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点30分的时候,由省城始发,终点到站北方市的列车准时停留在预定的列车轨道上,只等火车站喇叭声响起“尊敬的旅客同志们,由省城开往北方市方向的K288次列车,已经开始检票,有乘坐本次列车的旅客,请在二楼3侯车厅等候检票”
去往北方市的旅客以及朝这个方向去的旅客可是轰的一下都站起来了,开始拥挤地去排队,元大臣和元世杰也从座位上站了起来,但世花并没有站起来,她安慰自己的爸爸和弟弟说:“不用去给他们挤,反正你们两个都买的是坐票。”
“有坐票是有坐票,但咱还拿那么多行李的,早上车可以找个放行李的地方。”元大臣说。
“那也行,反正我已经买了站台票,咱三个也能拿下这些东西。”世花说。
8点40分,火车站喇叭中开始响起:“负责检票工作的同志,K288次列车已经开始检票,请检票。”
之后喇叭又响起:“尊敬的旅客同志们,由省城开往北方市方向的K288次列车,已经开始检票,有乘坐本次列车的旅客,请在二楼3侯车厅等候检票,请在3站台上车。”
元大臣爷三个开始随着挤挤嚷嚷的人群向站里面走去。走在下天桥的时候,世杰看到父亲微驼的背已经显的那么苍老,后面的白发也多了一些,背起那沉重的包裹虽然不那么吃力,但也可以看出他的岁数已大。世杰知道自己的爸爸的确老了,他为了这个家庭,多次去煤矿,去建筑工地,去做各种杂活,去舍尽自己的全部力气被别人长期短期的雇佣。每次想到这些世杰都想哭泣,可男儿有泪不轻弹,他只好被泪水化作文字去表达自己对爸爸那种别样的爱。
元大臣和元世杰上了火车,世花把东西递给弟弟说:“你和咱爸上车吧,把行李放好。”
“好,你回去吧,姐。”世杰说。
“回去吧,我找到了我和你弟弟的座位。”元大臣也通过车窗给女儿世花说。
“好,等火车走了我再回,你们坐好,把行李放好,路上吃的我已经给世杰说了。”世花还是不放心地说。
“知道的,火车估计要走30多小时才能到,估计明天下午能到北方市。”元大臣说。
“你回去吧,火车快要开了。”大臣又说。
“恩。”世花答应到。可是她并没有要走的意思,她想等火车离开了站台后再走。毕竟弟弟这次出的是远门,他要离开自己的半年,她担心自己的弟弟在那边能不能过的很好,会不会有什么不适应。
世杰通过车窗向姐姐挥挥手说:“姐,你回去吧,回到你学校后给咱妈打个电话,说我和咱爸已经从省城出发了。”
“好,路上注意行李,路上车上有热水,你就和咱爸泡点方便面吃。”世花仍然带着不放心的样子安慰弟弟说:“到了北方市别忘了给咱妈和我各自打个电话。“。
“好,我知道了,姐,你回去吧,你也别忘了回到学校后给咱妈打个电话。”世杰说。
就在这个时候,远处喇叭里又传来广播员的声音说:“正在检票的工作人员请注意,由省城开往北方市的K288次列车马上就要由本站开出,请停止检票。”
“你回去吧!姐。”世杰向姐姐世花挥挥手说。
世花没有说什么,她只是也向弟弟和爸爸挥挥手。
列车开始开动,他们姐弟两个并没有停下挥手,一直等到列车走了很远很远,他们才停了下来,世花才缓缓地向后移动脚步,离开站台,向出站口方向走去。
