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不知不觉中,仙从童年已成长为一名少年。她热爱读书,新建的学校离她家很近,只要上下课的铃声一响,在家里都听得见。此时,仙已十一岁,是五年级的学生,在学校里多次得过奖。每次都是敲锣打鼓送喜报到家里,奖品是笔记本和钢笔。
在学习上,仙很高兴但不骄傲;在家里,仙学会了洗衣做饭。
仙总是多灾多难。这年的夏天,有一次做饭,灶口里的水烧开了,倒了几罐在茶缸里,在饭熟了倒最后一次时,用木棍做的工具,托着砂罐的像耳朵一样的把口,在倾斜着倒开水时,一不小心“扑咚”一声,砂罐掉进茶缸里了,溅起的开水飞散在仙的左手上,只感觉到手腕到手肘的部位一阵火辣辣的痛,连忙把手臂浸泡在水桶里的冷水中,可是由于水温太高,皮肤又嫩,还是起了许**泡。
仙强忍着痛疼,一声也没有哭,盼望父亲早一点回来,给她治疗。仙很相信父亲的医术。这一阵子,仙做不了家务活,一边读书一边在家里治疗。终于在父亲的爱护下,治好了,一点疤痕也没有留下。仙非常感谢有好医术的父亲,很高兴。心想:以后做任何事都要小心一点了。
2
仙的哥哥在读初中,三个妹妹分别读小学二、三、四年级,仙的五年级只读了一个学期,还没有毕业,父母就要仙辍学。仙的成绩一直很好,很想继续读书,可是父母开导她说,一家八口人,要吃饭穿衣,又挣不到钱,负担很重,要体谅父母的处境啊。你姐姐治病的钱还没有还清,那是伯父工作的钱,他的一家也不容易,钱是要还的。你可以买一些书,在家里看一看,女孩子家能算会写就可以了。父辈那一代,成绩好的,家庭成份是贫农的,读书是不要钱的,读大学可以推荐保送。
仙这一辈的人,村子里有了学校,农村女孩子能读到五年级就算是不错了,仙一直以来是个很懂事的孩子,虽然心里不高兴,但也理解父亲的安排。
十二岁的仙,一边做家务活,一边看父亲买来的生活与健康类的杂志。从中懂得了人生的无奈与艰辛,没有事事如意的,总有一些意想不到的坎坷、悲欢离合的遭遇,能平平安安好好地活着都不容易。仙很爱妹妹们,从来不打骂她们,父母的话也都很敬重。
此时十三岁的仙,还帮父亲一起到比县城还要远的地方去挑堤,帮忙挖土、用撮箕挑土,和其他的人一起把堤筑高,以防来年夏季涨大水时的洪涝灾害,有时候在筑堤时,还帮助队里的人做做饭。此时,哥哥在中学念书,这些事只有仙才能帮父母做。仙虽然也感觉很累,但也没有怨言。自己长大了,尽能力帮家里是多少就算多少。
3
一家人的衣服,全是母亲裁剪,用自己的缝纫机做的。村子里只有两户才有,其他人的衣服都要自己掏钱拿到街上的缝纫店里去做,仙的同伴们很羡慕她的一家。
仙的幺叔在县城卖石灰,把父亲也请去帮忙。家里农活忙的时候才回来,劳动几天后又回县城。
打倒“四人帮”以后,队里把田都分给了每家每户,家里的水稻田都是爷爷耕,管理的。父亲不用天天在家,仙还可以与同伴们做事换工,也成了家里的主要劳动力。哥哥和妹妹们有条件读书了,但他们又自愿放弃了。仙觉得很惋惜,对妹妹们说,你们有机会不读书,将来没有机会了,会后悔的。
母亲做衣服时,仙经常好奇地在旁边看,很想象母亲一样会做衣服,时不时地在缝纫车上练习走空车,针是没有穿线的,直到车轮的方向走顺了,针上才穿线做鞋垫来练习,同伴们很羡慕她。仙很想学裁剪,可是母亲又没有时间教。父亲买了一台收音机,经常收听一些农村致富节目,这时的农村里,可以自行养鸡、养猪了,鸡蛋和猪崽可以卖钱增加收入。
仙经常从野外采些野菜回来,即使下几天雨,不用出门,猪也吃不完,但经常用镰子割伤手指。
可是有一次,在割野菜的途中,用镰子把左手中指第一截的经脉割断了,鲜血如喷泉一样不断地冒出来。平时割伤手指时,只要用手捏一会儿就止血不再流了。可是这一次,仙捏了很多次,但一放手血就会冒出来,吓得大哭起来。她捏着手指,赶快回家,给父母瞧一瞧。
