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有接风的人群,李老太太任凭侄儿领着她,穿街走巷的来到李展军家里。没有洗尘的客宴,李展军让她见过侄儿媳妇,道:“到了这里就当是自己家就行了。”又对那女人道:“素娥,你去铺个床,让姑妈休息一下。”
张素娥在堂屋右边的偏房里腾出一张原本堆放衣服的床来,垫了几捆稻草,上面拉层被单,再放上被子,很麻利的就将床铺弄好了。缓步出来道:“姑妈,你先去睡会吧。”
李老太太站起来,道:“侄儿媳妇,厨房在哪里,我去喝口茶。”
张素娥一拍手道:“哎呀,看我这记性,前天就没有茶了,早上还记着要烧的,听说姑妈你来了,竟高兴得忘了。你稍等一下,我去隔壁给讨一杯。”
“算了,我就喝点水吧。”李老太太走进厨房,拿起水瓢喝了口水,才转身回那偏房躺下。
房里面对面放着两张床,右面立着一个高大的衣柜,床头排放着几张桌子,杂乱的堆放着未洗的衣服,对面的**悬挂着一台吊扇。窗户就在她的床边,躺在**,透明的玻璃窗外,纵横交错的电线织成一张硕大的网,好像要把人笼罩在这片空间。李老太太昏昏沉沉的睡去了。
一觉醒来,窗外已经一片漆黑,屋子里也没有亮灯。通往里屋的门帘透过一线一线的光来。说话声低低的传过来,听得张素娥道:“姑妈还没醒呢,要不我们先吃饭吧。”
“再等一会呗,怎么好第一餐饭都不等她一起吃呢。”
“谁知道她什么时候醒,她要是不醒,我不要饿死!”
“我去叫姑奶奶起来吧。”一个陌生的声音道。听他叫姑奶奶,李老太太想那一定是侄儿的儿子。只是她从来没有见过,要不是这样判断出来,是完全认不得的。
李老太太轻轻的咳了两声,坐起身来揉着酸痛的腰背。一天的奔波劳累早让她吃不消,这刚铺好的稻草床固然软和得很,却让整个人深陷在下凹的稻草中去了,这对习惯了硬板床的老人家来说,绝对不是一种享受。
“姑妈,你醒了,”张素娥听到咳声,赶忙过来开了灯,明亮的灯光刺痛着李老太太的眼睛,她揉了揉眼道:“恩,很晚了吧。”
“没,早着呢,我们还没吃饭,正等着你呢!”
“唉,你们先吃就是了,何必等我呢,把菜等凉了就不好吃了。”
“也没有等多久,菜还热着呢,赶快去吃吧。”张素娥伸手来搀姑妈,李老太太道:“没事,我走得稳,去吃饭吧。”说着拿开张素娥的手,自往厨房走去。
“姑奶奶,来,坐这儿。”一个小伙子过来扶她坐下,李老太太上下打量了一番,道:“长这么高了,多大了,叫什么名字啊?”
