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位兄弟不用担心,一切恩公都为我们准备好了。但走阴阳通道必须要用三色珠!恩公说三色珠今在若水兄弟手里。所以当务之急,我们要尽快查清若水兄弟的下落。”
邢天说。
“那,那我们这些年的准备不就白费了?”于师惋惜地说。
“怎能白费呢?一切按部就班就行,只是增加了一道程序而已。”邢天说。
“想当年是他刚愎自用,谁的话都听不进去,这才招致失败。到如今他又患得患失、优柔寡断,简直气死我了。”风伯依然气呼呼地说。
“兄弟千万别这么说。事情到了这个地步,最痛苦的还是主公。过去的事就让它过去吧,好在后羿将军就要出山了。”于师也劝风伯说。
“哼.....”
风伯看了一眼上官策,把到嘴边的话硬生生咽了回去。
“最近可见到国相?”邢天问于师。
“前些日子我们还在一起吃酒。国相伤心太重,任我们怎么劝,他也不肯来见大哥。”
于师说。
“咳!当年是主公对不住他。没想到这么些年过去了,他还是不能原谅主公。那可有共工大将的消息?”
“整个不周山这些年来我们不知翻了多少遍,可一点共工大将的信息都没有。”于师说。
“这是怎么回事?难道消息有假?”
邢天眉头紧皱,问于师。于师、风伯均摇摇头。三人一时皆缄默不语。
中午,邢天让上官策、津生作陪,宴请风伯、于师。席间,风伯、于师对上官策十分尊敬。宴席结束,两人解下身上的玉佩赠送给上官策,便告辞而去。
一连数日,又有不少相貌奇异的人来拜见邢天,询问后羿将军是否出山?邢天均告诉他们主公临时改变了计划,推迟了后羿将军出山的时间。这些人皆惆怅叹息,闷闷不悦。邢天安慰他们一番,安排酒席款待他们。依然叫上官策、津生作陪。席间这些人同样对上官策尊敬有加,临别更是赠送给上官策纸砚笔墨、玛瑙翡翠之类的礼品。暗地里上官策问津生这是些什么人?津生告诉他:这些人都是官场失意的大将军,空怀一身绝艺,却不能被朝廷所用,只好隐居山野,与闲云野鹤为伴。上官策又问后羿将军是谁?津生说后羿将军也是一位大英雄,遭奸人陷害,在此处避难。如果他能出山,定能扭转乾坤,众位大将军也就有了用武之地。所以人人都盼着后羿将军出山。上官策又问地狱之门、阴阳通道是怎么回事?津生笑着说:这是暗语。因为这次行动事关好多人的身家性命,不得不小心谨慎,请上官策不要多心。
上官策听后暗暗思衬:这些人个个相貌非凡,武艺超群,尚且不能被朝廷所用,何况自己一介村夫?想当年自己幻想金榜题名,驰骋沙场,力挽狂澜,真是螳臂挡车,不自量力!自此以后心里彻底绝了做官的念头。就这样上官策在邢天家安住下来。
这日夜幕降临,津生在书房又摆上酒席,和上官策吃喝起来。
喝到酒酣,津生对上官策说:“我写了一部曲子,名叫《涿鹿九章》。私下以为是自己的得意之作,一直想得到老师的指点,但又怕你笑我狂妄。今夜高兴,就请老师指点一下吧!”
津生说着,便让丫鬟去请子灵来。津生告诉上官策:子灵是他的姑姑,平日里深居简出,从不抛头露面。不一会,子灵手抱琵琶走了进来,向上官策施礼。只见子灵身穿红装,亭亭玉立,艳丽媚人。
“老师可曾听说过涿鹿大战的事吗?就是六千多年前黄帝轩辕和黑帝蚩尤在涿鹿决战的事?”
“司马迁先生的《史记》我是听说过的,可穷乡僻壤我却没有读过。对于三皇五帝年代的事,我也就知道炎黄二帝。”上官策惭愧地说。
“历史向来是胜利者写的,因此也就有了成则为王败为寇。轩辕和蚩尤同为女娲皇的五帝之一,地位平等。两人作战,也就是为争霸天下。无所谓谁是王、谁是寇。可轩辕胜利后,就把蚩尤说成作乱天下的贼寇,真是岂有此理!而司马迁的一部《史记》,不提蚩尤是女娲皇的五帝之一,而称其为作乱者,我更是深感厌恶。于是便写了这部《涿鹿九章》,想恢复历史的本来面目。”
津生显然酒喝多了,话明显多起来。
“《涿鹿九章》顾名思义共分九章,写了涿鹿大战的起因、经过和结局。”子灵接过津生的话说,“今天请先生指点第一章《满庭芳》。”
上官策听着,满脸茫然地望着子灵。子灵嫣然一笑,琵琶声随即响起。上官策心里一震,魂魄似乎被音乐带进了一个风光旖旎的圣地:蓝天白云,青山绿水。群兽相谐,蜂飞蝶舞。花儿姹紫嫣红,人们欢歌笑语......
