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样一来马蹄就正好将他的脊柱给活生生踩断了,李仁友口吐鲜血不一会儿便气绝而亡。至此西夏第一将星就此陨落。西夏军法严峻规定在战场上主帅一旦被杀其身边的护卫亲兵一律处斩决不轻饶更有甚者卫兵的家属则会变卖成奴隶。两人的贴身侍卫情急之下奋不顾身拼死来救在付出近两百条人命的巨大代价之后,一行人终于杀出重围就这样西夏国仅存的十几骑残兵败将仓皇失措的向东逃窜。
宣政殿内,崇宗和西夏国的文武大臣正在举行早朝。但奇怪的是与平日不同自上朝开始到现在都没有一个大臣上奏。所有人都用两眼紧盯着殿外仿佛在期待着什么,临近正午大殿外突然跑进来一个带刀的士兵他头盔上还插着一根深红色的羽毛。按规定除非三品或以上的文武官员和当值的殿前武士及宫女太监,否则任何人不经传唤都不许私自进入议事的宣政殿,违者将会被处以极刑。但此时这名士兵却没有受到任何处罚,之所以如此是因为他其实是专门负责传递前线紧急军情的通信兵称为羽林,因其头盔上插有红色羽毛作为标识而得名。羽林跪下启奏道:“禀告皇上,紧急军情。”
崇宗从金銮宝座上坐起来急道:“快讲。”羽林如实地道:“六月十六日,我国大军与北金决战于凉州一带的天德,我军大败全军覆没。”
崇宗大惊失色地道:“那大王子和二王子呢?”羽林道:“不知所踪。”众文武心中难过他们知道不知所踪也就意味着性命不保。
崇宗仰天大叫道:“十万!十万大军哪!”说着一口鲜血狂喷而出整个人也几乎同时向后瘫倒在龙椅上,众大臣和太监、宫女都大喊道:“皇上,皇上,太医,快传太医。”
一时间宣政殿上乱成一团,众人七手八脚的将崇宗抬进了寝宫。接下来的几天由于崇宗都陷入在深度昏迷当中所以一直都滴水未进,此时龙床前正坐着野利老太后在垂泪而床的四周也跪满了后宫妃嫔王室宗亲和文武大臣。大家正在哀伤之际一名宫女跑进来道:“禀告太后,二王子他回来了。”太后道:“赶紧叫他来。”出现在众人面前的李仁孝身上缠满绷带显然军医对他的创伤作过应急处理,李仁孝急忙来到父亲床前大叫道:“父皇,你醒醒,醒醒呀,我是仁孝我回来啦!”
爱子的呼唤使崇宗回光返照起来,他缓缓睁开双眼有气无力地道:“仁孝呀,孩子,你在哪?”边说边伸手在空中胡乱摸索,李仁孝急忙上前**抓住父亲冰凉的手哭道:“父皇,我在这儿。”
崇宗艰难地道:“仁孝呀,孩子,父皇不行啦从今往后这大夏的江山李氏家族的天下就托付给你啦!以后不管世事有多么的艰难你都不能……不能……让大夏国亡于你手呀!一定要……要……振兴……振……”这时话未说完的崇宗头一歪就此气绝。
李仁孝大哭道:“父皇,父皇呀!”屋内哭声响成一片。
第二年六月六日,李仁孝即位史称夏仁宗。崇宗尸骨未寒北金便开始兴师问罪,金国铁骑所到之处皆哀鸿遍野。由于天德一战大败西夏精英尽失无力抵抗,万般无奈之下仁宗只得乞和。在进献上黄金一万两白银十万两牛、羊、马、猪各四十五万以及其它大量如瓷器、字画、丝绸等贵重物品后,仁宗又不得不将亲生妹妹安乐公主李春娇嫁往金国和亲,而亲生儿子永王李天佑也被迫沦为人质。然而金国对于这些并不满足得寸进尺之下除了这些还要求割让夏、绥、银、宥、静五州,这五州乃是西夏龙兴之地,它的丢失可以说算得上是西夏国的奇耻大辱。得知此事的野利老太后因自觉愧对列祖列宗,怒火攻心的她就此愤然离世。
仁宗头一偏人便被惊醒了,过去那一幕幕恐怖的场景如噩梦般挥之不去每天晚上都会浮现。由于长期缺乏深度睡眠不到四十的仁宗已是两鬓斑白、老态龙钟了,仁宗喝了口浓茶提了提神又继续批阅奏折。眼前这是一份来自瓜州地区的奏报,大意是讲由于瓜州地区已连续九个月没有大量降水,导致境内大部分农田里的农作物大面积减产,有的地方甚至颗粒无收。瓜州知州希望朝廷能在最短的时间内调拨钱粮来赈济饥民,仁宗叹了一口气瓜州地处河套平原。河套平原在历史上有塞上江南之美誉,水草丰茂、物产丰富是西夏最重要的产粮区之一。它的绝收将严重威胁到西夏国的粮食安全,由于金国近几年来一直在与南宋交战耗费巨大,为了及时补充给养他们便强行要求西夏提高贡品的数量。如果不能按他们的意思照办,他们便会当众老虎发威。去年就因为完不成任务,恼羞成怒的金国钦差竟然在太和殿上当着仁宗及满朝文武的面斩杀了敢于据理力争的左司谏崔浩。
从此以后西夏国上上下下人人自危、谈金色变,仁宗知道照现在的状况发展下去今年肯定又无法达标。也不知道这次又会是谁会血溅庙堂,刚又批完两本奏折天便大亮了仁宗伸了伸懒腰准备去洗漱一下后再换上朝服去宣政殿议事。西夏朝会分早朝和午朝两种,早朝是从凌晨六点到上午十点,而午朝则从下午两点到六点。看似实行的是八小时工作制。但实际上百官和仁宗在上完朝会后还得回各自办公场所处理堆积如山的公文和奏折。因此实际上每人每天至少要工作十二个小时以上,长时期的超负荷运转使西夏朝臣和仁宗个个疲惫不堪。刚要出屋门突然被打开了,从御书房外走进来一个年纪大约十八九岁衣衫华丽盛气凌人的俊美少年来。
仁宗冷冷地道:“你来干什么?”
