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小说吧 > 社会·历史 > 爱情永不落幕 [目录] > 第3章

《爱情永不落幕》

第3章输入章节标题,20字节以内

作者:碧霞青羽 阅读字体选择:小字

第一章下乡

早晨还在热闹的大城市而晚上就躺在了农家热炕上了。人生啊真是变幻莫,不知爸妈怎样了,他们在干校还好吧,可怜我们一家三口人天各一方!方梅心酸酸的,她眼睛盯着

屋顶像就像看着仇人似的。折腾了一天,在拥挤的长途汽车上站了一天,这个从小娇生惯养的独生女还从未受过这样的罪,想着想着她的眼泪又来了,看着同来的两个知青姑娘

呼呼入睡,她的喉咙里像塞了棉花一样难受,唉!睡吧睡吧!一切听天由命吧,别人能活自己就能活,她自己安慰着自己慢慢睡去。

早晨画眉鸟在窗外鸣叫,使得这个**村有了一丝诗意,方梅和其它两个知青打着呵欠起来了,吃过早饭就和生产队的社员一起劳动干活。这个**村叫红峪谷,位于山坡的

一块平台上,有六十多户人家,有三个生产队,方梅和其它两个知青分别分在一队、二队、三队。

一队的队长叫李强生,是个二十多岁的青年男子,因他不爱说话,人们都叫他“闷子”,他看到方梅这个花一般的姑娘,那么柔弱,不忍心沠她干重活,在地头上他粗声粗气

说“你这个小丫头先看我们是怎样干活的,反正我们也不指望你这样的娇小姐干什么”。说完转身干他的活去了。

方梅站在地头真的不知干什么,可她又会干什么呢,不会犁地不会播种,要力气没力气,要技术没技术,不过这里的景色还不错,正是春播时节,山坡上的一层一层的梯田

就像城市广场上建筑的台阶一样,梯田的边缘上不知名的花朵在春风中轻轻的摇曳着,方梅被那朵紫色的如绒布似的花儿吸引住了,她走上前去,把它采到手里,放到鼻尖闻闻

哦,有一股幽幽的香气沁人心脾,方梅抚mo它丝绸般的**,仿佛小时候母亲抚mo自己的脸一样,那样亲切柔和。

不知什么时候,那些播种施肥的人们都停止了手中活,都瞧着方梅,此时方梅把这朵小花插到自己如黑段子似的发梢里,照着小镜子欣赏自己,她自己也觉得很美丽。

如玉光洁细腻白皙的皮肤,美丽的丹凤眼,仿佛会说话一样,也许这些农人从来都没见过这样标致漂亮的女子,他们像看一幅画一样看着方梅。队长闷子走过来呵斥道“有什么好

看的,中看不中用,赶紧干活去吧”。人们窃笑着又开始干活。方梅抬头抬头看看人们,不知道人们在看她,也没有听见闷子说什么,她还以为人们干活累了歇息呢。

方梅看人们都忙碌着干活,她也不想观景了,也跃跃欲试,牵牛不敢,播种不会,就拉石磙子压田垄。她把栓石磙子的绳子放在肩头,用手使劲的拽着,往前走,不料怎么

都不和谐,压过的田垄七高八低,走一会儿她就倒在地上了,浑身上下都沾满了泥土,可她不认输,又站起来,继续拽着绳子向前走。小石磙子骨碌骨碌的向前走了,渐渐与她

配合默契了,她脸上**灿烂的微笑,汗珠在脸上滚动着,这张脸仿佛帯露的荷花更加娇艳动人。

方梅出来时的恐惧怨恨一下子抛到九霄云外去了,和农民劳动也有无穷乐趣,劳动是美丽的,看来扎根山村干革命不是空谈,真要落实到行动上了,她心中暗想。

