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一个山坳,里面有座村庄。
山坳的名字叫做驼峰坳,皆因这里有俩座相连的山峰,村庄更以此得名。
普通的村庄,普通的人家,善良,朴实,勤劳,与世无争的生活着。
这里的天是蓝的,空气是清新的,春风遍洒,杨柳冒芽,大地里孕育着生命的气息。
沐浴在午后温柔抚媚的阳光下,人们疲懒舒适,昏昏欲睡,充分享受着这段上天赐予的宁静,安闲时光。
唯与这午后清闲,静谧所不符的,只怕就只有这群孩子了。
远处翠绿葱葱的林木里,浓荫片片下,他们嬉笑打闹。
这是一棵参天巨树,高耸入云,直挺不曲,约有数百年寿命。
斑驳的树影,水凉的清风,徐徐荡荡。
只听树上传来:“我爬到啦!”稚气的声音里,带着顽皮与炫耀。
树底下围着一簇儿七八岁的孩子,高声欢叫。
大约盏茶时分,树上窜下一个矮小的身影,好似灵猿,身手敏捷,落下地来,一群孩子簇拥着,阳光穿过枝叶间的缝隙如流水般倾泻,滋润着颗颗纯真无邪的心。
一个稚气的骄傲声音:“怎么样?你们谁还能爬上去?”他环视一周,只见他们都用崇拜,羡慕的眼神注视着自己,他欣然一笑,那双慧黠的双眸,自信无比,树荫下只见他,剑眉星目,俊秀脸庞,仿佛上天所造就的艺术品那般,完美无疵,一张脸上满是笑意,自豪的向他们展示这次爬树获得的“战利品”三颗雪白的鸟蛋,于是又引来一阵赞叹,和唧唧喳喳的讨论。
“这是什么蛋?”一个胖胖的小男孩儿说。
“笨蛋啊……”传来一个鄙视的声音。
那胖胖的小男孩儿憨憨的道:“笨蛋?难道世上有笨鸟吗?”
于是大家轰然而笑,一个猴子似的瘦小孩子道:“笨蛋那是在说你啦!这是鹌鹑蛋。”跟着做摇头无奈状。
就在大家意犹未尽,打算继续从鹌鹑蛋上做文章,这个“战利品”的主人却收了起来,稚气未脱却硬充英气逼人的样子:“既然你们都承认我是老大,那么以后就都得听我的。”大家只得答应,谁让自己爬不上这棵树,还定这么个规矩来着。
“好!我们出发,举行一场游泳比赛。”
之后,引来一阵嗷嗷乱叫,欢声雷动,他们虽不算是海边临水出生,山间却是也有溪水与小湖的,他们从小就在河边玩,没有不会游的,于是只见一群矮个子冲向河边,如下水的鸭子“扑通,扑通”落水,欢声笑语,响彻云端。
暮色渐临,天边的夕阳若幻彩红纱,虚无飘渺。
“爹,娘我回来了!”村边的一个茅草屋外,正在做农活的哪个老妪抬起头来,冲飞奔回来的儿子慈祥的微笑。
只见一个七八岁的男孩儿,欢蹦乱跳的跑进了院子,接过母亲手里的农活帮忙做起来,正是今日午后,那个从树上下来自称老大的小鬼。
那老妪帮他整理了一下满是灰黑,兀自带些湿气的衣衫,摸了摸呀的胸前,掏出一块玉坠,见没有遗失,松了口气,微带薄怒:“小御有去哪里疯去了?和谁打架弄得这样?”
