沛国谯县(今安徽省亳州市),一对忘年交坐到了一起。
刚因堂妹夫强侯宋奇被诛而免官的曹操对这位父亲的同事是敬畏的,感激更是不消说,自己在少时鲜有享受赞美,这老头却是为数不多的几人中的首位。
千里马如有情感,内心最感激的就应该是伯乐。
曹操对桥玄便是如此,所以在桥玄未辞世时连玩笑都未敢开过,后来他率军北征乌桓时路经桥墓,行文作祭,才得以过了一把瘾,跟早已长眠的桥玄开了个小小的玩笑。此是后话不提。
按父执之理寒暄已毕,原太尉直接了当的说明了来意:
“看来老夫没看走眼啊,以后天下有可能是你的,能不能实现就看你的能力了,望你珍重自己;(世界是你们的,也是我们的,但是归根结底是你们的。你们青年人,朝气蓬勃,是早晨八九点钟的太阳,希望寄托在你们身上!)我这个太阳快要落山了,长话短说,就一件事:看在你我的情分上,待老夫死后,照顾我的妻子儿女。”
——括弧里的伟人语录是老孙的插话,觉得桥玄如果背诵过语录,肯定会这么说的。
其实原话极简单:“……吾老矣!原以妻子为讬。”
为什么以太尉之尊的桥玄会如此看重名不见经传的曹操呢?据史载说是桥玄“世名知人”。也就是说大家都知道桥玄会相面,是个八卦高手。
事情肯定不是这样的。
“世界上没有无缘无故的爱,也不会有无缘无故的恨”。
我不相信桥太尉得到了周文王的易经真传,从现今有据可查之寥寥的曹丞相童年故事中还是能看出点蛛丝马迹的。
每个人都有自己难忘的童年。日后贵为魏王,礼加九锡,死谥太祖的曹操也不会例外,不过那个时候大家是称太祖阿瞒的,吉利虽是乳名,大概用的人不多,只限于阿瞒的老爸老妈。
曹操对大家送给自己的绰号倒是不大反感,虽然从字面看这个“瞒”字略带贬义。多年以后,一些铁杆发小还是有意无意的当众这么称呼曹丞相,也没见丞相有什么明显的不乐。至于心里怎么感觉就不好说了,我估计跟**听彭帅经常大咧咧的直呼老毛差不多,反正有点那个。
小时的铁哥们当众称呼丞相的绰号,决不是胆敢戏谑丞相,只不过为了显摆给众人:“瞧见了吧?咱给曹哥的关系!?”——如此而已。
不过还是要提醒各位同学,尽量少做这种人家心里不乐意的事,车前之鉴:彭总以及后文我要提到的许攸,都栽在这点小节上了,当然,这肯定只是极微小的因素。
建宁元年之前的阿瞒肯定喜欢这个绰号,毕竟是自己一拳一脚一眉头的辛苦挣来的亲切,在曹操少时胡作非为的小圈子里,获得这些哥们的亲切可不大容易,这是帮什么人?地道的高干子弟!堪比后世太子党。这里面就有将来与曹操理不清恩怨的袁绍、张邈、许攸等人。
曹操的爷爷曹腾从小就“舍身为家”进宫当了宦官,历经四代小皇帝,终于趁着宦官得势的东风爬到了中常侍高位。
据说人只要官当大了可了不得,得了痔疮都会有人真心乐意的把舌头伸出来细细的舔摩疮部。现在骂某某人迎逢上司一般这样骂:“就会舔腚!”大概就是从东汉时传下来的。
太祖的老爸曹嵩原来是一方望族夏侯氏家的宝贝疙瘩,夏侯家做得更绝!干脆让儿子弃祖卖身吧,于是曹腾便有了个养子。宦官有了儿子,仿佛也给仕途带来了运气,曹腾坐上了宦官这个辉煌事业的最高位:大长秋!,即皇后的近侍,专门代表皇后管理宫中事务。皇帝年幼,少不更事,其实是皇后执政。曹腾当然也就在朝中炙手可热。
自古道:一人得道,鸡犬升天!一爹得宠当然儿子升官。再加上金钱万能的普遍真理在曹家具体革命实践中的灵活运用,曹嵩也就凭着德才兼备进入了中央干部二梯队的行列。
后来随着进入开放的官员市场时代,曹嵩也就顺应时代潮流,以勇于随大溜吃螃蟹的精神,在西园的售官拍卖会上,以一亿铜钱(按汉制等于一万斤黄金)的超低价,拍下了大汉军委**(太尉)的高官。
