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溥仪五年三月,正是雪花漫漫,北风阵阵的时节。
华山一带山势险峻,连绵不绝,此起彼伏。江湖中无数帮派坐落在华山之上。如果说华山的盛名天下人人皆知,那么这些帮派的威名恐怕就无人不晓了,猎狐帮就是其中的一个。其帮分黑无常派和白无常派两大派别,建帮于华山山巅。三月初一正是他们比试武功的时候,帮众聚集在山巅之上,左右各一干人等,中间以一青色石阶隔开,每派选出一名武功精湛的弟子分别与对方派较量切磋,虽然山风凛冽,但人人斗志昂扬,面红耳赤,毫无惬意。
“着,李雄三赢。”一阵得意的叫喊声阻止了石阶上的两名彪形大汉的争斗。说这话的人是个面容枯槁的老者,他身着红色布袍,都戴四角方巾,一个“狐”字赫然的刻在脸颊一侧,阶梯上的两名大汉一人手持九节鞭,一人手握七尺兵耙,此人叫李雄三。他听到老者称赞,脸大露喜悦之色,另一人则垂头喃喃自语。
那老者挥手喊道:“黑无常派再上一人!”只见青石阶梯左侧的一群身穿黑袍的人中踏步走上一人。这人满面红光,头戴金箍,袖口绣着一个“猎”字。他也不拿兵器,兀自空手相搏,数招之间竟然占了上风。
他掌风凌厉,略加阴柔,他本人是个满面虬髯的大汉,所使招式与之实在不配,但呼呼数掌之间已将李雄三逼得无路可退,那老者连拍大腿,暗骂李雄三。
李雄三斜眼看那老者满脸怒气,似乎颇为忌惮,一时紧张,一个踉跄,从其长高的旗杆上摔了下来,两只腿登时断了一只,老者见他败下阵来,有气无力的宣布:“黑无常派胜。”
话音刚落,青石左边的黑无常派弟子便欢呼雀跃起来,右边的白无常派却愤然离去。
有些白无常派的弟子不服输,兀自在清潭旁与黑无常派的弟子斗嘴,只听得他们你一言我一语,争论地难分上下。有的道:“黑无常派奸诈狡狯,暗箭伤人,叫人防不胜防,王师弟才着了他们的道,败下阵来。”有的道:“不算不算,再重新比过,这叫哪门子比试,以强示弱,不嫌丢人?”有的道:“你们输了就抵赖,害臊也不害臊?明明自己输了,还争着好胜,哼。”人人都尖声争吵,浑不将对方放在眼里。
凛冽的北风渐渐将众人们的争吵声压低,天上下起了薄薄的春雪,阳春三月,暖意近人,但黑无常派和白无常派丝毫没有感觉到春意的盎然,只是将心中的怨气与怒火一时发泄在对方身上。
那老者在一旁苦闷不言,似乎没有听到对方的争论,待得有人喊道:“哈哈,那仙狐之肉你们白无常派是无缘享用了,你们吵也无用,斗嘴有何用?”时,那老者一个箭步飞身跃到那说话之人身旁,那人只感觉脸颊一热,才发觉是被那老者扇了个耳光,他心中不悦,但似乎很忌惮那老者,于是心中所想并不显**来,他摸了摸脸,退了下去。那老者扶起躺在地上的李雄三,挥了挥衣袖,扬长而去。
那老者在李雄三上推内侧的“白海穴”与脉后“委中穴”各点一指,止了他的疼痛,径自带着李雄三到了后院。李雄三自知闯下了大祸,不等那老者开言,先反手打了自己三个耳光,一边打一边瞅着那老者眼睛里大露祈求之色,似乎在求饶,又似乎在忏悔。
那老者从天井上取下一根铁棒,不管三七二十一就往李雄三身上招呼过去,李雄三向来尊师爱长,自知适才比武打败丢了尊师的颜面,当下只有忍挨得份,咬紧牙关,多疼都不敢叫喊一声,更别说还手了。四目相对,只觉得天地都在旋转。
霎时间一个在恨,一个在哀,北风声响,棒打声起,只把李雄三打得皮开肉绽似乎那老者方解心头之恨。
数棒之后,他渐感不支,每挨一棒嘴里就喊一句对不起师父。可那老者听后不但不加以饶恕,反倒打得更厉害,对徒弟的话充耳不闻,嘴里还不住恶言相骂,只骂的唾沫横飞,横眉冷眼,毫不心软。
