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小说吧 > 校园小说 > 悠悠茶香 [目录] > 第6章

《悠悠茶香》

第6章第三章 高~下台(第一节)

作者:超级大国 阅读字体选择:小字

一

9月10日是个重要的日子。这天是教师节。作为学生过来的我,自然对老师在心里表示感谢一番,以为这个日子像往常一样平平淡淡地过去,没有特别地留意。然而,高书记却特地一大早就赶到村部来,我已经起床了,看时间才七点多钟。“你怎么起这么早?”我招呼他坐,他一边坐下一边说:“人年纪大了,睡不着,早上起来我沿着大路走了一段,另外我心里呆不得事,张书记可知道今天是什么日子?”“今天是教师节嘛,我与老师已多年未联系了,只能在心里加以祝福了。你这样问,是不是有什么特别重要的事?”“是呀,就是为这教师节的事,往年村里拿出200元,村干部与教师一起欢度节日,今年小村并大村了,两个小学也合并成一个学校了,教师也多了,你看拿多少钱?教师这一块一定要重视,是关系村里下一代的事呀,几个干部和一些家长都在看着我们,学校的傅校长昨天已经打电话邀请我们了,我也把你的电话给他了。”

我知道高书记的弦外之音,因为这不仅是一件大事,而且钱要我垫付。我陷入了沉思:“教育这一块与千家万户相连的,没有教育就没有未来。山里教育落后,更要投入。一个月前,这两所小学我都去过,一所是当地的一个地主祠堂改建的,一所是建国后修建的,非常地破旧。教室的地坪高低不平,孩子们的课桌东歪西斜,老师与家长们看在眼里急在心里。另外,屋项的结构多年未修,已是危房,急需资金整修。”高书记有些着急的打断了我的思绪:“你表个态呀,怎么办?”我反过来问他:“你看呢?我听听你的意见。”他用一种揶谕的口吻说:“高书记进步真快呀,这一问厉害。我推开天窗说亮话,拿一倍,你看行不行?”“太少了吧,我准备拿一千,村集体拿400,另外从我的办公经费中拿600元,给孩子们买些书、本子和笔之类的学习用品,算是我初来此地第一个教师节的见面礼吧。另外,我建议村干部就不要去打扰了,拿这么一点钱,还要是去吃回头吗?”高书记点头表示赞同。

我找来文书,在小店买来一个大信红封,包上钱,在信封上写上“祝高岭小学全体老师教师节快乐”的贺词,请他马上送到学校去。

大约在文书去后一个小时,傅校长的电话来了,话筒那头是一个半百老人的声音:“张书记在吗?”“我就是,请问有什么事吗?”“我是高岭小学的傅龙之,想请您喝杯酒,您一定要赏脸呀。”“哦,是傅校长呀,您好。唐文书去了吗?他没有转达我和高书记的意思吗?”“文书在我这,我已经留下了。另外请村两委共度教师节是多年的规矩,我们学校已作了安排,您一定要来赏脸,酒菜不好,关键是一年聚会一次,交流增加感情,今后还请张书记与村两委多多关照呀。”我几番推辞不掉,只好答应去。

邀齐了其他的两委同志,我们一道去高岭小学。翻过一座**,来到一个山坳处,这一块地势很平,前后两进房屋,这就是高岭小学。跨进前排的圆拱形的门洞,我们进到院子里,院子不大,中间是一个小花坛,里面没有花,竖着一个旗杆,上面挂着一面鲜艳的五星红旗,在山风的吹拂下,列列招展。孩子们今天放假,学校里只有老师。现在的高岭小学只有五十多学生,八个老师,就这样的小的学校还在原岭头小村设了一个分校,那边有九个学生,两个老师负责那边。山区学生分散,又没有住宿条件,所以孩子们上学很苦,老师也不方便。

