萧海鹏完全沉浸在自己的情感世界里,似乎已经把自己与外界隔绝。他唯一可以感受到的,是箫声给自己带来的宣泄。再有就是忠实的黑虎,那沉重的呼吸。
萧海鹏的心已经穿越万水千山回到了北京,回到了母亲身边。
吕琨的判断没有错,海鹏陡然发生的情感波澜,直接的原因就是刚刚接到的家信。信,是海鹏的四姐海虹写的。在海鹏家,因为他最小,又是唯一的男孩,四个姐姐都非常疼爱他。大姐海婴比海鹏大了足足的十二岁。就是三姐海萍,也比他大了8岁。她们对海鹏的关爱几乎就像个小母亲一样。海鹏小时候是她们抱大的。一直到他上中学,三个姐姐还是当他是个孩子一样的溺爱。
当初,海鹏终于得到祖母无奈的许可,报名要来宁夏的时候,竟遭到大姐、二姐、三姐比老太太还要激烈的反对。早已做了妈妈的大姐海婴,二姐海青,一听到这个消息,竟分别从广州和武汉赶回来。给她们报信的就是三姐海萍。三个大姐姐结成了强有力的统一战线,并很快就把老奶奶重新拉进这个反对派联盟。如果不是四姐海虹站出来支持他,恐怕最后连父亲萧斌也要倒戈易帜,不再投赞成票了。
那段时间,海鹏的头都要爆炸了。三个大姐姐各显神通对**展开车轮大战。大姐是整天寸步不离守住他,不停的眼泪汪汪,哭的海鹏肝肠寸断。二姐则把自己的女儿小薇带来了。她知道这个小舅舅特别喜欢小薇,懂事又乖巧的外甥女,就一直钻在舅舅怀里。三姐海青自己是个大学讲师,又是学地理的,口才极佳,不断的做着说服工作。她收集了大量西北的地理、经济状况,以及风土人情资料,反复说明目前西北的落后与艰苦。结果,海鹏虽然不为所动,老祖母却再也不肯同意唯一的孙子去这么苦的地方了,就是萧斌也发生了动摇。
就在海鹏即将被亲情的海洋淹没之时,海虹毫不犹豫的站出来支持他的举动。
海虹只比海鹏大3岁,今年本是她迎接高考的关键时段,海虹是住在学校复习功课的。得知小弟要到边疆去,却遭受到全家人激烈反对,海虹立刻从学校回到家里。她以最坚决的态度,最激烈的言辞批驳着三个姐姐,又用最甜蜜的话语,最娇媚的手段在奶奶身体撒娇、纠缠。强大的反对派联盟终于被海虹搅散了。海鹏如愿以偿的走进了新兵营。
海鹏初到宁夏,几乎每个月都会收到几封信,四个姐姐,还有母亲和父亲,以及同学们的来信。随着时间的推移,大姐、二姐和三姐的来信少起来,爸妈的信也少了许多。唯有海虹,无论是最紧张的高考阶段,还是考进大学以后,都坚持月月给海鹏写信。当然还有一个人,是月月来信的,那就是韩玉梅。看家信成了海鹏一种不可或缺的精神食粮。
最近几个月,海鹏从四姐的来信中,了解到文革迅猛的发展形势,特别是个大专院校、甚至初高中年轻一代惊人的创举。海虹在信中告诉弟弟,她现在是首都红卫兵造反司令部宣传部的部长。海鹏还知道北京现在的红卫兵有各种组织,大专院校有三个司令部,海虹所在的“首都红卫兵造反司令部”简称“红三司”。北京的中学生也分成了很多派系,其中有个很重要的组织叫“北京中学生红卫兵联合行动委员会”,简称“联动”。“联动”还在个区组建了纠察队,在全市开展着“破四旧”行动。首都红卫兵如火如荼的大革命形势,让年轻的萧海鹏怦然心动。
特别是海鹏的那些同学们的情况,更是使得他平静的心被彻底掀起阵阵波澜……
当年,海鹏不再参加考高中,要直接去西北的消息,极大的震动了他所在的“一0一”中学。那时萧海鹏是大队长,也是团委委员。几个要好的同学几乎没有一个支持他,还曾经一起约他去了一次老莫餐厅,企图阻拦他的西行。尽管最后还是没有拦住海鹏,可这些同学的真诚,还是让萧海鹏深受感动。韩玉梅就是在那次聚会以后,陪海鹏回家的路上,拿出了自己亲手做的箫套送给他。
本章已完结,下一章内容更精彩喔。
下一章“第10章:第十回 两小无猜情切切”内容快照:
『第十回 两小无猜情切切』
韩玉梅是海鹏多年的同学。她和海鹏住在同一个大院,俩人算得~是两小无猜。两家关系很好,他们~人的感情自然也很~。韩玉梅在海鹏心中有很特殊的地位。在萧海鹏经常收到的来信中,韩玉梅的来信常常直接影响着~心绪。只是自从文化大~开始以后,~信少了许多,不再是三五天必有一封,但每个月总会写一封长信。书信中,也一改往日的思念情怀,变得~了对时代的~,对大~的传动和向往。韩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