出了站口,世花并没有直接走向那趟101路车的站牌,而是一个人慢慢地步行向前。
她在想自己的弟弟终于有出息了,自己的弟弟终于上了国家一流重点大学,她们元家以后的日子将会慢慢地有所好转。
她在想自己明年就要毕业了,她不打算考研究生了,她要找份好的工作帮助家庭解决弟弟的学费。
她在想爸爸和弟弟要在火车上度过一个夜晚,估计要很累的,爸爸和弟弟无论多么瞌睡,他们一定不会买卧铺票的,这又让爸爸和弟弟受委屈了,不过她自己也没有什么办法,毕竟这个家庭很穷,弟弟的学费才基本够用。
她在想……
直到她感觉自己实在走的有点累了,她才搭乘一辆公交车返回学校。
火车上,世杰临窗而坐,元大臣紧挨着儿子而坐,他们父子两个心里都乐滋滋的,有种说不出的高兴,他们都知道这一上车,然后一下车的时间,火车就到了北方市,世杰也就到了自己的大学。
坐在元大臣父子对面的是两个中年人,听口音,应该也是这个省城的,于是元大臣就开始和他们说起来。
“你们是到哪里下车?”元大臣问道。
“在北方市下车啊!“一个回答道。
“我也是在北方市下车,你们到哪里啊?”另一个说。
“我们也是到北方市下车。”元大臣回答道。
“是送学生的吧!“一个问道。
“是啊,送这孩子到北方大学读书的。“元大臣仍然一脸高兴地说,好象他无论走到哪里都要让人知道自己的儿子考上了国家一流大学——北方大学。
“哦,那可是个好学校啊!”另一个说道。
“呵呵”元大臣和元世杰都乐呵呵地笑了。
“好学校,交的学费多啊!”元大臣笑着说。
“那也值得啊!上个好大学比上一般的大学强多了啊!”一个说。
停了停,世杰问一个道:“你到北方市做什么去啊?”
“我以前在省城师范大学读的电器工程,这代表我们公司去北方市为一家电厂做设计工的。”一个回答道。
“啊?你是省城师范大学毕业的?”世杰惊奇地说。
“是啊!怎么?”一个回答道。
“我这孩子以前也在省城师范大学读书啊?”元大臣说。
“你不是送他读大学吗?怎么以前也在省城师范大学读书?”一个吃惊地问。
“人家是读研究生啊!”另一个说。
“不是,以前我在省城师范大学读了一年,当时我学的机械工程,感觉专业和学校都不太好,就回到高中复习了。”元世杰说。
“回去后,又复习了一年才考到这所北方大学的。”世杰接着说。
“啊,这样啊!好有志气啊!“一个说:“不过,那省城师范大学在咱们省也是一所不错的大学了。”
“是啊!,但我感觉不大适合做老师。”世杰说。
“你是哪年在省城师范大学读书啊?”一个问道。
“我是2002年啊,你什么时候毕业的?”世杰问道。
“我刚好比你毕业提前一年,我是2001年毕业的。”一个回答说。
“那你认识你们那届一个学生会**孙磊吗?”世杰问到。
“咋不认识,他给我是一班,那人挺会说的。”一个说。
“是啊,他留在省城师范大学教学了。”世杰说。
“哦,那他全是靠的关系,但估计他工资还没有我的高。”一个说。
“现在省城师范大学老师的工资也不底,那个时候我上学的时候他的工资就1500多元了,现在估计要拿到2000了。”世杰说:“你在北方市的工资是多少啊?”
