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大山人沉浸于酒水之中不能自拨,自然对酒史掌故也是相当熟悉。
相传,晋代洛阳城有一家“杜康酒店”,掌柜叫杜康。他请人在酒店门口书写了一副语出惊人的对联,上联就是:“猛虎一杯山中醉”,下联也是:“蛟龙两盏海底眠”。横批则:“不醉不要钱”。
当时“竹林七贤士”之一刘伶嗜酒如命,见这副对联语气凌人,心有不服,怒斥道:“小小酒家,竟敢出此狂言”。决心给杜康好看,于是一口气喝下三杯酒,不料一醉倒地,长卧不起。刘伶结发妻子以为他命归黄泉,只好含泪将他埋葬。没想到时隔三年,掌柜杜康出人意外地抱着酒坛子来到刘伶家中,搞得刘伶妻子一头雾水,问其故,杜康说是讨上次刘伶喝了三杯酒的酒债,刘伶妻子异常气愤道:“你难道不晓得他喝了你的酒醉死了?你还来讨什么帐?”杜康笑笑,要求去坟头看看。刘伶妻子见杜康不相信自己,就怒气冲冲将杜康带到刘伶坟前。杜康这才告诉刘伶妻子刘伶还活着,只是醉过去了。刘伶妻子不相信,杜康当下他拍着酒坛子朗朗道:“刘贤士快快请起,杜康给你带好酒来了。”。话音刚落,晴天里一个霹雳,刘伶的坟头忽地炸开了,刘伶红光满面从坟中走了出来,连声道:“好酒,好酒,真是好酒!我快要成仙了。”杜康迎上前去,搀住刘伶道:“我这个酒仙这次就是专程来接你这个醉仙的。”二人哈哈大笑,驾起详云,飘然而去。
刘伶一醉成仙的佳话,令普天下的酒徒向往。借这一典故里的美好事物招揽客源,不失为一种聪明的尝试。可是这副对联的口气未免太大,没有镇店之酒恐怕压不住阵脚,极有可能弄巧成拙。
“不醉不要钱”酒楼里的酒强烈地吸引着胡大山人,驱使他有了会一会此种酒的冲动。再说“不醉不归”酒家里的酒太过平淡,实在让他提不起兴致。于是结了酒钱,随一些赶新鲜的酒客来得“不醉不要钱”酒楼。
酒楼里三三二二已经聚集了不少人,店堂布置得大气不落俗套。左右墙壁上刷着一组图画,胡大山人细瞧之下不禁哑然失笑,原来这套组画说的正是杜康刘伶羽化成仙的故事。故事也更加完整,墙最后几幅画说的是杜康刘伶驾着五彩祥云结伴仙行,来到河南一个叫伊川的地方,看到秀丽俊美的九泉山、雄姿**的龙门山。杜康把酒坛用力掷向群山,坛中美酒洒向山谷,霎时化成六泉二河。从此,伊川的杜康酒名扬天山。
胡大山人心想:看起来店主也是附庸风雅的性情中人。于是对店主有了几分好感,准备好好品尝一下“不醉不要钱”,不管此酒优点,酒囊里的酒也干脆在这里补足算了。
主意刚定,酒保点头哈腰朝他施了一礼道:“大爷,楼上请。”原来二楼还有位置。
胡大山人随酒保上楼,安排好位置。
“大爷要几两酒?”酒保殷勤问。
“几两?笑话。”胡大山人一拍桌子,“先来三斤再说。”
酒保睁大眼睛,不敢相信地瞧着他。胡大山人见酒保神色惊讶,心中也是一动:看酒保怀疑自己的样子,说不定这酒还真有几分力道。不过,这酒无论怎么厉害,总不会是故事里的杜康酒吧。他相信自己的酒量足能应付。
胡大山人挥挥手让酒保快去打酒,酒保本想劝说他先来半斤试试,见他摆起架子,也懒得再说,朝楼下吧台喊了声:“楼上这位大爷要三斤酒。”顾自招待客人去了。
此言一出,满坐皆惊,众人纷纷回过头来打量他。个个眼睛象看活宝似的。胡大山人一见之下也是莫明其妙,难以理解。此店刚开张,难道众酒客全知道此酒极其刚烈,不可贪杯么?