袁绍(字本初)不同,根子红,苗子正,家族四世三公,也就是上辈四代人都有人进过中央政治局常委!厉害不?比起阿瞒的爷爷舍生(殖器)求贵,何止光彩万倍?不过小孩们的心理跟成人士大夫不同,顽劣不问出身,倒是从没鄙视过阿瞒,反而曾被阿瞒结结实实的刷过一把。
据史载这一帮公子哥没做过多少行侠仗义的壮举,没听说有谁得过“见义勇为”奖。倒是有过这么几档子给太祖纯真童年脸上抹黑的事:
某年某月某日,哥几个鹰狗玩腻了,阿瞒出了个新鲜点子:“看见没?这家娶新媳妇呢,有胆量跟我把新娘子偷出来爽一把?告诉你们,我可是听说了,这新娘子可是个没**的靓女啊”。
美女当前,几个宏色接班人当然色胆包天,于是周密计划,详细分工,当夜付诸实施。
阿瞒自告奋勇,亲临洞房偷美女,哥几个把风的把风,装贼的装贼,一声“有贼”齐行动,阿瞒当真不负重望,竟真的趁乱把新娘给背了出来。
可惜袁绍毕竟没有曹操的胆子,也可能是见到曹操已捷足先登,近得芳泽,一时心不在焉,竟然失足跌倒在荆棘丛里,短袍后襟又被荆刺钩住,做贼心虚,越着急越挣扎不起。眼看就要偷香不成反挨一顿扁。
新娘子蒙头红遮面,耳只听得众人乱喊“有贼啊……抓贼啊!”心中暗自感激这位见义勇为的英雄背自己避难。
下边的阿瞒可急眼了:身上还背着一个活人呢!真沉啊,也不在娘家彻底减减肥再出嫁,看来这回要窃玉不成反要赔上几两肉了。
心中暗恨袁绍:“什么本初?分明是笨雏!”
贼有贼智,急中更智:“我先拉个垫背的再说,兴许祸水东引,我能独享美色呢。瞧咱爹妈给起的名:操、吉利、孟德,无不暗合今日情景,不就是猛得吗?”
当机立断,把手往袁绍藏身处一指,口中大喊:“贼在那荆棘丛里藏着呢!”
趁众人全力围捕袁绍之际,竟然载美扬长而去,下面就不必细说了……
被出卖的袁绍呢?听得阿瞒如此见色忘友,胸中怒极!生气事小,挨揍事大,情急之下竟然挣脱了荆刺,顾不得手脚被扎,奋起直窜。俗话说,一人拼命,万夫莫挡,一时间竟然不亚于刘翔百米跨栏,顺利突围成功。
这还能饶得了曹操?
谁知曹操面对袁绍的铁拳,面不改色心不跳,大义凛然:“本初,我救了你半条性命,你准备怎么谢我呀?”
袁绍做梦也没料到世上竟有如此厚脸皮,一时气噎无语。
“逃脱是硬道理,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你自己说,你现在是不是全身而退了?”
“这……我听到你小子卖我,情急拼命,才得以全身,能逃脱与你何干?”
“哦,情急?是谁使你情急如此?”
“是你阿瞒这坏小子!”
“让你情急得以逃脱的是我,那我坏从何来?”
“这……”
“没有我阿瞒救你心切,大喊使你情急逃命,你现在又能在何处?”
“这……”
“是不是我阿瞒救的你呀?”
“…….”
五内仇消成雨露,一腔怒散化甘霖。
袁绍被阿瞒一通忽悠,细想也不无道理。此事理所当然的不了了之。
本章已完结,下一章内容更精彩喔。
下一章“第4章:乱世顽童(2)”内容快照:
『乱世顽童(2)』
阿瞒.袁绍这帮纨绔公子哥的家庭背景有一点是极相似的,那就是都属于率先富起来的那批人。自古有物以类聚.人以群分之说,穷哥们是~不了他们这个富崽圈子的。他们玩鹰溜狗.偷~窃玉.胡作非为,却也有一个光荣传统:从不~穷苦百姓,更不持~凌弱。不过~是有谁在洛阳这块地界太风光了,那你可~小心了,这几位太岁通常会给你找点小~烦的,为啥?不需~理由,大爷想散心,行了吧?这帮人谁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