晚饭后方梅和其它两个知青胡静、张新谈起第一天下地的感受。叽叽喳喳说了起来。胡静一副文弱的样子,带着一副眼镜,她的父母都是小学教师,她做事循规蹈矩,在家

听父母的,在外听领导的,是个标准的老实人,张新是个较泼辣的主,在学校敢顶撞老师,在家敢和父母吵架,有一股天不怕地不怕的劲儿,在学校是篮球运动员,她似乎不知疲

倦,不管遇到什么情况,只要天塌不下来,她就吃得香睡得着。干什么都不发触。这三个姑娘都十九岁了,张新生日最大,一月一日生日,胡静是五月一日生日。方梅是十月十五

生日,方梅在洗脚,张新趴在炕上,不禁哧哧的笑了,方梅说“你笑什么,我的脚传给你笑气了”“你这死丫头,看你的脚趾头白嫩得像拱出地地里去面的豆芽,干脆把他们栽到

地里去,好长出像我们梅子这么漂亮的豆子,到时候分给我们村里那些娶不上老婆的一人一个,让他们视若掌上明珠,就不想老婆了,就会有使不完的劲儿干活,修梯田,开水渠

把荒山变成米粮仓,那时候我们也成了英雄模范人物......”“张新你简直在说梦话”胡静打断她的话,“你这么替村里男人着想,你快嫁给村里的男人吧”方梅说道。张新傻

笑着没说什么。张新、胡静很快进入了梦乡,方梅还在洗头,干了一天的活,头发丝都沾满了灰尘,不洗一洗,心里就像有小虫叮咬一样难受,根本无法入睡。直到把自己收拾干

净才睡觉。

方梅所在的村庄叫红峪谷。因村南有一条六七里的大山谷而得名,共有六十多户人家,村子坐落在一个山坡下的大平台上,房子一户挨一户,都是青砖瓦房。阳春三月,明媚

的阳光洒进每户人家,村子显得特别安详,鸡鸣狗叫,布谷声声,跟喧闹的大城市比起来简直是世外桃源。村民已经习惯温饱安静的日子了,村里特意为城里来的三个女知青盖了

三间瓦房,还有小院。和普通的农家没有两样,院子里栽了山里最易成活的野杏树、枣树等。闷子娘常说:一方水土养一方人,这些城里的姑娘来这山**安家落户不容易,一定

要善待她们。闷子娘在村里是最有威望的女人,她会接生、正骨、刮痧等医术。谁家大人孩子上山跌伤、碰伤,骨头错位都来求助她,谁家媳妇生孩子更是离不她,她给人治病

不收钱,她简直就是村里的“活菩萨”,她的话没有人违抗,村里人都称她善婆。她常说“我不懂什么大道理,就知道做人要积善行德,不做亏心事,踏踏实实活一辈子”。可

善婆的命很孤独,刚生下闷子一个月丈夫就失踪了。当年她丈夫外出做生意,一直没有回家,是死是活谁也说不清。有人说他被抓了壮丁跟着国民党去了台湾。善婆一直守着儿子

过日子,在乡亲们的帮助下把闷子拉扯大,成了像他父亲一样的壮汉,还是高中毕业,被选为生产队长。

善婆现在最大愿望就是给儿子娶上一房媳妇,早早抱上孙子,这天早起她对闷子说“你也老大不小了,不要心太高,这个也看不上,那个也不顺眼的,你有什么了不起的,不

就是比别人多读几天书,当个生产队的小队长吗?如今娘年已五十出头,趁娘的身子骨还硬朗,可以给你带孩子你们也清闲点啊,等娘老了,不但帮不了你,恐怕还要拖累你,你

还是早点娶媳妇吧!”。“哼,我宁肯打光棍,也不要我不爱的......”。闷子边洗脸边倔强的说。善婆叹了口气,摇了摇头。心想一切随缘吧,命中有时终需无有,命中时无时

