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小说吧 > 校园小说 > 屋檐下的女人 [目录] > 第4章

《屋檐下的女人》

第4章他们终究没能把持住自己,倒在了一起。

作者:淮上牧歌 阅读字体选择:小字

张爱娟不知道自己是怎么到家的,她坐在**,双目发呆,眼角垂泪。

丈夫大林走的那天晚上,搂着自己:“爱娟,我走了之后,家中的事都托付给你了!”

爱娟心有不忍:“大林,咱不去打工好吗?”

大林叹了口气:“在家千日好,出门一时难哪!说句内心话,我也不想出去。”

“那咱就不出去了!”爱娟马上说道。

“只是现在种田实在难以维计,侍弄的好,也只能勉强够吃粮的而已,想吃顿肉还得去赊。侍弄的不好,还尽赔本,这地是实在种不下去了!我不能看着你和孩子跟着我受罪,过苦日子!”大林一脸的茫然和无奈。

“你走了,孩子想你怎么办?”爱娟绕着话题想让丈夫留下来。

“你就跟她说,爸爸出去苦(“苦”即是挣的意思)钱了,等爸爸苦到钱回来给她卖糖、买花衣服和好玩的玩具!”

“你这一走,我的心里空落落的,一点主张都没有。”爱娟**地依偎在丈夫的怀里。

俗话说,金窝银窝不如自己的草窝。老婆孩子热炕头,不到万不得已,谁愿意离开自己的家呢?现在大伙都走了,留在家里不出去,就意味着要守一辈子的穷,走出去说不定那是一片艳阳天!大林在心里想着。

“爱娟,我相信你能撑起这个家!在学校时,你虽然是学习委员,可你的组织才能大家都是很佩服的。结婚后你又干过村里的妇女主任。”说到这,大林的目光暗了下来:“要不是四歪那小子心眼不正,说不定现在你都干的超过他了!”

“别提那些陈芝麻烂豆子的事了,我才不稀罕什么当干部呢?只要一家人能在一起过的和和气气的,我就满足了,别的什么我也不想!”

大林不无担心地说:“我不在家时,你要多提防着他些!下地干活不要落单,晚上早收工,夜里睡觉要把门插好!”

“放心好了,大林。你不在时,我就是那水中月、镜中花,谁个想摘也摘不到,哪个想捞也只能是竹蓝子打水一场空!”小夫妻俩一直谈了半夜,爱娟偎在大林的怀里睡了。

第二天早晨,爱娟送大林到乡上的汽车站去赶车。路上,大林说:“在家照顾好妈妈和孩子,你自己也要照顾好自己,别累着!还有,害人之心不可有,防人之心不可无,凡事要多加小心!”爱娟说:“你放心地去吧,家里由我呢,你不用担心!倒是你自己一个人在外面,没有一个知冷知热的人在你身边,遇事要多和海旺、仁义他们商量,还要记着经常写信回来,以免娘和女儿挂记着你!遇事别一个人硬撑着,出门要小心,外边的车多,不比我们农村这小地方,一年半截连辆大卡车都难以见到。”这时,海旺在前面喊道:“大林哥,快点啊,去晚了就赶不上这趟车了!”

仁义说道:“有多少话昨晚还没说够啊?大林哥,要不,你把嫂子别在裤腰带上,一起带走算了,免得难舍难分的让人家瞧着浑身都起鸡皮疙瘩!”

大林说:“别瞧你们俩个嘴上说着无所谓,到时候有你们想的忍不住的时候,哭鼻子抹眼泪的时候!”

大林回身对爱娟说:“爱娟,我走了,你回去吧。”说完大步向前追去。

爱娟一直看着大林追上了海旺和仁义,她有一种怅然若失的感觉,心里酸酸的,眼角不觉挂上了两颗泪珠。她目送着大林他们,直到看不见他们,她才念念不舍、一步一回头地转身朝回家的方向走去。

丈夫一走就是一年,只有到春节才能回来聚上短暂的几天。漫漫长夜孤灯清影,何时才能熬出个头啊!张爱娟使劲地搓着被角。

昨天晚上,她本没有打算去看吹喇叭的。自从丈夫走了以后,她晚上一般是不出门的,更何况是那种地方呢?然而鬼使神差,当侄儿李正从门口经过喊她一声:“小婶,看吹喇叭的可去?”她几乎连考虑都没考虑一下就答到:“好,你等我一下。”

李正站在门外,张爱娟简单收拾了一下桌子上的碗筷,随后把4岁的女儿小莲交给了婆婆,便和李正一起向村中走去。

李正和张爱娟的丈夫李大林同姓,但不近,论辈份,李正喊张爱娟的丈夫为小爷,所以张爱娟就成了李正的婶娘。

李正是这个村子里少有的读过高中的人之一。他在学校时很努力,一心想跳出“农门”,所以他非常用功,各门功课都名列前茅,凭他的成绩考个重点大学是不成问题的,但由于他长期营养不良,高考时竟昏厥在考场。从而与大学失之交臂。他痛苦、徘徊、迷茫,难道这就是命!他不信命也不认命!

