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一、机缘巧合两相识
0二、同病怜惜结金兰
0三、三河府境退强匪
0四、五言诗意露衷肠
0五、末路临头存正气
0六、穷途迫近思良方
0七、宦海初添新俊杰
0八、乌龙山寨藏奇郎
0九、煞费苦心整军备
一0、拜佛求仙铺前程
一一、两使大员沐甘露
一二、九桥豪庭聚贵宾
一三、勇劫贿银生仇隙
一四、智救侠女除祸根
一五、弟兄细品官场事
一六、山寨内讧险象生
一七、内外交困思朋类
一八、恶善并举点冥顽
一九、九桥庄里遭浩劫
二0、乌龙山中起波澜
二一、鬼符催命寒风泣
二二、大梦惊觉醒眼看
二三、神机妙算入皇禁
二四、大义凛然劫法场
清乾隆一朝,腐朽没落,弊病百出,既是财政经济由盛而衰的转折点,又是清王朝走向灭亡的起点。统治阶级完全腐化,官场贪污成风,军队也处于日益腐化之中。这个时候的统治阶级并不是致力于经济建设、与民休息、安抚天下,而是加紧对百姓的敲骨吸髓。大量土地集中在乡绅地主手中,无数农民无田可种,靠租田度日,民愤日益强烈,由日益强烈的民愤引起的起义不断爆发,此起彼伏。
各族人民的起义从乾隆中叶开始陆续不断地发生,如1724年山东王伦起义,1781年及1783年先后有甘肃苏四十三和田王领导的回族、撒拉族人民的起义,1786年有台湾的林爽文起义,1795年又爆发了规模较大的波及湘、黔、蜀等省的苗民起义。不久,湖北又爆发了历史上著名的白莲教起义。
白莲教是民间的秘密结社组织,以“官逼民反”为口号,在湖北襄阳姚之富和女英雄王聪的率领下,举起起义大旗。不到两个月,便有从者万人,虽于九年后被清廷血腥镇压,但白莲教各支派纷纷发动起义,此后经历了嘉庆、道光在位的全过程。起义连续不断,给清廷以沉重的打击,加快了中国帝制走向灭亡的进程。嘉庆皇帝不禁哀叹:从来未有事,竟出大清朝。
在这种社会背景下,天下英雄豪杰各择其道,演出了一幕幕可歌可泣的历史剧,有力地推动了历史的车轮向前迈进。
第一章机缘巧合两相识
武昌集贤镇,山清水秀,人杰地灵,自古以来被人称为风水宝地。
镇上有个姓夏的长者,名相守,十五年前收养了一个四岁男孩,取名夏丰。这孩子聪明伶俐,才智过人。夏相守将全身武艺传授给他,又不惜重金请来武师和先生,为夏丰授武教文。日月如梭,夏丰二十三岁,只见他风流倜傥,俊秀飘逸。夏相守年逾花甲,对夏丰时时叮嘱教诲,夏丰在习文练武的同时,对养父百般孝敬。久而久之,夏丰孝名远播,方圆数百里人人尽知,教子都以夏丰为榜样。
夏相守心中有一事不曾了断。一日唤来夏丰道:“丰儿,你年龄不小,同龄人都订了亲,有的甚至有了几岁的孩子。为父老了,希望早日抱抱孙子啊!”
夏丰垂手恭听。夏相守接着说道:
“这几年来,几乎日日有媒人登门,为父生来不信媒婆的话。前几日,为父外出访友,与老友饮酒时谈起此事,老友膝下有一幺女,与我儿甚为般配。为父思量,是否近日托人提亲,选吉日交换八字,来年迎娶?”
夏丰忽而跪地,轻声道:
“父亲之命,孩儿理当遵从。但孩儿功不成、名未就,在偌大世间尚无一立锥之地。若早日成家,则必然娱于欢情、贻误学业,造成终身憾事。孩儿以为男儿立世,当作一番大事业,既告慰列祖列宗,光耀门庭,又可留名青史,流芳万年,因而……”
夏相守猛地拉起夏丰,高声道:“我儿心志高远,胸怀远大,为父欣慰!喜此事未与老友当面说穿,尚有回旋余地。我儿如此明理,为父我不枉养你一场!”
