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谦,是一位在圈内小有起色的室内设计师,甘肃兰州人。在北京读的大学,学的就是设计专业。毕业后去了香港进修,后又去了杭州工作,辗转几次又回到北京。现在租住在一个小四合院里。之前谈过几次失败的恋爱,如今已到而立之年,远在兰州的父母着急抱孙子,各种托人给他介绍对象。
同住在四合院里的张阿姨是李冉锦同事张思凡的母亲,于是乎张阿姨便有意把李冉锦介绍给孙谦。孙谦挺排斥相亲这件事儿,又听说对方在日企,似乎是学日语的,更觉得没话说。推脱了几次却发现很难拒绝张阿姨的一片热情,再加上老妈每次打电话必催女朋友的事。他同意和李冉锦见上一面。
两个陌生人第一次见面通常都要找一个名正言顺的理由,去人少的地方怕尴尬,人多的地方又没情调。孙谦不知道哪个筋搭错了,提议去潘家园淘一些古玩。他是个很有怀旧情结和创新能力的人,认为室内的艺术品不应该全部都是从家居市场买回来的,而是要融入更多的文化气息和人情味儿。孙谦的家很多东西都是由废旧物品改装成的,旧鸟笼改装成了吊灯,自行车轮焊接成的小椅子,缝纫机改成了餐桌,民国时期的旧衣柜变成了小吧台……他就是一个外表新潮内心古典,打扮洋气思维东方的一个人。
李冉锦一向大大咧咧的,什么也没想,甚至也没刻意打扮,就穿着最休闲的衣服,扎了个马尾去了潘家园。这里有着曾经熟悉的时光,文房四宝、古籍字画、玛瑙玉翠、陶瓷钱币、皮影脸谱、佛教信物等等。人来人往的,好不热闹。
孙谦在人群中找了又找,终于在人群中看见一个身穿运动衣,脚踩匡威鞋左顾右盼的姑娘。跟之前张阿姨形容的完全不一样啊,什么时尚漂亮、魔鬼身材、职场白领,哪呢哪呢?这分明就是早上晨练出来的吧。不过正是因为没有精心打扮,孙谦心里悄悄地给她加了一分。
“嗨,你是李冉锦吧?”
“你好,孙谦是么?”李冉锦说,“这真热闹啊。”
“你平时不怎么来这儿吧?”孙谦递过去一瓶水,“真不好意思,我恰巧要过来选几样东西,就把你拉过来了。”
冉锦接过水:“哦,谢谢。来过几次,我也不懂,只是瞎逛,挺有意思的,听说你是搞室内设计的?”
两个人有一说一的聊起天来,孙谦时不时地给她介绍着好东西,冉锦也看花了眼:“这里面学问还挺多啊,我还以为你会去798之类的。”
“哈哈,我还以为你是个时尚女魔头呢。”
逛了一个多小时,也淘了几样宝贝,孙谦说:“咱们去吃饭吧,你想吃什么?”
“听说你是兰州人,那你带我去吃拉面好不好?”冉锦想了一下问。
孙谦看着她很自然地提出这样的要求,忽然很感动,他说:“不用啊,你可以点一些你爱吃的啊,随便什么都行啊。反正是我买单。”
冉锦对吃没什么太大要求,越省事越好,于是说:“就拉面吧,你不爱吃啊?”
“你真想吃?”
“嗯。”
“那好,我带你去个地方。”
雨过金城关,白马激霤回。几度黄河水,临流此路穷。拉面千丝香,惟独马家爷。美味难再期,回首故乡远。日出念真经,暮落白塔空。焚香自叹息,只盼牛肉面。这是清代诗人张澍的诗,赞美的就是兰州牛肉面。此刻,四合院的小厨房里孙谦正在揉面,挽起袖子,面和得不软不硬,拉起来像皮筋似的,操起面,一搓一拉,连抻数次,每拉一下,要在手腕上回折一次,拉到最后,双手上下抖动几次,面条柔韧绵长,粗细均匀。李冉锦虽然看过不少师傅拉面,但这会儿下巴也快要掉到地上了。旁边锅内正在熬着牛肉汤,原来孙谦把她带到家里亲自给她做兰州拉面。她吞了吞口水,后退一步问:“你今年30岁?没骗我?”
孙谦哈哈一笑:“当然,别忘了我是哪里人。小时候我爷爷经常做拉面,我在旁边看着,其实不难。最费工夫的是汤,但今天的汤也来不及给你弄了,就做了个简单版的,你凑合吃吧。”
冉锦连连赞叹:“真是上得厅堂,下得厨房的好青年。我是不会做饭,但我有一个姐妹儿,也是个不折不扣的伙夫,改天你俩可以PK一下。”
“好啊,你先去客厅坐一会儿,好了叫你。”
冉锦回到客厅,打量着另类却充满情趣的装修。像个探宝的孩子,每一处都有惊喜。曲别针做成的相框、墙上的油画是中世纪的武士、旁边是用无数个红酒木塞制成的书架,一旁还有他参加设计比赛获得的奖状和奖杯。冉锦逛了一圈点支烟坐在吧台旁,木质的旧衣柜有点年头的样子,柜子里有着几瓶收藏的红酒。
“开饭啦!”当孙谦把拉面端进来的时候就看到冉锦叼着烟坐在吧台旁发呆。
汤清亮,面韧长,面上撒着翠绿的葱花和香菜末,适量的牛肉以及辣子油,香气扑鼻让你食欲大开。
冉锦笑了笑接过筷子说:“不愧是西北汉子。”不怕烫的喝了一口,连连点头,“真好吃。我记得我上高中那会儿,学校对面开了一家兰州拉面店,特别正宗,有一段时间我每天都和朋友去那吃。后来我试过很多家店,都觉得不是那个味道。”
“现在全国各地那么多家店,但真正好吃的并不多,”孙谦边吃边说,“等有机会我带你去兰州,那儿的才正宗。”
“好啊,我还没去过甘肃呢。”说完却发现这话题有点尴尬,于是赶紧转移了话题,“你这屋子都是你自己弄的?”
