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小说吧 > 社会·历史 > 新古典长生不老学 [目录] > 第5章

《新古典长生不老学》

第5章新古典长生不老学的研究途径

作者:暮雨的天空 阅读字体选择:小字

新古典长生不老学的研究途径

“新古典长生不老学”是我2002年第一次提出。这不存在冠名权的问题,我只是讲一个历史事实罢了。在此以前很多先贤大德做了大量的工作。既然是我首次提出的来的,我有义务给“新古典长生不老学”一个明确的学科定义。

我一直讲长生不老是们学科,而不是科学。学科不一定是科学。关于这个学科它有几个单元:

第一个,“长生不老”;

第二个,“新”长生不老;

第三个,“古典”长生不老学;

第四个,“新”古典长生不老学。

首先要明确“长生不老”是什么。大家一听“长生不老”感觉鬼鬼祟祟、神神秘秘的,说你见过谁长生不老么?说长生不老,首先要知道什么叫“长生不老”,

有了标准再去看,才能说人能不能长生不老。

关于长生不老,有三个要点:

第一是“长生”。寿命的延展谓之长生,对于原始人二十多岁的年龄来看,我们这种人就是神仙。

第二个是“不老”,就是生命的延展必须要保证生命的质量。我们就看深山里的古树、河里的王八活了几千年,这有意义么?没有意义,没有社会价值。

也有人长寿,却天天病歪歪的,大量占用和浪费国家的医疗资源,一住院就花几十万,儿子媳妇心里说“你这个老不死的怎么还不完蛋”。我们不但要活的长,还要活出健康,活出意义,这叫做不老。

长生不老不是长生不死。关于不死的话题,我们回头再讲。丹家之目的并非为延年,而是为了得道成仙。道之原意为道路,是通达无碍之意,故能“道通为一”、“道通为虚”、“天人交通”、“上下交通”、“内外交通”、“虚实交通”,能交通即得道也。孔子51岁了还未得道,于是前往南方沛地拜见老子,曰:“朝闻道,夕死可矣!”王重阳和李涵虚都是不到六十就得道的仙人,所以彭祖不为老,颜回不为夭,关键看其是否得道而已。

第三是能够自决生死,佛教叫做“坐脱立亡”。坐脱,又称坐化、坐亡,指端坐念佛而迁化。立亡,则为直立合掌念佛而往生。就是说我活着很健康,

我不想活了,我可以自己决定自己的命运。你要问说李老师,那自杀算不算?呵呵,自杀也勉强算是吧。你不想活了想死挺容易,但你要是老了说好死不如赖活着,恐怕很难。长生不老就是说我想活的时候就能活的很自在,死的时候会死的很洒脱。

有没有这样的人呢?有。举一个例子,太极宗师孙禄堂之死:

孙禄堂在习武之余,还醉心于道家内丹术,走遍大江南北,寻师访友,终于得到传承,具体传他内丹术的老师是谁,外人不得而知,他自己也很隐晦。他家里时常来一些神秘人物,经常关起门来不让外人打扰,后来听其门徒传言,那些神秘客,都是道家高人。闭门研究内丹术,传其有类似神通之能力,已经超出拳术范畴,曾与大众前演示,御气飞行,世俗所谓轻功,难以望其项背。其对《易经》也有独特见解,往往用易理解释内家拳变化之道。

1933年,先生预言自己驾鹤之日。夫人大惊,遂命其女带先生去德国医院(今北京医院)做全面体检。先生笑曰:“吾身体无恙,去何医院。只是到时将有仙佛接引,吾欲一游耳。”家人疑而不信,坚持要先生去检查。先生无奈,只得由小女陪伴去做体检。检查后德国医生史蒂夫说:“孙先生的身体无任何不良迹象,比年轻人的身体还要好。”归后,夫人又请名医孔伯华来家中为先生检查。把脉后,孔曰:“孙先生六脉调和,无一丝微暇。这么好的脉象,我还是第一次遇到。”家人遂安。同年秋,先生归故里,不食者两旬,而每日习拳练字无间。至12月16日早上(农历十月二十九卯时),先生对家人曰:“仙佛来接引矣。”遂命家人去户外烧纸。于六点零五分,先生面朝东南,背靠西北,端坐户内,嘱家人勿哀哭并曰:“吾视生死如游戏耳。”一笑而逝。

大家多多支持!

本章已完结,下一章内容更精彩喔。

下一章“第6章:第四章 新古典长生不老学的研究途径”内容快照:

『第四章 新古典长生不老学的研究途径』

新古典长生不老学的研究途径“新古典长生不老学”是我2002年~提出。这不存在冠名权的问题,我只是讲一个历史事实罢了。在此以前很多先贤大德~了大量的工作。既然是我首次提出的来的,我有义务给“新古典长生不老学”一个明确的学科定义。我一直讲长生不老是们学科,而不是科学。学科不一定是科学。关于这个学科它有几个单元:第一个,“长生不老”;

~~

>> 阅读第6章 第四章 新古典长生不老学的研究途径 返回小说目录

版权声明:本小说数据来源自互联网,本站只对小说基本信息(目录信息、最新章节列表信息、第三方阅读地址等)进行整理收集,我们不以任何形式提供小说正文内容的在线阅读及全本小说下载服务。 如果收集的小说公众信息侵犯了你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会跟据情节严重性对其中的信息进行删除屏蔽。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