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一
张海东出生在华北平原南部的一个小农庄,清贫的家庭给他的记忆是父母之间在柴米油盐酱醋茶生计无着的日子里无休止的争吵和打骂,他和两个姐姐早已看厌了害怕了却又要隔三差五强加给他们的黑色悲剧,父亲的拳和脚,母亲的痛和泪,想离离不起的婚,支离破碎却不碎的家,谁也不能从中解脱,一天天的上演着,一天天的重复着,永远也没能翻出新意。
天资并不聪颖的他,不敢忘记面临生活与婚姻双重压力身高一米五不到的母亲用男人一样的肩扛起了他,用女人本色的手扶稳了他,坚定的与父亲进行着不屈不挠针锋相对的对抗,供他读书。或许母亲也有伟人一般的胸怀,要不,很可能的他早就辍学了,像两个姐姐那样在父亲的淫威下去面朝黄土背朝天了,他不会看不起农民,他的亲人都是农民,只是他想如果可能人应该追求更好的生活。他用别的孩子玩耍的时间来读书,只用别的孩子读书的那点时间去玩耍,天道酬勤,他的成绩在小学一直是第一名,中学没出过前五名。
张海东能走出那片小天地,缘于他有一个伟大的母亲,伟大是他加的,谁也干涉不得,他有他的价值尺度道德标准!你可以不承认,他不可以不加。可这份伟大却在他十八岁那年淹没在泪河中。
母亲的样子还能记起么?今天的他努力的从岁月长河中去寻找,容貌似乎早已不那么清晰,家中也从未留下一张母亲的照片,随着母亲的下世,印象一天天的淡了,毕竟距离母亲在世那一天已有十七年过去了。然而母亲真的鲜明的活在他的记忆里:一个瘦小的农家妇女,不识半个字,却能十分优秀的计算着粮票斤两布票尺寸,卖鸡蛋该收的毛分厘。她以她的灵秀在油灯下织着布,在月光下纺着花,在烟熏火燎的灶台前做着无米的炊。简直可以称个社会活动家了,她活跃在街邻间,排解着左邻右舍的矛盾,化消着家庭夫妻的不合,真是一个天大的讽刺,她不会解析几何,却帮人做出了微积分。母亲,呵,母亲,还记得刘家的鸡进了咱家的窝,人家来找时你奉献出一个珍藏的蛋,高兴的人家乐呵呵:我家的鸡很做活,一天生两个蛋,呵呵;还记得你做媒婆的日子么,定了吉日的一对青年为着鸡毛蒜皮的小事要死要活,你力挽狂澜之作让他们今天还在幸福的过着……母亲有生之年你最大快乐是什么?住上宽敞明亮的屋?饱吃白面蒸的馍?看场地道的戏?不再生那没日没夜的气?兜里有花不完的角票分币?缸里盛着吃不清的白面大米?……
母亲你看着百人相送千人竟哭的葬礼,你在笑,是么?我一直认为,你是在笑。母亲,儿子千里洒泪万里赴丧再不能见到你的模样!这是,怎样的一种苦呵!
娘亲,一路走好,儿子给你送行了,娘亲,从此你可以解脱。天堂里没有车来车往,你终于可以清静清静了。
忘不了呵,在你弥留之际,儿子,我跪于您的病榻前,告诉您可以了却一个心愿:我考上大学了!天他听见了,地也听见了,深度昏迷的娘亲,您没能听见!阴沉沉的天空飘起小雨,收拾行装儿子呀他与您再见,仅仅过了七天,你撒手人寰,与亲人永远再不见!
很长很长的一段时间里,我不能适应没有您的日子,您知心的天天在梦里把儿子相伴。妈妈,最近忙吗?好长好长时间了,我的梦里怎么总不能有您的笑?
两个姐姐出嫁了,我出走了,家里祥和了,父亲他老了,过着不能没有拐杖的日子。我工作了,一切都……好,本想好好的照顾好父亲的,让他替您领一份儿女的孝,在他以后与您再相聚时,不和您再吵,天,不随人愿,我,没能做到。好在两个姐姐使他老有所养,安享天年。
张海东十六岁那年,他的命运出现重大转折,考入离家五十公里外的S市师大附中读高中。记得领了通知的那一天,他竟长出一口气:终于可以远离这个阴云密布的家了!他爱母亲,他爱两个姐姐,他不爱这个家!也正是在这一年,他在心中又多了一个母亲形象。
初到省城的张海东在这新鲜陌生的世界里,懵了。一身粗布农装满口乡话尽显高粱花子本色的他不能融入天真烂漫朝气四射青春阳光的城市孩子们中。生活在高贵的白眼里,过那段沉默寡言没有朋友的日子,他自卑,彷徨。期终考试成绩出来了,数学一百,英语零分。英语他交的是份白卷。
教务处召开了会议讨论对此问题的处理。小官僚处长说话干脆掷地见声:“文革结束了,张铁生时代一去不复返了,交白卷是对我们现行教育体制的公然挑战,是对我们辛勤工作老师们的蔑视!这样的学生,劝退!我们不能容忍他对教育资源的无耻浪费!”
