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仲秋之夜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我欲乘风而去,惟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
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这是宋朝词人苏东坡写的一首《水调歌头》。词风豪纵,意境奇异,字里行间既透着仲秋佳节对亲人的思念,又包含着天不可测、人命如天的悲怨,千百年来一直为世人传诵。此时此刻吟诵这首词的是上官村的退休教师上官西川。
上官村,位于山东省东营市以北、黄河入海口南岸,是个有着几千人口的大村。村民以上官复姓居多。历史上这里是黄河古道,湖泊河流交叉、芦苇蒲草丛生。那时候的上官村也因湖泊隔离分为东上官、西上官。时过境迁,沧海桑田。多少年过去了,如今早已寻不见湖泊的踪影,取而代之的是一片肥沃的良田。东、西上官也合并成一村。如今这里是良田成方、果园成片。春来鲜花烂漫,秋来果实累累,家家户户早过上了殷实的小康生活。
上官西川,今年六十五岁。中等的个子,四方脸,两个肿肿的眼袋衬托着一双铃铛般的眼睛,显的滑稽可笑。别看西川长的丑,他的妻子却是远近闻名的美女。遗憾的是前几年去世了,给他撇下了两男三女。好在儿女们都很争气,个个成家立业,过的相当不错。尤其是两个儿子:大儿子上官方格公安学校毕业后,分到公安局工作,如今已是副局长;二儿子上官方程重操祖上旧业,在东营市开办了“上官肴访”,生意兴隆。挣了钱后,又开办了公司,注册了“上官”商标,把“上官肴鸡”真空包装后销往全国各地,是西川家的富翁。
提起“上官肴鸡”,在东营市那是很有名的。它不仅肉质鲜嫩,脱骨易食,色美味香,而且在肴鸡的过程中,添加了几十味中药,对人体兼有滋补作用。所以无论时代如何变化,社会如何发展,“上官肴鸡”人们依然是久吃不厌。而说到“上官肴鸡”的来历,就不得不说西川家的另一件稀奇事。相传清朝末年,西川的祖上有个叫上官策的,科举失意后开始以养鸡、肴鸡为生。奇怪的是在每年上百只的公鸡中,总有七只奇异的大公鸡,就好像辈辈相传似的。这七只奇异的公鸡个头有天鹅那么大,毛色以血红为主调,兼杂有青、黄、兰、绿、紫等色,鲜艳欲滴。尤其是它们的尾巴,虽比不上孔雀的尾巴,但也足以让人叹为观止。有人说这就是传说中的凤凰,也有人说这就是传说中的雉,众说纷纭。上官策根据这七只公鸡毛色的差异,给它们取名叫红毛、橙毛、黄毛、绿毛、青毛、兰毛、紫毛,取七彩之意。七彩的谐音又是齐财,齐财又包含着富贵的意思,所以这七只公鸡的名字就这样延续下来。据说当时轰动黄河两岸,人们扶老携幼来上官家观看,一饱眼福。上官村的人更是将这七只公鸡奉为镇村之宝。久而久之,人们见怪不怪,久奇不奇,渐渐地把这七只公鸡淡忘了。
仲秋是团圆的日子。可如今这堂堂的五间大瓦房就剩下了西川一人。吃了午饭,他也像其他人家一样,杀鸡炖鱼,准备祭品。天刚黄昏,便焚纸烧香,祭祀天神、地神、祖宗,保佑儿女们平安幸福。祭祀完毕,也不收拾,在藤椅上随意一躺,自斟自饮,吃喝起来。明月当空,风凉夜静。他不由触景生情,脱口吟诵起苏东坡的这首《水调歌头》,以排解心中的孤独和寂寞。眼前没有求知若渴的学生,只有鸡舍里那一群鸡静静地听着,不解地望着他。尤其是那七只大公鸡,似乎听懂了什么,不时“咕咕”地叫两声......
风起树摇,月移影碎。不知何时西北天际升起了一片黑云,悄悄地向东南而来。在云头的中央有一块红色的云,像一张血淋淋的大口,显得狰狞恐怖。黑云翻滚着,气势汹汹而来......
“八月十五云遮月,正月十五雪打灯。看来明年又是一个好年景啊!”
西川见风越来越大,知道天气有变,嘴里嘟哝着,将杯中的酒喝完,起身将祭品往屋里拾掇。
风渐渐大起来,将地上烧尽的黄裱纸吹到空中,像盛开的花朵漫天飞舞。黑云越来越近,云头的闪电此起彼伏。隆隆的雷声也一阵阵传来。西川拾掇完毕,又来到鸡舍:母鸡早已宿窝,只有那七只大公鸡还在鸡舍里望着他。他检查了一下尼龙网,发现没问题,这才回屋关门休息。
黑云遮住了月亮。闪电越来越近,雷声也越来越大。风把梧桐树枝摧断,抛向空中。雷声渐渐由“隆隆”声变成“咔嚓”的霹雳,闪电也像持剑的泼妇一般在空中乱舞。约摸刚进亥时,一声霹雳,惊天动地,瓢泼大雨随至而下,吓得鸡舍里的七只大公鸡嘎嘎乱叫。突然,它们像着了魔一般向尼龙网撞去。尼龙网毫无作用。它们一个个跑了出来,又向院墙撞去。院墙依然不起作用。它们来到了巷子里,又向大街奔去。铜钱大的雨点噼噼啪啪落下来,就像皮鞭一样抽打在它们的身上,驱赶着它们向村外跑去。来到茫茫田野,顺着公路向北跑去。只要谁的脚步稍慢,“皮鞭”就狠狠地抽在它的身上,吓得它们拼命地向前奔跑,很快它们的身影就消失在瓢泼大雨中......
