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镇街面不大,通直的一条街。只有几十家商店,这几十家商店**地挤在这条街上,排成‘一’字形。商店后面的居民也住的很稠密,以至一家炸油糕,整条街都会闻到油香味。
小镇小的连名字也没人给起,后来人们干脆就叫她小镇!
虽说小镇街面不大,居民不多。可她却是晋、陕以及内蒙古的交通必经之地。据交通部门讲,从这条街上开过的大卡车,最高峰时高达日一万辆,首尾望不到头。人们依仗着这一有利的条件,指着这天赐的条件,小镇上的人们开始活跃起来,有开理发的,饭店、旅馆的。特别在逢五赶集的日子,邻县的人们都会聚到这个小镇上,满街的人汇成河,万头在攒动。沿街摆满了各种农副产品。茴紫白、韭菜、芹菜,带着晶莹的露珠……卖粉汤的、烩豆腐的、大烩菜、炖羊肉的小摊已是热气腾腾了,火苗舔着的大锅飘出一阵阵诱人的香味,主人用憨厚的微笑迎来了第一批顾客。
小镇上生意最兴隆的,不是原先远近闻名的猪行羊市,而是仙桃开的羊汤馆。小饭馆门脸不大,门前醒目的招牌立在街边,门框上贴着夸张又喜庆的一幅对联:
上联:店主是您儿,服务员为您孙;儿孙为您服务
下联:男吃客为爹,女顾客为娘;爹娘请张尊口
横批:爹娘吃好
也不知谁给写了这副有创意的对联,过路的人都要忍不住看一眼,笑一笑。大多数人看了对联都有一种想进去看看的欲望……
小店的老板娘叫仙桃,是位不到20岁的妙龄少妇,顾客叫她仙女。说她是仙女,当然有点过誉,可仙桃的确实耐看,她长着一双会说话的花毛眼眼,脸白的像刚去皮的鸡蛋,笑起来比山丹花还美。特别是她那对**,圆圆的,忙碌中在胸前乱跳,惹的那些男人老往肚里咽口水。
她人美,饭更合顾客的口味,灶台上那浓白的羊骨头汤里,翻滚看羊头、羊蹄、羊心、羊肝、羊肺、羊肠以及羊血,再配上雪白、筋道的细粉条。加上蒜苗末、香辣油,配着芝麻烧饼一起吃。其肉质细嫩、肥而不腻;,让人吃了第一碗还想着第二碗,百吃不厌!
小店很整洁,一行行饭桌擦的锃亮,整个店里没一丝灰尘,让人看着就感觉很舒服。仙桃边忙手里的活,边笑盈盈地招呼看客人:“来了,兄弟。你里边请先坐!要嘛汤?杂碎汤五块钱,羊肠汤三块钱,羊肉汤十块钱。杂碎汤吧!羊肝、羊肚各样都来点儿,各种滋味都尝尝,喜欢大块还是小块?小块吧,我给你切细一点儿,好消化……”
“唉,咱这不是给眼解馋,给别的地方找麻烦吗?”老光棍二牛的眼里放着绿光,死死地盯着仙桃的乱动的两**。
“你就不能不看”大车司机平小瞪着二牛。
“你敢情老婆娃娃,热炕头,啍!”
“二牛蛋,你叫唤甚哩?”一双又细又软的小香手放在二牛的肩上。
二牛猛一回头“嫩豆芽,你咋知道二哥昨天挣了200块钱?”
“看你说的,我就那么爱钱?”女人扭着艳红的嘴娇声浪气地说。
这女人打扮得很时髦新潮,头发象乌鸦窝似地盘在头顶,鼻口眉眼则都象重新安装了似的,被唇膏眼影什么的装潢得非常诱人,透着一种朦胧。一件质地非常柔滑的镂花镶边米黄色连衣裙,恰到好处地裹紧了她那苗条但又不失其饱满的身段,她就是一个假人,连岁数也让人猜不透。
“三位咋吃?”仙桃笑盈盈地问着。
“来三碗羊杂碎粉汤,六个包子”二牛像打了鸡血,**的连话也说不清楚。
“人家要吃炖羊肉嘛,就要吃……”嫩豆芽撒娇的样子,让平小的身上起了一身鸡皮圪蛋“珞应死了!”
“到一边吃去,少影响情绪”二牛推了推平小。
平小端着粉汤到别的桌上吃了,他嘴里吸溜着细粉,眼里还在瞪看二牛:“这憨球,有两钱就送‘黄米’了!”。
被平小骂的这女人是小镇上有名的‘软黄米’。黄米本是北方一种粮食,照字典的解释,是去了壳的黍子的果实,比小米稍大,颜色淡黄,煮熟后很黏,北方人用它来做油糕,味甜,吃着软、香,后来有好事者就把这种天然‘尤物’黄米作了风尘女子的代名词。
嫖妓男人叫“量黄米”,卖身女人叫“粜黄米”,嫩豆芽就是属于“粜黄米”类的人物。
本章已完结,下一章内容更精彩喔。
下一章“第2章:(二)”内容快照:
『(二)』
小镇~的饭店,分两种,一种是专门养了黄米,招~食客,为~提供~~,~黄米店。这种饭店一般正经~不会去,因为,这种饭店一般都把杀人的刀子磨风响快,杀你时让你不觉的~,还~你说人家的好。~豆芽就是“~玫瑰”养的黄米,她不~活,只用色相~~。仙桃两~子开的饭店,就是本本分分的饭店,他们的饭店~“柱柱小吃店”,仙桃的丈夫柱柱是个老实巴~的庄稼人,他们从提着篮子买~花,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