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夏国,兴庆府兴州城。西夏是南北两宋时期雄踞西北的封建王国,由党项族建立国内生活着大量汉人、党项人、蒙古人、契丹人以及少量的吐蕃人。开国之君景宗李元昊智谋过人用兵如神,曾在三川口之战中大败宋军。以武力强占甘州、沙州等地西夏国在全盛时,东临黄河,西界玉门关,南接萧关,北抵大漠。辖地二十二州,与宋、金成三足鼎立之势。由于历代夏帝都尊崇儒学,所以国家机构中有大量汉人官吏,党项人也多半取有汉名。而且西夏国官制律法及建筑风格也与汉地相差无几,只是少许地方略有改动罢了。西夏仿唐、宋,以中书省管理行政,枢密院管军事,三司管财政,御史台管理监察弹劾,由于景宗为人好大喜功,穷兵黩武,长期对外用兵军费开支庞大。导致国内物资奇缺粮价飞涨人们生活困苦不堪,国势也日渐衰落。
北宋末年,契丹辽国被新兴的女真金国所灭,与辽国有姻亲关系的西夏为此曾多次出兵讨伐,但均以失败而告终。在经过多次的恶战后,两国结下血海深仇,认清形势的夏帝在屡次战败后改变国策,除以大量的金银珠宝和美女送与金国外,还将皇室公主嫁与金帝为妻名为和亲更有甚者还将亲王做为人质以示臣服。崇宗时,西夏为了摆脱被奴役的命运重振昔日**,夏帝调集国内最精锐的十万擒生军与北金王牌部队健锐营决战于沙漠深处的天德。结果全军覆灭精英尽失的西夏从此一蹶不振,到其子仁宗继位时又由于连续发生天灾,再加上北金的不断盘剥。西夏国此刻已是内忧外患不堪重负,昔日威服四海的大夏国己走到了濒临崩溃的边缘。
夜已深了,夏帝仁宗李仁孝仍然没有入睡。此刻他仍坐在龙书案前批阅奏折,太监总管王守中道:“皇上,都三更了该睡啦,保重龙体呀。”夏帝道:“朕知道了,老王你先去睡吧,不用在这伺侯啦,你年纪大了太晚睡身体会受不了。”王守中在夏帝仁宗还只有九个月大的时便伺侯在身旁,两人几十年来相亲相爱情同父子。仁宗对王守中极为尊重,王守中也感恩戴德对仁宗关怀备至。王守中道:“皇上,还是和老奴一起去睡吧。”
仁宗加大音量道:“朕说了你先去睡,没看见这还有不少奏折没批完吗?”王守中道:“可是,皇上。”
仁宗大声地道:“可是什么可是,没什么可是的照朕的话去做这是圣旨。”王守中无奈之余只得退下,关房门时又习惯性的擦了擦眼泪,由于实在太困,仁宗不得不用手托住脑袋打起瞌睡来。
迷迷糊糊中,他仿佛又一次梦回到自已初次出征的时刻。乐寿宫内年轻英俊的李仁孝正在试穿一副做工精良的铁甲,古代军人在出征作战时,通常会身穿具有防御和识别功能的铠甲。这时门忽然被打开了,一个年纪与他相仿长得花容月貌的少女走了进来。这少女其实就是崇宗李乾顺之女李仁孝的亲妹妹安乐公主李春娇,李春娇幽幽地道:“二哥,你真的要出征了吗?李仁孝信心满满地道:“当然啦,你知道吗?这次我和大哥统率十多万人马去和北金一万多人决战。咱们十个打他们一个稳赢,放心吧小妹,你就在家等着我们凯旋的消息吧。”李仁孝挥舞着手中长剑道:“怎么样二哥刚才的动作很帅吧?等咱们打败了敌人你就再也不用嫁去金国啦。”李春娇喜道:“真的吗?等咱们打败了金国我就再也不用客死异乡了吗?”李仁孝肯定地道:“这是当然啦!”西夏在立国之初实行的是亲辽攻宋之策,开国之君景宗李元昊还曾娶辽兴宗耶律宗真的亲姐姐兴平公主为妻。
