夕阳的余晖洒在窗台,晚霞映进抢救室来,比白床单上所染鹿行远的血更红,衬映出病房里的昏暗。
鹿行远阴阴的躺在床边上,气若游丝,把头无力地枕在床沿,面色苍白,目光呆滞,长发泻落。
床边,并站着十二位美女,她们各做情思,或绞指,或弄发,但都一样的泪水盈眶,她们都知道这是剑哥哥最后的时刻!
鹿行远望着她们,心里难过极了,却是难得再有半丝动作,唯有目光巴眨着看着她们,惨淡地微微一笑,弱声说:“全当了这是一场醒也未醒的梦!”
说罢,鹿行远无力地闭上眼皮,呼吸渐渐弱了去,见前面有一束微弱的光线,不由自主地寻着光线走了过去。
“剑哥哥要死了么?”一个身材娇小的女子附在一个身材高挑一点的女子身旁悄声说道。
高挑女子却是没有回话,旁边一个稍微胖些的听到了,转过脸来道:“却真是要死了。”说并着笑,有些苍栗的感觉。
“姐妹们,送剑哥哥走吧。”一个年纪稍微大些的女子就站了出来说。
梦,有时候残酷得露骨,但有时也真实得如幻觉。然而,这绝不是幻觉,也不是在做梦,这是真实的存在。
微弱光线投射来的方向,感觉从非常遥远的地方,传来一阵熟悉的呼唤:“剑哥哥,我们在这里呀,快过来。”
鹿行远听出来了,这是自己的十二位美女在呼唤,便不由自主地循声一步一步走了过去……。
漫无边际的黑暗,若有若无的一束微弱光线!
只感觉撞上了什么人,一阵巨痛抽离了意识,鹿行远一下子晕死过去。
“临江王,今晚须在此露宿了!”
突然被这炸雷般的声音震慑,鹿行远悠悠醒来,慢慢睁开眼睛,却看到一张满脸络腮胡子的威武汉子的脸,正凑近自己的脸,眼瞪大如炬,死死盯视着自己。
作为历史学博士后,当临江王三个字钻入耳膜,鹿行远下意识地想起自杀身亡于公元前148年的废太子临江王刘荣。
尽管是气若游丝,此刻却正似醍醐灌顶。
鹿行远本能地退避一下,却被什么东西挡住,收近目光一看,原来自己正被囚在一个木枷笼中,还上了手铐。惊慌失措,鹿行远下意识地挣扎起来,却发现双脚也被上了脚镣。鹿行远惊恐万分,不断向枷笼木柱蹬腿挣扎着。
“临江王勿躁,挣不脱的。”那满脸络腮胡子的威武汉子,不屑地大声喝阻。
被关在木枷笼的应该是废太子临江王刘荣,怎么会是自己?难道自己的魂魄,穿越了2000多年的时空,附在这位将死的废太子临江王刘荣身上?
听着那络腮胡子的威武汉子一声声冲自己叫临江王,鹿行远欲哭无泪地确认了这无情的事实。浑身一阵颤栗,鹿行远不由脱口而出:“才死一次,又要死了,我操!”
想到又得死一次,鹿行远立即恐惧起来!他想起了那阴森恐怖的漫漫暗黑,无边的孤独,无际的寂寞,不由一阵目眩,便软趴在木枷架上失去了知觉。
虽然说临江王刘荣是犯事的废太子,但那威武的汉子见刘荣晕厥过去,却是丝毫不敢怠慢,死劲地掐着刘荣唇鼻间的人中,迭声喊着:“临江王醒醒,临江王醒醒。”
悠悠醒来,鹿行远慢慢晃动着眼珠子,寻思着这络腮汉子是谁呢?
许久,鹿行远终于记起史书中只记载押送临江王回长安的,是一个武卫中郎将,但未载姓名。
穿越化身为刘荣的鹿行远,还真的想不出这位将军叫什么,剑眉一轩,灵机顿生,便弱弱地问:“你是谁?这是哪里?本王这是怎么了?”
