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小说吧 > 恐怖·奇幻 > 六断前尘之孽世缘 [目录] > 第2章

《六断前尘之孽世缘》

第2章二、潜龙勿用

作者:山海客 阅读字体选择:小字

二、潜龙勿用

南庚帝在位四十年,几乎年年都为水患操心。这四十年,他千方百计应付水患,祭祀、疏河、筑堤,消耗了大量的人力物力,仅祭祀用的三牲,就牺牲了几万奴隶!如此一来,水患未平息,又多了一患,奴隶们心怀怨恨,全国八百镇诸侯,有四百镇时有奴隶造反作乱,南庚听信王弟文昌王阳甲之言,以残酷的手段镇压叛乱,又凭添了更多的仇恨。

如今的南庚帝垂垂老矣,想到大商自高祖立国以来,两百八十年,传到自己手中,竟是满目疮痍。他不是夏桀,不愿成为亡国之君。南庚向来信巫蛊之言,南庚二十六年,帝用国师宫甲之言,坑杀奴隶三千六百人,埋于华山,以镇地阙;南庚三十年,南庚用巫人士信之言,筑升天台,用工数十万,耗国帑过半,民怨沸腾;三十四年,南庚用巫人元卜为国师,投三千奴隶于黄河,祀河伯,以求平息水患。今日是南庚帝四十年六月初一,利卜。元卜国师三夜不眠不寐,观察天象,今日一大早,他便兴冲冲的奔入大殿。

南庚帝才用过药膳,见到元卜来了,问:“国师,何事慌张?”元卜道:“大王,大喜,大喜呀!”

南庚闻言,精神一振,问道:“何喜之有?”

元卜道:“大王,臣夜观星象,驿马星动,紫微星隐,帝垣光暗······”

元卜话还未说完,南庚帝眉头却越来越皱,打断道:“国师,紫薇、帝垣是孤的命星,帝星不明,何喜之有?”

元卜道:“帝星暗,实乃天意,大王,我大商自立国以来,两百余年水患不息,自大王登位以来,尤为严重,盖此乃天意。”

南庚帝叹道:“天意!天意!”

元卜道:“天定胜人,人定亦胜天,事在人为。老臣已发现祸根所在!今驿马星动,正暗示大王可以根除祸患!”

南庚惊喜道:“此事当真?”

元卜道:“驿马星有预定之能,昔上古时,有天神刑天氏助黄帝征行四方,驿马星一动而黄帝平蚩尤;二动则颛顼帝定山东乱;三动则大禹王治水成功;四动而我高祖灭暴桀。今驿马星再动,可见祸根将除。”

南庚帝问道:“国师可知那祸根在何处?”

元卜道:“老臣观二十八宿,西方白虎七宿有变,光芒胜于青龙七宿。天上有四甲子兽,青龙为首。而今白虎胜之,是仆妨主也。老臣推算,这祸根就应在奴隶身上!昔年大王献三百六十奴隶在华山,华山在西岳,正应白虎方位。昔时至今已一十四载,故而这祸根应该是在华山附近,年满十四岁的奴隶!”

南庚又问:“这奴隶是何人?国师可算得出?”

元卜道:“容老臣乩之。”

南庚急忙命人摆上乩盘,元卜手扶乩笔,口中念念有词,不一会儿,状若疯癫,手臂抖动,木笔在盘沙中写出一个“奇”字。突然天上打雷,乌云密布,顷刻大雨落下,元卜恢复神态,道:“大王,这祸根名字中有一个‘奇’字,适才天色突变,正应在老臣乩得天机!”

南庚点头称是,问道:“如此该怎么办?”

元卜道:“为防不测,当命人捉拿华山奴隶少年者,斩草除根,一并献给大荒神,可解水患!”

南庚帝抚须道:“正应如此!不过此事非是小可,孤王当在朝堂上与众臣商议。”元卜恭敬道:“大王英明!”