“我工资现在是3000多点,不过我的活有点累,几乎每个月都要到北方市去一趟的。”一个说。
“那你在北方市那里做什么?”世杰问。
“主要帮那里一个电厂设计电路安装等一类的技术,干起来是比较轻的。”一个说。
“你看看人家,那个时候你要是不从省城师范大学回高中,你不也毕业了吗?一月工资3000多,不少啊!”元大臣看着自己的儿子说。
“呵呵,回来又回来的好处啊!”一个说:“考上北方大学到时候毕业了更好找工作,工资也更高。”
“都一样。”世杰说。
“你在省城师范的时候,知道一个叫朱国志的校党委书记吗?那书记可好了。”世杰说。
“他现在还当党委书记的?”一个问。
“不当了,好象听说退居二线了。”世杰说。
“你跟他熟悉吗?”一个问。
“还一般,他认识我。”世杰说。
“他还认识你,你不简单啊!”一个说。
“他啊,那个时候写的文章好,在省城师范那一年混的不错,还在省城人民广播电台做过,你们学校的那党委书记好像也很喜欢写东西,他们就在那台长的牵引下认识了。”元大臣顿了顿又说:“这孩子还在你们学校团委主编一份杂志,写了不少文章,所以很受那书记的重视。”
“哦,这样啊!那朱书记的确很喜欢写东西的,好象出了几本书了。”一个说。
“是啊,好象有一本《创造学理论》就是他编著的,我上学的时候还学呢!”世杰说。
“是啊,我上学的时候也学,都是卖给学生了,赚的都是学生的钱。”一个说。
一个继续说:“你不知道,当初他没有当党委书记的时候,学校行政机构阴险的很。”世杰一听说阴险的很,就想听听,旁边的另一个和元大臣也都竖起了耳朵打算好好听听。
“当初,他还是一个校长的时候,学校为了让省城师范学院改成省城师范大学,费了不少力气,请了不少人,最终在2001年那年国家教育部通过了学校名字由‘省城师范学院’更‘省城师范大学’的申请。”
一个喝口水继续说:“改了名字,院党委要改为校党委,学校领导机构都要变革,自然一些人员要升官,一些人员要降官,学校上层领导机构自然明争暗斗的就比较厉害,就在由‘省城师范学院’更名为‘省城师范大学’挂牌的时候,当时的学校的党委书记就莫名其妙地死亡了。”
讲到这里,元大臣父子和另一个旅客都用一种疑惑的眼光盯着那一个旅客,他们几乎异口同声地问到:“咋死亡的?”
“咋死亡的?”那一个旅客用一种玄妙的眼光看着其中的世杰说:“你想咋死亡的!有人说是因为劳累过度而死的;有人说是被人暗害的;也有人说他得了心肌梗塞而死,反正说法不一。”
他继续说道:“反正后来,那位党委书记去世后,朱国志就当了书记,并且还亲自给那位前任党委书记做了追悼会。”
“哦,怪不得现在我们那个学校的校团委书记就是那党委书记的儿子。”世杰松了口气说。
“那是理所当然的了,父亲做一把手,肯定也得给他儿子找个好差使啊!”一个说道。
然后他们都开始了沉思,世杰心理想,原来以前他所在的那所大学行政领导竟然是那么的复杂啊,怪不得他当年在学生会混的时候总感觉有一种被官僚气氛所压抑。想起他在那所省城师范读书的那一年,除了自己在交往方面有所长进,其他学习一概不那么理想,他想这次到了北方大学以后,绝不在加入什么学生会,也绝不加入什么破烂的协会了,他要好好学习,他要成为学习上的尖子,他要在那个大学掌握所有属于自己专业的知识,此外他还想在那个北方大学修双学位,要让自己的才得到充分的提高。
就这样他们几个除了吃东西、打扑克之外,然后就不在说什么了,一直到了当天晚上午夜的时候,他们打扑克也累了,吃东西也感觉没什么胃口了,就又开始了一轮新的话题,当然这次话题也是元大臣父子最关心的北方市的问题。
“你在北方市工作几年了。”元大臣问那一个旅客道。
“我啊,我在那里工作两年了。”一个回答到。
“你呢?你工作几年了,在那里?”元大臣又问另一个道。
“我在那才一年。”另一个道。
“那个地方在那大西北的地方,冬天最底温度是多少?”元大臣问。
“那地方冬天温度很底,一般都在零下二十多度。”一个说道:“不过那里的冬天不冷,每家每户都有炕,炕下烧的是煤,像学校里面和城市里面都有暖气的,我在那里两年了,感觉比家里还暖和。”
