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小说吧 > 社会·历史 > 诉悲欢,泪浇连理枝 [目录] > 第4章

《诉悲欢,泪浇连理枝》

第4章第4章 华侨返乡留根子

作者:云昌先 阅读字体选择:小字

程福光这次返乡,带儿子程齐兴一起回来,其实是遵循父亲程鸿文的遗嘱,在家乡的黄土地上留下根子,以继承北坡村程氏长房的香火。程福光二十年前回国读书,父亲就有意将他留在故乡,因政局动荡才作罢。这一回他带儿子回来,就是在实行父亲的遗愿。但这事又是不必对外宣于口之家事,只是在家中低调商讨。

记得,程福光回来当天晚饭后,他即拉过程齐兴,要他跪在张氏婶婆、福辉叔叔和黄氏婶娘面前,然后他正色对程齐兴说:

「兴儿!这是婶婆,但不必叫婶婆,以后跟阿瑶一样叫阿婆。」接着又指着程福辉、黄氏对程齐兴说:「叫阿叔,大妈。以后一定要听大人的话,要好好爱护妹妹,不准欺负她。」

八岁的程瑶,对长她几岁的大哥哥程齐兴,毫无陌生,兄妹俩一见面就很投缘,仅仅几个小时就混熟了。程瑶本来拉着哥哥的手,见哥哥跪下,她也跪在哥哥身边。哥哥为什么要跪,她是不是也要跪,她不管,反正哥哥跪她也跪。程福光抿抿嘴笑,觉得程瑶非常可爱。程齐兴很听话,他跟着父亲的话叫「阿婆」、「大妈」、「阿叔」;程瑶也跟着哥哥一样叫,但哥哥叫「阿叔」时,她刚叫声「阿——」,突然觉得不对劲,才红着脸叫一声「阿爸」。

聪明伶俐的程瑶的天真表演,大家都会心地笑了起来。张氏更是笑得不拢口。

程福光非常认真地对张氏婶母说:

「我爸爸说过,北坡村就是我们程家的根子。爸爸妈妈为革命奔波,但他们始终没有忘记北坡村和程家的根子。当年爸爸叫我回家乡读书,就打算留我在家乡继承程家长房的香火。后因局势震荡,爸爸才叫我重新回南洋去。」

「福光!大伯爷读书多,祖宗的伦常规矩他最懂,他虽然不在了,但我们什么时候都会记住他的话,程家子孙什么时候都要对得起列祖列宗。」张氏虽然未见过堂兄程鸿文,但听丈夫多次说过,张氏永远记于心里。

「这次我将兴儿带回来,也是遵循我爸爸生前的嘱咐,兴儿就是我为我爸爸留在家乡的根子。今后兴儿就在家乡开枝散叶,继承香火,我今后也不打算再带他到南洋去了。」

「福光!你就放心吧!兴儿就是我的亲孙子,只要我还有一口气,我一定为你护住这条根子,让他成长壮大,再过二三年,就给他成亲和当家,看兴儿就长的福相,到兴儿这一代当家,不愁程家不兴旺。」

程福光拍拍堂弟福辉的肩膀说:

「现在,日本投降了,国家民族正在复兴,没有了战争,今后老百姓的日子一定会好过。福辉!今后我们兄弟就要挑起促使程家兴旺的重担了!」

「哥哥!赶走日本仔,我们做建筑的,就有许多做不完的工作,家庭生活也开始好过多了。」程福辉喜悠悠地回应。

「我们兄弟努力把程家的家业基础,再打雄厚些,让孩子们今后的生活更加幸福。」

「是!我一定努力。」

「好!我们一定成功!」

程福光虽然不在乡村长大,但他父亲程鸿文早就跟他说了,关于北坡村程家几代人的发迹历史。他爷爷当家时,曾打算出仕兴家,他竟然卖田地捐个「监生」荣衔,又寄望他父亲读书走科举之路,结果,科举罢了,革命连满清王朝都推翻了,他父亲走作官兴家之路也失败了。叔祖父坚持安分守己、勤俭务实当农民,把程家支撑下来,传到叔叔程鸿武当家,开创了学技术当能工巧匠致富之路,赚钱置田地出租,程家一下就走上宽裕之道,家道殷实起来,受到邻里瞩目,这一条路走对了。

