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就这样重复着,每一天同样的路线,不一样的内容,踏着文学的道路,夏木的情感和喜好也在变化与坚定中成长。
和往常一样,早早的来到教室,还是喜欢那青黑间洁白的绽放,都说粉笔是教师的象征,不断摩擦之间映现的是一种智慧,而表现和传递这种智慧的粉笔渐渐缩短了生命的长度,却延长了生命的宽度。看向窗外的天空,稍微有那么点犹豫在其中,因为自己的心情容易随着天气转变,下一秒是什么样的态度面度这份刚刚还在燃烧的情志,不得而知,虽然很善于控制情绪的外露,但内心的波涛汹涌还是不能完全泯灭的。就像那风暴——
只有沸腾的鲜血才能把你喂饱
在你的面前,我一直逃
一直逃,直到天涯海角,却还是逃不了
你无法磨平我的棱角
总是在那个角落叫嚣
问我还有什么奇招
可以抚平你的怒涛
有时候我只能任你逍遥
把自己置身于海面上无风的萧条
闭塞那些喧扰
你又如何知道
我该如何寻找
从没有过真正的告饶,哪怕我已经紧握风暴
慢!还需要
还需要冷静思考
毕竟七月天里还有清凉缠绕
将血温低调
我依旧漂流在冷色调
就这样看着斜阳慢慢变老
在自己最愤怒的时候写下了这样一段文字,如果出现了情绪的波动,脑海里就会浮现出那一番平静的镜像,来分散已经凝聚到快要爆发的冲动。
忽然之间,走廊里传来了:“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打断了夏木的思绪,是谁这个时候在读《滕王阁序》呢?
循着书声走过去,发现了那个书声的主人,是一个高高瘦瘦的男孩子,穿着红黑相间的格子褂(此后一直用“红黑纵横”代替他),迎着略显羞涩的光线看着这样认真读书的人,那样的瞬间会让你感觉到融入书中的情境,虽不是落霞,虽没有孤鹜,虽不见秋水,虽只出现朝日长天,晨风习习,但觉得读书人就是那个会意洒脱的王勃,在自己的天空中恣意遨游一番——
感觉有什么东西打破了一样,喷涌的形容之词呼啸而至,赶紧回到座位,翻出日记,在上面快速写下当时的情感:
就像是平静的湖面忽然被投入一粒石子,就这么不受控制的荡漾着一种新鲜但不陌生的情感,想对着脑海一阵倾诉,倾诉所有的感觉,虽没有笑容,甚至没有表情,但那种状态完全符合我心目中的黑衣人,摹写那书中流**的古典淡雅——
突然顿住笔,不知该从什么地方写起了,所有的感觉都断了,唯一存留的是对这个红黑纵横的影像的震惊。
“上课了,在想什么呢?”
“哦。”
这节课上的是司马相如,他是汉代大赋的奠基者和成就最高的代表作家。《文选》所载《子虚》、《上林》两赋是他的代表作。……它以华丽的辞藻,夸张的手法,韵散结合的语言和设为问答的形式,大肆铺陈宫苑的壮丽和帝王生活的豪华,充分表现出汉大赋的典型特点,从而确定一种铺陈扬厉的大赋体制和所谓“劝百讽一”的传统(周扬、王瑶等编《中国文学史通览》第86~87页)。最早知道这位大家是很早以前家里的杂书上所写的司马相如对卓文君始乱终弃的故事,也知道他是一位汉赋的大家,《长门赋》便是他所写,最早见于南朝梁萧统编著的《昭明文选》。其序言提到西汉司马相如作于汉武帝时。据说是受了失宠的陈皇后的百金重托写成的。武帝读后,大为感动,陈皇后遂复得宠。想到这里,夏木不禁神游,猜想:“就算是这位大家恐怕也很难描摹我上课前的心情吧!”
一上午的课都很难集中精神,下了课,和以前一样,不是随人流去食堂,而是带着书再次走向那个没有人行走的小道。看着那已经渐渐失却生命颜色的小草,还在迎风摆动,在生命的后期依然展示自我,用一颗乐观的心去面对即将结束的日子,也对,“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嘛!有那么一瞬间,眼前重叠的是:“春草年年绿,王孙归不归?”日子是重复出现,可那个人,那份感觉呢?她不知道——
懊恼的踢了踢脚下还算平坦的土地,自己的心情自己都理不清,这算是什么嘛!
忽地,脚下滚来一颗石子,懊恼中的夏木想也没想就把它重重的踢出去了。
“哎哟!”
听到这个声音,夏木反射性的说了一声:“对不起。”
“没关系。”
听到这声音,夏木的脑袋“轰”的一响,迅速的抬头——
本章已完结,下一章内容更精彩喔。
下一章“第6章:写在未来的人生再无若初见”内容快照:
『写在未来的人生再无若初见』
背对着阳光的~影显得是那么的颀长,阳光很好地修饰了他脸~的表情,使得那清寒的脸庞出现一层朦胧的~暖,就像是氤氲在纸~的新墨,带着一种不可捉~的神秘。等夏木回过神来,他已经走远了,没有语言的~~,没有眼神的~接,却在~心中留~了一丝羁绊。虽然这样的情感是剪~,理还~,但生活还在它的正常轨道~行~着,夏木不得不~随其后……“今天班会的主题是‘我的大学四年规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