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过了这一番事儿,茶楼又恢复了先前的氛围。剥花生、削青萝卜、嗑瓜子的动静密密地交织着,但始终盖不过白玉声那雄厚激越的讲古之声。不过,细心的老主顾注意到,白老板后几节书的精彩程度与前面几节相比稍逊,想是被马三爷给惊着了。
盛世茶楼下午书散场,已经是傍晚时分。随着夜幕降临,太平街上华灯初上,点点灯火相互与交接月光相互辉映,在康城河的碧波间荡漾出片片流金碎银!
说完了白天场的白玉声,讨够了一天的薪酬,郁郁寡欢地走到一个面摊前,准备要一碗牛肉面吃。鼻青脸肿的小路子跑到白玉声跟前,不停向他鞠躬!“谢谢大叔今天相救~~”
白玉声摸着他的头,怜爱地对他说:“孩子,做事嘛,要有眼力价儿,得小心谨慎,谁让咱们干的就是这伺候人的活呢!”
小路子抬头看着白玉声,眼里闪动着泪花:“白叔,等我以后发达了,给您老大金元宝。”
听到这句话,白玉声心头一热,轻轻拍着小路子的脑瓜:“好!好!我等着!小路子,日本人已经走了,咱们该过太平日子了,王副官给我说,以后等着咱们的都是好日子,就像书里说的:四方平定,礼乐迷兴,那些英雄侠士们要创造的盛世,就要来了。”
小路子似懂非懂地点点头,擦擦鼻涕对白玉声说:“白叔,我信,听算卦的张铁口说,陕西就有帮绿林好汉,他们都爱穿着红衣服,处处杀富济贫,就像梁山泊的好汉一样。听说,蒋委员长要和他们的大王一块坐天下呢。”
“傻孩子,那是共产党!他们可不是什么侠客,人家是群人的抗敌队伍!咱们就等着,小路子,坐下一起吃饭吧。”
“不了,白叔,您吃吧,晚上还有唱西河大鼓的,我还得回去忙了。”小路子一边说着,一边跑开了。
白玉声望着小路子的背影,一幕幕往事在脑海中浮现:
白玉声自幼父母双亡,游荡在康城的大街小巷靠着乞讨过日子。有时候看到饭馆里哪桌有剩菜剩饭,就往讨饭饭碗里扒;有时候遇到大户人家成亲做寿就去讨蹭饭。每次吃饱了,白玉声就去城墙根的露天书场去听书。从那时候起,评书就给白玉声展示了一个美妙精彩的新天地:侠肝义胆的英雄好汉,指点江山的帝王将相,壮怀激烈的战争,刀光剑影的打斗~~有时候,白玉声甚至因为听书而忘了饥肠辘辘。
那一年,大雪纷飞的除夕夜,在爆竹声声中,饥寒交迫的白玉声倒在了枫林巷的一户人家门口。
说来也巧,这家主人正是大名鼎鼎的康城“讲古金口”胡金振。胡老先生与老伴胡文氏膝下无儿,早年收的徒弟英年早逝,看着这个俊俏的小乞丐,老先生忽然涌起收关门弟子的冲动:白玉声早先去的书场正是胡金振说书的地方,他早就注意到这个小乞丐,从他每次去听蹭书那炯炯有神的眼睛里,他看到了他对听评书的痴迷。经过一番试探性的询问,白玉声与胡老相互表明心计后,双方正式确定了师徒关系。
胡老先生视白玉声如己出,对自己的技艺倾囊相授,白玉声虽然平时话很少,但学起艺来,却表现出了惊人的天赋,虽然没上过学也认不了几个字,但只要是评书话本,老师读一遍,他就能把“定场诗”“开脸”“赋赞”等倒背如流,且其对声调把握、关扣拿捏都非常地到位。胡老师也很惊喜于自己的晚年居然收了这样一位好徒弟。别人都说,教坏徒弟饿死师父,可胡金振拿白玉声当亲儿子,把手艺交给亲儿子,总没错吧!
一晃三年过去了,白玉声入了摆支就算是出师了!这个初涉江湖的说书先生,对自己的从艺生涯充满了信心与期待!凭着自己精湛的说书艺术,以及师父与同行叔伯的关照,白玉声渐渐在康城打响了名号!虽然平日里沉默寡言,和谁交流都羞羞答答,可一跨上说书台,惊木震响,折扇轻摇,白玉声马上口若悬河!金戈铁马、刀光剑影,皆是讲得精彩生动!尤其是短打书,往往听得看客们是如痴如醉。对于马嘶、鸟鸣、虎吼、虫吟等各种叫声,白玉声更是模仿得惟妙惟肖,足以以假乱真!
大红大紫的白玉声,每天都奔走在大大小小的书馆、茶楼,每天赶七八个场子。此时,在康城的坊间,流传着这样的话:“讲古白玉声,音韵响康城!”足可见,康城的听书客们对白玉声的喜爱。
除了康城官宦富豪家有喜事相邀到府上说专场,书场、茶馆里已经很难再见胡金振的身影了。在白玉声刚出道时,胡金振利用自己在康城艺界几十年累积的人脉关系,积极为徒弟打点着各项大小事务,包括会晤同行叔伯、联系买卖、应付流氓恶棍等。
可自从白玉声红起来之后,胡金振就悠哉乐哉地过起了半隐居式的生活。在师徒俩居住的枫林巷,邻里街坊经常可以看到,胡老先生一手拎着酒壶,一手提着肴馔,口里哼着小曲,到处去会酒友。胡老先生的这些旧交,也都是些年迈的老艺人,大多是说书行的老前辈,这说书行里的人,一过六十饭碗也就端到了头:年纪大了,中气不足,嗓音浑涩,观众不买账了。寂寞闲散的老艺人聚在一起,都羡慕胡老先生在晚年收了这样一位得意门生。
“老胡,有福哦,您门里这手艺,看来就靠声子发扬光大了。”胡老先生惺忪着醉眼,洋洋自得道:“可不,玉声这后生,虽然平时话不多,羞羞答答地像个丫头片子,可一登台,那就是另一个样儿,尤其是那短打书,说的那是一个绝!”
可红透了康城半天的白玉声怎么也不会想到,此时春风得意的自己,命运将掀起惊涛波澜!
本章已完结,下一章内容更精彩喔。
下一章“第3章:三 师徒父子”内容快照:
『三 师徒父子』
寒风呼啸,将窗棂打得格格直响。~在房梁~的煤油灯轻轻地摇晃,将淡黄色的灯光洒在炕头~。火盆里~彤彤的炭火,映着小巧的炕桌,~凌~地放着锥子、针线、小钳子、白布条等物件和一堆~花生。炕桌一头,胡文氏盘~而坐,借着煤油灯与炭火的光亮仔细地纳着鞋底;而另一头,胡金振则悠闲地剥着花生,将花生豆放到~里细细地嚼着,不时从火盆旁取过酒壶,津津有味地抿~一~。“唉,当家的,你少喝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