那少年道:“没什么只是顺路来看看父皇罢了。”
仁宗道:“看什么?看朕死了没有如果死了你好来替朕收尸对吗?”
那少年道:“父皇说那里话儿臣其实是一直希望父皇长命百岁的。”
仁宗道:“少欺骗朕,说吧你这次来又想干嘛?”那少年道:“儿臣听说今年瓜州地区遭到了百年不遇的旱灾侵袭致使农作物基本绝收,我想得知这个坏消息的父皇现在一定很头疼吧,不是儿臣大胆父皇都在位这么多年啦也是时候该退位让贤了,正所谓无官一身轻父皇退位之后就不用再处理这些麻烦事了。也可以趁机多活几年多享几年清福啦,你看看你现在有多受罪。”
仁宗怒吼道:“小畜生,给朕滚出去。”
少年道:“遵命。”出去后连门也不关任由寒风吹进屋内。
走到御书房前的曲桥上时那少年回望书房一眼后怨恨地道:“老不死的东西,等着瞧早晚有一天我会收拾你。”
这少年其实是仁宗第八子官封寿王的李安全。仁宗一生共育有九子一女前面七子全部夭折仅剩下八子寿王李安全、九子永王李天佑和小女儿永宁公主李玉珠三人而已,李安全从小就忤逆不孝曾多次逼迫父亲退位好让自己顶替来君临天下。自古以来,为争夺皇位父子,兄弟反目成仇自相残杀的事屡见不鲜,且不说西夏开国之君景宗李元昊就是命丧其子李宁明之手。就连有千古明君之美誉的唐太宗李世民也是亲手斩杀兄长和弟弟才登上宝座的,仁宗对这个不孝顺的儿子极为痛恨,曾多次想下手狠狠整治一番但终因其生母野利氏一族人多势众而不得不就此作罢。他深知小不忍则乱大谋的道理,所以对逆子的行为只得暂时听之任之。
兴庆府兴州城内的朱雀大街是西夏国最为繁华的一条商业街,街道两边商号林立,店铺杂陈。客店、货栈、茶馆、酒楼、钱庄等一应俱全,生漆、刀剑、竹木、毛皮、药材也应有尽有。此时大街上正行走着一位年龄不过十六七岁的少女,单从背面看这少女并没有什么特别之处。她的打扮也极为普通头上仅仅插着一支一般女孩常戴的银钗,这种银钗为两股并列状,因为两股夹头发会更紧不容易脱落。如果快步上前看一眼她的脸你的心跳速度会在瞬间提高一倍,因为她的美丽无法用任何语言或文字来形容。别说在这满天风沙的西北边陲之地,就是在百花争艳的锦绣江南也不可能找到这样的绝代佳人。这位回头率超过两百的美女此刻正紧锁双眉,一愁莫展,丽人其实就是仁宗的小女儿永宁公主李玉珠。
古时盛行早婚十八九岁的少男少女便已结婚生子。李玉珠自然也不例外她其实早已与金国皇帝有了婚约,本来从前年开始金国便遣使来迎亲。但仁宗心疼女儿借年纪太小不会侍驾为由敷衍了过去,但有道是躲得过初一躲不过十五。李玉珠知道自己迟早也会落得和姑姑李春娇相同的命运,仁宗之妹安乐公主李春娇自从嫁往金国后虽然平日安守本分,但却仍是惹来多方猜忌。因生得美貌被金熙宗宠臣海陵王也就是日后弑君夺位史书称为海陵帝的完颜亮多次**,事情败露后金熙宗迁怒于李春娇决意将其处死。虽然后来侥幸为抗金义士所救逃回国与亲人团聚,但胆小怕事的仁宗和群臣因惧怕金国兴师问罪只得又将她送回金国。走投无路的李春娇只得一头撞死在夏金两国的界碑上,想到自己即将要遭遇的悲惨命运李玉珠伤心不已。
她漫步走到大相国寺旁时一个苍老沙哑的声音对她道:“姑娘,算个卦吧。”李玉珠回头一望发现招呼自己的原来是一个算命先生。算命学名叫占卜是一种据说可以推算人或国家未来吉凶祸福的方法,类似于今天的天气预报但准确率和科学性自然无法与天气预报相提并论。占卜始于刀耕火种的蛮荒时代在中国则兴盛于夏、商、周当时别说是奴隶的生死就连征战迁都这样的大事都由龟甲占卜的结果来决定,西夏由于有大量汉人居住所以这一技术也流入其境内。大相国寺周边经常聚集着不少如算命、卖服装、卖糖饼、卖小饰品之类的不法小商贩在摆摊设点做生意,甚至杂耍、说书和卖艺的在这里也多不胜数。由于大多是无照经营所以经常遭到城管罚款没收,因此他们经常是打一枪换一个地方与政府部门大搞游击战术。当然也有合法经营者这人当属此类,他大约六十上下,面容清瘦,身穿一件宝蓝色长衫两眼炯炯有神。