清晨,西川起床开门。狂风暴雨折腾了大半夜,院子里枯枝败叶一片狼藉。他顾不上打扫院子,先是来到鸡舍看尼龙网刮开没有?母鸡们在尼龙网里“咕咕”地叫着,讨要食吃;而那七只大公鸡却不见踪影。他忙拿起横在尼龙网上的竹竿,向鸡窝里捣晃。鸡窝里空空如也,哪有公鸡的身影?他预感到大事不妙,头一阵眩晕,一屁股蹲在湿漉漉的地上,半天才号啕大哭起来......
哭声惊醒了左邻右舍,人们纷纷跑过来询问究竟。当得知是他家的公鸡丢了时个个惊慌失措。有几个好事的小青年快步跑进屋内,给方格打电话让他赶快回来破案。在村民的眼里,这七只公鸡就是他们的保护神。现在保护神丢了,那接下来会发生呢?人们不寒而慄。
.......
“昨夜这雨下的就邪乎!好好的天,一阵风就下起雨来了。”
“可不是嘛!都八月十五了,还打雷打闪的。”
“书上说1999年太阳系九大行星将排成一个十字架,地球位于十字架的中心,人类将发生大劫难。莫非这公鸡预感到了什么?”
.......
几个口无遮拦的小青年议论着,把西川及几个老头老太太说的心惊肉跳。他们劝西川回屋歇着等方格回来,自己却神情慌张地回家了......
上官方格,今年刚满四十岁,他长的象他的母亲,英俊潇洒。最近县里发生了一桩特大凶杀案,他正领着重案组废寝忘食地破案。但听说家里的公鸡丢了,还是安排好工作,抽空回到家来。西川正坐在椅子上抽着闷烟。方格和他打招呼他也不理。方格来到院子里,仔细查看墙头、院门等地方,可一点痕迹都没有。
“不就是七只公鸡嘛,至于这样吗?昨晚上又是刮风、又是打雷,你又上了年纪,他们翻墙进来,把鸡偷走了。雨一淋,痕迹全没了。就是这么回事!”
进屋来,望着愁眉苦脸的父亲,方格说。
西川没有搭腔,依然抽着烟。
“爸,我看这事就算了。我判断这鸡昨晚上就被他们吃了。我就是给你查处这帮人来,庄里庄乡的好看吗?”
方格见父亲不吱声,坐下来继续说。
“方格,你相信这世上有鬼吗?”
西川突然抬起头,两眼看着方格,问。
“爸,我可是共产党员,辩证唯物主义者!”
方格见西川开口说话,心松弛下来,故意逗父亲,笑着说。
“和你说正事呢,别嬉皮笑脸的!和我说实话,你信不信这世上有鬼?”
西川认真地说。
“要叫我说实话,我不相信鬼神这一套。传了几千年的月宫嫦娥,现在人都上去了,啥都没有!小时候你经常给我讲孙悟空大闹天宫。现在飞机上天了,卫星也上天了,天宫在哪里?所以鬼神这些东西都是古人胡编乱造出来的。”
西川认真地听着,一言不发。方格说完,便拿起茶叶准备沏茶。
“咱家这七只公鸡就是鬼!”
“哎呀,你怎么不早说?”
方格并没有停住手中的活计,故作惊讶地说。
“怎么?”西川不解地问。
“你早说这七只公鸡是鬼,我让中央电视台来报道一下,你还不世界闻名?”
方格笑着说。
“我可不说你说笑话。这是真的!咱家有一个秘密。按照祖上的规矩,只传长子,其他人不能知道。鸡丢了,我也该把这个秘密告诉你了。”西川说。
“咱这个家还有秘密?啥秘密?”
方格见父亲认真的样子不由停住笑,问。
“晌午天了,咱爷俩边吃边说吧。”西川似乎松了口气,说。
村里有饭店,方格打电话过去,饭菜很快送来。方格给父亲倒上茶、斟满酒。西川端起酒盅喝了一口,长长地叹口气,说:“那是清朝光绪年间的事了......”
本章已完结,下一章内容更精彩喔。
下一章“第2章:第一章:中秋之夜(2)”内容快照:
『第一章:中秋之夜(2)』
清朝光绪初年,西川的祖~~官策终于怀揣全家人的期望踏~了~京赶考的路。可遗憾的是皇榜~来却是名落孙~。回到旅店,行李、盘~又被偷光。万般无奈之~,只好靠沿街乞讨往家赶路。这日走到河北涿州境内天降大雪,封~锁路,路无行人。~官策~~~寒,赶了几十里路,摔了不知多少跟头,好不容易天黑时赶到一个村里,但已是掌灯时分,家家院门~闭。~官策~了几家想讨~饭吃,但都无人应~,只好垂头丧气地来到一家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