回乡后,他原本打算再回学校复读一年,但鉴于家庭条件困难,他放弃了继续复读的念头,决定外出打工,边打工边学习或者等打工攒了钱再回来复读。然而,当他正真走进打工的行列时,他的想法被击得粉碎。这时他才想到自己的想法是多么的幼稚和可笑。老板让他早晨7点上班,中午只给30分钟吃饭时间,夜里11点下班,等他回到租住地洗漱过后已近12点了,觉都不够睡的,根本没有时间看书,他试着又找了几次活,都不是他想像的那样,能有时间看书。工地上的活太重他干不了,轻快的活又不挣钱,挣钱的活他又没有技术,在外面混了几个月他就回来了。面对乡亲们的目光,他苦笑着。但他依然不相信命!他重新审视自己,要找到和摆正自己的位置。他想,在外打工不是长久之计,要想立身,必须有一技之长,没有技术不行,他认为在家劳动也能致富。他认真分析了自身和家庭的条件。家庭虽然穷,可自己毕竟是个有着高中文化的人,应该发挥出自己的才能,要不这些年的书不就白念了吗?他一边思考,一边在寻找适合自己发展的事业,最终,他通过考察论证,认为本地的土壤、气候非常适宜种蔬菜搞大棚。他瞄准了大棚蔬菜生产。便下定决心,开发绿色大棚蔬菜生产。他筹借了一部分资金到山东寿光去学习蔬菜大棚生产技术。通过几个月的辛勤学习,系统地掌握了塑料大棚蔬菜生产技术。回来后,他又借钱做了两个大棚,经过二年的摸索,他的大棚蔬菜也有了一定的规模,还带动了本村和邻村的部分群众也办起了大棚,从而使他成了当地小有名气的乡土技术人才。

李正也从没进过吹喇叭那种场合。那晚,他正在专心看大棚蔬菜种植技术资料,听见村里有吹喇叭的,他放下手中的资料,忽然产生了一种想出去散散心的想法。在经过张爱娟家门口时见张爱娟在收拾饭桌,顺便说了一声,张爱娟也没多想就和他一起去了。

他们来到吹喇叭的地方,找了一处稍高一点的地方,李正让张爱娟站在自己的前面,他则站在张爱娟的身后,随着台上那动人心魄、让人**的表演渐次深入地展开,他们那颗**的心最终跳到了一起。

张爱娟很喜欢李正,李正念书时家里困难,得过张爱娟不少的好处,李正很感激。由于他们岁数相差无几,加之李正和张爱娟的丈夫李大林又不是近门叔爷,在人面场时,李正叫张爱娟婶子,私下里,张爱娟让李正喊她姐。李正很乐意,每次他俩独处时,李正就姐长姐短的叫得张爱娟心里热乎乎的。



本章已完结,下一章内容更精彩喔。

下一章“第5章:纸里终究包不住火,这可咋办?”内容快照:

『纸里终究包不住火,这可咋办?』

现在,张爱娟的心里~得像团~,任她使出浑~~数也理不出个头来。这事~是传出去,今后自己还怎么有脸~人,可世~没有不透风的墙,纸里终究包不住火的呀!这可咋办?“爱娟,李正来了。”婆婆在偏房~道。张爱娟一听李正来了,~眼睛一亮,心里一~子敞亮了许多。她赶~擦了擦脸~的泪痕,理了理~~,然后把门打开。张爱娟一见李正,像见了亲人一样,再也控制不住自己,泪~泉涌的一般。

~~

>> 阅读第5章 纸里终究包不住火,这可咋办? 返回小说目录

版权声明:本小说数据来源自互联网,本站只对小说基本信息(目录信息、最新章节列表信息、第三方阅读地址等)进行整理收集,我们不以任何形式提供小说正文内容的在线阅读及全本小说下载服务。 如果收集的小说公众信息侵犯了你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会跟据情节严重性对其中的信息进行删除屏蔽。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