“这是志远,没出息的家伙,二十多岁的人了什么都干不了。”李展军对自己的儿子如此评价道。
“别整天把那几个字挂嘴上行吧,你要是早帮我把这病治好,我能是这个样子。”李志远对父亲的评价很不服气,即便有远客在场,也顾不上要反驳一句。
“志远有什么病呀,看起来长得这样强壮,完全看不出病来呀。”
“没什么,吃饭吧。”张素娥简单的一句话结束了这个话题,四人便各顾各的吃饭。李老太太一口菜吃下来,竟是咸得她直皱眉头。抬眼看那三人吃得挺香,不知道他们是怎么吃下去的,又不好说什么,硬着眉心吃了碗饭,道声:“慢吃。”先放了碗筷。李展军客套的劝了一声:“饭要吃饱啊。”便任她坐在一旁看他细嚼慢咽。
吃过晚饭,李展军道:“姑妈,我带你去妹妹家坐坐吧。”
“天都黑了,明天带我去也不迟呀。”
“就几步远,他们住在旁边呢。”
李老太太跟着李展军走进李梅英家,李梅英见了老人道:“哥哥,你接姑妈回来了,怎么不跟我说一声,却让姑妈来看我,我怎么受得起。”
“梅英,你还是很小的时候我见过你,现在要不是你哥哥带着,我真认不出你来了。嘿嘿,这孩子倒跟你小时侯很像。”李老太太高兴的笑着道。
“圆圆,快叫姑奶奶。”李梅英拉了一把孩子,道:“她今年十二岁,除了读书啥都不会。现在上六年级啦,我那时候哪有这机会呀。”
老太太高兴得很,几人聊了一阵,李梅英怕老人家累着,劝回家休息去了。
李老太太次日醒来,天才蒙蒙亮。老人家的习惯,是早上一醒来就躺不住的。下床来看到对面的**,李志远睡得正香。出了偏门,大门紧闭。她**门闩,拉开大门,大门呀呀的摩擦声惹出一阵犬吠,将清晨宁静的空气搅荡起来。李老太太想出去转转,走了不远就到了公路上,偶尔飞驰而过的车辆让她很没有安全感,只好又退了回来。
“起来这么早呀。”折回的路上,一位同样早起的邻居老太太朝她招呼。因为那人说话带着方音,李老太太并没有听清她说什么,只知道是与自己说话,又不知该怎么回答,只得友好的冲她笑了笑,说了一句对方同样听不懂的问候语。两位老人只凭着她们的感知,完成了一次不算完美的交流。
李老太太回到屋里,端了把凳子坐在大门旁,深秋里清晨的风有点凉飕飕的。她坐在那里一动不动,仿佛入定的禅师。太阳慢慢升起来,从山边投来几缕惨淡的阳光,照在身上也不觉得暖和。屋门前,偶尔走过一两个人,扫一眼这个发呆的老太太,什么也不说,只敲响一串脚步声。
“姑妈,起来这么早,坐屋里呗,外边凉。”张素娥衣带不整的出来,说了句话便直奔厕所去了。她回来的时候,见老太太依然坐在门口,便道:“姑妈,屋里坐去吧,别着凉了。”
“没事,这里暖和,太阳晒过来了。”老太太回头望了眼偏房,那里两个门就在她的床两头对开着,想来不比这外面舒服。
张素娥也不勉强,进房去整理梳妆了一番,厨房里锅碗瓢盆碰击声传出来……
“这是姑妈吧,”一个五十来岁的妇人走过来道:“我也有二十来年没见姑妈了,都不认得了。”
李老太太却也不认得那人,看那年纪,想必是李展军的姐姐,赶忙的站起来,一脸欢笑的道:“兰英啊,你也在这个地方啊。展军接我过来,昨天才到呢。”
“我们也是他前些年接过来的,有八九年了吧。这里还不错,你还适应吧。”
“好,好地方哦,出门方便,田地也多,好地方。”老太太赞不绝口。
“姐姐,你来了,吃早饭了吗?”张素娥听到声音,从厨房探出头来招呼道,说完赶快缩了回去。
“吃过了呢,你们还没吃吗?”