次日早朝,南庚帝将元卜之言对众臣说了,相国伊衡,开国伊尹之后也,上前奏道:“大王,老臣以为,国师之言殊为荒谬!”

此言一出,一个头戴紫冠、身形高瘦的男子喝道:“丞相!你好大胆子!国师废寝忘食,推算灵验,好容易找出大商祸根所在,你竟敢口出狂言,该当何罪!”

此人年不过四十岁,乃是南庚弟的胞弟,文昌王阳甲。阳甲名子和,先王祖丁之子,天生紫面,神情冷酷,虬髯如戟。阳甲武功绝世,统领三军,南庚帝对之甚是器重,虽号为“文昌”,其实以武功见长。

阳甲得南庚宠信,毫不将群臣放在眼里,丞相更是与他势同水火。伊衡见阳甲呵斥,丝毫不惧,道:“大王!上古有洪荒之灾,是以民间**患,我朝犹甚之。大王你本应效仿尧舜,招募贤人,大力治水。却听信巫人之言,妄杀生灵。当年溺三千奴隶于黄河,水患未平,倒反了山东济城数万奴隶,三年方定,大王难道忘了?”

阳甲道:“大胆!那些奴隶不过是大商财产,能祭祀黄河,实乃无上荣耀,他们竟敢反叛,死有余辜!”一少年出列道:“王叔此言差矣!天地之性人为贵,那些奴隶也是人啊!”

此人不过十六七岁,生的龙眉凤目,天日仪表,气度不凡,乃是南庚帝少子盘庚。盘庚名子旬,南庚帝老年得子,对之甚为宠爱,然而南庚昏聩,子旬聪明正直,屡屡劝谏,忠言逆耳,渐渐为南庚所不喜。

伊衡亦道:“文昌王既然以祭祀为荣,何不将自己贡献给河神?兴许能平定水患也未可知!”

阳甲大怒:“老贼好大胆!”

伊衡道:“哼!老臣历代辅政,辈辈忠良!何谓贼也?”

阳甲怒道:“老而不死,是为贼也!”拂袖大步出殿。

南庚帝也是不悦,道:“子旬!怎敢无礼顶撞王叔?丞相!你教的好徒弟!”

盘庚拱手道:“父王!”

南庚手一挥:“不必多言!孤王心意已决!阳角辛归!”

立时有两员大将应声出列:“在!”

南庚帝道:“命你二人明日启程,带三千甲士,去华山捉拿十四岁的小奴隶!”

二将齐声道:“诺!”

南庚帝:“为防其隐瞒年齿,须严查所属主人户籍,如无属籍者,一并拿了!”

二将道:“遵命!”

伊衡叹息摇头,盘庚看了看伊衡,欲言又止。

南庚帝离座道:“退朝!”

下了朝堂,伊衡立刻赶至王子盘庚府上。盘庚对白日间朝堂之事忧心不已,伊衡道:“殿下,如今阳甲日益骄横,今**我又在百官面前讥讽他,恐怕他怀恨在心,加害殿下!”

盘庚道:“唉!父王听信文昌、元卜之言,残害小儿,此举必定又会大失民心。长此以往,我怕他不止有加害你我之心啊!”

伊衡:“殿下明鉴万斑,阳甲手握重兵,早有不轨之心。大王愈老愈昏,权位早在阳甲掌控之中。今日阳甲拂袖而去,其怒已极,殿下早早谋划脱身之计方为上策!”

盘庚犹豫道:“父王早立大哥为太子,阳甲纵然有不臣之心,也不至于先对我下手吧?就不怕打草惊蛇么?”

伊衡开解道:“大王子生性懦弱,阳甲则横行无忌,大王子早在其掌握之中,而殿下明智聪慧,才辩过人,实为阳甲心腹大忌。今殿下羽翼未丰;老臣年老,失君之心;大妃亡世,皆不能保全殿下!殿下还是早早离开王都,以图后计为妙!”