“禀临江王,这里是河阳郡东,再两日便可回得长安了。末将是武卫中郎将刘洋,奉皇上圣旨,特往江陵护送临江王回长安面圣。”威武汉子见临江王突然变了个人似的,心中虽在狐疑,却细细地禀告着。
“哦,本王头晕得很,刘将军可否容本王出去进些饮水食物,暂歇一会?”刘荣可不想被木枷铁链锁铐着,边转动绝顶聪明的心思,边试探着问。
武卫中郎将刘洋为难地望着临江王刘荣,支吾着说:“临江王见谅,照律例末将不敢请王爷出来。”
刘荣故意长长地叹了一息,胸膉间似有无限委曲般自言自语地说:“本王竭忠尽诚,却换来木枷镣铐,罪押返京,天不怜我啊!”
刘洋目光迷惑地凝望着刘荣,见其满脸都是委曲,良久才问:“王爷侵庙而宫,却何以这般话说?”
“刘将军亦知,体恤百姓是先皇爷爷与父皇的倡导。本王侵庙而宫,意在举学惠民子弟,以为大汉培养可用之材。”刘荣熟读汉史,自然知晓汉文景两帝素以养民恤民教民为优先国策,才顺着这思路来试探刘洋的反应。
刘洋诧异地说:“江陵之时,末将何以未见临江王言中之学童呢?”
史书上并未明确记载刘荣侵庙而宫的具体情况,见刘洋一脸诧异之色,刘荣心中早已猜到八九分,寻思着再行试探:“刘将军当日所见如何?”
“但见画栋雕梁极尽奢华之宫殿,不曾见得半点学馆意蕴、一位学童身影!”刘洋实说着。
“以刘将军之见,学堂当如何?”刘荣目光透着疑惑,诱使着刘洋往自己铺下的思路往下说。
刘洋脱口而出:“学堂当寒窗素梁,直栋简桌,末将从未见过学堂如王爷所建的那般模样。”
“学堂是教授圣人圣训圣导之所。本王深以为学子当于画栋雕梁之殿堂,聆听习读研悟圣人之圣言训语,方能常守戒惧之意,深秉敬畏之心。将圣人训语,置于简舍陋桌之间教习,本王深觉得实是对圣人之大不敬!刘将军以为呢?”
刘荣的智慧不仅在于拥有无比聪明的大脑,也体现在雄辩的口才上。不然,前生那十二位各色美女,如何被他哄得晕头转向,耍得服服帖帖的呢?
刘洋身忝正三品武卫中郎将,武功上的修为无须多说,可口才上却着实不敢恭维,哪里辩得清能说活死人的刘荣借用圣人来狡辩呢?
汉初,经过汉文帝的苦心经营,读书人的社会地位比学武之人神圣了许多,这也是先文臣后武将的由来。如此社会氛围之中,作为武将的刘洋,虽然官居正三品中郎将,依然对圣人敬若神明,不敢稍有得罪。
听了临江王将宫殿说成学堂的辩语,刘洋不得不认为在理:“的确应该在神圣之所,聆听习读圣人文章。”
见刘洋似有所动,刘荣叹了口气,说:“本王有个动人的故事,刘将军可愿一听?”
刘洋抬头望了望天色,见阴云墨重快要掉落雨点了,立即朝士兵们说:“打开木枷,请临江王进亭休息。”
转眼望着刘荣,刘洋说:“风雨将至,临江王爷且先进亭子用些饮食,再说故事吧!”
待木枷锁打开,刘荣缩下头半蹲着钻出枷笼,双手相互抚着被枷住的手腕痛处,对刘洋说:“本王谢将军之惠!”说着,随刘洋一起走上八角亭子的台阶。
刘荣暗自得意起来,心想:“在海边讲笑话,足可以引起‘海笑’!”
本章已完结,下一章内容更精彩喔。
下一章“第3章:太子宝座003”内容快照:
『太子宝座003』
填~~子,刘荣讲了个乌鸦反哺的寓言故事,将自己比喻成年轻的乌鸦,来支持自己~庙办民学的目的,意在为大汉培养可用之材,以尽大汉皇子为大汉富~应尽的义务。刘荣用这个故事,不仅感动了武卫中郎将刘洋,也将整队的士兵给感动了,纷纷表示拆庙宇办民学,才是对祖宗最大的尊敬与爱护。凭借玩转地球的~才,刘荣终于从刘洋~中,将他亲眼所见的~庙而~~,了~得一清二楚,还说~他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