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小说吧 > 校园小说 > 蓝楼梦(改红楼) [目录] > 第6章

《蓝楼梦(改红楼)》

第6章第六章 苦~遇苦郎,雨村乱判案(2)

作者:路过生命的羽毛 阅读字体选择:小字

苦女遇苦郎,雨村乱判案(2)

雨村听了,也感叹道:“这也是他们的孽障遭遇,并非偶然。不然,这冯渊怎么就看上了这英莲?这英莲受了几年的折磨,才得了未来,而且又是个多情的,若能在一起,倒是件好事,却又出了这件事来。这薛家诚然比冯家富贵,但想想其为人,自然姬妾众多,淫佚无度,未必比得上冯渊定情于一人。这正是梦幻情缘啊,却又恰巧遇上了一对薄命儿女。尚且不要议论他,只说如今这官司,如何判才好?”

门子笑道:“老爷当年何其明决,今日怎么却成了个没主意的人了?小的听闻老爷补升此任,又是因为贾府的势力,此次的这个薛蟠是贾府之亲,老爷为何不顺水行舟,给个人情,将此案了结,以后也好去见贾府。”

雨村道:“你说的也是。但是事关人命,我承蒙皇上隆恩,能够再做官,实在是重生再造,正是应该殚心竭力图报之时,怎么可以因为私人关系而废法?我实在不能忍心啊。”

门子听了,冷笑道:“老爷说的何尝不是大道理?但是如今世上是行不通的。古人有云:‘大丈夫相时而动’,又曰‘趋吉避凶者为君子’。如果按老爷这么说,不但不能报效朝廷,而且还自身不保,还是要三思为妥啊。”

雨村低着头想了半天,道:“那你想怎么样?”

门子道:“小人已想到了一个极好的主意:老爷明日坐堂的时候,只要虚张声势,动文书发签拿人。原凶自然是拿不来的,原告固是要将薛家族中以及奴仆人等拿几个来拷问。小的在暗中调停,让他们报个暴病身亡,让族中及地方上共递上一张保呈,老爷只管说善能扶鸾请仙,堂上设下乩坛,令军民人等只管来看。老爷就说:‘乩仙批了,死者冯渊与薛蟠原因孽缘相逢,今日既然狭路相逢,原本就应该了结。薛蟠现在已经得了无名之病,被冯魂追索,已经死。其祸皆因拐子某人而起,拐之人原系某乡某姓人氏,按法处治,余不略及’等语。小人暗中嘱托拐子,令其实招。众人见乩仙批语与拐子相符,余者自然也都不虚了。薛家有的是钱,老爷判一千也行,五百也行,让冯家拿去作烧埋之费。那冯家也没有什么要紧的,不过是为了钱,见有了银子,也就无话了。老爷想想,此计如何?”

雨村笑道:“不妥,不妥。等我再斟酌斟酌,或可压服口声。”二人计议,天色已晚,别无话说。

第二日坐堂,勾取一应有名人犯,雨村详加审问,果然,冯家人口稀疏,不过是想多得些烧埋之费,薛家仗势倚情,偏不相让,故致颠倒未决。雨村便徇情枉法,胡乱判断了此案。冯家得了许多烧埋银子,也就没什么事了。

话说。雨村断了此案,急忙写了书信二封,与贾政并京营节度使王子腾,不过说“令甥之事已完,不必过虑”等语。此事皆由葫芦庙内之沙弥新门子所出,雨村又怕他对人说出当日贫贱时的事来,因此心中大不乐业,后来到底寻了个不是,远远的充发了他才罢。

当下不说雨村。

且说那个买了英莲、打死冯渊的薛公子,他是金陵人氏,本是书香继世之家。只是如今这薛公子幼年丧父,寡母又怜惜他是个独根孤种,所以就溺爱纵容,导致他老大无成,而且家中有百万之富,现领着内帑钱粮,采办杂料。这薛公子学名叫薛蟠,字文起,五岁时就性情奢侈,言语傲慢。虽然也上过学,不过识得几个字,终日只有斗鸡走马,游山玩水而已。虽然是皇商,但所有的经济世事,都不知道,不过依赖着祖父的旧情分,在户部挂了个虚名,只领钱粮,其余事体,自有伙计老家人等帮他办。

他的母亲王氏就是现任京营节度使王子腾的妹妹,与荣国府贾政的夫人王氏,是一母所生的姊妹,今年四十上下,只有薛蟠一子。

她还有一个女儿,比薛蟠小两岁,乳名叫宝钗,肌骨莹润,举止娴雅。当日他父亲在时,酷爱此女,让她读书识字,与她的哥哥一比,竟高过十倍。自从父亲死后,见哥哥不能依贴母怀,她便不再以书字为事,只是留心针黹家计等事,好为母亲分忧解劳。

最近因为今上崇诗尚礼,征采才能,降不世出之隆恩,除聘选妃嫔外,凡仕宦名家之女,都要亲名达部,为公主郡主入学陪侍,充为才人赞善之职。二则自薛蟠父亲死后,各省中所有的买卖承局,总管,伙计人等,见薛蟠年轻不谙世事,便趁着拐骗起来,京都中几处生意,渐亦消耗。薛蟠素闻得都中乃第一繁华之地,正思一游,便趁此机会,一为送妹待选,二为望亲,三因亲自入部销算旧帐,再计新支,----其实是为了游览上国风光之意。因此,早已打点了行装细软,以及馈送亲友各色土物人情等类,正择日一定起身,没想到遇见了拐子重卖英莲。薛蟠见英莲长得漂亮,想买他,又遇到冯家来夺人,因此恃强喝令手下豪奴将冯渊打死。他便将家中事务一一的嘱托了族中人并几个老家人,便带了母妹竟自起身长行去了。人命官司一事,他竟视为儿戏,自以为花上几个臭钱,就没有什么不了的。

