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九三五年七月十二日,在英国《每日邮报》副刊的一个角落里,刊登了一则短讯,只有寥寥几行字:“驻中国商务参赞威廉,杜尔斯勋爵即日将回国述职,临行前特赶赴青岛,面谢被誉为‘远东第一神探’的中国警官,据悉该警官曾为数名无辜的英国商人洗清控罪。”
短讯在当时似乎没有引起任何人注意,在那个年代,关于中国的讯息,无非是贫苦的**和被欺凌的哀鸣,英国人多是以眼角的余光微扫一下而已,他们很傲慢,他们当然有可以傲慢的理由,对于一个曾被自己打得头破血流的病夫,他们根本没有去重视的必要,即使是数年之后,在自己也同样焦头烂额的情况下,那位顶着满头肿胞的邱吉尔先生也从来不放过每一个用眼角余光作为对中国蔑视的对外表演的机会。于是,这则短讯就在《每日邮报》的每日叠**沉成了历史。
六十年后的某一天,一位致力于经济历史学研究的英国学者查尔斯.杰曼在堆集如山的资料库中偶然翻出了它,当年杜尔斯参赞的商务活动正是他的研究顶目中的一个组成部分,短讯提供了参赞的活动轨迹,自然令他兴奋,然而短讯中所提到的那位“远东第一神探”也同样引起他的极大兴趣,兴趣之所在,是因为报纸竟然没有透露那个被称做神探的人的姓名,而往往越是被掩盖的事情,越是能引发人们寻根刨底的欲望,于是,他就去翻查了《剑桥中国通史》,通史并不记载这类小事,好在,现在是一个互联网的时代,他通过互联网联系到了一位姓陈的中国同行,托请他调查此事,并发去了短讯影印件。
陈先生是一位学者,因为是学者,所以他对未知或未解的事物总会产生浓厚的兴趣,而且这兴趣会很持久,持久到最终使那些未解或未知成为可知或已解,这就是为什么对一件事物抱有同样的兴趣,他却能成为学者而大多数人却不能的原因。
陈先生很快就把全部的精力投入到他的兴趣之中了。他大略查阅了一下现有的民国时期的资料,从民间传说到官方资料,并没有发现有一位被称为“远东第一神探”的警官,于是就诚意向一位民国历史专家求教。
“远东第一神探?”那位专家听后,大笑不止,许久才道,“无论是过去,还是现在,自称自己是神探的人很多,被别人称颂为神探的却不多,民国时期堪称神探的就更不多了,神探之前再加‘第一’,那简直就是在说神话,要命的是这神话的前面竟然还要加个‘远东’,实在不像是中国人的思维方式,那位封神的姜子牙是想不出这种词的,能赐这种神号的,大概只有西方的耶稣吧。”然后专家又笑,笑得越发喘不动气了,好像要把这一辈子的笑在这一时全部倾泄掉似的。
陈先生没有笑,他是一个严谨而且严肃的学者,他作的是学问,而不搞笑话。他转而去救教另一位专家,一位民国民俗专家。
专家打量了陈先生一番,他其实是认得陈先生的,之所以为样打量,只不过是向他表示自己的惊讶。
“神……探?”专家喃喃道。
“是的,神探。”陈先生肯定道。
“远东?”
“是的,远东。”
“第一?”
陈先生没有再接话,只是凝着专家。
专家从书架上抽出一本厚厚的书,翻了一会,面带喜悦地说,“看,找到了。”
陈先生很高兴,先恭维道,“专家就是专家,一下子就找到了,”然后又问,“他叫什么名字?”
“哦,哦,”专家扶了扶深度眼镜,说,“我找到当年的商务参赞威廉.杜尔斯勋爵了。”
陈先生略有些失望,但仍怀着热情说,“对对,找到他,就能找到那个神探。”
专家就继续翻书,翻了很长时间,把书合上丢到一旁,又从书架上搬下另一本厚重的书,一页一页地翻。时间很快过去了几个小时,专家翻过的书摞起来已比专家都高。专家看似已耗尽了全力,忽然颓废地坐进藤条圈椅里,手托着额头关晌不语。
陈先生很担心专家的身体,轻问道,“您不要紧吧?”
专家摇摇手道,“找不到啊,找不到这个人,只有勋爵,没有神探。”专家抬起头,“不如,你去一趟青岛,在当地找找资料。”
专家的建议其实也是陈先生下一步的计划,陈先生就马上启程赶赴青岛了。
青岛也有专家,在这个时代,专家普遍得像公厕,你不留意时,就会发现它突兀地出现在那里,它那里必是不会寂寞的,来来去去的总有不少人,这是因为人们无何奈何地依赖于它,无论贵贱高低都要依赖于它。
不过,陈先生面对的专家并不是那种普遍的大众专家,而是不普遍的学术专家,这些专家之所以成为专家,靠的不是嘴,而是大脑,专家来得很多,大都是闻讯而来的同样都抱有好奇心的专家,专家们都善于思考,思考的结果都毫不掩示地展现在表情上,陈先生从专家们惊愕的表情上来判断,他们对这件事同样也是一头雾水。
很快,这件事便惊动了市政府相关部门,也惊动了市长,在这座本市的历史上,竟会出现这么一个拥有“远东第一神探”称号的人物,这决不是一件小事,而是一件意义重大的大事,因此,市长亲自下达指示,要求相关部门全力配合陈先生的研究调查,并组织专家组协助陈先生开展工作。
青岛地方政府的热情和重视完全出乎陈先生的意料,他是怀着感激的心情投入到研究和调查工作中的,虽然当地众多的文史研究人员心存疑惑,但仍最大限度地给予陈先生积极的配合,陈先生得以方便地从档案馆、图书馆调取大量的档案资料进行查阅,并且从市公安局资料库调取了尘封了几十年的老档案,根据这些资料,陈先生又走访了诸多当事者的后人,在历时两年多的艰辛调查和研究后,六十年前这则短讯所含存的往事秘闻终于被揭示出来……
本章已完结,下一章内容更精彩喔。
下一章“第2章:第一章:可怕的夜”内容快照:
『第一章:可怕的夜』
夜,~夜,这是一个可怕的~夜。夜本来并非可怕,可怕产生的原因是黑夜中人的心境发生了变化,月~树梢的静雅,会变成凄~森冷的诡异,星光~天的~漫,会变成一空闪眨的鬼眼,于是,黑夜就更加可怕。还有可怕的,是~音,~音窸窣就在自己的~~,是蛇在蹿行吗?~音还在继续,似乎一直跟在~~跟,张虹终于~不住~出~来,“蛇~——”王立成急忙回~揽住张虹的肩头,~揽~怀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