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小说吧 > 都市小说 > 隔壁风情 [目录] > 第1章

《隔壁风情》

第1章隔墙有眼

作者:马特钨丝 阅读字体选择:小字

4月22日,星期六天气:晴我的心情:梅雨

亲爱的水子:

今天是你跟我分手后的第一百天了,我继续给你写信。

今晚隔壁那两口子活动得特别早,早早就开始喊上了。喊,喊,喊,喊他妹啊?!

他们的声音也有点那个太大了,我戴着耳机都能从耳机外面穿透进来。这才八点半啊!现在都快五一了有木有啊,八点才吃完晚餐有木有啊?隔壁的看来是吃完饭就开始行动了!

你知道的,他们平时都是十点才活动的。你跟我在一起时,咱俩都是在那个时间段谈心;你离开我之后,那个时间段我都是跟松/岛/枫姐姐等各位日本艺术家约会完成了。

可他俩今晚一点也没有给我准备的时间,我都不知道我是要看枫姐姐还是听他们喊了。好吧,我听,听,听,听他妹的!其实,如果我知道这是隔壁那两位最后一次做,我肯定会珍惜这次机会好好再听一遍;如果我知道隔壁的那个小子做完之后就要搬走了,我肯定会带着惋惜的心情听他们的现场直播的。可这些我都不知道,我只是后悔自己怎么不早点把那个小镜子放上。

哦,对不起,我说漏嘴了,我说到小镜子了,那我就跟你说说这个关于小镜子的秘密吧。

水子,你知道的。咱俩的房间(现在是我自己的房间)跟隔壁那间共用一个壁挂式空调,中间各种空缺,彻底不隔音。另外房间的一点声响都跟在自己房间一样。这房东也就是往外租房,他自己家敢这么住吗?咱俩一起住的时候,每次办事你的声音都是特别含蓄。你那么含蓄,他俩怎么就那么张扬,这同样生活在一个空调下的人,做人的差距咋就那么大呢?没办法,码城外来人口众多,哪有那么多可挑剔的事情?

某日隔壁那两位都不在家时,我突然想爬到空调上看看能不能有点意外收获。以便以后他俩办事情时,我不仅可以旁听,还能当个旁观者。房间并不高,爬上去并不是个难题,但往下看的角度却始终不好掌握。我好歹也是上过初中的人啊,光的反射我还是学过的,于是我就想找个大小合适的镜子来反射着看。

找个镜子并不难,你还记得吗?你临走时把那张从高中就跟着我的镜子给我摔碎了。那是一面反光镜,有弧度的,视野宽。这些碎片,我一点没丢全收集在了一起,就为了哪天你能和我破镜重圆。

在这些碎片当中,我找到了一片大小正合适的镜子碎片,当晚我就用在了实战之中。他俩办事不关灯,我看得还是很清楚的。经过了这些天的使用和摸索,我已经总结出了一套丰富的经验。比如,使用镜子一定要在我房间里已经关灯时,并且不被另一个房间的灯光所直射,不然一目了然。比如,镜子使用完之后一定要收回,防备白天太阳光线经过各种反射而被发现等等。

但这些精彩剧情的演绎,到今天为止都要结束了,当隔壁屋里两个人完成了最后一次对接,然后那个男的就过来敲我的门。

他告诉我,他今晚就要搬走了。

他还告诉我,刚才他俩那是最后一次纪念版,以后就各走各的路了,他是过来道别的。

他最主要的目的是告诉我,让我以后别再用那个镜子了,隔壁就一个姑娘,我偷看人家算是个什么事儿?

唉,人家都把话说到这个份儿上了,我也别说啥了。

走吧,走吧,我还不知道他的名字呢;走吧,走吧,再也听不到他俩战斗间隙时的换气声音;走吧,走吧,原来我的小镜子早被他俩发现了,我还以为自己很高明呢。

明天开始,整套房子,就剩下三个人了。咱们房间早就只有我一个人了,隔壁只剩下那个姑娘,姑且称她为姑娘,没举行过婚礼但实际上已经发生过结婚事实的也是姑娘,比如我现在不也是个未婚青年吗?你也是。

另一个未婚青年,就是北房间里,你那个前同事。因为种种属于历史遗留问题,这个房子里现在留下了我们三个互不相干的人,一男两女。你是期待我们之间有故事呢,还是有故事呢?

我希望我这个光棍男,跟隔壁的两个姑娘有点故事。我相信你肯定也希望让我早日跟更多的姑娘有故事。我不会辜负你对我的期望的跟以前一样,

给你写的这封信,我还是保存在我的抽屉里,等咱俩破镜重圆时,我会把这厚厚的一摞信纸一起交给你的。

依然爱你的:马成。

本章已完结,下一章内容更精彩喔。

下一章“第2章:黑丝白腿”内容快照:

『黑丝白腿』

4月23日,星期日天气:多云心情:放晴了一些亲爱的~子:我记得有一~日~~《第101次求婚》,我今天写到第101封信了,如果你不回来,我也将不再给你写。或者说,我~~你不想给你写了。你回来,或者不回来,我就在这里,不耽误吃,不耽误~,而且我的日子好像~来~有味道了。今天一大早,我就听到隔壁那个姑娘在打扫卫生,看来是~彻底

~~

>> 阅读第2章 黑丝白腿 返回小说目录

版权声明:本小说数据来源自互联网,本站只对小说基本信息(目录信息、最新章节列表信息、第三方阅读地址等)进行整理收集,我们不以任何形式提供小说正文内容的在线阅读及全本小说下载服务。 如果收集的小说公众信息侵犯了你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会跟据情节严重性对其中的信息进行删除屏蔽。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