待子灵弹完,不由叹道:“这次进京,有幸聆听了古代名曲《十面埋伏》。可现在听了这首曲子,才真正知道什么是阳春白雪。”
津生没有插话,只是饮酒,仿佛依然沉浸在曲子之中。
“上官先生真的是山东利津人吗?”
子灵收起琵琶,问。
“是的。姑娘有事吗?”
“那王兰的事先生一定听说了?”
“王兰死后,灵魂回家,在我们利津县那是家喻户晓,确有此事。”
“我还以为是异史氏道听途说的呢,原来《聊斋》中也有真事。”
子灵满脸绽笑地说。
“蒲松龄前辈的《聊展志异》我也拜读过,里面多鬼狐之事,大多数人都以为假多真少。但王兰这件事确实是真的。”
“那先生是相信这世上有鬼了?”
“这个......我以为鬼由心生。俗话说得好,不做亏心事,不怕鬼敲门。人心无鬼,这世上又哪来的鬼呢?”
“姑姑这是干什么,象考女婿似的。”
津生从沉思中醒悟过来,笑着说。子灵和上官策都羞红了脸。
............
从此以后,子灵经常来弹奏《涿鹿九章》。上官策不懂音律,只是凭自己的喜好提一些自己的意见。但子灵和津生都欣然接受,按照上官策提的建议修改。不知不觉间进入腊月。上官策想起离家大半年,家中老母挂念,便流**回家的意思。
这天,津生又和上官策饮酒。邢天在丫鬟的搀扶下走了进来。
坐定,邢天说:“先生是忠孝之人。家有老母妻儿,哪有不思家之理?俗话说千里搭棚,没有不散的筵席。我父子俩能遇上先生这样的忠良之后,真可谓三生有幸。吃完饭,先生就启程回家吧!”
上官策见邢天说破了自己的心事,反而不知如何是好。便说:“我落难之人,得遇公子老爷搭救,这已是天大的恩情!上官策今生今世也难报老爷和公子的大恩啊!”
“老师这样说就见外了。”津生说,“花花轿子人抬人。抬轿的帮坐轿的赶路,坐轿的帮抬轿的糊口。倒底谁帮谁,谁又说得清呢?”津生的话把屋里的人逗的大笑起来。
邢天说:“分别在即,我有句话想和先生说,不知先生愿不愿听?”
“愿洗耳恭听。”
“我对《易经》略知一二,也看过《麻衣神相》,总觉着先生和官场无缘。不知先生怎么认为?”
“我耳闻目睹外夷欺辱我大清心有不甘,立志考取功名,学岳飞、文天祥前辈救国救民。和老爷、公子相处这些日子,我才明白:国家如同个人一样,劫难兴旺皆有定数,非人力所为。所以回家以后,就同普通百姓一样,守着老婆孩子过日子岂不快哉?”
“先生这样想我就放心了。人的命天注定。人与命争,岂不自寻烦恼?我祖上靠养鸡肴鸡发家,我想把这门手艺传给先生。子灵是我的小妹,对养鸡肴鸡已非常精通。她爱慕先生已久,愿嫁给先生为妾,请先生不要拒绝。”
上官策自然万分感激。就这样酒足饭饱后,上官策和子灵回到山东老家。第二年子灵开始賖鸡养鸡,等到八月十五时就出现了这七只奇异的大公鸡。举家都认为这是祥瑞之兆。从此家道富裕,很快成为黄河两岸远近闻名的大财主。上官家的肴鸡更是以独特的美味成为黄河两岸的上等佳肴。
............
本章已完结,下一章内容更精彩喔。
下一章“第4章:第一章:中秋之夜(4)”内容快照:
『第一章:中秋之夜(4)』
“就这些?不就是一段传奇故事吗嘛!”方格~~虽这么说,但眼睛里已~了疑惑,隐隐~父亲将~说出更惊奇的事情来。果然,西川喝了~酒,吃了~菜,说:“你策祖爷的这段传奇,村里的人知道的不少,咱家的秘密是这七只公~!”“公~?公~会有啥秘密?”“后来你子灵祖~告诉你策祖爷,后羿大将军是~一位友人,遭~人所害而~。她用仙术将~灵~藏匿在泰谷峪。仇人知道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