他不知道为何总会那么在意自己的这块玉坠,只是看来很普通,且古旧,上面镌有自己的名字而已,从小就系着它,于是也没在意,道:“娘,哪有,我只是和大家四处玩了玩。”说着略带欣喜的掏出了那三颗雪白的鹌鹑蛋,拿给母亲看。
“从哪里来的?”他娘问。
小御自豪的道:“树上的鸟巢里寻来的。”
他本是想向母亲炫耀自己的“战果”本以为母亲会夸赞他的,却没想到:“都和你说过多少次了,不要乱爬树,还有,你把这鸟蛋从鸟巢里拿出来,那母鸟得多焦急啊!你怎么能这么做?明儿开把它送了去。”
他实感到没趣,于是把蛋收好,过不多时,一个老汉佝偻着背着捆柴,与一身着破旧儒衫的老秀才说笑着走进了院子,小御见了,喊了声“爹”连忙迎上,帮着卸柴,老汉微笑着抚mo着他的头顶。
小御好奇的对那老秀才道:“冯先生,您怎么来了?”
破旧儒衫已洗得发白,鬓角的银丝随风摆动,犹如丘壑般的皱纹早已爬满脸上,却仍直挺挺的站立着,仿佛自己仍是个少年人似的。
“我来是看看你有没有偷懒,诗词都背得没样了?”笑着拍了拍小御的肩膀。
原来他年轻时连年赶考,却连个功名也没落着,博学多才,却因一身傲骨头而不得志,家中本就清贫,到后来已无以为济,对天下又愤世嫉俗,遂找了这个清净之所安渡,教村里的孩子识字,念书赚几个钱糊口,到也自在逍遥,这里民风淳朴,多也希望自己的孩子认识个字儿,更何况他接的钱本不多,所以村里的孩子倒有多半在他那里。
“老婆子,冯先生今晚在咱们家吃,快去把我昨儿打的野兔做了吃,我俩喝几杯。”那老汉微笑着说,冯先生连忙推拒,见拗不过,方答应。
吃过饭,把小御支开,冯先生方道明来意。
“老陆啊,时光荏苒,一转眼都八年了。”冯先生对那老汉道。
陆老汉只是点头“恩”了一声,望着远处无尽的苍穹。
“还记得八年前?”
“当然记得。”
“你把他捡回来时,还实在襁褓之中,如今却已活蹦乱跳了。”
原来小御就是那日在悬崖间松树上的那个婴儿。
陆老汉望着远处蔼蔼暮色,微微的笑了笑,方接道:“是啊!我都这么老了,没想到却竟得了个儿子,而且还是这么的聪明懂事。”
冯先生道:“好福气啊!我还没见过这么聪明伶俐的孩子呢!再过个一年半载,恐怕就连我也没什么可教予他的了。”
顿了顿又道:“咱们都老了,过不几年,也都该走的走,应去的去,可怜到时孩子可怎么办啊!”
陆老汉听闻也是眉头蹙紧,驼峰坳里的人,每家没户也只是能自给自足,有时还甚是拮据,叫他吃百家饭,他于心不忍,更何况,他不得不承认,自己老了,于是,他只得盼望自己去时,孩子已长大成人。
冯先生见他思索,温言道:“我有个远房亲戚,倒也在大户人家里执事,那家的少爷也同他一般大,正缺个书童,只是远了点儿,可否舍得送去?”
陆老汉听了,像是发现了救命浮木般,欣喜道:“不失为一个好法子,可就是……”
冯先生看他犹豫,知其不舍,便道:“你好好考虑一下,同意了便来知会我一声。”于是起身告辞。
本章已完结,下一章内容更精彩喔。
下一章“第3章:卷一凤栖梧 第一章大难不死(下)”内容快照:
『卷一凤栖梧 第一章大难不死(下)』
次日,~光明~,天空湛蓝,新的一天有了一个好的开端,小御很听~亲的话,打算把保管的鸟蛋送回它的“家”去,于是出发。陆老汉和小御的~亲更是商量了一晚~,都已决定,为了孩子着想,同意了冯先生的意思,把他送去当书童,小御~亲更是含泪答应,她一直把小御当作是自己的亲生儿子,当初他们也并未隐瞒他小御不是自己亲生的,捡到他时,怀里有块古朴的玉佩,正面镌有“福录无双”背面正是~名字,宋御,遂用了~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