李雄三素知师父脾气个性,他原本是个江洋大盗,生平杀人无数,去年有个弟子因为一件小事而顶撞了他,他一掌就将其震得脑浆迸裂,今日不知师父何以这般着恼,难道他竟有说不出的隐情?突然间脑海中闪出几个同门师弟的话:“灵狐和比武。”一拍大腿,自言自语道:“对啊,定是那灵狐的原因。”心知若不出言相求,今日便是他的命绝之日,只好开口苦苦央求:“师父,我派与黑无常派实在是实力悬殊,弟子资质庸钝,无力胜出是在所难免的事。”话音未落,那老者便又是一棒,厉声喝道:“若不是你输了,想必我就可以享用那仙狐之肉了,如今不但吃不到,还输给那群黑鬼,此后他们便会更加神奇,今天老夫就结束了你,好解我心头之恨。”
李雄三浑不知那仙狐是何物,吃了有何好处,但见师父视其为珍宝,是不明其中奥妙,便问:“师父,难道弟子的命比那狐狸肉还贱吗?”老者斥道:“你当然不值得了。”
那老者所谓的仙狐乃是西域生长的一种灵狐,形似白狼,但体态娇小,反应灵敏,世间罕见。喝一口它的血能延年益寿,吃一块它的肉能治百病,那老者二十年前练功时走火入魔内功大丧,这仙狐正好可以滋补其身,恢复内力。猎狐帮坐落在猎狐山庄中,自当是捕狐帮派,捕狐之法名慑天下,仙狐每十年出没一次,猎狐帮就每十年举行一次比武,胜出的派别可以享用令狐之肉,那白无常派数十年无一胜出,此次又因李雄三失误败下阵来,又一次失去了食用狐肉之机,那老者本想可以借此机会恢复功力,但霎时间化为泡影,心中自然愤慨。
待要再在李雄三身上招呼时,忽听得天井上一人吼道:“无真子,得饶人处且饶人。”话音未落,那人已跃到李雄三面前,身法之快,显是轻功了得。此人红光慢面,身着粗布长袍,手持判官双笔,虽有矮又胖,却威严十足。
那老者无真子见后,忙做了一辑,道:“帮主,弟子有失远迎,还请恕罪。”原来那矮胖子是猎狐帮的帮主,名叫宁不屈,他见无真子棒打李雄三,心里看不过去,就及时制止,宁不屈转头对李雄三道:“你先下去,我与你师父有话要说。”李雄三大喜,忙磕了头退下,心想多亏帮主搭救,否则此时焉还有命?
宁不屈对李雄三道:“那日我叫你去打探桃花剑的下落,不知你可寻见?”无真子道:“禀帮主,请恕属下无能那桃花剑乃是盘古开天辟地时用女娲补天的神石铸成的,后来又一位武学奇人将以绝世神功的武功秘笈刻于剑柄,此剑无坚不摧,无强不破。那秘笈又是武林中人人欲得的上乘功夫,但此剑自明代以来就已失传,无人知晓其下落,我在大江南北都派人打探,可至今音讯杳无,待我再将打探去也。”
宁不屈手抚胡须,叹道:“也罢,老夫这辈子若能见一见那宝剑今生便无余恨,若能摸上一摸,就再无他愿。”无真子道:“弟子一定竭尽全力为师父寻剑。”
宁不屈道:“真子,我来给你讲个故事吧,这个故事跟桃花剑有关,我是以极其想见到那把剑,就跟这故事有关。”无真子盘膝坐下,洗耳恭听。
宁不屈道:“真子,首先我要让你知道为何我教你去寻找桃花剑,那是因为你也知道,本帮历代与反清复明的教会天龙教暗中来往密切,天龙教现任教主邱艳亭说那桃花剑中藏有大清的秘密,只要窥得这秘密,大清朝的气运也就完了,因此叫我暗地里给他找寻这柄剑,现在我就将这剑的来历告诉你,好教你知道。”
只听宁不屈侃侃而谈起来,细致入微的将这个故事一五一十的告诉了无真子,无真子每听一句,都觉这个故事奇不可测,不明白的地方就出来查问,宁不屈都一一解释。
就在七百多年前,世上还没有猎狐帮这一帮派,江湖上只有嵩山派,华山派,泰山派三大派,及丐帮这一大帮。武林中高手云集,藏龙卧虎,已嵩山少林寺的武功最为天下驰名,人人都想习得少林寺的神功,有的便纷纷出家,有的则背叛师门,改投少林。那时江湖上群龙无首,一片混乱,明末清初清兵大举攻入中原,汉人竭力相拼,但死伤惨重,只见白骨满地,民不聊生。武林中几个正气的门派便想通过一场较量来选出一个武林盟主,来一统武林,对抗清兵。
这场角逐持续了三天,最后似乎只闹了个旗鼓相当,世间两大高手,其一为华山派的尊木神尼,其二为嵩山派的无量子李东阳,二人技压群雄,纷纷使出生平绝学争斗了三日三夜。最终无量子不慎被尊木神尼用暗器偷袭成功,命丧当场,临终时,膝下有一子,名叫李尚元,年纪幼小,无依无靠。李东阳与少林寺的空木方丈交情甚好,便将李尚元托付给了他,然后死去。