天德四年初,金兵围攻辽国西京,崇宗李乾顺派兵五千援辽。然而,当夏军还在行进途中时,西京便已经被金国攻破。同年五月,崇宗再一次发兵三万援助辽国,金国的女真兵团和西夏党项兵团在位于今天内蒙古一带大打出手,结果以西夏惨败而结束。在随后几年中,金、夏两军又在丰州、云内等地正面交锋但几乎每次都是以西夏失败而告终。迫于无奈西夏只得从此改变外交策略,向北金臣服。除了定期进贡大量以稻米为主的农作物和金银珠宝之外,崇宗不得不将亲妹妹和女儿嫁给金帝为妃,而到其子仁宗李仁孝时更是不得不将亲生儿子永王李天佑派往金国为人质。和亲和人质之策并没有真正改善两国间的双边关系,因为在之前的多次血战中无数女真人死于夏兵刀下。所以虽然表面上看起来太平无事,但背地里满怀仇恨的女真人却对嫁过去的西夏公主下狠手打击报复。惠宗李秉常之女崇宗之妹永泰公主李仙蕙,在一嫁入金国后就遭到凌辱和毒打,不堪忍受忍受的她最后不得不以悬梁自尽来寻求解脱。
自此以后,每个西夏公主一听说要嫁去金国就吓得魂不附体哭得惊天动地。很多位公主为了不嫁去金国往往情愿悬梁自尽,也要抗旨不遵。崇宗仅有一女,他虽有亲兄弟数人也生有几个女儿但名义上只是郡主而非公主。因此就这样李春娇成了唯一的合法政治牺牲品被嫁往金国,李仁孝、李春娇二人兄妹情深。李仁孝自然不愿意妹妹被送入火炕,为此他曾多次苦劝父亲与金国决裂。一来舍不得爱女受苦,二来想恢复西夏往日威风。终于崇宗下定决心与北金一较高下,于是两国又一次兵戎相见。崇宗秘密调集国内最精锐的擒生军在天德设伏准备偷袭北金王牌部队健锐营,夏军以崇宗长子大王子李仁友为统帅,作为长子李仁友理应被立为太子在崇宗驾崩之后继承大统。但李仁友却多次向父亲举荐弟弟为太子,他自幼就对聪明好学的李仁孝极为看重,认为只有他才是真正能令西夏崛起的中兴之主。见两个儿子并不争权夺利,崇宗深感欣慰的同时也引以自豪,擒生军是西夏最精锐的部队,因在战斗生擒敌人变为奴隶而得名,他们作战勇敢,训练有素战斗力超强。
李仁孝见妹妹仍然愁眉苦脸,便用双手按住她的双肩安慰地道;“小妹,别担心啦。二哥会没事的难道你不知道吗?你二哥我武艺高强,力敌万人只要一上战场准杀得金兵片甲不留。”
这时李仁友走了进来,李仁友长得虎背熊腰身材极为高大魁梧。
李仁友道:“你武艺高强?力敌万人?这话谁说的我怎么不知道有这么回事。”李仁孝信心满满地道:等上了战场你就能看到我的优秀表现啦,有我在我军必胜。”李仁友不以为然地道:“得了吧,我看有你更麻烦,你别到时候吓得尿**就行。”
李仁孝怒道:“大哥,你说的这是什么话,我才不会轻易尿**呢!你以为我还是三岁小孩吗?”