“也是,北方市是全国有名的铁矿和煤矿基地,煤当然要便宜,家家户户烧煤炭也合算。”世杰说。
“是啊,那里的煤炭和铁都比我们那里便宜,他们那里烧煤炭就像我们那里烧干材一样随便。”一个说道。
“不过也有穷的地方,他们不烧煤炭,专烧牛粪。”另一个说道。
“牛粪也能烧啊?”世杰吃惊地说,在他认为中,牛粪就是用来做肥料给田地的,他从来没有见过牛粪也能烧的。
“当然能烧了,那里平均每人都合十几亩地,一家人都五六十亩地,一家一般能养200多头牛,上千只羊,那写牛的粪便不烧用来做什么?”另一个说到。
“那他们那里农村肯定很有钱的?”元大臣问道。
“是啊,有的农村牧民家庭比城市职工还富裕。”一个说道。
元大臣是第一次听说,农村比城市里面的人还富裕。那一直在他心目中认为城市人总比农村人高一等的观念好像有点松动,但他仍然不敢相信北方市那边的农村比城市还好。
“那他们城市人的工资一般多少?”元大臣问道。
“也说不准,无论哪个地方都有高工资有底工资的。”另一个旅客说道。他好像看出了元大臣的心思,他继续说道:“不过,那里的农村要是遇到特别冷的冬天,牛羊会冻死很多的,那样农村就会赔本的,说不定几年的心血就完全陪进去了。”
“哦?!”元大臣一下子又陷入了那种农村人不如城市人的思想境地。
“总归来说,无论哪里还是城市比农村好啊,到时候这孩子毕了业能在城市找个工作就不错了。”元大臣叹气地说。
“像他这样的学校肯定能留在城市里的,也肯定能找个好工作的,你就不用担心了。”一个说道。
听了这话,元大臣父子心里都很高兴,他知道自己的孩子终于能摆脱面朝黄土,背朝天的劳累了。
之后世杰又问那两个旅客一些其他有关北方市的情况,那两个年轻人都详细地说了。
他们说在北方市的居民大多是外地人,所以方言都用普通话;说那里因为人员比较复杂,所以出门的时候要结伴而行;说那里冬天很干燥,要常和开水;说那里的人都爱喝酒,千万别喝他们比喝酒,你肯定比不过他们;说北方市到了冬天和春天风沙很大,最好不要出门;说……
……
到了第二天天亮的时候,火车终于驶入北方市所在的省。隔着火车车窗望去,让人感觉一片萧条,走很远才有一户人家,中间几乎都是荒地,草已经不在绿,树已经开始了落叶,有的地方几乎是一毛不拔,偶尔有条小河还是断断续续地流淌着,没有一丝生机。偶尔的牧羊人,轻轻地甩着羊鞭,显的那么无力。这一切的景象竟然真的如“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的境地,让元大臣父子感觉这里很不好,让他们很失望。虽然失望,但世杰想自己毕竟是到那里读书,到那里学知识的,他还是比较热爱着这片土地,热爱着这片属于他大学的地方,后来他专门写了一首短诗表示自己对这片北方的土地,对这片人们想象的大草原的爱。
诗曰:《冬日的草原》
冬天来到草原
冬天来到草原的湖泊
湖水开始屏住呼吸
草原寂寞地静
孤独的炊烟
偶尔的夕阳
映红了回圈的羊
牧人的皮鞭声
已经消失在草原上
到了下午近两点的时候,火车终于到了北方市,元大臣父子高兴地随着其他旅客下了火车。
(本小说《为了我的爱》第一卷完毕)
本章已完结,下一章内容更精彩喔。
下一章“第8章:第二卷——第一章、报道”内容快照:
『第二卷——第一章、报道』
元大臣父子一出站~就看到火车站有北方大学接待~的招牌,那招牌十分地醒目,~能够显示出这所全国一~大学的气派,也~以显示北方大学在北方市龙头老大的地位。招牌~停了几辆写有“北方大学通勤”的大型客车,客车是最新的,也~以显示出北方大学的富有和气派。据元世杰以前和蔓茹一起在他们市通过网络查询得知,北方市共有十几所大学,其中北方大学在北方市被尊为龙头老大,其他如北方人民大学、北方师范大学、北方财经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