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生不老与抗衰事业
抗衰老是人类真正的宗教信仰和追求。这个概念看一个女人就知道。端详镜子里的自己,你可以看到鬓角的白发、额头的皱纹、下垂的眼袋、松弛的下颌……无一不在诉说衰老的概念。其实,女人如此,男人又何尝不是呢?
然而,这些看得见的衰老,并不是事实的全部。
美国梅奥专家组研究推出了人体衰老进程:女性19岁半就开始长出第一条
皱纹;人的肺活量从20岁开始下降;骨质从35岁就开始流失;过了40岁,人体的肌肉在体重中的比例开始以每年15%到20%的速度减少;40岁以后,神经细胞将以每天一万个的速度递减,从而使记忆力及大脑功能减退;人的舌头上最初分布的大约一万个味蕾,到60岁后可能减半,味觉和嗅觉因而逐渐衰退;男性来讲呢?于是我被架出来耍活宝。耍活宝就耍活宝,我心里想,这样的大功德、大到65岁时,有25%的人会有竖起来困难……
衰老,你听得见、看得出、摸得着吗?目前,世界已进入了老龄化时代,全世界老龄人口达1.1个亿,社会正遭受着衰老的危害。同时,世界人口的健康状况也令人担忧。世界卫生组织对发达国家进在不断膨胀。据中国科技保健协会对全国16个省市调查,北京75.3%,上海73.41%的人口处于亚健康状况。
为此,抗衰保健成为医学界潮流的基本任务已经迫在眉睫
几十年来,人类对衰老的原因进行漫长而艰苦的探索,从医学理论到医学实践都取得了巨大的成就。对衰老机制的研究,已提出了几百种学说。比较公认的如:细胞死亡学说、自由基学说、基因控制学说、免疫学说、内分泌失衡学说等,这几种学说都从不同角度揭示了衰老的普遍性和特殊性规律。
在此基础上,以预防、保健、治疗为主要内容的抗衰老研究应运而生,抗衰老医学、运动医学、科学美容、中医保健等方面延缓和优化人类衰老过程的相关产业也日益兴隆。抗衰事业早已渗透入社会的方方面面。全民参与的“抗衰热”也如火如荼:美容抗衰、丰胸抗衰、皮肤抗衰、心理抗衰等等。我们《新古典长生不老学就是在这个社会大背景下喷薄而出的。
尽管严谨的现代科学认为,衰老无法“抵抗”,只能“延缓”,但从美国威斯康星先进的遗传学实验室,到中国广西边远的长寿村,他们依靠一股从“基因天书”中破解长寿密码的冲动,依然在为人类寻找“长生不老药”。我们说长生不老是人类的理想,是人类的宗教信仰。
21世纪,幸福人生的终极理想不再是长寿,不再是“抗衰老”,而是“长生不老”。
新古典长生不老学的研究途径
“新古典长生不老学”是我2002年第一次提出。这不存在冠名权的问题,我只是讲一个历史事实罢了。在此以前很多先贤大德做了大量的工作。既然是我首次提出的来的,我有义务给“新古典长生不老学”一个明确的学科定义。
我一直讲长生不老是们学科,而不是科学。学科不一定是科学。关于这个学科它有几个单元:
第一个,“长生不老”;
第二个,“新”长生不老;
第三个,“古典”长生不老学;
第四个,“新”古典长生不老学。
首先要明确“长生不老”是什么。大家一听“长生不老”感觉鬼鬼祟祟、神神秘秘的,说你见过谁长生不老么?说长生不老,首先要知道什么叫“长生不老”,
有了标准再去看,才能说人能不能长生不老。
关于长生不老,有三个要点:
第一是“长生”。寿命的延展谓之长生,对于原始人二十多岁的年龄来看,我们这种人就是神仙。
第二个是“不老”,就是生命的延展必须要保证生命的质量。我们就看深山里的古树、河里的王八活了几千年,这有意义么?没有意义,没有社会价值。也有人长寿,却天天病歪歪的,大量占用和浪费国家的医疗资源,一住院就花几十万,儿子媳妇心里说“你这个老不死的怎么还不完蛋”。我们不但要活
的长,还要活出健康,活出意义,这叫做不老。
长生不老不是长生不死。关于不死的话题,我们回头再讲。丹家之目的并非为延年,而是为了得道成仙。道之原意为道路,是通达无碍之意,故能“道通为一”、“道通为虚”、“天人交通”、“上下交通”、“内外交通”、“虚实交通”,能交通即得道也。孔子51岁了还未得道,于是前往南方沛地拜见老子,曰:“朝闻道,夕死可矣!”王重阳和李涵虚都是不到六十就得道的仙人,所以彭祖不为老,颜回不为夭,关键看其是否得道而已。
第三是能够自决生死,佛教叫做“坐脱立亡”。坐脱,又称坐化、坐亡,指端坐念佛而迁化。立亡,则为直立合掌念佛而往生。就是说我活着很健康,我不想活了,我可以自己决定自己的命运。你要问说李老师,那自杀算不算?呵呵,自杀也勉强算是吧。你不想活了想死挺容易,但你要是老了说好死不如赖活着,恐怕很难。长生不老就是说我想活的时候就能活的很自在,死的时候会死的很洒脱。
有没有这样的人呢?有。举一个例子,太极宗师孙禄堂之死:
孙禄堂在习武之余,还醉心于道家内丹术,走遍大江南北,寻师访友,终于得到传承,具体传他内丹术的老师是谁,外人不得而知,他自己也很隐晦。他家里时常来一些神秘人物,经常关起门来不让外人打扰,后来听其门徒传言,那些神秘客,都是道家高人。闭门研究内丹术,传其有类似神通之能力,已经超出拳术范畴,曾与大众前演示,御气飞行,世俗所谓轻功,难以望其项背。其对《易经》也有独特见解,往往用易理解释内家拳变化之道。
1933年,先生预言自己驾鹤之日。夫人大惊,遂命其女带先生去德国医院(今北京医院)做全面体检。先生笑曰:“吾身体无恙,去何医院。只是到时将有仙佛接引,吾欲一游耳。”家人疑而不信,坚持要先生去检查。先生无奈,只得由小女陪伴去做体检。检查后德国医生史蒂夫说:“孙先生的身体无任何不良迹象,比年轻人的身体还要好。”归后,夫人又请名医孔伯华来家中为先生检查。把脉后,孔曰:“孙先生六脉调和,无一丝微暇。这么好的脉象,我还是第一次遇到。”家人遂安。同年秋,先生归故里,不食者两旬,而每日习拳练字无间。至12月16日早上(农历十月二十九卯时),先生对家人曰:“仙佛来接引矣。”遂命家人去户外烧纸。于六点零五分,先生面朝东南,背靠西北,端坐户内,嘱家人勿哀哭并曰:“吾视生死如游戏耳。”一笑而逝。
本章已完结,下一章内容更精彩喔。
下一章“第4章:新古典长生不老学的研究途径”内容快照:
『新古典长生不老学的研究途径』
新古典长生不老学的研究途径“新古典长生不老学”是我2002年~提出。这不存在冠名权的问题,我只是讲一个历史事实罢了。在此以前很多先贤大德~了大量的工作。既然是我首次提出的来的,我有义务给“新古典长生不老学”一个明确的学科定义。我一直讲长生不老是们学科,而不是科学。学科不一定是科学。关于这个学科它有几个单元:第一个,“长生不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