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水生辰八字缺水,王土就给他取名叫王水。王水和玩水同音,王土想玩水的人还能缺水?
王水在县一中读初二。王水勤奋,好学,天资聪颖,成绩在班上不是第一就是第二。王水所在的班是年段的重点班,因此班上的第一第二也就是年段的第一第二。王水文理兼优,尤其是数学,特别擅长,每次比赛都能拿第一名,拿过全班第一,全校第一,全县第一,据说还拿过全市第一。王水文科也不赖,小说五年级时,他写的作文《我哑巴妈妈》参加全县作文大赛,得了一等奖。评委一致认为文章深入细腻,形象的反映了一位哑巴妈妈对儿子对丈夫对生活的全部的热情和爱。王水有很多奖状,从小学到现在有二三十张,家里都贴了整整一墙壁。哑巴妈妈不认字,但知道奖状是好东西,每每看到儿子的奖状,就兴奋的“哦哦”直叫。
王土每学期只给王水一千块生活费。一个学期五个月,一个月三十天,合计下来一天只有六块六。八九十年代,学生住校自带饭菜,自己带什么就吃什么,带好就吃带差就吃差。现在情况变了,条件好了,学校都有食堂了,不用自己带饭菜了,自带饭菜已经成了历史。现在每个学校都有一个大食堂,都有几十号员工,当然食堂都被承包了,都实行商业化运作了。现在每个学生都有一张IC卡,生活费都打在卡里,吃饭了,点好自己想吃的饭菜用卡一刷就行了。食堂里菜很多,有晕有素,有肉有青菜,有鸡有鸭,有鱼有蛋,还有鸡爪鸡翅等等。富人的孩子一顿吃掉几十眼睛都不眨一下,穷人的孩子有时想吃片肉都觉得遥不可及。一天六块六,仅够其他孩子吃一顿饭,但是王水却要吃三顿吃三餐。王水知道这点钱吃三顿吃不饱更吃不好,他想不如一天只吃两顿,只吃早上和晚上,中午就不吃。这样早晚能吃饱点也能吃好点。中午很长,十四五岁的小伙正处生长期发育期,体能消耗量很大,有时实在饿得慌,他就回宿舍喝开水填肚子。王土知道自己给儿子的钱太少,也想多给一点,但是家里实在是拿不出来。家里就稻谷黄豆能卖点钱,还有就是养了一头猪,过年杀了能卖两千来块钱,算下来一年的收入也就一万来块。一家四口人要吃饭要穿衣要吃药,还要买化肥买农药,还有亲戚邻居的人情面子要送,一年下来也就刚好保本。
王水也很懂事,从不向父亲要钱,父亲给多少他就拿多少。由于缺少营养,王水特别瘦,衣服**空荡荡的。王水一米六五的个头,体重只有八十斤,由于消瘦,个头看起来比别人高。高反衬了瘦,瘦又反衬了高,于是他就更高更瘦了。怪不得同学们背后都叫他细脚伶仃的“圆规”,还有同学就直称他是“祥林嫂”。他的裤管大脚小,走起路来裤管一摆一摆的,很像转呼啦圈,只不过是呼啦圈是围着人一圈一圈的转,而他的裤管却是始终都在前面转。
南方的冬天是寒冷的,也是**的,因为**所以显得更冷。别的同学都穿上了厚厚的暖鞋暖靴,还一个劲的叫冷,王水没有暖鞋,更没有暖靴,他一年四季都是穿着一双洗得发白的运动鞋。教室里没有空调,地面贴着光滑的瓷砖,寒气从地面穿过运动鞋扑向王水的脚心。王水只有不停的抖动双脚,才能勉强抵御脚底的寒气。冬天别的同学都睡两床被子,有鸭绒被鹅绒被还有羊绒被,当然也有小部分同学睡的是普通的棉被。王水只有一条睡了几年的旧棉被。晚上因为冷,脚不敢伸直就缩成一团,当脚有点温度时,冻疮又痒了,于是整个晚上就没怎么睡。
王土一个月去县城一次,每次都给王水带些生活用品和钱。王土说钱不能一下全给他,不然小孩不会保管会丢失遗失。王土每次来学校,班主任叶老师都要找他谈话。叶老师说五水读书很认真,表现也很好,如果顺利的话将来一定会有出息,让他生活上一定要多关心儿子多照顾儿子。去年叶老师来过王土家,当她走进王土的家时有点不相信自己的眼睛,她以为走错了地方。她说国家天天讲发展农村发展农业,怎么还有这么落后的家庭。她还说这种家庭怎么也能培养出这么优秀的孩子。走的时候叶老师掉泪了,并塞给了王水妈妈一千块钱。
本章已完结,下一章内容更精彩喔。
下一章“第6章:补助”内容快照:
『补助』
困难有困难补助,伤残有伤残补助,失学有失学补助,种植有种植补助,养殖有养殖补助,粮食有粮食补助,农资有农资补助,农机有农机补助,退耕有退耕补助,家电有家电补助,汽~托有汽~托补助。哑巴老婆伤残鉴定~来有三年了,但补助一次都没拿过,每次去乡里问,乡里都说县残联没有资金~来。王土想去县里问,但县里太远,去一趟来回~两天,还~搭~车费。如果去一趟能拿到钱那也还值,如果拿不到钱岂不是白去一趟?现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