见一个视力正常之人来算命,李玉珠极为气愤。因为一般算命先生都是盲人民间俗称算命瞎子,据说他们虽然双目失明但却有潜藏在体内如二郎神一般的天眼可以用来看透世间百态预测凡人的吉凶祸福。对于这种恶意欺骗消费者的侵权行为李玉珠虽然心里不平,但她此刻却没有心情去与之计较她厌恶地望了望那人一眼后就准备转身离去。
边走边毫不客气地道:“我才不要算呢,你们这些个东西都是骗人的。”那老者并不生气笑道:“你还没算怎么就知道是骗人的呢,算一卦吧不灵不要钱。”李玉珠虽生在宋代但却并不迷信从不相信算命这一套,除了不信之外还因为算命先生给人占卜完后都得收取一定的费用。李玉珠虽贵为公主但却并不富裕,由于西夏连年遭遇天灾国库空虚迫于无奈他父亲仁宗不得不时常将皇家小金库内务府的钱拿出来赈济灾民。内务府实际上就是为管理皇帝一家的财产所设的专门机构,所以李玉珠现在的日子过得有些紧巴,她好几年都没有添置过珠宝首饰连零花钱也有限。要是不勤俭节约的话她就极有可能成为“月光公主”,见那老者这样说李玉珠一屁股坐在凳子上问道:“你说说我现在究竟想算什么?”问这话其实是故意找碴,因为这话一般情况下是由算命先生来问的。只有问清了顾客到底想算什么算命先生才好开始占卜,面对这个不按规则出牌的姑娘算命先生并不气恼,他胸有成竹地道:“姑娘想找人。”
李玉珠冷笑道:“我想找什么人?”
算命先生道:“英雄,一个能拯救姑娘的英雄。”
李玉珠大惊道:“你怎么知道这些的?”
这话一说出口就表明算命先生算准了。占卜一术历来都遭近代科学批判,文革时期更是被视为封建唯心主义“大毒草”而严加禁止。但后来国家政策一松动这一民间秘术又死灰复燃了,占卜算命的理论依据来源于上古名著《周易》一书。据传《周易》是由被囚于监牢的周文王所创后世学者如孔子对它曾多有注释和研究。可见此书还是有一定的科学性和研究价值,而其中劝人行善积德这一点又与佛家教义有异曲同工之妙。据业内人士称,只要道行高深便能料事如神但这种人可谓凤毛麟角,因此算命先生经常闹出这样的小笑话。
话说汉代有一算命先生自称赵半仙,他成天吹嘘自己是诸葛亮转世可以前知五百年后晚五百载,因此可以轻松而精确的预测世上任何人的未来。某一日赵半仙又在夸夸其谈的时候,一好事之人忽然惊呼道:“赵半仙,你家房子着火啦还不赶快回去看看。”赵半仙急忙问道:“真的吗?是什么时候烧起来的?火现在被灭了吗?”那人道:“我说赵半仙,你不是大罗金仙重生能掐会算吗?怎么连你家房子着没着火也不知道呢?”众人一听顿时大笑,赵半仙羞愧之余只得收摊走人。
本章已完结,下一章内容更精彩喔。
下一章“第5章:输入章节标题,20字节以内”内容快照:
『输入章节标题,20字节以内』
算命先生神秘莫测地道:“天机不可~漏。”李玉珠急道:“我~怎样才能找到这位英雄?”算命先生道:“这个嘛,很难说~不这样吧姑娘,老朽这里有一道灵符你请回去后就会有奇迹发生啦。”李玉珠道:“奇迹?什么奇迹?这~真的管用吗?”算命先生笑道:“心诚则灵,心诚则灵。”李玉珠接过灵符一看发现~所写的字她连一个也不认识,这倒不是因为她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