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
程远征的车速有点快,司机当然不敢不听他的。此刻,他坐在副驾驶上,正打电话:“陈书记,时间变了,下午你就过来吧,这件事得马上解决。我现在正在往医院赶,详情一会儿再说。”那个叫陈书记的不知说了什么,程远征就发火了,语气中满是威严:“你小子少扯蛋!你一个党委书记连百姓的工作都做不通,周末居然就全堵在我的门口了。你的人都昏倒在医院了,这事儿闹大了你怎么收场!现在你就是在天上,也得弄副梯子马上下来!下午二点,不见不散!”
他“啪”地合上手机,靠在座椅上,棱角分明的侧脸,有些凌历的味道。
苏榆吐一下舌头,对着材料挑毛捡刺那会儿,他像个秀才,这会可倒好,又像个兵了,不对,绝对的土匪。
程远征刚到门口,病房里围着的七八个人,就都把目光齐唰唰扫向他。他背着手,**抿着不说话。
昏倒的是个五十岁出头的女人,她多年来一直以种植蔬菜为生,现在市里一征地,尽管给了补偿,但她觉得那远远比不了她那块地在她心目中的价值。
程远征坐在她身边的时候,她已经醒了,见了他,情绪又有点激动,就是说,就是哭。他不作声,任她说,任她哭。他知道,这类上访者必须得倾述,等她说够了,基本上气儿也就说消了。果然,女人似乎说累了,又躺下了。这个时候,程远征就开始和她讲,话并不多,却句句入人心。最后,他说要她安心养病,费用会让水镇党委解决。
老百姓讲人情,见程远征如此,围观的几个谁也不作声。只有一个有点混子模样的人炸了起来,那意思是说,市信访局不给个说法,就要继续上访,到省里,到中央去告。
程远征一笑,气势压人:“说法一定是有,政策和法规都在,我们是按正常程序走,这一点,说到哪里都不怕。不过,谁要是刻意搬弄是非,煽动百姓闹事,我想,就要先让法律说话!谁不怕吃牢饭,尽管闹!”他这么一说,那个混子模样的,嘀咕着就缩了回去。
他又交待几句,才算是离开了。这一切,自始自终,都看在苏榆的眼里。她心里对程远征的看法,又拐了个小小的弯,传说中的程远征,不简单当中,还带着那么一些柔骨侠肠。
回来的路上,苏榆见程远征一直眉头紧锁,想了解一下今天这件事的想法也就暂时咽了回去。程远征倒说:“苏榆,今天这件事涉及到市里征地,暂时还没有具体处理意见,所以这件事,不能扩大影响。”苏榆一听就明白了,不让她乱写。老钱说得对,政治这东西很敏感,弄不好,阑尾发炎了,会被拿出去。
和许副局长再回到局里取材料,已是正中午了。苏榆坚持不吃饭,说自己有事。程远征就嘱咐许文芳,把基础材料再多提供一点给苏榆。他自己一转身,又进了办公室,苏榆注意到,他的司机随后也进去了,手里还拎着一盒大碗面。
许文芳将周燃带进自己的办公室,沏了壶茶后,她一边找材料,一边将薄**一张,打开闸门:苏记者,那个材料早晨程局提了不少意见吧,将近一个小时,时间可真不短。
“嗯”。
“你刚刚也看到了,我说我们程局有水平、有魄力吧,哎呀,他三十七岁就当上局长了。经历可丰富了,大学毕业后考上公务员分到下属县组织部,后来又下乡当副镇长,党委书记,接着是直接调到市里当副局长,三年前又提到局长,这一步一步啊,都是靠他自己。你别看信访局这地方,倒是比不上一些好局有钱有地位,但是,就这地方,好人不愿意干,赖人还干不了。像我们程局这样年轻的干部拿到这里,一是他有这个水平,二是也是个历练的过程。”顿了一下,她有些神秘的说:“苏记者,我知道你不会乱说,我们程局,是副市长的后备人选之一。明年春天市领导班子换届,我们程局,大有希望。呵呵。”她像看到了美好未来一样,笑得有点陶醉。
“嗯,是嘛。”
苏榆的两个“嗯”,加上一个敷衍的“是嘛”,就像小石子一样,尽管微小且不动声色,但多多少少还是能起到阻碍作用,至少让许文芳的话流得不那么顺畅了。
但只隔了一会儿,她似乎终于想到了什么:“对了苏记者,我和你们报社不少人都熟悉呢,你?没结婚呢,对吧。”她的眼睛亮晶晶的,一副期待的模样,也不知人家没结婚,她有什么可期待的。
“嗯,是的。”苏榆直言不讳。
“这样啊,三十岁,小苏,有合适的人,也是成家的时候了。”她改口叫小苏了,老大姐的关心溢于言表。
“嗯,谢谢。许局,你把材料给我吧,我急着用。”苏榆终于是逃脱了。
她拒绝了他们送,也没打车,抱着资料习惯性地大大街上神游。额头的包小了不少,但按按还是疼。这个程远征,还真挺有故事。先前光看那些资料,他这个人,无论如何也具体不起来,今天和他一接触,生动多了。不过,他今天,催毁了她一周的劳动成果,具体点说应该是白写了,上万字的稿子变成了1500字的事迹简介,也真是矫情得够可以。正想着呢,手机响了,苏榆一皱鼻子:妈呀,又是老钱。她习惯在背地里叫五十二岁的主编钱富辰老钱。
本章已完结,下一章内容更精彩喔。
下一章“第7章:遇到了狡黠~”内容快照:
『遇到了狡黠~』
7、“苏榆~,你在哪?”老钱一副千年不变的不慌不忙。“我刚从信访局出来,程~对这个稿子提出了一些意见,又充实了一些内容,~我重新整理一~再发。”苏榆小心翼翼地汇报,生怕再惹来一顿絮叨。“就是嘛,年轻人,~虚心。我说你这个人哪,对人家的意见~听得~,写这种先~事迹类的稿件,关键得听听采访对象的意见,也~对方~意才行。你~,~太自我。”听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