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槐花坡上新来的孩子(上)
那是1968年的春天的一个清新明丽的清晨。地点在齐鲁大地腹地沂蒙山区伸脚的槐花村。
轻轻的三月春风吹拂着古老的齐鲁大地,吹绿了河沿低地里的麦苗,催开了漫山遍野的槐花儿,也吹醒了沉睡中的古朴的父老乡亲。
一派万物争春的景象!
一群胸前配戴红领巾的孩子,说着,笑着,唱着,跳着,跑在槐花盛开的槐花坡。他们沉浸在槐花盛开的喜悦中。阵阵春风吹来,吹弯了人把高的槐花树,也吹动了千年老槐的青绿绿的叶子,发出“沙沙沙”清脆的声响。漫山遍野的槐花树,漫山遍野的槐花香,随风飘浮的鲜艳的红领巾,把这群天真无邪的孩子拉进一个雪白的童话般的世界……
当兴高采烈的孩子们踏进槐花小学时,他们被眼前的一位高大威猛的男人深深地吸引住了眼球,睁着好奇的眼睛,叽叽喳喳的议论着。这群孩子们生活在这个交通闭塞的山旮旯里,在他们有限的记忆里从来没有见过这样的人物。那位男人身穿没过膝盖的泥黄色的军大衣,头上戴着别着五角星的大盖帽,腰间的皮带还挂着油光闪亮的手枪,脚踏一双牛皮做成的军靴。这般打扮,这样威猛,怎不会吸引孩子们的目光呢?还有男人背后的那位怯生生的孩子,不时的**脑袋,机灵的看着这群陌生的孩子,打量着这陌生的环境。
“馁们这些熊孩子完啦,都是来干熊滴哩,没点熊副,都什嘛时胡啦,麻利里读书(fu),要不赶紧碧副包家走!一群熊黄子……”站在一旁护校的瘸子爷爷哼哼起来,赶着这帮孩子们往教室里去。孩子们依依不舍的走进石头砌成的矮矮的教室,有的调皮的孩子还冲着站在那个中年男人身后的孩子做鬼脸。不一会功夫,这座只有一排石头教室、一个**大小操场的山区小学校,便响起孩子们清脆的读书的声音。它们在重峦叠嶂的群山中回荡,又随着春风飘向远方,消逝在青山绿水的群山中。
这时,一位白发苍苍的老人领着男人和孩子走入一间**黑暗的屋子。老人笑呵呵地对着男人说:“童将军,前几天听说了你的情况,你就放心把孩子留在这里上学吧。虽然说这里的学习环境不如大城市,可是毕竟远离尘嚣,还是可以学到些东西的。当然,我会保守你的隐情,好好教育这孩子,也许他长大成人后,可以成为像你那样驰骋疆场的大人物,你就放心去吧。”
男人上前一步,用力握住了老人的双手,眼里流出了泪水,“姜老师,那就拜托您老人家啦,把这孩子交在您这里学习,也放心!”他感觉到自己难以抑制情感,转过头,拿出手绢擦擦眼角的泪水,“这里风挺大的幺,眼里吹进了砂子。”他是一个宁愿流血也不流泪的血性汉子和将军,怎会让人发觉自己失态呢。
“山区不如平原,山风是常有的,童将军也要注意防凉啊!”老人也有意地维护着眼前这位失魂落魄的将军最后的一点尊严。老人知道,这位童将军也是这片青山绿水养育的优秀儿女啊。他曾经在战场上奋勇杀敌、建功立业,建国后被授予少将军衔。可是,“天有不测风云,人有旦夕祸福”,文化大革命的浪潮竟然牵连到这位忠心为国的将军,他被停职了,说是历史不清白。混账!谁的历史又完完全全的清白?只是因为他曾经作为代表参加国共两党的太原会战,在国民党军队中工作过一段时间,就被认为有背叛共产党的可能?这一段历史不清白?党是伟大的,只是被一小群野心家搅浑了。哎!这世道,变了!历史在前行中倒转了回来!
童将军缓慢的转过身,告别老人,便匆匆忙忙的离开。那个俊俏的孩子,被留在了屋子里。他还没有反应过来发生什么,发现父亲就离开了。当他哭着跑出屋子,跑出校门,只望见父亲背影,消失在群山的怀抱里。他撕心裂肺的大哭。
“爹,爹,……”
他又突然停止了哭泣,呆呆的望着来时的弯弯曲曲的山路。他记得父亲曾经给他说过,“**,爹将会去一个很远的地方,以后你就是咱们家的大男人啦,要做个听话的好孩子,不要哭泣,听娘的话,好好照顾娘,用心读书。当街上那些红卫兵叔叔都散开回家的时候,爹爹就回来啦。”他懂事的点点头,眼睛炯炯有神的转着。他幼小的心灵还不知道世道的艰辛、人情的冷暖!可是,童山没有想到的是,父亲就这么走了,没有回头的走了,只留给他模糊的背影,去了很远的地方。他还记得早晨母亲还为他父子两做饭,父亲逗着他玩耍。父亲走了吗?城里的家呢?什么时候才可以回去呢?