“可是老师!我若无故离去,也必遭阳甲怀疑!”盘庚不无担忧道。

伊衡道:“殿下不必担忧,老臣早已思量好了!”

盘庚问:“老师有何良策?”

伊衡道:“大王不仁,逼迫奴隶造反,今又派遣阳角、辛归二将去残杀小儿,必然激起民变!殿下应该向大王请命,与二将同去。二将素怀忠义之心,手中亦有兵甲,殿下此行,可于途中趁机而作,晓以大义,收二将之心。若到了华山,须寻机宜,免去小儿之难。则天下皆知殿下仁厚,大王、阳甲残暴。百姓感殿下恩义,殿下尽得民心,则立于不败之地!到那时殿下切莫再回京都,可付书告知大王,只说华山景色幽静,正好专心向学。殿下从此隐居华山,一来免遭阳甲毒害;二来一旦阳甲造反,殿下可以趁机而出,号令天下忠义之士,剿灭乱党!此潜龙勿用之计也!”

盘庚点头称善,又道:“可是老师只身在京,也须防阳甲加害!”

伊衡道:“多谢殿下关心!老臣行将就木,死不足惜。然而现下还须留下残躯,他日有用,助殿下一臂之力。殿下走后,老臣便告老还乡,臣祖宗历代勤于王事,量阳甲不敢加害!”

盘庚大喜:“如此,老师保重!”

伊衡道:“事不可迟,殿下宜速行!噢,太师华纪之子天龙,年齿虽幼,天赋异禀,可为辅佐,老臣已和太师商议,殿下此行,可带上天龙,他日必为君之肱股也!”

盘庚听从伊衡之言,向南庚帝请命,南庚本爱幼子,见盘庚主动请命,为己办事,龙心甚悦,当下准了。令阳角、辛归听王子节制。盘庚拜见华太师,华纪令幼子天龙跟随盘庚,华天龙年仅十四,面如满月,目若朗星,龙行虎步,气度更胜盘庚,似有真龙之势。华氏之祖上华寿,传言为天上龙神转世,盘庚虽见天龙气势颇异,也不足为怪。

这一行人点了三千甲士,次日一早便出发了。阳甲甚忌盘庚,见他走了,正中下怀,又忿恨伊衡,不几日伊丞相也告老还乡,南庚令阳甲代丞相之位,华太师兼亚相。阳甲一下子除了两个绊脚石,好不欢喜,暗暗筹划密事,不知话下。

(注:据史实记载,盘庚不是南庚的儿子,阳甲也不是南庚的胞弟。南庚名子更,商朝第十八任君主。是沃甲的儿子,祖丁的堂弟,祖丁死后继位,在位仅仅六年。阳甲名子和,是祖丁的儿子,商朝第十九个国王,南庚死后继位。盘庚名子旬,也是祖丁的儿子,阳甲是他兄长。本书为了迎合情节需要,故而对这一史实有所违背。希望读者们不要被误导。)

本章已完结,下一章内容更精彩喔。

下一章“第3章:三、人愤如洪(上)”内容快照:

『三、人愤如洪(上)』

“大王又来~人了!”“~?他···他又~来捉人?”“~~多少?”“不知道,听说这次是~捉小孩!”“小孩子?小孩子也~祭祀吗?”“不是祭祀,我听说是国师占卜,找到了洪~的祸~!大王~把这儿十四岁的小孩全~杀了!”“什么?这还有天理么?小孩子也成了祸~?”“·······”

~~

>> 阅读第3章 三、人愤如洪(上) 返回小说目录

版权声明:本小说数据来源自互联网,本站只对小说基本信息(目录信息、最新章节列表信息、第三方阅读地址等)进行整理收集,我们不以任何形式提供小说正文内容的在线阅读及全本小说下载服务。 如果收集的小说公众信息侵犯了你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会跟据情节严重性对其中的信息进行删除屏蔽。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