少林寺乃武学大派,武学均是极上乘武学,那孩子到了少林寺中后,自然是受益匪浅,他有天资聪明,一学就会,所以不出十年,竟将少林寺极其深奥的神功练就,这一来世间少有这般的人才,二来无人能短短十年同时修的少林寺多门神功,而他就可以,是以他人到青年,已是个武林罕见的高手。
少林寺乃佛门清净之地,大凡修习之人都应杜绝七情六欲,清心寡欲,可这李尚元似乎与佛门颇为无缘,一日下山挑水竟和一个在河边救起一个轻生的姑娘,后来那姑娘感激他,无论如何也不肯离他而去,二人由此产生了情愫。李尚元情欲未断,如何修习为僧?这件事被几个对他武功眼红的师兄发觉了,便告到主持那里去,主持听后大怒,就严厉的教训了一番。叫他以后不得与那女子在有来往。可李尚元却是个痴情种子,他既然有情于那个女子,是无论如何也不肯背叛她了,当下留下了一封信,离开了少林寺,紧接着,那个女子患病逝去,李尚元大悲之下念及少林寺对他的养育之恩,又重回少林,可此时方丈已死,寺中无人认得他,他碰了好几个钉子,悔及万分,但出于无奈,只好认栽,出了少林,但觉天涯茫茫,何处才是自己的容身之地呢,便从华山山脚的一个山洞里过起了隐居的生活。
他丧妻心痛,思念少林,因此脾气性情变得十分古怪,终日不吃不喝,胡子长了也不剪,衣服脏了也不洗,浑身脏臭,邋遢万分。他没几个月出山洞一次,江湖上见到他的人屈指可数,但有人知道他是少林寺的大师,杂加上他的性格古怪之极,又有洁癖,人们就称它为古怪禅师。
这古怪禅师愈到中年,武功就愈加厉害,他人又孤僻,没几个朋友,就独自一个人在山洞里过活,又因为终日无聊,就一个人从山洞中研究武学,到了晚年已参透了武学,在武学上自有一番造诣,在他七十四岁那年,他独创出来了一门极其高强的武学,名叫逍遥无形醉功,他练就之后,将这门武功的口诀和内功心法记录下来,为了不被奸人所盗,他自制了一份假的,真的却并无抄本。
后来他在江湖上行侠仗义,曾用这逍遥无形醉功打败了天南地北的许多武学高手,人们都知这功夫了得,人人都想习得,一举称霸武林,有些人就自讨没趣的到山洞中拜访李尚元,向他讨教,李尚元心知这些人都为歹人,心怀不轨,若是练就了这一绝世神功,那还了得,就出言相讥,暗讽那来者痴心妄想,这一来就和不少人结下了梁子,有的狂妄之徒竟来偷盗武功秘籍,李尚元就将其逐出山洞,这样一来,无人再敢来骚扰他。
又过几年,李尚元自感身力疲惫,知道活不了多久,就物色了几名弟子,想来他自感所剩时日不多,想把毕生武功传于他人,好叫自己有后。
众弟子中有个弟子天性聪颖,一学便会,有时是套李尚元的欢心,李尚元自是十分喜欢,便将他当做自己的孩子一般,他将她这一生的功夫都传给了那个孩子,就连逍遥无形醉功也传给了他。、
一日清兵入侵华山一带,百姓纷纷叫苦,李尚元正好在外赏花,忽见有个男孩被清兵追赶,狼狈不堪,楚楚可怜,瞧容貌十分秀丽,竟和李尚元儿时一般,李尚元恻隐之心大起,便将追赶他的清兵击倒,将他带回洞中,盘问之下,才知他自幼无父无母,竟和自己的身世一般无异,怜惜之心又增,竟将他纳入门下,当了他最小的一个弟子。
由于这孩子年龄最小,因此处处得到李尚元的溺爱,谁知他竟引狼入室,这孩子初来时生性还好,可没过几年竟慢慢堕落,沾染上了江湖上的一些不好的风气,好几次李尚元忠告不挺,仗着一身好武艺在江湖上行凶作恶。李尚元也早已看出他生性不诡,因此那门厉害的逍遥无形醉功就没有传他,可那孩子自知这门功夫厉害无比,就日日夜夜处心积虑的想要得到秘笈,有一次待要吃饭,他竟将事先准备好的毒药加入李尚元的饭中,李尚元吃过之后,顿感不妙,但已不及,临终时嘱托最得宠的那个弟子,命他将逍遥无形醉功传给个善人,好不叫他的武学无传,再叫这人将他的武学发扬光大,保我河山。然后闭目逝去。
本章已完结,下一章内容更精彩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