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接知秋的是一位老场员,他自我介绍,他名叫秀月,家在山下一个村庄里,是农场招工来的。说从总场到分场有五、六公里路程,从这里出发有两条路,一条是你昨天走过的公路在新珠湖再走一段下坡路过百步溜便到;另一条是山径小路省时快捷,天晴时可走这条路,但下雨天有的地方过不去。说完,与他一同起程。从公路下到山凹,但见一路上,两侧山峰耸立,绿树郁郁葱葱,粗大的蔓藤条从山崖倒挂而下,绿叶布满山石表面,满满青苔滴着泉水生机勃勃,不时,见几只小鸟在山崖处觅食,清脆叫声在萧静的山林中回响,山涧的水流象一条碧绿玉带顺着山势飞瀑而下,站在高处,可见两条水流的方向象一个椭圆的两条长弧在远方汇合。秋月指着汇合处说,那里便是我们的分场。在山涧中走了一个多小时,沿着山径终于踏上了山坡,山坡的一块平地建有一排房子,不用说这就是知青的宿舍,知秋站在平坡前,放眼望去,这是四面高山围成的凹地,不远处两条水流合经一起,在山坡前弯了几个弯曲,流水在这里积成一个宽大的湖面,这时秋水平静,湖水如明镜般在早晨的阳光下浮现微微粼波,一条由大青石铺成的小桥有一半**水面,流水在青石间流过发出哗哗响声,流水倾泻在左边如鸭仔型状的山潭里,秀月在旁边说,那就是鸭仔潭,潭深不可见底,其潭底暗泉流经山下数十里地方,又说,青石桥在发洪水时便给水所淹没,要去新珠湖分场须绕一大弯山路才能过去。分场场长兼队长热情欢迎知秋的到来,队里两位姑娘更是十分热情,忙着倒开水给知秋喝,又帮助他打床铺,细心询问一路辛苦,俨然大姐姐模样,知秋从心底间涌起一丝温暖和欣慰。她说,我名叫红叶而她叫小丽,来这里已经两年了,接着说,队长是一个很严格,很有工作经验的人,对劳动更是充满活力,就是对知青疲气不太好,但内心深处还是能体谅知青的诸多难处。
第二天清晨,知秋一个人起个大清早,独自一人,到山坡前的湖畔去探望,眼下正是深秋时节,水面洁净如镜,只见水面下无数小鱼轻盈地顺着流水的节奏在游动着,湖面一只尖嘴翠鸟正拍打着绿色羽衣,伸长着脖子从水面上空飞掠而下。不觉口中念出‘岩径清泉流,湖道石上穿;滩浅蛙鱼潜;林深红叶开;文静能致远,修性学禅宗;茅屋山中隐,愿作采菊人。’的诗句。
正凝视间,山坡上走下两位姑娘,知秋从身影认出她们是红叶与小丽。红叶走近来说,你起得那么早,是不是想家睡不着,知秋说,才不会呢,有点新鲜感倒是真的,只想熟悉一下周边环境。红叶说周边不大,你看,湖那边是分场最在的一块地,那里主要种柑桔,而你刚才走过的山坡种植青菜你应该看到了,那是我们的主要菜地。从石桥过去那条大路可通往分场新珠湖,知秋马上想到不知林枫怎么样了,红叶接着说,你很快便能认识一切,我俩赶个早,要梳洗梳洗,说话间知秋见她穿一件粉红色毛衣,丰满的**耸立,头发用一条丝带扎起两条小辫子,脸颊微红,闪亮的两只大眼睛上有长长的睫毛,细长的眉毛如一弯秋水,樱桃**在笑的时候**洁白的两排牙齿;小丽姑娘则人如其名,穿一件白色毛衣,胸前各绣一只彩蝶,刚好落在**突起的上方,头发梳成马尾条状,下扎一蓝色彩结。明亮的眼睛传送着快乐气息。知秋说:“这里太美丽了,到处都散发出山里特有的松木油脂香味,再加上一条晶莹碧透的一湾湖水,湖畔青青翠竹,遍地黄花,真可谓人间仙景。”“你来得还不是时候,如果在春天,春水泛滥时,湖边的桃林花开,正应‘竹外桃花二三枝,春江水暖鸭先知。’的情景。”红叶悠然说道。这时,小丽接过话,此时观看湖中鱼翔,也最为开心怡情。说完,她俩往湖边去,而知秋目送她们到湖边,而他往竹林走去,不经意间惊起一群长脚山鸡,它们不太会飞但奔跑速度极快,瞬间便消失在林中,回过头来,他想尽快去准备出工劳动,便沿路回去,一路上,想着姑娘们的神情,他觉得在这里参加知青劳动,好象并不太难度过。
本章已完结,下一章内容更精彩喔。
下一章“第6章:第六章 劳动~验”内容快照:
『第六章 劳动~验』
场里的早饭极为简单,一盒蒸的大米饭加~一盆青菜,在往日如果种~的青菜还没有长~,则只有咸菜~和着汤吃。知秋有点不知所措,不免皱些眉头,秀月说,以后的饭菜大都这样,你慢慢便会习惯。到出工时间,队长打响~在树~的一个大铁块,发出~旷沉闷的~音,然后他再吼了几~。大家便忙着准备劳动工具,后来,听大家说,队长花名~‘长~’,长~对于队长是一个符号,一种荣耀,据老场员讲,农场刚开垦时,他由于一人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