现在,堂弟程福辉继承叔叔治家之道,日子越过越好,加上他程福光在海外的实业生意,今后北坡村程家将永远立于不败之地。程福光对在他们这一代开始,让程门大放光芒,他充满信心,大姓大族,指日可待。

程福光福辉兄弟相亲相爱,兄弟同心,其利断金,张氏心中更加喜融融。她说:

「福光!看到你和福辉像同胞兄弟相亲相爱,我更加宽心啦!你在南洋,福辉在家,你们都在为程家的兴旺尽心尽力,你们兄弟的努力已有回报,北坡村程家目前的家业,就比许多人强了,我们对得起列祖列宗。」

「壮大程家家业,是我和福辉的责任,我们一定努力达到。」

「我相信你们兄弟一定办得到。」张氏大表鼓励。

程福光点点头,又恳切地对张氏说:

「婶娘!叔叔过身早,你辛苦了大半辈子,今后你再也不必下地了,在家里享下清福。农田留两块自家耕种,交冯存根打理,其余全部出租,光收租都不愁生活了。目前,对内对外虽有冯存根帮手,但家里的粗重功夫,还得请个女工来打理。你们闲时就逗逗两个小孙子玩。爸爸说过,先祖迁来北坡村,经过几代后,程家一定会丁财两旺。」

「对!从你们这一代起就会大发大旺了!」张氏喜盈盈地附和。

「先祖还立下规矩:子孙莫擅议分家,要保持大族大户。百多年了,我们没有分家,现在我们人丁单薄,两户就是一个家。」程福光又进一步转述上代人之家规。

「我明白,我们永远是一家人。」张氏肯定地说。

张氏把程齐兴程瑶兄妹拉到自己怀里,并在他们俩的额上亲了亲。程瑶是女孙儿,但张氏一直把她当个男孙。接着,张氏乐呵呵地对程福光说:

「他们俩都是我的乖孙,心肝宝贝,你放心好了!」

「我们都很乖,很听话。」程瑶抢着说,并瞄瞄哥哥,「阿哥!你说是吗?」

程齐兴憨头憨脑地笑,点点头。

程福光虽然是在南洋出生,年轻时他父亲就让他学中华文化,后又回国读书,他能很

好地传承父亲所授的中华文化和伦常道德,所以他有很浓厚的家乡观念,热爱乡土,不忘

列祖列宗。他记得,早年回国读书、结婚期间,和张氏婶母相处了一年多,婶母张氏对他

爱惜有加,视为己出。虽然他爸爸鸿文逃亡南洋时张氏还未过门,但张氏是个传统女性,

她过门后就时刻关注着北坡村程家二房一户的兴旺。程福光对张氏婶母很有信心,放心将

儿子程齐兴托付她教养。

程福光这次回乡,看到婶母和堂弟福辉,把程家管理得如此有条有理,家道殷实,载誉乡里,他心中感到非常的高兴。堂弟媳黄氏,虽无所出,但她能孝敬婆婆,爱惜程瑶,很有传统女性的美德。今后儿子程齐兴和她们一起生活,一定会得到很好的教养和照顾。

像齐兴这么老实的儿子,留在家乡继承程家长房的香火,再好不过了。

程瑶虽比齐兴小几岁,但他们成长中,童年时皆没有心心相印的兄弟姐妹为伴,因此,他们一见面就很投缘,很要好。程齐兴敦厚内向,程瑶聪明伶俐,他们堂兄妹一起上学读书,一起成长,一定会跟同胞兄妹一般相亲相爱。今后,他们兄妹必将为北坡村程家的发扬光大做出贡献。为此,程福光感到很为放心和欣慰!

张氏感到非常的高兴,程福光带回一个儿子程齐兴,为程家增添了一个男丁。黄氏也为程家在海外有这样一位发达的堂兄感到光彩,程齐兴虽是堂侄子,但他却是程家下一代目前唯一的男丁。程齐兴虽比程瑶大几岁,但他们堂兄妹仍然是童年少年,一下就显得相处融洽,像同胞兄妹,黄氏也同婆婆一般感到非常高兴,黄氏更视他们兄妹都为自己所出,看到他们相亲相爱,黄氏并不为自己无生养而感到灰心。

程福光一切都看在眼里,心中非常高兴,他将程齐兴带回乡里的决定很正确,看到程齐兴和程瑶关系那么密切,知道齐兴也很开心。他喜孜孜对张氏婶母说:

「婶娘!你看阿瑶和兴儿那么投缘,好像从小一起长大的同胞兄妹,这也是他们冥冥之中的缘份。今后阿瑶再有弟弟,这个家就更热闹了!」

大哥程福光提到程瑶今后的弟妹,黄氏知道是何所指,她争取主动赶快表态说:

「我们正在为辉哥纳妾事操心,此事办妥后,就无愁阿瑶没有弟弟妹妹多人了!」

支持丈夫纳妾,黄氏作为元配一直磊落大方。程福光微笑点头,这个弟婶是个知书达理的人,她身上蕴含着传统女性的贤良淑德,她和婶母张氏,婆媳关系就非常融洽,对丈夫纳妾之事表现得磊落大方,是出于内心诚意,而非造作,对这样的弟媳,程福光心中暗喜,并为堂弟福辉感到高兴。

说到纳妾之事,程福辉是当事人,至此他自然要出声,他对堂兄程福光说:

「前几年兵荒马乱,民间同样不得安宁,想办之事,往往因为这样那样的阻滞而没有办成。时局安定,我们再从容来办,有时急也急不来。」

张氏是个传统女性,对丈夫程鸿武的心愿和她在程家的责任非常清楚,时时耿耿于怀,她心中早有打算,她说:

「福辉纳妾志在必行,一定会着紧。冯存根在程家也有好几年了,我们视他像亲子侄,他已长大成年,我们也要准备给他成亲。我打算,认准机会,给福辉纳妾,给存根娶亲,再过二年又给兴儿订婚,为北坡村程家风风光光办二三件喜事,就是最好的冲喜纳福!」

「婶娘!你的想法很好,程家人丁一直单薄,应该把冯存根当做程家的成员,互相照应是好事。我看冯存根是个很朴实忠厚的青年,他对程家忠心耿耿!」程福光连连赞许。

「福光!北坡村我们两个房什么时候都要齐全,你叔叔在世时,经常叼念,因政局动荡,才廹得你爸爸出走南洋,程氏在北坡村只有次房的人就会感到孤单,容易被人欺负。这回你带齐兴侄孙回来,我们程家二房俱全,也不怕外人欺负了」

「大伯爷!我会爱兴儿像亲生儿子,今后我们二房一家,共同努力,北坡村的程家从此就会兴旺发达!」黄氏也对堂兄表了决心。

「好!好!一切我都放心了!」程福光笑逐颜开,喜不自胜。

事实上,在家乡留下根子,继承香火,并不光是程鸿文和程福光父子俩有这样的想法,而是所有华侨的普遍心声,也可说侨乡文化之特色。众多华侨在异域拼搏,经常汇款回家乡照顾亲人的生活,就是为了保住家乡的根子不要中断;华侨在异域当二等公民,每想起他的母体出生地,想起他在家乡黄土地上的根子和亲人,对人生也就有了希望,再幸苦也能撑得住。

程福光在家乡留下根子,今后将如何呢?欲知后事如何,请看下回分解。正是:

萍踪漂泊在他乡,乡土乡音永不忘;

根子长留黄土地,华侨代代愿弘扬。(阳韵)

本章已完结,下一章内容更精彩喔。

下一章“第5章:第5章 乡村大宅程家院”内容快照:

『第5章 乡村大宅程家院』

程福光在程家大院动工不久,他就准备动~返南洋,这回他返乡仅仅住了七八个月。海外有~生意和家庭,还有筹建中的华侨子弟学校,他必须赶回去。他不能长时间滞留在乡土,现在,他已没有优游自得的休闲时间。程福光走前,当着全家人面前,将盖屋的预算金钱,如数~给堂弟程福辉。另有一笔是程齐兴和程瑶今后的教育经费,~给堂婶~张氏。虽然程家生活宽裕,子弟能读书就~读书,不管~。子弟不多也是程

~~

>> 阅读第5章 第5章 乡村大宅程家院 返回小说目录

版权声明:本小说数据来源自互联网,本站只对小说基本信息(目录信息、最新章节列表信息、第三方阅读地址等)进行整理收集,我们不以任何形式提供小说正文内容的在线阅读及全本小说下载服务。 如果收集的小说公众信息侵犯了你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会跟据情节严重性对其中的信息进行删除屏蔽。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