几个男老师附和着:现在的孩子真是的,越来越不像话了,有饭吃、有衣穿、有书读,就是不珍惜!那像我们那会儿,衣不遮体、食不果腹。哎,不想学就回家吧,然后是一片沉寂。他的班主任赵老师是个慈祥沉稳的中年妇女,坐在一旁默默的听着同事们的发言。
“大家不说了?那我谈谈我的看法,”赵老师的声音很低,语速很慢:“这个孩子来自农村,家境贫寒,”
她的话被处长打断:“家境贫寒更应当好好学习,这么做,他对得起谁?供他上学的父母?教他读书的老师?一块臭肉坏满锅汤。这孩子无可救药的!”
赵老师冲他笑笑:“韩处长恨铁不成钢的心态我可以理解,张海东的行为也确实可气。作为班主任,我对他了解关心不够,交白卷让我感到十分意外,这事其实应当有我承担全部责任,不妨把这个会开成对我的批评和处理。我是他的数学任课老师和班主任,他的学习态度和认真努力程度我还是很认可的。对于这样一个孩子来说,机会比什么都重要,幸运之神光照他可能仅此一次,我们草率的剥夺他的机会,会毁了他一生。其实每个孩子都是可塑之材,而我们老师,有时候过于简单化程式化粗暴化了,没能使每株苗长成树,每朵花结出果。从内心上讲我是很喜欢这个孩子的,每次我上课他倾心而听的眼神我能感到他对知识的渴望和兴趣,那种眼神我不能没有,看到他的眼神,我能讲得更有信心。”
赵老师时讲时顿,很善言谈,一边考虑一边和下边的同事交换一下眼神,调整一下思路,根据情形气氛或收或转。
“我的意见是我们不要一棍子打死。做教师的遇到问题首先应该想到教育,教为主,是方向是主流,有了方向有了主流再去育,川会汇成海,木能长成林。木长歪了,不去扶正,砍,川淤积了,不去疏,填,这不是教育工作者应有的态度。”
她望了望脸色难看的韩处长,说道:“是不是这样,这事先挂起来,暂不作劝退和其它处理,由我和他的英语任课老师找孩子了解了解情况,个别帮助帮助会更好些。”
韩处长不置可否,转头看校长。
校长很尊敬这位在教育战线上工作了二十多年的优秀女老师:“就按赵老师说的办吧,大家没什么别的事的话,散会。”
赵老师把张海东找到办公室说:“海东,这是一份英语考卷,上面除了名字和班级,就没有任何字了,这是我们年级唯一的一张白卷,我现在把它保存起来,等你长大了还给你。能告诉我为什么吗,你就是随意划两笔也不会是零分的。”
“赵老师,不会就是不会,我从不乱做题。”张海东抱着挨一顿狠批的准备来的,没想到赵老师连责怪他的意思都没有。
“你数学学得很好,你好学,也会学,为什么英语没能学好?”
赵海东不好意思了,吭吭哧哧半天:“我不敢学,同学们笑话我。还有……还有……,我上英语课心里老砰砰跳,精神不能集中。”
“那为什么?”赵老师很奇怪
张海东脸憋得通红:“我不敢看江老师,她太……漂亮了。”
赵老师轻轻的笑了:“孩子,我喜欢你的坦率,你有两个姐姐是吧?”
“嗯。”
“你很帅的。你两个姐姐也很漂亮是吧?”
“是,可不一样,她们没有江老师穿得好看。”
“其实,江老师也是你的姐姐,从今天起,记住了,你又多了个姐姐,把你的英语成绩赶上去,江姐姐也会喜欢你这个弟弟的。好了,你回去吧。”
本章已完结,下一章内容更精彩喔。
下一章“第4章:红杏12”内容快照:
『红杏12』
十二张海东迎来他中学时代阳光灿烂的日子。赵老师安排他当班~,担任学习委员,给他提供了更多的与同学们接触了~机会,锻炼~社~能~。小江老师说你英语考零分,我就让你当英语课代表,你~不害~~次还给我考全零分。他融于了大集~中,那些城市的孩子~情的接纳了他。小江那年才二十三岁,刚~~朋友,初听有个~孩子见她会脸~,~~课不敢抬头看她,自己~白的脸~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