“嗯,没事瞎弄,我一个人住也有点乱。”
“挺好的,我觉得在四合院过得特安逸,倍儿有感觉。在楼房里感觉住在小火柴盒里一样。”冉锦颇有感触,“想当年,我和我那俩姐妹儿刚毕业打拼的时候,三个人就住在一个30多平米的小公寓里,当时我就想等姐有钱了姐一定买个四合院,不过看样子我这辈子都买不起了。”说完哈哈一笑,毫无淑女形象。
孙谦想了想,说:“说实话,我想近几年回兰州。”
“国庆不是放假么?你不能回?”冉锦吸溜着面条,又倒了点辣椒油。
“不是,我是说有可能回兰州生活,其一是我父母朋友都在兰州,其二北京虽好,可我想回到家乡过那种面朝黄河的生活。张阿姨既然有意撮合我俩,那我就不该瞒你。”孙谦对冉锦印象倒是挺好的,但是恐怕这段姻缘也成不了了。他无意留在北京,总不能让人家好好的姑娘陪他回老家吧。
没想到李冉锦丝毫不在意地说:“挺好的。在北京朝九晚五是挺没劲的,你都不知道我每次听汪峰的歌,或者坐地铁的时候我都想哭,太他妈不容易了,回家好。”
孙谦听了这话觉得一阵心酸,看着眼前这个貌似简单的小姑娘,产生了一种从未有过的保护欲。
“我以前谈过一个女朋友,她特别讨厌吃兰州拉面,她觉得那是农民工吃的饭。”他说。
“哦。那你真应该每顿饭里都给她拌点沙子。”冉锦笑着喝了口柠檬水。
“哈哈,你爱吃什么啊?有机会可以让你的朋友一起来我这四合院里聚会。”
“我对吃没有过多要求,能饱就行。我和小宁路沁住在一起的时候,有一段时间吃不起饭,我们仨每天不是泡面就是兰州拉面,要么就是煮意大利面。她俩吃的都快吐了,但是给我一根火腿肠怎么都行。我有一个男朋友就是嫌我太没追求把我给甩了。”李冉锦面前的一碗面已经吃的差不多了,“后来路沁就精心钻研厨艺,以致于现在中餐、西餐、甜点、面包都不再话下,她能用最便宜的材料做出世界上最好吃的东西,她的口头禅就是委屈什么都不能委屈肚子。”
“你还要么?锅里还有。”
“不用不用了,我已经吃饱了。”她笑笑。
吃完饭后李冉锦主动去厨房刷碗,这挺让孙谦吃惊的,但是几次争执也没有争过冉锦,她说不能白吃饭不干活,吹着口哨就开开心心的干起来。
“你们什么时候不住在一起的?你和你朋友?”他问。
她想了一下说:“一开始我们租了间小公寓,后来挣了点钱就换了个三室一厅的,丁小宁一直有男友,但是是异地恋,她男友在大连,有时候她去大连,有时候她男友从大连跑过来看她,我们住一起也不方便,于是她就搬出去自己住。路沁的男朋友本来是我们邻居,她俩在一起也就才半年多,之后她就搬去了宋朗那里。于是我也就把那大房子退了,在公司公寓换了个小套间。”
“那你平时吃饭怎么解决?”
“一般都在单位,周末去路沁那蹭两顿,一个人的时候就凑活。”
“对了,你怎么一直没有找男朋友?”孙谦又问。
冉锦耸耸肩说:“没遇到合适的呗,宁缺毋滥!”
“那你以后又多了个蹭饭的地儿。”
冉锦哈哈一笑。
关于这个世界上的情话,山盟与海誓都听的太多,白云苍狗、秋水换色,心已成百炼钢,难化为绕指柔。对人生没有太大的期待,对幸福没有过多的奢求。即便是周围好友都已有了归宿,却依然可以保持单身乐观的过自己的小日子。不着急也不排斥,即便是周围人给安排的相亲,李冉锦也是笑嘻嘻地接受。大家看不懂她的内心,也猜不透她究竟想找个什么样的人。好像什么人都可以,也好像谁都不符合她的标准。
人生短短数十年只是场花开叶败的事,在一个陌生的城市里,上班挤地铁,谋生亦谋爱。没想过爱情要以怎样的方式开始,但倘若花香扑鼻,李冉锦也愿意醉然而归。
她回到家里突然收到这样一条信息:“做我女朋友吧。”署名孙谦。她回复:“荣幸之至。”
本章已完结,下一章内容更精彩喔。
下一章“第4章:你好旧时光”内容快照:
『你好旧时光』
晚~我和宋朗,李冉锦和~相亲对象四个人一起吃火锅。“孙谦,室内设计师。”冉锦一脸~光明~的向我们介绍她~旁的这位帅哥。长得很憨厚,~成~,留着一点小胡子,一看就是会~老婆的那种人,还戴了一副很~的眼镜框,和李冉锦~般配。相亲这事儿看来靠谱。“你好。”“你好。”“你们也开车了吧,别喝酒了,就喝点茶吧。”我说。“小宁她们怎么没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