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子
秋。
天上,那浓重的乌云如同海浪,涌丘压着涌丘、后浪推着前浪,从天边涌来……闪电……炸雷……瞬间倾盆大雨从天而降……
秋天的雨会让人感到夏日的热快没有了,但是冬季的冷却要来了……
四百年前,也下着这样的一场雨。那是一个**,在南方某**村的村口,身型标致的徐婉儿身背一个蓝布包裹,打着一把雨伞,仓促而艰难的挣扎在泥泞的**路上。她要进京告御状,她要为她一家在几天之内失去的八个亲人讨个说法。
那个制造了徐婉儿一家惨案的贪官胡知州为了保住自己的荣华富贵,还要将徐婉儿杀了灭口。派出很多衙役在到处收查……
此刻,在徐婉儿的背后就不断的传来**的砸门声……在狗叫声、男人吵骂、老人哀哭、以及小孩的哭闹声中夹杂着衙役们那令人毛骨森然的喊声:“开门,快开门!”
“官府有令,谁要敢窝藏徐婉儿,就要全家杀头!”
“谁要是抓住她,官府赏银五百两!”
徐婉儿回头看了一眼,用衣袖擦了擦脸,又艰难的走着……这时,一个闪电滑过,在隆隆的雷声中她摔到了,她顾不得身上粘的泥水连忙爬起来又急急赶路……突然,她的脚下一滑,一下子扑倒在地。
这是一个史书上没有记载的故事。这故事发生在很久很久以前……
娇公主逃婚出皇宫冤民女告状奔京城
京城。气派的六王爷府门口,四个待卫威严地站在大门两旁,就连门前的那两尊石狮子也威风八面。
王爷府的深处,有一间精致的闺房,那是三公主的房间。十七岁的侍女海棠在为正在生气的三公主梳头。
三公主忿忿地说:“哼!我越想越不对劲。我舅父昨天晚上与父王喝完酒以后,跑到我房间里来,说什么要我招那个董尚书的儿子为驸马。”
侍女海棠惊讶地问:“真的?”
“海棠,我舅父是不是疯了?董尚书明明是个大大的奸臣,父王也常常派人查他,只因那个董尚书实在是老奸巨滑。父王查了几次也没查着什么大问题,父王也拿他没办法。我看那个破舅舅八成是得了董尚书什么好处了。舅舅也不想想,一个大奸臣的儿子能有什么好?再说,我还没玩够呢,海棠,干脆我给父王写封信,告诉父王说我那个破舅舅非逼我招董尚书的儿子为驸马,我要出去躲着他。咱俩借此机会到苏杭玩玩去!”
“三公主,那好是好,不过,我们要是就这么一走,王爷和夫人肯定会着急的,王爷一定会派人去找咱的,您是六王爷的掌上明珠,当然不用怕了!王爷顶多把你关上几天。可是,我还不得被他们活活的打死呀!那,我可要倒大霉了!”
“瞧你说的,我父王连骂都没骂过你,怎么会打你呢?再说,冤有头债有主,父王看到我给他们二老留的书信,一定会去找我那个破舅舅算账的。谁叫舅舅那么多事来着,我就是想让父王狠狠地骂骂他!看他以后还敢不敢多事!我的好海棠,你放心吧,不但我不能有事,我也能保你没事的。”
三公主站起身,走到窗前,向远处望去。
海棠说道:“我是个侍女,就该听公主的。再说,公主您都不怕,我还怕什么?可是,我们穿这身衣裳外出,未免有点太显眼了,那样会招事的。不如都换成普通女孩儿穿的衣裳出去玩,这样,既不受约束还安全,您看好吗?。”
三公主眼睛一亮,说道:“好哇!小海棠,就数你的鬼点子多,就这么着!你快去准备些衣裳。我这就去找我娘,再向她多要一点银票!收拾好以后,我们马上就走!”