回到家里,父亲先消毒伤口,用夹板夹好,才止了血,后来又用伤药进行包扎,过了很多时日才治愈,可里面的经络没有接上,以至后来这手指一直是弯曲的。
每当仙把家务农活干完,听听收音机里面播放的歌曲和感人的故事,经常地被感动得热泪盈眶。有一天,听到一则招收缝纫学员的广告,包裁剪,包做会衣服,学习三个月的时间,学费70元,生活自费。
那个年代,能供小孩读书,一家人的生活之外,也没有多少剩余的钱。要拿70元的学费加生活费,车费共100多元,这是个不小的数目。此时的一头独崽才卖5元左右,稻谷几分钱一斤。仙还是抱着一丝希望给父亲讲,自己想学缝纫手艺,并且让父亲也听了这则重复播放的广告。父亲答应了,只是手里的钱不够数,还要想办法去凑一凑。
4
有一天,父亲把仙带到县城,在卖石灰的附近租了一间小房子,住几天看能不能卖出一些钱。父亲对仙说,这几天生意不怎么好,叔叔回家帮助家里干农活去了,父亲说他自己也回家干几天农活,再回来看看生意如何。交待仙说,你吃过饭后就去守在石灰附近,看有没有买主过来。如果有人买,你就作主卖吧,大约是58元一吨,用手扶拖拉机就是一平拖厢,最低价是每吨50元,那时拉货的车只有手扶拖拉机,父亲就放心去回家了。
仙在石灰堆旁守了一会儿,终于看见有一辆手扶拖拉机开了过来,场子上买石灰的有十多家,仙担心生意被别人抢走,就连忙向开车的司机打招呼。客户开口询问价格,多少钱一吨?仙回答说,58元一车。客户又询问了其它几家,想知道行情。最后,还是来问仙,看见她是个十五岁左右的小女孩,就问她能不能作主?价格还能不能低一些?仙马上回答说,再给你少一点,55元一车。客户继续讨价还价,能不能再少一点?仙说,你想出什么价?客户说,50元一车,能不能卖?仙想了一想,答应了。心想:如果再低,就不卖了,亏本的生意谁来做?
客户盘算着,这石灰比其它几家的质量要好,又便宜了8元钱,就开始笑容满面地将石灰上车,不一会儿,就装满了一平车厢,仙看见客户还没有停止手中的工具,还在继续向车厢里向上堆石灰。于是,仙大声地说,一平车足有两千斤,你还在向上堆,堆得这么高了。这石灰本来质量又好,又比别人的便宜,这样就亏本了,再这样不停下来,我就不卖了。仙说话的口气跟大人一样,语气很硬。客户也怕其他人认为是在欺负一个小女孩,就停下手中的铁掀,付了钱,匆忙地把车开走了。仙心想:这客户的心里一定很高兴,他拉走石灰转手卖给其他买主,肯定会赚一笔比平时还要多的钱。
父亲办完家里的事情,回到了县城。很高兴地对仙说,你幸好卖了50元钱,明天可以启程出发到省城报名参加缝纫培训班了。
第二天,父亲把送仙到省城那家培训学校报了名之后,把生活费交给仙,给自己留了一点路费,对仙说,你学会了,就要提前给家里写信,我就来接你回家。
那时没有像现在有手机联系,千里眼,千里耳,只是神话传说。父亲千叮万嘱,要仙保护好自己和手中的钱,要用心学习,学习期间,不要到处乱逛,不要被骗子拐卖了。
仙把父亲的话牢记在心里,依依不舍地目送父亲上了从省城至县城的那趟车。
本章已完结,下一章内容更精彩喔。
下一章“第3章:第三章”内容快照:
『第三章』
1~纫学校培训班的那位老师,~~有残疾,这学校就是他办的,他请了前几届从这里毕业的几名优秀学员作教员。仙感叹着,他真是~残志不残,年青有为,心里很是敬佩。学校里有许多~学员,每天分两班,轮~安排~课。仙辍学已有三年了,一直在帮家里~农活,很少写字,所学的字都忘记得差不多了,只是看着时认识,但一~子~写这么多字,不是错别字,就是写不出来。幸好来的时候带了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