不久夏相守请来工匠在五里外的山腰上搭建了一座草屋,夏丰取其名曰“静修草堂”。自此,夏丰只身搬进草堂,闭门攻读,以图来年求取功名。
也许是上苍有意安排,夏丰住到山间草舍,正一步步揭开了他由此步入险恶仕途的序幕。
古木参天,景色别致,山间冬暖夏凉。朝捧云霞,暮宿烟靄,依稀仙境,仿佛丹丘。夏丰专心习文练武,由新雇小童送茶送饭,伺候饮食。不久,他今及年迈老父无人料理,遂打发小童下山回家照料夏相守老人,自已清茶淡饭,挥剑泼墨,过起了隐士般的生活。
“柳外春风花外雨,
窗前流水枕前书。”
“花落童未扫,
鸟啼客犹眠。”
……
这日,夏丰轻吟慢唱,忽听见东山脚下人马喧闹,夹杂着刀枪碰磕之声。夏丰飞身出屋,运起轻身术跃上树顶,手搭凉篷四下观望,只见山脚下一伙喽罗里三层外三层围住一群人马厮杀。夏丰心里不解。他来不及细想,操起宝剑,一声断喝,在半空中攀枝越桠,转瞬来到众人面前。只见他指东打西,如猛虎归山,三下五除二击退了喽罗。
夏丰不想伤人性命,他心知世道如此,民不聊生,有志者做英雄好汉,无为之辈专干偷摸劫掠之事,都是为了填饱肚皮。夏丰请这群过路人来到草堂小憩。入屋后,双方自报家门。原来对方主人姓曹名归安,今年三十有八,湖北古龙府人氏,原在河南安阳一富户人家教私塾,能言会道,能写会算,特别是博学多识,在那一带声誉甚高。黄河决口时,他自发组织当地人力、物力,配合官府,两次治河,堵住了溃口,保护了当地百姓生命财产和良田沃地,被河南巡抚保举推荐进京,作了从六品巡河使,现任浔阳县令。不久前回古龙府省亲,转回浔阳途经集贤镇,未料被草寇拦截。
两人谈诗论画,评功论武,抨击时弊,无话不谈,直到天色发白,真是相见恨晚。
翌晨,曹归安一行人马辞行。他拉住夏丰的双手,诚恳道:“夏公子为人厚道,侠肝义胆,武艺超群,少年英雄,令人敬佩!目前朝廷急需栋梁之才,适当之时,曹某一定托人保举你到府衙供职,共为大清出力!”
夏丰跪地相送,曹归安多次回身下马扶起夏丰。二人难分难舍,当下撮土为炉,竖草为香,结拜成异姓忘年兄弟。
从此,夏丰秉烛夜读,闻鸡起舞,等候着曹大人曹兄长的荐用。
其间,夏丰多次到古龙府曹府拜望曹老夫人,老夫人犹如又添新子,疼爱有加。
第二年秋试,夏丰喜中秀才。其时曹归安来信嘱他继续潜心苦读苦练,等候朝廷录用。
转眼已是1792年,夏丰高中举人,曹归安也青云直上,官至武昌总兵。当年省亲回乡,夏丰也赶到曹府,两人相见,白天执手相谈,夜晚抵足而眠。曹归安告诉夏丰,白莲教在暗中加紧活动,据朝廷密探得知,已有数万人马,准备举反旗,与朝廷为敌,他已通过上层渠道向兵部力举夏丰,嘱咐夏丰作好领兵上阵攻打反贼的准备。
夏丰磨刀霍霍,静候调遣。可是从冬到春,从春到夏,一直不见音讯,他想道:二十五、六岁了,再等岂不白了头?
恰在此时,命运安排了一段小插曲,改变了夏丰的生活之路。
看官也许问:夏丰已是朝廷举人,理应封个一官半职,怎么仍然住在山间草舍呢?原来朝廷忙于平判乱、杀叛军,无暇顾及此事,加之奸侫当权,曹归安无甚根基,其所荐之人自然得不到重用。然夏丰命不该绝,无论怎么打压排挤。石头下面的种子也要发芽抬头。
这天天气炎热难当,夏丰心情郁闷,出了草屋,借着月光,沿一条山间小径顺坡信步而下。
是等是走?
