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上又有饭局。李华波约定到诺城的菜根轩坐陪他的媒人校长李明中。华波同我的关系不错,因为彼此对电脑都比较感兴趣,也成了无话不说的哥们,在物质、精神都贫乏的农村,好像这点很重要的。去年底学校新分得一名女大学生名叫薄晶,人也漂亮,是书记朱尚安在益奉中学的学生。朱书记本来要把小薄介绍给学校的教学骨干夏新,但不知怎么地,竟让平时不怎么说话,日常还把“苦行僧”作为自己命运的华波给得手了。
华波让我把夏新给邀上。我说,你怎么不亲自请,他说,你催催就可以了。夏新和华波原来也是睡在上铺的兄弟,在学校的单身宿舍里成了同性的“小两口”,华波和薄晶谈上后,他自然就落寞了许多,健谈的他却从此喜欢独来独往了。
我不管三七二十一就把小夏拉上了。同行的还有赵伊平、陈卓。按照以前吃请的惯例,首先上了一个鸭子煲,任他们去谈心,我抓起筷子就去找鸭头。倒是开朗的薄晶,健谈的林青却坐在那发愣。校长让我到街对面的冷饮店拎一打啤酒来,顺便捎带几瓶饮料对付女客。
等我把啤酒和饮料拎回放在饭桌时,发现薄晶竟在抽噎。陪来的校长爱人在旁慢慢劝。我坐下低声问伊平,伊平忙说:“吃菜,吃菜!”接下来的时间只有陈卓、伊平和我三人无厘头的说说笑笑了。还是李明中付了钱。
回来的路上,伊平告诉了我其中的原委。
夏新在饭桌上,坐定上来就对薄晶开起了玩笑:“从此后,我就和华波再见了,也就一个人了。”笑了一声,“你把他从我自己身边抢走了。”
陈卓笑侃:“谁叫你不是女的!”
夏新也说笑似的:“是女的就能抢走华波了?”
伊平接了一句:“薄晶厉害,害夏新孤独。”
几个哥们就这样你一句我一句调侃。薄晶却红颜一怒,起身就往洗手间冲去,等回来时,两眼红红的,一坐下就伏在油腻的饭桌上抽噎,还说道:“我有什么错啊?”
夏新在一旁仍似自语般玩笑:“从此孤家寡人了。”
我从旁边忙说,喝酒,喝酒。
气氛这样尴尬,我朝校长使了使眼色,说我们到歌厅去坐坐吧,我的歌瘾又犯了,走吧!
薄晶说,你们去吧,我自己坐车回家。
大家就这样不欢而散了。我知道,这是今天夏新吃醋才说的一番话,刺激到了薄晶。本是属于自己的人,却被别人拥在怀中,滋味当然不好受。夏新几次对我说,真不知道李华波是如何把小薄给追到手的呢?我说,那谁知道。
李华波是在我去武汉学习的期间内同薄晶结婚的。我让夏新给我赶情,夏新起初生死不干,我说,怎么能这样小心眼,犯不着了。已成了别人的新娘,何必这样呢?何不做得大度呢!你越是生气,华波越会高兴,你说这是为什么?夏新说,你有病吧?
这样的道理你都不懂啊?我说。
我生气了,他高兴,他高兴我还惦记他老婆?华波不解。
这说明他的媳妇是最好的,别人还能惦记着。你这就不懂了。
最后,华波高高兴兴地去喝喜酒,还赶了三佰元的情,我也凑了份子。这喜酒还是我从武汉回来后,华波二人给补上的。
喝着别人的喜酒,心里还是很酸楚的。看着别人成双成对,心里还是很嫉妒。今年已有25岁了,该想媳妇了。可我的媳妇在哪儿呢?每日里只有对着我的学生生气,将少年的怀春转化为工作的**。
也许当我是一个中学生的时候,我没有想到今天能够站在讲台上给几十名学生讲课,也许就是这样一个人,还不能组他们多少知识。可对于我来说,并不是儿时的梦想。在我的记忆中,家人几次找人算命,我是一个当兵的料。因此,很小我就朝着这个理想努力:学走正步,学喊口令。但中考的552分让我走进了梦溪师范这所培养小学教师的学校。毕业分配后就在家乡的这所中学任教。
也许我这个人对任何事情都很认真。作为一名初中教师,我天真地希望每名学生都能成才。新下来的几年我的培优补差作得是出类拔粹。当然付出的那是别人几倍的时间和精力。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无奈的现实告诉我,要想干好一件事情,那不是个人的力量所能左右的。社会在发展,学生也在发生不同的变化。各种媒介对学生的冲击那是如洪水猛兽般,让我们这些禁锢在农村的教师真有些叹为观止。当小学基础没有跟上,学校的管理趋于混乱时,我所能做的也许就只能是无奈了。当我接手一个所谓的素质班时,我的理想也许只能是一个个泡影了。
于是我选择了逃避,远离日常的教学琐事,专心我的文学向往。可是我又无奈也发现,我的文思似乎早已枯竭,面对稿纸时,我所能做的真正只能是让别人知道我还有写作这个专长罢了。说写作专长,那也不过是平时为学校写一写公文,为别人写一些典型的虚假材料。每月固定的两篇教学通讯。赚取每月的30元津贴。远远不够我的稿纸、上网用费了。
本章已完结,下一章内容更精彩喔。
下一章“第4章:张勋的行李都搬~了”内容快照:
『张勋的行李都搬~了』
早~正在办公室里听刑老师讲“不是没有,也不是没有”的故事时,校长李明中走~三楼办公室,~给我一个任务,给单位一老师写优秀先~材料。我说还~老师本人写一写素材,介绍一~简~情况。这几年,学校里的不少老师都在我的材料的护航~被评为“市优秀教师”、“师德标兵”,没有稿费,~多赚一餐酒席,少不了的学校~的坐陪,这一~酒席,主角立马不是我,只有剩~我一人看着《焦点访谈》。也许正如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