莫强求,她心里仍默默祈祷儿子一上个满意的媳妇。

村头的柳树上的大铁钟又敲响了,村民在各小队长的带领下又开始干活了。方梅随人群来到地里。出到一个地方她的新鲜好奇感没有还消失,仰望蓝天上的白云,仰望葱绿

的山巅,仰望一丛丛低矮的野杏树上那含苞待放的花蕾真想大声吟一首诗,作一幅画,真想到杏林里奔跑,随小鸟一起歌唱,随白云一起飞,一起飘。多美的景色啊,为什么他

们视而不见呢。也许熟悉的地方没有风景吧。方梅为自己的想法感到惊异,不知不觉的呆笑起来。闷子看她发呆,大声呵斥道“干活了,今天你学播种,今天种玉米,我在前头

刨坑,你就在每个坑里撒三至四粒种子”。方梅有些不解,问“为什么撒那多粒种子,难道让它们挤在一起生长吗?”。

“我说书呆子,你想想假如有的种子不出苗呢,三四粒种子有可能只出一颗苗,如果都出来,等长一段时间,看哪颗壮就留那颗,这就叫间苗,别以为种庄稼简单,其中不

有不少学问呢,你好好接受教育吧”。闷子从来不善和姑娘说话,可今天说起话这么流畅,和方梅就像老熟人。

方梅穿一身有点发白的绿色制服,两只又粗又长的齐腰的麻花辫在腰间跳来蹦去,她浑身洋溢着青春活力,她那水灵灵的丹凤眼似乎有一种魔力,在古板的男人也想多看几眼

闷子仔细看了方梅一眼,觉得心跳加快,脸上发烧,闷子明白自己已不可救药的爱上了她。

转眼之间春天就过去了。方梅出下乡的新鲜感过去了。对这种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日子感到乏味。于是她有把自己最喜欢的一套书《红楼梦》从自己带的几本书中翻出来,

晚上读一读。她从小就喜欢读书,父母都是中医,又都爱好文学,父亲还有手好书法,可谓书香之家,可一场“文化革命”。父亲关进“牛棚”。母亲去了“干校”。方梅“上山

下乡”。当时抄家时《红楼梦》被同学借走了,才保存下来。方梅把它带在身边,她觉得里面没有牛鬼蛇神,是对封建制度的批判,是进步的书籍。

张新、胡静和村民走的很近。在村里办起了“扫盲班”。胡静当了老师,张新积极要求入党,和村民打成一片,她俩总是很晚才回来。屋里只有方梅一个人在看书。山村的夜

特别安静,只有门前的山溪静静的流着,山坡上的杏树坠满了翡翠似的小果子,散发着幽幽的香气,整个山乡都被这种气息包围着,闻着这略带酸涩的香气,她想家的念头像潮水

一样涌来,眼泪簌簌的留下来。她合上书站到窗前,看月光皎洁,如水一般泄在小院中,那些杏树都蒙上了一层轻纱,在满是月光的地上,飘落的杏花已枯萎,零零星星的散落着

花儿在树枝上那样娇鲜欲滴,美不胜收,可落到地上,就像泥土一样任人践踏了。方梅感慨万千。

本章已完结,下一章内容更精彩喔。

下一章“第4章:输入章节标题,20字节以内”内容快照:

『输入章节标题,20字节以内』

第二章中暑~坡~的庄稼~长~高,玉米、高梁、大豆、谷子都疯了似的长起来,太阳火剌剌的~得人睁不开眼,现在的主~农活就是除草。人钻~青纱帐除草就如同被绿海淹没一样,玉米叶~绒绒的,又宽又长又~,叶的边缘及其锋利,像刀片似的,除草的人一不小心,就会让它们划~~脸,划伤的~位再留~咸涩的~~,就会钻心的~~。方梅戴着大草帽,防止脸被划伤,可~

~~

>> 阅读第4章 输入章节标题,20字节以内 返回小说目录

版权声明:本小说数据来源自互联网,本站只对小说基本信息(目录信息、最新章节列表信息、第三方阅读地址等)进行整理收集,我们不以任何形式提供小说正文内容的在线阅读及全本小说下载服务。 如果收集的小说公众信息侵犯了你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会跟据情节严重性对其中的信息进行删除屏蔽。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