夏丰盘算着,来到一片小潭边。月光下的小路犹如一条白绸带,缠缠绕绕地弯在半山腰,把一潭清水与一座草堂拴在一起。山腰豁口晚风轻拂,潭边幽篁飒飒,如鸣佩环,别具一番情趣。
夏丰精神大振,拉开架步,风驰电掣般走了一趟“五形八法”拳。
忽然,一连串急促的“救命”声打破了山间寂静,在山谷间凄惨地漾散开去。夏丰一个激灵,凝神辩听,声音从水潭对面传来。他撒开大步,赶到对岸,双手分开竹林,借月光往水中一看,只见水中有个人一浮一沉,双手乱拍乱打。
夏丰运起绝顶轻身术,踏波上前,抓住他的后衣领,“嚓嚓嚓”几步移到岸上。
落水者瘫软无力,口里汩汩作响,夏丰将他双手托起飞一般来到草堂。他从厨房拿来铁锅倒扣在地,将落水人有腹部压在锅底,轻轻地挤出了那人的腹中污水。
“唉――”的一声,落水人有了呼吸。夏丰大吃一惊,原来是个女人!
这一下他犯难了,怎么办?女人虽然恢复了呼吸,但一直昏睡不醒。夏丰来回踱步,思考对策,决定先弄醒她再说。
他来到厨间,翻箱倒柜找出银耳、燕窝,架在火上熬成稀糊,连续给那女子喂了两碗。终于,月牙偏西时,那女人睁开了双眼,努力地翻身坐起来。
“别、别、别起来,你落水了,衣服**,吃了两碗……”夏丰结结巴巴语无伦次。
“咣当――-”!
那女人猛地抽出夏丰床头的宝剑,直刺夏丰。夏丰一个后退,险被刺中。
夏丰一惊:原来是个习武水人!
只见那女子柳眉倒竖,杏眼圆睁:
“你是谁?这是哪儿?我怎么躺在这里?”
夏丰冲她摆摆手,一五一十地告诉她来龙去脉。
女子恍惚了一会儿,扔下宝剑,双手掩面,嘤嘤而泣。
“你、你别哭,你还活着呀――!”夏丰轻声安慰。
“你是坏蛋,是山贼,你欺侮我,你……我不想活了!”
夏丰摇摇头,踱了几步,转身问道:“姑娘是何方人氏?为何深更半夜来到这荒山野岭?”
夏丰转过身去时,那女子已从手指缝中窥见了烛光下的书案上排排线装书和文房四宝;窥见了着一袭青布长衫、头扎蓝田玉带的救命恩人,也窥见了墙上贴着的字画和一柄古筝,她心里断定遇上了好人。
那女子并不吭声,仍然低头哭泣,夏丰从衣箱里拿出几件男人衣服丢在她面前,轻声道:“这里没有女人衣饰,穿上这几件快下山去吧!”
说罢,径直出了门。
夏丰在堂前院里信步踱着,忽听那女子叫了一声“恩公”。夏丰推门而入,那女子双膝跪在地上,磕头称谢。夏丰道:“此处不便久留你,请姑娘速速下山。”
“请教恩公高姓大名,小女子终身不忘救命之恩,来日一定涌泉相报!”
“一介书生,不敢图报,但不知姑娘因何……”
话犹未了,姑娘又是泪流满面。
夏丰上前搀她坐在**。
“小女子姓王名唤秀芝,祖籍湖南常德,上月随父母前往金陵为舅父祝寿,不料在江西佛子岭被一伙强人拦劫,抢去了车辆马匹和祝寿金银细软,杀死了我的父母和百余随从。小女活下来是因贼人头领见我年轻,意欲占我为妻,小女宁死不从,奋力厮杀,万幸于天黑之时逃离险境,流落到湖北。数日来只靠山泉解渴、野果充饥。今日不辩南北,依路上山,口渴难熬,伏在小潭边捧饮,不料,头晕目眩,跌入水中…..”
夏丰叹息着,大骂草贼乱杀良民。想起曹归安不能及时启用他,一时心中愁怅万分。
“王小姐意欲何往?”
