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小说吧 > 社会·历史 > 蒲滨抗日烽火 [目录] > 第4章

《蒲滨抗日烽火》

第4章四 皂户张突围战

作者:韩洪升 阅读字体选择:小字

皂户张村是一个不足百户的小村庄,几十年前,这里曾上演过一场我抗日战士传奇式的战斗故事。抗战时期,皂户张村属于蒲台二区,他位于蒲台二区小营的中心地段,北据黄河十余里,西距旧镇七八里,东抵小营日伪据点十余里,因而鬼子汉奸很少到此骚扰。这里的群众基础比较好,对鬼子汉奸痛恨入骨,所以,当时成了我党政工干部和区中队活动的中心。

1943年深秋的一天拂晓,驻小营的日军和伪省警备队出动300多人对我进行偷袭,敌人突然包围了皂户张村。我区中队正好驻扎在该村,区中队的同志们还在睡梦之中,放哨的战士发现异动后,迅速跑回来,小声喊着:“有情况!”中队长刘堂同志从睡梦中惊醒,一轱碌爬起来,招呼同志们快点起来,他急忙穿好鞋子,抄起手枪,同志们立即行动起来。情况万分紧急,区长马憨生与中队长刘堂同志当即命令部队准备战斗。在敌众我寡的情况下,如果过早地暴露自己,定会遭受重大损失。只有乘敌不备,来一个猛打**,才能冲出去,故决定隐蔽接敌,寻机突围。敌人没有发现我同志的藏身地,马憨生与刘堂同志决定趁机突围。战士向门口掷了一颗手榴弹,战士们凭借着手榴弹的烟幕,即刻跃出大门向胡同北口冲去,飞快地杀出了重围。

那天,漫天的浓雾把大地都笼罩得朦朦胧胧,战士们借着浓雾迅速撤离,战士便消失在茫茫黑夜里。出村不远,一股敌人顺着南北大道从村东迂回过来,战士们立即卧倒,利用土埝阻击敌人。当敌人接近时,排枪弹、手榴弹飞向敌人。日伪军也朝我们扫射过来,火花在身旁、脚下四处飞溅,雨点般的子弹打在土埝上啪啪作响,只见队长当即朝着喷火舌的地方扔出数颗手榴弹,敌人的枪声哑了,同志们象爆发的洪水乘隙撤入村北青纱帐里。等敌人醒过神来,敌人的机枪、小炮一齐向我们打来,炮火虽猛,但无具体目标,战士们在青纱帐的掩护下,迅速撤到了和睦张村南蝎子湾处。不一会,敌人又尾追而至,刘堂同志与两名战士留下来阻击敌人,掩护马憨生等同志向村里撤退,刘堂同志带两名战士引着敌人向村西奔去,他们边打边撤,密集的手榴弹扔向敌阵,炸得日伪军呼爹喊娘,趴在地上不敢起来,趁此机会,他们仨人迅速跑到村外的交通壕内,继续吸引敌人,日伪军嚎叫着又一次扑上来,但敌人怕有埋伏,只是虚张声势,并不敢贸然**,刘堂等同志得以摆脱敌人的追击。

突围后,刘堂同志按预定计划,转移到韩生杨村一户敌工人员家中集结部队。不久,同志们都陆续归来。马憨生同志撤进和睦张村后,即潜入村内的一个乡丁家(表面是伪乡丁,实则为我办事),马区长说明情况后,穿上乡丁的黑长袍,推上他的自行车,大摇大摆地朝外走去,敌人见状,问道:“干什么的?”马区长泰然答道:“给你们催粮的!”敌人上下打量了他一番,一挥手,便放他走了,这样,马区长顺利摆脱了敌人,骑上自行车,扬长而去。住在张义田家南邻的孙守经、董索堂等同志被房东张腾祥掩护了下来,他们藏在夹墙中,躲过了敌人的搜查,等敌人撤走后,他们才赶到了集合地点。区青救会长孙玺玉同志突围时不幸被俘,在押往据点的途中,趁敌人不备,迅速躲入青纱帐中,寻机逃脱。敌人也不敢追击,胡乱放了几枪,草草收场。王孝芳同志负伤后,藏在村边的一个柴禾堆里,被彭庄一农民送往团包完小,安排在军属阎俊生家养伤,在阎俊生一家人的细心照料下,伤好的很快,伤好后,才归队。被俘的两名新战士由阎光增同志通过敌工关系营救获释,阎光增同志冒着生命危险,几次深入小营日伪军点,通过大量的工作,终于把两名新战士营救出敌人的魔掌。

皂户张突围战,在敌众我寡、装备悬殊的情况下,我区中队干部、战士英勇顽强,奋力冲杀,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杀出重围,以极小的代价,取得了突围的胜利。我们以几十人的兵力,突破了300多敌人的合围,而且消灭了10多名敌人,这个传奇式的战斗故事,至今仍在小营一带广为传颂。

本章已完结,下一章内容更精彩喔。

下一章“第5章:五 黑夜奇袭”内容快照:

『五 黑夜奇袭』

1943年~日战争~最艰困的阶段,渤海~老区蒲台县的对敌斗争更是十分的艰苦。敌人实行烧光、杀光、抢光的“三光”政策,妄图制造大片无人区。同时,在我~据地实行囚笼政策,到~设立炮楼、据点,挖筑~~、~墙……,妄图通过这种极其残酷、毒辣的~段,妄图扼杀我~日军民。为了尽快扭转不利局面,蒲台县大队遵照党的指示,~~团结依靠群众,组织发动武装群众,坚持“敌~我~”的方针,采用灵活机动的战略

~~

>> 阅读第5章 五 黑夜奇袭 返回小说目录

版权声明:本小说数据来源自互联网,本站只对小说基本信息(目录信息、最新章节列表信息、第三方阅读地址等)进行整理收集,我们不以任何形式提供小说正文内容的在线阅读及全本小说下载服务。 如果收集的小说公众信息侵犯了你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会跟据情节严重性对其中的信息进行删除屏蔽。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