背后有人扯了扯了他的衣角,胡大山人转过身,见一胖汉子对他憨厚地笑笑,用手指往西角方向一指,示意他注意那边靠墙壁的几张桌子。
原来,那几张桌子上东倒西歪地醉了不少人了。
胡大山人有几分明白了,大概刚才他去看店堂中的壁画,这些人比他先上楼,估计没要多少酒,几杯下去,酒量不济,一下子醉倒了。众酒客看了害怕,人人不敢多要酒。刚才酒保也是好心提醒他。
胡大山人对胖汉子感激地笑了笑。
胡大山人鼻子使劲地嗅了嗅,从邻桌飘逸过来的酒香里有一种淡薄的果味,类似于金沙江、岷江一带盛产的“荔枝绿”,“荔枝绿”是天下数一数二的好酒,平时很难喝到。
酒来了,胡大山人静心观色,酒液凝脂透碧,果然好酒。他好长时间没有品评过酒了,心痛的感觉让他丧失了品酒的乐趣,他那些引以为毫的感觉器官早已经变得麻木不仁。今天不知为什么,他又有了品酒的兴致。
他微微舔了一下,入口微酣,绵柔爽净,郁而不猛。不见得酒性怎么刚烈,怎么那边一下子醉倒那么多人。胡大山人一口气喝下一大碗,他眼角瞅见好多酒客目不转睛地盯着他,心里觉得好笑:这帮人无非是想看我的洋相罢了。当下也不理会,“咕嘟”一声,第二碗酒又下肚了,众酒客目瞪口呆。
胡大山人心想索性连第三碗也一齐干了,忽地腹中如火烧起一般,五脏六腑烈焰腾腾,热乎乎全身舒展。看起来这酒后性十足,来的也快,不过凭他的酒量,这点酒仅是杯水车薪。
众目睽睽下,胡大山人第三碗酒一干而净,众酒客喝起采来。
酒保不知何时立在他身边,毕恭毕敬道:“大爷,再来三斤如何?”
胡大山人怪笑道:“刚才你不是劝我少叫一点么?”
“刚才是刚才,现在是现在。大爷真是海量,我们当家的说了,只要你想喝,不管多少都上。而且酒钱打五折。”酒保一五一十地告诉他。
“这倒是稀罕。”胡大山人乐不可支,“喝酒只付一半酒钱,何乐而不为。不过能问为什么吗?”
酒保擦了擦桌子回答:“不知大爷进来时看到没有,本店是‘不醉不要钱’,您老不醉,走人了,我们当家的就收不到钱,所以……”
“所以,你们当家的愿意给我打半折,为的就是让我喝个稀瓜烂醉。看来,我不喝趴下,是走不出酒楼了。”胡大山人替酒保说了下去。
“哪里哪里,”酒保连声解释,“我们当家的还说,好事不过三,只要您大爷连喝三次三斤酒不倒,不但酒钱全免,还赠送大爷三坛酒。总不能让金字招牌第一天开张就栽了。”
胡大山人听得兴起,连连说好:“店家也不用这么麻烦,六斤酒一齐上吧,省事。”
众酒客听了他们俩人对话,又是钦佩又是羡慕,只恨没有胡大山人的酒量,可以免费享受美酒。
胡大山人心里则笑死酒楼老板,这个怨大头老板做定了。区区六斤酒哪能奈何他。至于赠送的三坛酒还可以补允身边的酒囊,胡大山人如意算盘打得噼哩叭啦。
酒保打酒去了。
又有人扯了扯他的衣角,还是那个胖汉子酒客。
胖汉子向胡大山人竖起大拇指,脸孔尽露赞美之意。胡大山人还其一礼。
胖汉子走过来坐在他对面问:“客官晓得此酒出处么?”
胡大山人摇了摇头,表示不知。
胖汉子一脸敬仰之色,道:“那是几年前的事了,京城十里长街‘太白酒楼’发生了一件轰动天下的大事。曾有二位酒量深不可测、文彩飞扬天下的好汉在‘太白酒楼’拚了三日三夜的酒,斗了三日三夜的诗仍难分难解,不分上下,遂一时兴起,举杯邀十里长街的所有乞丐均上“太白酒楼”喝酒,光是残羹剩酒,便喝得一干乞丐东倒西歪,哗啦啦醉到一大片。害得听迟消息赶不上这趟豪饮的其他乞丐捶胸顿足,怆然涕下。”
胡大山人听了惊得一张口合不上嘴巴。
胖汉子动容地接着道:“这二位好汉一个奇胖无比,一个奇瘦不堪。”说到“奇胖”二字,胖汉子看了看自己的身子不好意思起来,胡大山人善意地笑了笑。
酒上来了,胖汉子请胡大山人先用,胡大山人一口一大碗,眨眼工夫又是三碗下去。胖汉子惊诧不已,当下赞不绝口。
胡大山人被胖汉子的故事吸引,他请胖汉子继续他的话题。
本章已完结,下一章内容更精彩喔。
下一章“第7章:人间多寂寞”内容快照:
『人间多寂寞』
胖汉子接着道:“这二位好汉豪气~天、才华横溢,俩人相见恨晚,英雄相惜。不求同年同月同日生,但愿同年同月同时~。俩人执~为盟,结为兄弟。品美酒,作好诗,同销万古愁。他们的故事不翼而飞,有~皆碑。”胡大~人叹了一~气,郁郁道:“千金难买一知己,有朋如此,不枉此生。”胖汉子连忙点头道:“运气好起来接二连三,胖瘦二位好汉因此尝到了天~最珍贵的绝世美酒,此酒的~泽醇厚人间独步无二,可谓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