傅校长对我表示十分的感谢之情,说这是近几年来历任村领导对教师最尊重的一次,言语中充满激动之情,我被老人的真诚的絮叨搞得很不好意思,我注意到高书记脸上**不快的表情,我连忙打断傅校长的话,问他学校还有哪些急需要解决的困难,让他整理出报告来,请乡教委予以证明,我们找教育局和分管县长请求在中央下拨的中小学危房改造资金中解决一部分,然后村里再筹集一部分,争取在明年寒暑假期间对学校进行整修,保证学生的安全。

中餐十分丰盛,虽然都是家常菜,但让人感觉乡下的那种热情和好客。让我又回复到小时候在乡下的生活时光。那时最盼望的事是哪家亲戚做喜事。遇到红白喜事,我也坐在桌子一角,看着厨房里一片忙乱,小媳妇们、婶娘们洗碗的洗碗,烧灶的烧灶,厨师嘴里叨着烟卷,在阔大的案板上操作着,烟火快接近嘴时,在大家的惊呼声中,他**一动,烟头准确地穿过钢筋格子窗户,飞到外边的阴沟里。“别把烟灰当盐呀”,小媳妇们一阵阵起哄。更有趣的是那些跑堂的,肩上搭一块围巾,像个店小二一般无二,端着大圆盘,上面放着烧菜水碗之类的菜肴,在各个桌子间穿梭不停,并伴着一两句清脆的吆喝:“菜来了,四季圆子”“菜来了,年年有余”┉在上菜的间隙,他一边用毛巾擦汗,一边与客人们说笑,将酒席的气氛引向**。这时主人家狗和邻居家的狗也来凑热闹,在桌子底下钻来钻去,争抢落地的骨头。粗大的尾巴在人们的腿上扫来扫去,吓得小孩子一声声尖叫。

这洋溢着浓浓乡土气息的农家宴席让我久久不能忘怀。它是一种朴实,一种真诚,还有一种文化的因素浓缩其中,给人十分的亲切和温暖。这与在城里饭店里赴宴完全不同,那是一种奢华,一种礼节性的交往和象征性的敷衍,一种绅士式程序化的操作,就像应景之作,酒终人散,各自归家。而乡下,每逢办大事时,远方的亲戚来了,住上几天,聊起家常没完没了,晚上好两三个人挤在一张**睡也是常有的事,总有一种温情让人感动。

老师们轮番轰炸,酒量不大的我很快就招架不住了,我跑到外面开了“杂货店”,这是我到村里来第一次吐酒,虽然很难受,但我心里畅快,我要用实际行动证明我对教师的感情,对教育寄予的期望,也要证明我做人的真诚。傅校长见我多了,不让我再喝了,并给我盛了一小碗锅巴,那是柴火锅烧的,十分香脆,令人口齿生津,香气盈腹,离开乡下多年后再次复尝此美味,又使我怀旧的情结更加浓郁了。



本章已完结,下一章内容更精彩喔。

下一章“第7章:第三章 高~下台(第二节)”内容快照:

『第三章 高~下台(第二节)』

二转眼间~派已经快三个月了,时令已是秋天,正是实施项目的好季节。我把全~的~~都放在项目~,跑~跑~,终于四万元项目资金全~拨到乡财政的帐~~。乡~~求这四万元不能一次拿,必须~据项目实施的~度分期拨付。秋天的~村,~眼金黄。这是一个收获的季节,农民们忙着收苞米,中稻,芋头,收完这些,就~种油菜、麦子。高德标~的大田里苞米收~来后,就~人平整田地,先是将田地分成条块型,然后

~~

>> 阅读第7章 第三章 高~下台(第二节) 返回小说目录

版权声明:本小说数据来源自互联网,本站只对小说基本信息(目录信息、最新章节列表信息、第三方阅读地址等)进行整理收集,我们不以任何形式提供小说正文内容的在线阅读及全本小说下载服务。 如果收集的小说公众信息侵犯了你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会跟据情节严重性对其中的信息进行删除屏蔽。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