“小女子无依无靠,孑然只身,只有到湖北河阳姨母家投靠。求他们帮我运回父母遗骨,并告官为我父母报仇。”
夏丰轻笑一声:“告官?哼,求人不如求己。当今皇上英明神武,然府县官吏惧怕强人,任其发展,实乃有负皇上圣恩。王小姐遭遇令人同情,报仇非一日之事,如今身体欠佳,别无他处,就在此地休养几日再动身。也许这是天意,小姐死里逃生,夏丰岂有把你再次推入火坑之理?”
自此,夏丰与王秀芝分室而居,朝吟诗,晚练舞,谈古论今,相聚甚乐。从言谈中,夏丰日益发现王秀芝学识渊博,武艺高强,一笔柳体字写得出神入化,一身“平悬倒立功”简直登峰造极。他心下暗想,此女来历并不简单,从其举手投足、待人接物间可见其非等闲之辈。夏丰由敬重到敬佩,王秀芝由感激到倾慕。
半月之后,王透芝身体康复,思及父母遗骨仍抛于荒野,不禁悲从中来,她见夏丰这几天不言不语,几次独自下山,十分不解。这天秀芝拦住夏丰道:“公子近来太忙,秀芝身体已经痊愈,意欲及早启程,既可寻回父母遗骨,早日入土为安,又不打扰公子攻读……”
秀芝话未说完,夏丰大手一挥,正色道:
“大丈夫立世,定不可庸庸碌碌苟且一生。天生我才必有用!既然不能挥戈跃马,血战沙场,为朝廷效力,就在乡间干些平贼擒寇的小事,也算对得起朝廷赐给的功名!秀芝,我已下山与镇上**镖局的刘镖师等人约好,后天到佛子岭剿灭山贼,为你父母报仇雪恨,为黎民百姓扫除祸害,为朝廷解除一点后顾之忧,你看如何?”
王秀芝只听得热泪双流,她轻伏在夏丰肩上,默默点头。
七天后的月圆之夜,夏丰、王秀芝、刘镖师及其得意弟子占平等一行人马凯旋归来。这日,大家为王秀芝父母举行了安葬仪式。一连几天,静修草堂热闹非凡。夏丰心情快畅,准备休整几日再护送秀芝去河阳。
这天,夏丰嘱王秀芝打点行装,作好赶赴河阳的准备。他下山向老父郑重辞行。夏相守老人深时大义,怕儿子在家闷出病来,正想让夏丰出门闯闯,见见大世面。他在刘镖师等人的劝缀下,以刘镖师为媒,向王秀芝正式提亲。王秀芝自已作主,定于七七四十九天后与夏丰完婚。
真是天有不测风云,人有旦夕祸福。这一天,也就是夏丰护送秀芝启程的头天晚上,夏丰送走在山上闹了几天的客人返回草堂,发现草堂内外一片狼籍,明显看得出打斗的迹象。夏丰四下寻找,王秀芝不知去向。
夏丰急匆匆下山,央刘镖师派人打着灯笼火把满山寻找。父子二人心中纳闷,不知秀芝是遭仇人不好劫掳,还是被其他歹人所害。
夏丰回山之时,路遇寻找王秀芝的人马。刘镖师劝夏丰不用担心,称王秀芝吉人自有天相,加之夏丰盛名在外,与人无仇,秀芝不会有事。其弟子占平气喘未定,衣衫不整,亦劝夏丰道:“王秀芝小姐‘平悬倒立功’威猛无比,定会逢凶化吉!”
夏丰拱手相谢。刘镖师面有愧色,带人怏怏而去。
夏丰独坐一夜,仍不见秀芝回来,也没有一点音讯。东方微明时,他背上行囊,挎上宝剑,急急下山而去。
本章已完结,下一章内容更精彩喔。
下一章“第2章:第二章 同病怜惜结金兰”内容快照:
『第二章 同病怜惜结金兰』
古龙府大街~闹非凡,酒肆斗大的店招随风~动,店里划拳~、~骂~响成一片,客栈门~车马拥~,青楼羌乐阵阵,嬉笑~、打情骂俏~不绝于~。街~~车的、牵马的、挎篮的熙来攘往,行商坐贩的~卖~此起彼~。从正街东头过来一队人马,两~锦绣~轿特别显眼。~挎刀的护卫守在轿子两边,一个高~~道:“闪开咯,给曹老夫人让道咯——”人群骚拥~,复又聚集一~。另外一个护卫骂道:“你这~猪,说了多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