有整齐地鼓掌“呱唧呱唧”——啪啪啪!啪啪啪!啪啪啪啪啪啪啪!啪——!啪——!啪——!
种种有趣的招数,让大家学习军歌的情绪高涨起来。接着,朱排长趁热打铁教了几首常用军歌。
这时,女生们的文艺天分就显示出来了,因为学的都是广播里也经常听到的《解放军军歌》《打靶归来》《团结就是力量》《学习雷锋好榜样》、《解放区的天》,大家基本上教个一两遍就能学会。女孩子们的兴头都很高,都快两个小时了也不嫌累,纷纷要求排长继续教歌。朱排长见士气高昂,当然也愿意打铁趁热,又教了《十五的月亮》《小白杨》等歌,连《抗日军政大学校歌》都教了。
没想到女兵们还是觉得不过瘾,还要再学。朱明智不禁大汗,这还收不了场了呢。其实还有些军歌他们也是会的,只是一般都不适合用来拉歌,比如《我爱祖国的蓝天》《人民海军向前进》等。几个班排长都聚在一起,搜肠刮肚想着还有什么军歌适合教的。
林芳华坐在队伍中,跟着唱这些早就熟悉的歌曲,却一点不觉得无趣。本来军队拉歌就重在气氛,至于歌唱的如何、甚至唱的是什么都不重要的,就算唱跑了调,只要有气势、够宏亮就对了。
部队这种火热的**,真是好久没有感受了,一下子让人的心态也年轻了好多,热血也似乎沸腾了起来!
最后,朱排长又教了大家一首军歌《祖国,请你检阅》。这是一首南疆作战部队流传出来的歌,原创作者已经不可考证了。歌曲旋律激昂雄壮又不失优美动听、歌词凝练质朴又饱含深情:
“从南昌城来我们,从长征路来我们,从战场上来我们,从滚滚硝烟炮火里来我们。
祖国,请你检阅,你强大的军队;祖国,请你检阅,你勇敢的士兵。
看飘扬的军旗上,血写着我们的姓名;看光荣的史册里,记载着我们的功勋。
从训练场看我们,从行军路看我们,从驻训地看我们,从滚滚洪流废墟里看我们。
祖国,请你检阅,你钢铁的长城;祖国,请你检阅,你优秀的士兵。
看飘扬的军旗上,铭刻着我们的誓言;看和平的阳光里,我们正阔步前进。”
这首优秀的军旅歌曲,很快抓住了年轻学子的心。大概是其中流**的对国家和军队的热爱,引起了大家的共鸣。毕竟这些七十年代出生的年轻人,都是在正统的五讲四美三热爱等教育下成长起来的,比起二十年后的同龄人要单纯质朴一些、也要热血一些。
林芳华前生倒还真没听过这首只在战斗部队流传的军歌(后来是某陆军学院的校歌),但她也和大家一样一下子喜欢上了这歌。跟着大家一起学唱,感受着周围同学们洋溢的青春热情,仿佛置身于火热的大熔炉中。心暖洋洋的,全身热乎乎的,四肢肌肉都似乎充满了力量和**!
年轻,真好!!
本章已完结,下一章内容更精彩喔。
下一章“第6章:6 队列训练与政治学习”内容快照:
『6 队列训练与政治学习』
第二天,正式的军事训练开始了。当四个连队整队到达大~场时,只见正前方检阅台~已经站立着一位~材~拔、军姿严整的教官了。各连值班员向教官汇报后,教官开始了讲话。原来这位教官姓纪,曾作为三军仪仗队的一员参加了八四年国庆大阅兵,提~后调到成都军区负责军训事务,这次~队特意为了加~大学生军训~量将他从军区借调来这里的。听到这,再看到纪教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