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此同时,皇爷爷给狼族夏国皇帝写信道:“夏国天威有目共睹,余守土保民尚有不足,切不敢非分多思,望狼族大皇帝怜悯体恤。”皇爷爷将信写得十分恳切和可怜,居然连“朕”也不敢自称,而改成谦卑的“余”。为表诚意,皇爷爷大刀阔斧地凿沉许多用于作战的大船,以示自己没有渡江北上的意图——实际上,这里含有皇爷爷的良苦用心:用表面谦卑来掩藏私下磨刀。
在北方二国激烈厮杀之时,华国民众群情激奋,满朝文武皆想一雪前耻,出兵江北,夺回当初拥有的淮河流域大片疆土;可皇爷爷一律驳回,他只是下令全国戒备,秘密调出大批军队靠拢长江沿线,并从民间借调许许多多的渔船——只因皇爷爷有更为远大的目标。
就在土国精锐被夏国消亡殆尽、土国新皇于乱军中被杀之时,皇爷爷突然向长江南岸的华军下令:“北伐!”
期待已久的华军将士坐着成千上万只渔船蜂拥赶至江北,他们与狼族皆有血海深仇,如今犹如下山猛虎一般,横扫狼族江北驻军。
此时此刻的土国虽被夏国所灭,但因此狼族实力有损,实际上与华国力量势均力敌,但气势上,复仇欲望占据上风的华国略胜一筹。由是经过中原激战、河北大战、关中苦战和辽东血战,华国终将狼族赶出中土大地,将他们驱逐至北海之北的苦寒之地。由此,华国控制北海以南,东至朝鲜,南到南海,西接波斯大片领土。
战争中,皇爷爷披坚执锐,带着皇伯父和我父皇同普通士兵一般冲锋陷阵、报仇雪恨。只是皇伯父率兵深入辽东、朝鲜打击狼族余孽,仅仅偶感风寒,却一病不起,继而身亡。皇爷爷虽未悲痛万分但明显情绪低落,受此影响未将狼族斩草除根,因而留下祸患。
在大胜狼族率兵回归金陵的路上,兴高采烈的将士们惊闻噩耗——仅仅三十九岁的皇帝驾崩!一瞬间,金盔红甲涂成了素色。于举国悲恸中,我那二十岁的父皇登基称帝,追谥皇爷爷为“华光武帝”,并为其塑造一座硕大无比的金像,以彰显皇爷爷的功绩。
从此,华夏大地分为两国:北方的被打散了的狼族部落和南方正统的华国。一时之间,周围各个小国,包括东部的扶桑、琉球,南部的暹罗、南越,西南的印度、波斯等国纷纷来朝、岁岁纳贡。从军事上看,华国拥有当时世界上最为强大且训练有素的军队,陆军、骑兵和水军合起来超过两百万;可从经济上考量,累年攻伐,民生凋敝,尤其是原狼族治下的中原、河北和辽东朝鲜等地饥荒不断,饿殍遍野。一是为了恩泽北方百姓,二是为了更好防御狼族侵扰,父皇将都城北迁至燕京,改名为“华都”。
因父皇是马背上的皇帝,深知江山来之不易,他继续皇爷爷简朴之风,从不奢侈靡费。他鉴于前代皇帝荒淫无耻导致国灭家亡的教训,父皇一生只爱我母后一人——母后是皇爷爷为他选的张友的孙女——两人一起长大,情感甚笃。可直到我三皇兄降生,体态怪异、佝偻丑陋的三皇兄引起父皇怀疑起民间流言。
当然,下面所说不是正史所载,正史也不会、更不敢如此胡话。民间传言:我皇爷爷并非先帝和宫女心慧所生。怎么那么巧,临幸一次就造人成功。老百姓认为皇爷爷是大内侍卫张友和宫女心慧的私生子。为了替私生子夺取皇位,所以张友甘愿冒险去见即将被饿死的先皇。又有传闻,在张友去见先皇之前,先帝业已驾崩,有守卫说从围墙内传出阵阵尸臭,所以有可能是张友胡乱从先帝身上扯下一块黄布,然后咬破自己的手指矫诏篡位。有一点可以证实这种说法,那便是张友去御书房私用皇帝玉玺为何那么顺利,要知道御书房乃侍卫们看守重地,只有张友事先买通了那些侍卫或者那些侍卫是张友的兄弟而目的得逞。
但是,如果事实真的如此,张友在功成之时,却并未向我皇爷爷和我父皇要求什么,并且默默交出兵权,告老还乡,颐养天年。当初,父皇听闻流言蜚语,相当不齿,他认为这是狼族余孽为败坏华国纲常、扰乱华国安定而挑拨离间。可是当畸形的我三皇兄出生之后,父皇心头抖动——若皇爷爷真是张友的儿子,那么我父皇和我母后就是张友的第三代,如今近亲不生出怪胎才怪呢。只不过家丑不能外扬,更何况此事涉及皇族的颜面,即使真的张友大逆不道,如今既成事实,也无从查证,索性将错就错,方可保华国安定康宁。
(未完待续)
本章已完结,下一章内容更精彩喔。
下一章“第11章:太子5”内容快照:
『太子5』
一方面,父皇继续优待张友等一批老臣;另一方面,父皇对~后更加关爱有加,虽然我三皇兄是个畸形儿,但丝毫没有减少父皇对~~爱。只是家家有本难念的经,皇帝的家庭也是这般。且说我大皇兄,他可不同于生于战~年代、马背~获得天~的父辈,生于皇~大内、养尊~优的大皇兄是个典型的纨绔子弟,成天游~好闲、驾鹰斗狗,还色~熏心、不知廉耻,一次酒后居然~我的皇姊,导致皇姊跳井以~~清白。父皇大怒,~将大皇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