童山像个木头儿,依靠在丑陋不堪的校门口的石凳子上,眺望着远方,想着父亲,还有母亲。他好怕,又很恐惧,父亲走了,母亲也走了吗?如果母亲也走了,那**怎么办?他伤心的胡思乱想,恐惧营造在心头。
童山沉浸在哀伤之中,没有发现早就站在身后的老人,老校长。
这位老校长年过七十,仍然奋斗在教育第一线,迟迟不愿离开岗位,他希望在自己的有生之年可以教育更多的孩子。在这闭塞的山区,教师是多么宝贵的资源啊!他早年毕业于北平大学,为了完成自己曾经许下的心愿,来到这所山村小学,躬身实践自己的教育理想。
“孩子,孩子!”老人家还是打算把童山唤到教室,他怕这孩子小小的年纪难以承受父亲离开的痛苦,也担心山里的凉风冻坏了他。
童山听到老师的叫唤,转过头,看着老人家,那眼神里饱含着亲人离开的痛苦,也透漏出坚定不屈的性格。然后,他站了起来,拍拍屁股上的泥土,天真的笑起来。
“老师好!”他轻轻叫着老师,也算作对老师的礼貌。
老师伸出手,攥着童山的小手,把他拉进充满朗朗读书声的教室。
“同学们,静一静,给大家介绍一位新同学!”老教师清清嗓子,声音洪亮。孩子们立马停止了读书,刷刷的将目光移向门口的童山,而对于每日必见的老师却视而不见。
童山羞涩地低下脑袋,两只小手在胸前互相搓着。
同学们发出一阵又一阵的笑声,清脆、天真的笑声,孩子的笑声。也许,他们觉得眼前的这位小帅哥怎么如此害羞,像个小姑娘,不对,还不如人家小姑娘大方呢。
童山的脸刷的红红的,深深低着头,真像个接受批评的坏小子。
老师发话了。
“同学们,不要笑,这位小同学以后就是你们的同学,你们要互相帮助,相互学习啊!”老师笑呵呵的说着。他总是给人一副和蔼可亲的模样。他一生无欲无求,终生未娶,只是尽心尽力的教育着孩子,内心也如孩子般纯净。当然,他知识渊博,学贯中西。他是一位默默工作的平凡而伟大的教育家。
孩子们停止清朗的笑声,但是,还是有几个孩子交头接耳,议论着童山。有一个相对于其他男孩子高大**的孩子,私下里嘲笑童山,他对同桌同学低语说:“万达,你看那小子,怎么低着头不说话,他是不是哑巴吧?”
“王虎,这可说不准,俺估摸也是。”坐在他旁边的孩子说。
老师将目光移向这两个交头接耳的孩子,“咳咳咳”,意思是提醒这两个孩子不要说话。然后,老师接着说道:“同学们,这位同学来自城里,见过世面,以后你们还应该向他学习,你们说说是不是?”
大部分孩子们异口同声的说“是”,只有坐在最后那位上的王虎和万达“呸”的吐唾液。他俩低头说:“谁稀罕呢,有什么了不起!”
也许是他们嘀咕的声音有些大,被坐在前面一个女孩子听到。只见那位女孩子回过头,冲他俩做了个鬼脸,还“哼哼”几声,示意他们不要打扰老师讲话,也不要说人家新同学的坏话。
这位女孩子两只小手托着腮帮,认真听着老师介绍新来的同学,兴趣盎然的样子。她梳着马尾小辫,嘴角微微撅起,两颗小酒窝出现在她脸庞两边的腮帮子上,一对大眼睛会说话似的眨着,可爱极了。
“同学们,咱们要不要这位新来的同学自我介绍一番,你们说好不好?”老师又来了兴致,希望童山可以融进新的班级里,不要因为父亲的匆匆离去而过度悲伤。因而,他想转移童山的注意力。
“好!”同学们拖着长腔。
老师的眼睛会意的瞧着童山。
可是,这位新来的同学还是愣愣的站在那里,好像没有听到老师和同学们请求。他低着头,摆弄着手指头,眼睛却转着,斜视着近处的同学们。
老师觉得这孩子也许真是伤心,还没有从悲伤中走出,不愿意说话,也不再想要难为他。于是,他为童山解围,“同学们,那你们接着读书吧,以后你们相处的时间多得是。”
教室里又响起孩子们的读书声。
老师将童山引到靠窗户的那张空桌子前,让他坐下,叮嘱一些事情,便转身回办公室。他边走边想,这孩子有些怕生呢,一点也不像他父亲。他不一会功夫便走回办公室,那间**的小屋子。
本章已完结,下一章内容更精彩喔。
下一章“第5章:第二章 槐花坡上新来的孩子(下)”内容快照:
『第二章 槐花坡上新来的孩子(下)』
第二章槐花坡~新来的孩子(~)教室里并不安静,这不是因为孩子们的读书~,而是那~不安分的小~。他们合计着怎么玩~刚来的新同学。王虎在课本中间~~一张~图纸,三~五除二的叠出一只小飞机,扔向童~。他们一向不守规矩,调皮捣蛋,恃~凌弱,常常欺负弱小的同学,尽~些偷~~狗的勾当。童~正翻看着父亲给他买的《~海经》儿童书。他发觉什么~碰了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