“哎,都做好了,就等那爷俩起来吃了。”张素娥的声音夹杂着锅与锅铲的碰撞声传过来。
“志远他们还没起来啊,太阳都上屋檐了。”李兰英有点责备的意思道。
“醒着呢,大冷天的,起那么早做什么!”偏房里李志远的声音还显着乏困。一会儿,李展军和李志远都出来了。
“姑妈,你先吃饭吧,吃了饭跟我到我家去坐坐啊,我先去买点东西。”李兰英说完朝公路上走去,那里有一个小商店,可以提供一些日常生活用品。
“德明,姑妈来了,你倒杯茶来吧。”李兰英领着李老太太,刚到门前就朝屋里叫道。
方德明笑容满面的迎出来招呼道:“姑妈,你来了,先坐吧。”说着向李兰英扬了扬手道:“我还没喂猪呢,手脏得很,你把东西放着再倒茶啦。”
“说你这人怎么这磨蹭呢,”李兰英放下东西边倒茶边说:“我吃了饭出去这么久回来,让你喂个猪还没有喂好。”
方德明憨笑着解释一番磨蹭的原因,李兰英道:“就你什么都有理由。来,姑妈,喝杯热茶,有点烫啊。”
李老太太接过茶具,笑道:“你让侄郎在家喂猪就不对了,少说两句吧。”
农家向来是男主外、女主内的,这喂猪的事,本来也算作家务事,所以李老太太认为该由女人来做。李兰英却道:“这时节也没什么忙的,让他帮着喂个猪,有什么不对?”方德明并不说什么,出门去井旁洗了手回来,道:“你陪姑妈坐着,我去做中饭。”
李兰英这时很满意丈夫的表现,笑着点了一下头。老太太却笑道:“看,这不又要侄郎下厨了。侄郎,你先坐会吧,我刚吃了早饭过来呢,呆会让兰英去做饭!”
方德明的主动请缨真是高明之笔,有了姑妈的支持,这顿饭必定不需他来做了。不料李兰英道:“要我做饭,那可不怎么好吃的啊。”看来这顿饭还是非由方德明来做不可,总不能马虎待客之道呀。
“兰英姐,家里来客人啦!”邻居从李兰英堂屋穿过,看见李老太太便停下来招呼一声。李兰英道:“啊,这是我姑妈呢,秋霞,中午到我家吃饭吧。”
“老在你这里吃怎么成呢。”
“这有什么,你一个人能吃得多少,难得麻烦嘛!”
“我随便炒个小菜就行了,有什么麻烦的。”
“让你在这里吃就吃嘛,我都已经做下了,给你做了准备的,家里有客,让你帮我陪陪还不给面子?”方德明从厨房出来道。
“你老又在家里做饭呀,都成炊事班长了。”王秋霞笑着道:“我先去后面看看老高,呆会再来蹭饭吃啊。”
“一定来啊!”李兰英朝着她的背影叫道。王秋霞头也没回道:“有饭吃,少不了我啦!”
中午饭桌上,李兰英给方德明倒了杯酒,方德明道:“姑妈也喝点酒嘛,秋霞妹子,你也陪着喝点。”
李老太太道:“酒还是不喝了吧,呆会还要回去,晕乎乎的怎么好。”
“少喝点就是了嘛。”李兰英说着拿起酒瓶来给姑妈倒酒。
李老太太便不再推辞,王秋霞知道今天这酒不陪是不成了,笑着道:“我们大人都喝酒,就兰英不喝,明儿我可不叫你姐姐了,叫妹妹不是恰当些么。”
“那可不成,我这姐夫还得当不是,兰英,只好你也喝一口了。”方德明说着又去拿了个酒杯来,放到李兰英面前。
李兰英频频的劝姑妈多吃些菜,王秋霞却夸奖着方德明的厨艺:“姐夫的手艺真是不错,这鱼的做法我学了几个月还没有学到手呢,味道就是差那么点。”李老太太也道:“侄郎的手艺,兰英你只怕真学不来。”方德明谦虚起来,道:“我哪有什么手艺,姑妈吃着习惯就好。”
“习惯,习惯,昨天在你弟弟那里,那菜才不习惯啦,不知道他们的盐是不是不要钱买的。”李老太太感叹道。
“他们家的菜,真是吃得很咸的……”李兰英评论着。
本章已完结,下一章内容更精彩喔。
下一章“第3章:微恙”内容快照:
『微恙』
日近黄昏,月~柳稍,秋高气~的季节。每天似乎简单的重复着日升月落,却暗藏着冷~的变迁。风过~飘零的黄叶,最能营造伤秋的氛围。方德明让李兰英送姑~回李展军家,出门前,李兰英道:“姑~,天凉了,把我的~~加一件再走。”李老太太借着些酒~,~浑~~乎乎的,于是道:“现在暖和得很,不用加~~了,天~黑了,我得赶快过去,不然就看不见了。”“那~~,我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