施丽英、柳刚表姐弟和同班级的一位男同学郑义很要好。他们三人从初中一年级开始就在一个班级了,几年同窗共读,他们的感情很融洽。郑义年龄和柳刚一样比施丽英小几个月,他的琼城老家和施丽英还是同一个大队。
郑义出身书香门第,从小修身庭训,为人朴实无华。他人很聪敏,学业成绩好,口才能言善辩,文才冠于同侪;还有一手好书法。郑义人长得英俊潇洒,斯斯文文,就是身架子较清瘦,平时又缺少运动,和体魄英伟的柳刚相比,郑义就显得孱弱多了。
生性活泼好动的施丽英,每次晚饭后晚修前,她都会和柳刚在校园散步,但他们总不忘要拉郑义出来。如果郑义想借故推搪时,只要施丽英对他圆睁凤眼,轻咬**瞪着他时,不需她出声,郑义就会憨头憨脑地笑笑,乖乖地跟着她走。
郑义的脑子好像什么时候都在运转,都在思考问题,就是大家在散步时,也是他的话题最多。有时,郑义还会忽然无头无脑地冒出一个问题来。郑义提出的问题,并不是什么无聊的话题,而往往总是带有知识性和趣味性;他的话,往往会让柳刚和施丽英开心和舒畅,有时甚至会令他们捧腹大笑。郑义说他患有严重的神经衰弱症,从懂事起,每天晚上他睡觉都有作梦,有时甚至梦见自己像鸟儿一样飞起来,在太空中翱翔。
郑义很可爱,施丽英很喜欢逗他,她笑谑地说:
“郑义!你不但神经衰弱,很快就会变成疯子了!”
“地球停止转动,郑义的脑子就能安静下来。”柳刚笑说。
有一回,在校园散步时,郑义闪闪眼睛,笑咪咪地问柳刚:
“我有一个问题:三角几何共六角,三角三角,几何几何?”
柳刚皱皱眉头,认真地思考,他反问郑义:
“郑义!你问的是三角数学题,还是几何数学题?”
郑义这个鬼马才子,不知葫芦里卖什么药?施丽英脑瓜也迅速打圈圈。她悟到了,嘻嘻哈哈笑起来。柳刚问:
“丽英!你想到了?”
“想到了!”施丽英抿嘴笑,点点头。“郑义出的不是三角题,也不是几何题,而是数学题,更是文学题!”
“什么?还是文学题?”柳刚摸不着头脑。
“我改一改:郑义和柳刚共有六角钱,郑义有三角,柳刚有多少?”施丽英把题目解成很浅白的例子。
“我自然也是三角钱,小学一年级学生也会回答!”
“对!小学一年级学生都能解答的算术题,你却往深处想,就答不出来。”施丽英笑着破解。
“呵!”柳刚也很快悟出真相来:“我明白了!前面的‘三角’和‘几何’是名词,后面的‘三角’和‘几何’是量词,这就是文学命题了!郑义你这个鬼才,愚弄了我!”
这一说,三个人都哈哈笑起来。片刻,郑义又认真地说:
“我再出一道算术题,保证你们都答不出来!”
郑义说,有一位老伯临终时对三个儿子说,家中有十七只牛,由三个儿子继承,老大得二分之一,老二得三分之一,老三得九分之一,但有二个条件,第一,牛不能杀死来分肉,第二,牛不能卖掉来分钱。郑义最后说:
“老伯死了,这三个儿子如何来分这群牛呢?”
“十七只牛的二分之一是八只半,三分之一是五只半多些,九分之一还分不到二只,不杀牛怎能分呢?”柳刚摊摊手,无法理解。
施丽英自然不甘示弱,暗自运算。她想,郑义的题目,决不能依百分比之常理来运算,这里存在一个巧妙的玄机。她想着想着,忽然醒悟过来,她笑着说:
“郑义!为免他们三兄弟为难,我送他们一只,共十八只牛,这样就容易分了。”
“你如果当裁判官,人家会说你是好官;我说你是个蠢官,判一个案就白白损失一只牛。”柳刚笑施丽英愚蠢。
“其实我一点都不损失。”施丽英慢慢道来,“老大二分之一,本来得八只半,现在得九只;老二原来得五只半多些,现在分得六只;老三原来得不到二只,现在分足二只,三兄弟都比原来分得多了,皆大欢喜,高高兴兴地把牛拉回家去……”
“九只,六只,二只,一共是十七只,施丽英送的那一只还在那里!”郑义抢着解画。“按照老伯规定的百分比,十七只牛并没有分完,这是问题的关键。”
这时柳刚也完全醒悟过来,他说:
“郑义!你鬼马精怪,其实施丽英比你和我都聪明!”
“柳刚你说得对,我从心底里就非常佩服施丽英!”
两位翩翩少年窗友都诚挚地赞她,倒令施丽英脸红;连鬼马多才的郑义都夸她,她感到不好意思。施丽英心中甜津津的盈盈抿笑,像朵盛开的牡丹!
柳刚、施丽英和郑义,三人的情谊很好,三人的学业成绩也很好,在班上常列常茅。平时他们碰到学习上的难题,就在一起切磋研究,互相帮助,共同解决。他们对知识的追求,有共识又各有侧重,各有自己的所长。
郑义偏重于文学和历史,还兴趣去赞研古文和格律诗词。三人在一起散步时,郑义总会滔滔不绝地讲历史故事。他讲正史,更多的是讲反映各朝代的演义小说的故事。中国四大名著:《三国演义》、《水浒传》、《红楼梦》、《西游记》,郑义自然读过;其他如《封神榜》、《东周列国志》、《西汉演义》、《东汉演义》、《隋唐演义》、《薛仁贵征东》、《薛丁山征西》以及反映明清朝野的《英烈传》、《李自成》、《太平天国》、《儒林外史》,甚至武侠小说《三侠五义》,郑义也都读过。诗文学,《诗经》、《楚辞》、汉赋、六朝骈体文,唐诗宋词他都涉足。郑义经常泡图书馆,连周末、寒暑假期,他都是在阅览从图书馆借来的书,度过时日。
柳刚笑郑义为“书虫”、“书呆子”,柳刚曾戏谑说:
“郑义!你读的书本加起来,恐怕比你的体重还重哩!”
“郑义!你真了不起,可说是博览群书,知识渊博。”施丽英美美地笑,又逗趣地说:“郑义相信,‘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自有颜如玉’郑义着迷了黄金和美女!”
“什么黄金和美女,目前我并不考虑;但知识多些并不碍事,肚子装书总比装草好!”郑义憨头憨脑地自我解嘲。
本章已完结,下一章内容更精彩喔。
下一章“第5章:第二章 谊深盈才智 情笃贯一生(下)”内容快照:
『第二章 谊深盈才智 情笃贯一生(下)』
柳刚读书侧重于理化,特别是物理。~郑义的影响,柳刚也会~空阅读一些近代中外的文学名著;渐渐柳刚也着了~,有时晚~~完功课,还熬夜看课外读物到~夜。柳刚稳重、勤奋,论~捷反应快,他就不反郑义。柳刚~魄健壮,爱好运动,他特别喜欢打篮球和踢~。施丽英对功课比较全面发展。~郑义的影响,她同样~爱文学,她常向郑义请教,学一点格律诗词的知识;~柳刚的影响,施丽英也很注重~育活动,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