这时一个苍老的声音道:“是呀!说得对,咱们家仁孝已经长大啦不会再尿**啦!你说对吗?皇上。”
另一个声音回应道:“说得对,母后。”
头一个说话之人是祟宗生母太后野利玛尔依娜,后一个则是崇宗本人。野利一族是西夏最为显赫的后族,野利一族先祖在景宗之父李德明开创基业时便曾给予了极大帮助,为帝国的创建立下了汗马功劳,因此极得夏帝器重。其族中优秀男子皆为朝中重臣,年轻貌美有身份的女子大多嫁与历代夏帝为后为妃,因此野利老太后算得上是出身名门。
太后道:“仁孝呀!好孩子你真的打算上战场吗?我看还是算了吧要知道打仗可不是好玩的,那玩意儿可是很危险的呀!我跟你说那战场上到处是血淋淋的尸体,到处是因为缺胳膊断腿疼得鬼哭狼嚎的土兵。一上了战场你要是运气稍微差点就得丢掉自己的小命,就算运气好也得变成残废,就算你有祖宗保佑人能完完整整的回来,可万一身上中了箭那也得疼上十天半个月的。我看你还是别去啦!留在家陪奶奶算了。”崇宗不满地道:“母后,你这是干嘛?孩子今天出征你难到就不能说点别的吗,非得说这些不吉利的话。”太后怒道:“怎么不吉利啦?你还知道这些个,那你干吗不拦着非得让仁孝去那鬼地方,你把他当儿子看待了吗?他可是你亲生的有你这么当父亲的吗?还不让哀家说,哀家偏要说有本事你现在就让人杀了哀家,你这个不孝子。”西夏受中原礼仪影响极深,以孝治国,崇宗自然不敢拿母亲开刀。他只得闭嘴摇头苦笑,李仁孝道:“奶奶,你就别怪父皇啦,这都是我自己的主意,不关父皇什么事。”
太后道:“省省吧,别在这里替你父皇开脱啦!他是哀家生的哀家还不清楚他吗,他呀,他其实就是一个糊涂虫从小他就傻拉叭叽的,长这么大了也还是一点没变。记得有一次哀家带他出去散步,走着走着他非得让哀家抱,哀家就跟他说乾顺乖,自己走母后累了腿有些酸。你猜你父皇他说什么?他说母后那你腿不酸的时候是什么味道,甜的吗?你们听听他有多傻!照他说的做还不得被害死。”崇宗道:“母后,其实仁孝这次也不是要去送死,而是朕想让他上战场上去锻炼锻炼。”
太后道:“锻炼什么锻炼,要锻炼的话在家不也一样吗?在家读读书,写写字再不行就上校场上骑马射箭这些不也都是很好的锻炼项目吗。你要真心为他好,就应该挑几个年轻漂亮的大姑娘陪他在房中锻炼去,没准要不了几天晚上就能怀上,到明年哀家就又能抱上一个大胖曾孙子。”
西夏历代帝王都英勇善战,他们常常会在御驾亲征亲临前线后身先士卒,太后的丈夫惠宗就是在对宋的永乐之战中为国捐躯的。惠宗死时才二十七岁,留下才双二十的野利玛尔依娜长夜孤灯日子过得凄凄惨惨,为了不让孙子再步丈夫后尘,不让自己白发人送黑发人太后这才极力反对李仁孝上战场。李仁孝道:“奶奶,你就别再说什么啦,我意己决。”见木已成舟,太后只得**抓住李仁友的手千叮咛万嘱咐地道:“仁友呀,你可千万要保护好弟弟,大夏国可全指着他啦!”李仁友道:“放心吧奶奶,我会的。”太后不再言语只是不断垂泪。李春娇从怀中取出两个香囊,李春娇心灵手巧刺绣功夫丝毫不逊于宫中专职绣娘。
李春娇道:“大哥,二哥这是我亲手绣的香囊里面装着我专程去高台寺求来的平安符,你们带上它就一定能平安归来!”李仁友和李仁孝两人低下头让妹妹给自己戴上香囊。
本章已完结,下一章内容更精彩喔。
下一章“第3章:输入章节标题,20字节以内”内容快照:
『输入章节标题,20字节以内』
天德自古就是兵家必争之地,而这片胡杨林也极适合埋~。李仁友和李仁孝兄弟二人及西夏十多万大军也都在此静静等待健锐营的出现,为了便于指挥调度,李仁友事先将擒生军划分为黑、白,~、蓝、黄五旗。每旗大约两万多人,临近正午,目标终于出现了,李仁友~一挥传令兵摇旗传令黑旗军率先~锋。黑旗军中的弓箭~拉弦、张弓、放箭顿时无数支~叉箭沿抛物线轨迹~向健锐营。与夏军不同,健锐营全营~~都~着棉甲,棉甲是把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