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3月2日,星期二。早上张德亮刚进市局大门,就被道喜的人围住了。没想到到消息传得这么快,他不知道待会见到领导该怎么说这件事。果不其然,上班没多久,就有人通知他去中心负责人事工作的副主任何明礼办公室一趟。
张德亮忐忑不安地来到何明礼办公室,进去一看中心的几个主要领导都在,聊了几句他才知道,中心已经同意让他调到一大队去工作,并让他马上办理交接。领导们对他的这次工作调动非常重视,轮流说了很多赞扬和勉励的话。临走之时,中心好多人都来送行,就连刘恒斌也来了,大家对他依依不舍,场面非常感人。
可来到一大队,情况就大不一样了,梁喜园不在,沈浩天说了几句不咸不淡的话就把张德亮带到一中队的办公室,进去以后情况更糟,除了一个老同志留守外,其他人都出去查案了。沈浩天走后,剩下张德亮傻傻地坐在办公室里,原本满腔的热情一下被浇灭了,虽然心里有些不快,但他还是强装没事一样。
欣慰的是,中午梁喜园在昨天那间海鲜酒楼设宴为他接风,大队的主要人物都来了,还请了中心的一些领导,多少为他挽回了一些面子。虽然菜品比起昨天差远了,但他吃的非常尽兴,酒也喝了很多,吐了好几回。吃完饭,陈小华又想带他去那间会所,他死活不同意才得以脱身,自己打车回家睡大觉。晚上林曼回来,他醒过来洗了个澡,想要继续睡觉却睡不着了。他情不自禁地想起这几年自己在技检中心的点点滴滴。
参加工作以后,警校培训了三个月后,他成为了刑警支队技检中心理化室的一名检验员,他工作非常认真,很快就熟练掌握了各种理化检验的方法和分光光度计、气相色谱仪等仪器的使用,工作能力受到领导和同事的肯定。
这份工作来之不易,他非常珍惜这个上天眷顾的机会,希望能通过自己的刻苦认真,做出一番成绩,证明自己。很快他就熟练掌握了各种理化检验的方法和分光光度计、气相色谱仪等各种仪器的使用,工作能力受到领导和同事的肯定。但是没过多久,他就发现,这份工作和自己想象中的差别很大,没有争分夺秒,也没有惊心动魄,有的只是按部就班、朝九晚五,一天到晚就是在重复一些无聊的实验,难得有几起案子是需要提供理化检验的。原来理化室的工作只是化验送检的标本,并不需要到现场去检查采样,现场检查采样是由综合室负责,而综合室的人都是从各科室中抽调来的经验丰富的技术骨干,像他这样的菜鸟,只有羡慕的份。
虽然工作很单调无聊,但他并不气馁,经常利用空余时间学习。理化室主任韩建国见他勤奋好学,积极上进,是个可造之才,便建议他利用空余时间钻研理化检验的各种新技术。
他接受了领导的建议,很快就找到了日益引起关注的文件检验技术作为自己的研究方向。中心领导对他的科研工作也非常支持,为理化室购买了大量仪器设备。在领导同事的关心帮助下,经过不懈的努力,他逐渐掌握了文件检验的各种技术,特别是文检界的热点问题,包括文件制成时间的检验、高仿真印章印文的检验、印文和签字先后顺序的检验、消退字迹的显现、烧毁文件的整复、添加变造文件的检验等。他关于复印机、打印机同机认定的论文还获得省厅的科技进步奖。
工作不到三年,他便成为了文件检验方面的专家,为支队破案提供了有力支持。为了锻炼培养他,领导安排他到技检中心各个科室轮岗,在一年多时间里他系统的学习了痕迹检验、图像技术、DNA检验、枪弹检验等,对法医检验也有一定了解,很快成为中心里面的骨干人员,被调到他向往已久的综合室,成为了一名‘老总’,经常到犯罪现场检验采样。
在综合室工作两年多,他成为了绝对的技术骨干,正当所有人以为他会顺理成章地成为中层领导的时候,他却意外落马了。而击败他的黑马不是别人,就是经常在背地里给他小鞋穿的刘恒斌。
原来,他报考时的那个职位确实是为人量身打造的,不过不是为了他,而是局领导的亲属刘恒斌。那次考试刘恒斌笔试刚好排第四,没能进面试,才给了他机会。后来刘恒斌进了技检中心做了两年合同工,一直怀恨在心,老想找机会整他,这次竞岗终于如愿以偿。
没想到现在自己阴差阳错居然到了一大队工作,他不禁感叹造物弄人。
本章已完结,下一章内容更精彩喔。
下一章“第10章:余上盛案(2)”内容快照:
『余上盛案(2)』
2010年3月3日,星期三。一大早,张德亮就醒过来了,拿起~机一看,有好几个未接~和好几条短信,都是昨晚的,是一中队指导员苏家华想~表示歉意,请他今天早~回去办公室开会。其实昨天的事他并没放在心~,看来短信后心情就更好了。来到办公室,一中队的全~成员已经等候他多时,听苏家华说才知道,原来昨天队里负责的一个案件发生了群~~~,全队人都出去执行维稳工作了,为了不影响他~任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