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尘心蜕》第一部《嘉陵之波》长篇连载(1)
提示:
这是笔者陆续用了二十余年时间写成的一件东西(长篇三部曲,共计一百三十万
字)。虽然时下世人对种种时髦的玩意儿趋之若骛,而对这类或应属于历史的寂寞文
字反应相当冷淡了,但笔者仍深信茫茫寰海中必有知音,故尔还是采用这种方式将它
介绍出示。诸君有心,请关注并记住它吧!
《红尘心蜕》简介
这是一部以一个普通家庭二十余年的悲欢离合故事为基本背景、着重表现一个当
代青年人生遭遇和心路历程的长篇三部曲作品,共一百三十余万字。
第一部《嘉陵之波》主要表现在那种一切都显得扭曲和荒谬的年代,极左政治和
半**社会对一个普通的小知识分子家庭有形和无形的巨大压力,同时着重表现这家
庭中的一个子弟,作品的主人公,对真理、事业的个性化追求及其对命运的抗争,随
之也着力刻画一批同代人的不同脸像,借以展示这一时期的整个社会风情。本部思想
内容的择重点,放在个人在“政治社会”中的身心搏动连同其自我发展这个层面之上
。
第二部《乡中苦斗》所表现的主要是,在文明社会时代,反倒要去为最原始的“
生存”而奋斗,这样一种触目惊心的人生现实。在这一部中,主人公经受了种种常态
下难以设想的磨难,最后在身心两个方面都经历了一种至为艰难的蜕脱过程,终于勇
敢顽强且又超脱达观地挺了过来。从主人公的思想认识水平发展来看,本部中,他已
接触到了“存在与选择”这一人生命题,并时常都有意识地对人间的一些“久有定论
”的价值观念表示怀疑了。
第三部《新的生活》主要通过主人公所经历的一场反常而又炽烈的爱情,立体、
复杂地展示了徘徊于传统和现代交叉路口上的人性苦难,从而对本民族的伦理道德和
固有文化观念进行多方面的剖析反思。在此,主人公无论如何也都未能冲破那厚重的
历史积淀层,或者说,他想要全面地战胜自身,但却终遭重创,仍然只能在一定范围
和程度对生命的内外两部份进行驾驭。在对夸父式的失败的体验过程中,于是他对宇
宙人生的认识,又进了一步……由此,也就完成了作者对自己所理解的现代人格的精
心塑造。
2005年初冬,
江南蜕心堂。
——————————————————————————
《红尘心蜕》第一部
嘉陵之波
童山雷著
1979年——2002年
一个时代的折光缩影,
一股思潮的曲线演进;
一部平民生活的史诗,
一颗自由灵魂的心路历程。
1999年自识
序曲
清清的嘉陵江泛起了粼粼浅浪。太阳高挂在空中,它那无尽的、灿烂的光芒,均
匀地洒在江面上。天是清朗的。几朵高空的白云,从邻近的太阳那儿得到了足够的光
线,白得耀眼。它们轻松自如地在蓝天上慢慢膨胀飘移着,象是池塘中浮游着的一群
懒散且又颇显高贵的鹅。在靠近地面的低空,昏暗的层云积聚着:有黄云,有乌云,
有浑浊的灰褐色的云,也有浓厚的青紫色的云。这些杂色的云在一抹淡薄的烟霭中不
露声色地挤压变幻:有的是成片地浩然浮涌,有的却轮廓破碎,散软无力。终于,那
些碎云块陆陆续续地被挤出了云堆,尔后便寂然渺茫地消失在尘埃渐起的天边之上…
…
嘉陵江平静地在云影覆盖的地面涌流着。暮春时节,洪水还没有到来,一切都还
是汛前的样子。沙岸微微倾斜地浸插在水中,被江水淘洗得干干净净的。岸上那些未
泡在水中的沙,在太阳的照晒下,已开始泛白了。而正处在水平线上的沙,则随着微
波的起落,一会被推向岸上,一会又被卷进水中,并由此决定着这水平线本身的清浊
……在伸向江心的许多大滩上,遍布着不知是什么时候被急浪冲来的石子。人们既不
知道它们从何处来,也不知道最后它们还会到何处去。只见它们安静而又庄严地躺卧
在荒滩上,坦诚地展示着自己浑身被太阳晒出的裂纹和被风雨霜雪侵蚀成的痕迹。有
些石头,因为年代久远,棱角早已被磨平了,显得十分圆浑;而那些大约是不久前才
被冲来的石头,却还带着自己年轻的锋芒,正在等待着岁月的洗礼。
……
江水东去。浪花不断地冲刷和带走着岸边的石子、小草和泥沙。这倒是有情还是
无意,谁也不知道;但是,这嘉陵江不管是自己喜欢还是不喜欢的东西,也不管自己
本身是清流还是浊浪时节,都长年累月地依附在它的河**,按照自己惯常的轨道不
断地涌流,用它那千万只浪爪有力地拉走它所能够拉走的一切,丝毫也没有眷顾或顾
忌什么的意思。
(待续)
本章已完结,下一章内容更精彩喔。
下一章“第2章:红尘心蜕》第一部《嘉陵之波》长篇连载(2)”内容快照:
『红尘心蜕》第一部《嘉陵之波》长篇连载(2)』
~尘心蜕》第一~《嘉陵之~》长篇连载(2)一接连几个星期六的晚~,家里都有没有为薛琳举办过那种小小的画展了。因为薛唯松最近很少从学校回家来,而且他即使回来,也总是在同妻子洪淑贤嘀嘀咕咕地说着什么,无暇顾及儿~们的事。见自己无端地~了冷落,薛琳在委屈伤心之余,也很~纳闷。又一个星期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