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6日,星期二
本以为今天会分部门,结果等了半天,被告诉明天才能分,估计正式开始实习还得等到后天去了。
报社的办事效率或许可以代表现如今整个社会政府机构的办事效率!凡事都是不慌不忙,因为与自身利益没有什么干系,便有些事不关己的意味,不怎么把事当事。
带队老师上午过来看了一下,什么也没说就走了,也不知在干啥。本以为是我们这边安顿好了到电视台那边去为那边的同学操办去了,发短信给那边的同学,结果没人过去,真不知道都忙啥去了,或者是领导太累,需要好好休息休息。
这两日在这等着,怕有事不敢走,结果等到最后什么事都没有,就在无聊与空虚中度日如年,实在有些浪费青春,挥霍生命的感觉。都说不能做出一番惊天动地的事业,好歹也让我可以尽情地享受人生吧,可惜有时候总有诸多的事情缠绕自己,束手束脚并不能完全如意。这种让人生不得死不能得日子实在是难熬。
人在江湖身不由己啊!
制度内的人总的服从制度的管束。“吃人嘴软,拿人手软”,既然走进这个门,收了人家的钱,所谓“拿人钱财,与人消灾”,成了打工的人,就的服人管治。《前进巴格达》里面最后,美军的巡逻小分队在熬过围追堵截,返回基地的路上,新兵问一个中士:“为什么我们要来到这里,为什么要死人?”中士说了一句很让我难忘的话,“IT’SOURJOB!”,不是高调地说是“DUTY”,而是很现实很形象地称之为“JOB”。我想真的,这就是我们的工作。
晚上的时候随同学去外交学院,很有名却是很小的一个学院,走不到100米吧就可以看完教学区,餐厅和学院宿舍。听说中央财经大学和中国青年政治学院也不大,可见好大学并不是靠规模撑起来的。现在很多大学扩建,只重视硬件设施建设,最重要的师资力量,人文环境却忽略了,而且这种舍本求末的做法还很盛行,以为好环境就是一切,一味地以生活条件来吸引生源,扩大招生量,结果人是住下了,教育却跟不上,直接导致中国大学生多了,大学生的素质却差了,行情也不行了,卖不出去,滞销了一批又一批。
名学校是由名师、名学生、名成果组成的,外表的包装固然可以锦上添花,却不是立身之本。广告可以让别人知道有这么一所学校,却不能吸引别人以身试法轻易选择。名声和权威不是靠一朝一夕可以得来的,“千里之行,始于足下;九尺之台,起与累土。”成功都是用了几十甚至几百年的时间和汗水沉淀而得的。建校之初,在校园种下的树苗,等到校园里的树木参天,林荫遮日的时候,这所学校也算是有小成了。
十年树木,百年树人。要立一所学校,至少也需要一百年吧!北大,复旦,同济都已过了百岁生日,这些学校算是可以看到一些冲出中国的曙光了。
有时候会怕自己被制度化,所以随时都保持警惕,怀着一颗怀疑一切的心,捍卫自己独立思考的权利。我实在是怕有朝一日自己会被制度化,如果一天我真到了遇到了什么事都战战兢兢,办事循规蹈矩,不敢越雷池一步,那我的理想和抱负也就结束了,剩下的,就是和《一地鸡毛》中的小林一样,过着鸡毛蒜皮平平庸庸的日子。
年轻人都有锐气。但我现在有时候想,可能人到了一定的地步都会放弃自己原来的追求,而随着大流沦为平庸,不然那么多人,谁个以前不是有志青年,现在也不在为“柴、米、油、盐、酱、醋、茶”,一日三餐劳碌奔波么?现实在逼人一步步地妥协,越来越接近现实的东西,于是人们相继选择触手可及的东西,而最终放弃那远大而又似乎遥不可及的理想,成为芸芸众生中的平凡一员。
帮我联系实习部门的人还没回音,明天就要分了,也不知他安排好没,能不能分到一个好部门?事情没定下来之前,我真的不敢放心!
本章已完结,下一章内容更精彩喔。
下一章“第3章:我的报社实习生活(3)”内容快照:
『我的报社实习生活(3)』
3月7日,星期三终于知道了落~的地方,被分到了网络~。念分配名单的时候我一直担心,但最怕的事情终于还是发生了。随着同学一个一个被分走,迟迟没有我的名字,我知道完了,果真不错,被分~了网络~,在我想象中天天无所事事,翻翻报纸,倒倒茶~的~门。然而,塞翁失马,焉知非福?~网络~恰巧就遇到了~缺~片子的人~,恰恰又只有我一个学广电的,于是就派~了用场。头一天帮着编了一个片子,虽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