在路不记其日。那日已将入都时,却又听闻母舅王子腾升了九省统制,奉旨出都查边。薛蟠心中暗喜道:“我正愁进京去有个嫡亲的母舅管辖着,不能任意挥霍,偏偏如今又升出去了,可真是天从人愿。”

他便和母亲商议道:“咱们京中虽然有几处房舍,只是这十来年没人去住过,那看守的人肯定偷着租给别人了,应该先让几个人去打扫收拾才好。”

他母亲道:“何必如此招摇!咱们这一进京,原该先拜望亲友,或是你舅舅家,或是你姨爹家。他两家的房舍极是便宜,咱们先住下,再慢慢的叫人去收拾,岂不消停些。”

薛蟠道:“如今舅舅正升了外省去,家里自然忙乱起身,咱们这工夫一窝一拖的去了,岂不没长眼睛?”

他母亲道:“你舅舅家虽升了去,但还有你姨爹家。况且这几年来,你舅舅姨娘两处,每每带信捎书,接咱们来。如今既然来了,你舅舅虽然忙着起身,你贾家姨娘未必不留我们。咱们就这样忙着收拾房屋,岂不让人见怪?你的意思我都知道,守着舅舅姨爹住着,未免拘紧了你,不如你自己住着,好任意妄为。那你自己去挑所宅子去住,我和你姨娘、姊妹们别了这么多年,想要厮守几日,我带你妹妹去你姨娘家,你说好不好?”

薛蟠见母亲如此说,知道是扭不过的,只好吩咐人一路奔荣国府来。

那时王夫人已经知道了薛蟠官司一事,幸亏贾雨村维持了结,才放了心。又见哥哥升了边缺,正愁又少了娘家的亲戚来往,非常寂寞。才过了几天,忽然家人传报:“姨太太带了哥儿姐儿,合家进京,正在门外下车。”喜得王夫人连忙带了女媳等人,到大厅去接,将薛姨妈等接了进去。姊妹们暮年相会,自然悲喜交集,叙阔了一番。连忙又引了拜见贾母,将人情土物各种酬献了。合家俱厮见过了,连忙又治席接风。

薛蟠已经拜见过贾政,贾琏又引着拜见了贾赦、贾珍等。贾政便叫人对王夫人说:“姨太太已经有了春秋,外甥却年轻不知世路,在外面住着恐怕会有人生事。咱们东北角上梨香院有十来间房,空闲着,打扫了,请姨太太和姐儿哥儿住了也好。”

贾母也遣人来说:“请姨太太就在这里住下,大家亲密些”之类的话。薛姨妈正想同居一处,方可拘紧些儿子,若另住在外,又怕他惹祸,连忙道谢应允。

又私自与王夫人说明:“一应日费供给一概免却,方是处常之法。”王夫人知道他家不难于此,遂亦从其愿。从此后薛家母子就在梨香院住了。

原来这梨香院是当日荣公暮年的养静之所,小小巧巧,有十余间房屋,前厅后舍俱全。还有一门通街,薛蟠家人就走此门出入。西南有一角门,通一夹道,出夹道便是王夫人正房的东边了。每日或饭后,或晚间,薛姨妈便过来,或与贾母闲谈,或与王夫人相叙。宝钗每日与黛玉迎春姊妹等一处,或看书下棋,或作针黹,倒也十分欢乐。

只是薛蟠不想在贾宅居住着,怕姨父管约拘禁,无奈母亲执意在此,宅中的人又十分殷勤苦留,只好暂且住下,一面叫人打扫出自己的房屋,之后再移居过去。

谁知自从在此住下了,不到一个月,贾宅族中的子侄,都已认识了一半,凡是那些纨绔者,都喜欢与他来往,今日会酒,明日观花,甚至聚赌嫖娼,渐渐无所不至,引诱得薛蟠比当日更坏了十倍。虽然贾政训子有方,治家有法,但一则族人多,照管不到这些;二则现任族长乃是贾珍,彼乃宁府长孙,又现袭职,凡族中事,自有他掌管;三则公私冗杂,且素性潇洒,不以俗务为要,每公暇之时,不过看书着棋而已,馀事多不介意。况且这梨香院相隔两层房舍,又有街门另开,任意可以出入,所以这些子弟们竟可以放意畅怀的,因此遂将移居之念渐渐打灭了。

本章已完结,下一章内容更精彩喔。

下一章“第7章:第七章 宝玉游幻境,仙中说蓝楼 (1)”内容快照:

『第七章 宝玉游幻境,仙中说蓝楼 (1)』

宝玉游幻境,仙中说蓝楼林黛玉自从在荣府以来,贾~万般怜爱,寝食起居,就像宝玉,迎~,探~,惜~三个亲孙~倒靠后了,便是宝玉和黛玉二人之亲密友爱~,跟别人也不同,同行同坐,夜间同息同止,言和意顺,略无参商。如今却来了一个薛宝钗,年岁虽然不大,但品格端方,容貌丰美,人多谓黛玉所不及。而且宝钗行为豁达,不比黛玉孤高自许,所以比黛玉大得~人的心。就是那些小丫头子们

~~

>> 阅读第7章 第七章 宝玉游幻境,仙中说蓝楼 (1) 返回小说目录

版权声明:本小说数据来源自互联网,本站只对小说基本信息(目录信息、最新章节列表信息、第三方阅读地址等)进行整理收集,我们不以任何形式提供小说正文内容的在线阅读及全本小说下载服务。 如果收集的小说公众信息侵犯了你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会跟据情节严重性对其中的信息进行删除屏蔽。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