海棠愣愣地看着三公主,三公主发现海棠正在看着自己便回过头去催促:“你快去呀,还愣在那里干什么呢?”
“唉呀!我的三公主,你现在身上就有一千多两银票,怎么还向夫人要银票?”
三公主不解地问:“海棠,难道这还有什么不对的吗?我常听人说,出门时要讲究穷家富路呢?我们多带点银票还不好吗?”
海棠走到窗前面对公主说:“公主啊,您那句话的本意是说出门在外时要做到有备无患,外出的人在路上要吃饱住好,要注意保护好身体。这是在家的人对外出亲人的一句嘱咐。出门带的银子足够用的就行了,带的太多了反而不好。我们俩只出去几个月,带上五十两银票就足够了,把多出的银票都放在家里,可别在路上给弄丢了。”
“怎么,才五十两吗?那能够干什么的?我看最少要带上一百两,不,我要带上五百两银票,这万一不够,我们远在他乡如果没有银票,那可就麻烦了。”
海棠叹道:“我的三公主,你知道吗?在我们乡下,一个四五口人的家庭一年也花不上十两银子,你拿那么多银票干什么?再说啦,您还想去向老夫人要银票,您倒是说说看,老夫人如果问您,您怎么回答?老夫人要是知道了我们要跑那么远去玩,您说,我们还走得了吗?”海棠接着学起老夫人的动作和腔调,“你要银票想干什么呀?”
三公主笑了,推海棠一把:“好吧,我就不要了,全听你的!只带二百两银票吧。”
海棠在三公主背后捂住嘴暗笑。
三公主自信地说:“反正,我身上还有一块御赐金牌。就算是我们遇到什么难题,就凭着这块金牌,那些官吏们,哪一个还敢不帮忙?”
海棠连忙说:“三公主,我们不到万不得一,您可别轻易地**金牌,弄不好它还会给我们带来不必要的麻烦哪!”
三公主说:“我知道了,快去准备东西吧,再晚了,父王要是找我,我们可就走不了了。好,我现在就写书信,你收拾好以后,马上就走!”
“是!我这就去。”海棠象风一样飘了出去。三公主找来笔墨坐到桌前飞快地写着信……
京城外的小镇上,三公主身着布衣,肩背着一个小包袱。海棠肩背一大包袱,手中提着一把剑跟着三公主边走边说:“三公主,您慢点走,我让您少带点东西您就不听。现在您又走的那么快,您想累死我呀。”
三公主说:“我这不是怕咱路上缺东西用吗。如果你真拿不动,等到了客栈我送人一些就行啦。”
正说着,三公主见到一个老乞丐向她乞讨,便随手扔到碗里一块碎银子,哪想到,这一下可惹了祸,立刻过来几个乞丐将她围了起来,争着向她乞讨。海棠连推带赶将乞丐驱散,她拉着三公主跑过几条街,看看没人追来,才带着三公主走进一家饭店,三公主满脸不高兴。
进了饭店,店小二热情地迎了过来:“二位姑娘,请这边坐。”
待二位姑娘坐下。店小二便热情地说:“天上飞的、地上跑的、水里游的、山南的、海北的,二位想吃点什么?请随便点。”
三公主气喘嘘嘘,生气地说:“什么东西好吃你就上什么!”
店小二:“哪,酒要什么酒呢?”
三公主没好气地说:“茶!”小二莫明其妙地退下了。
三公主不悦地看着海棠说道:“海棠,这是怎么啦?我给乞丐一点银子,你为什么打他们,还拉着我到处乱跑?你真气死我啦!”
这时,店小二端着茶水过来,将茶水放到桌上。
店小二劝说道:“姑娘,小店照顾不周别生气,茶水来啦,菜一会就好,二位稍候。”
海棠接过茶壶,小二放下茶杯,海棠边看着三公主边沏茶。
三公主冲着小二喊道:“谁生气啦?用你多嘴!”小二莫明奇妙地看了三公主一眼,又悄悄退下了。
海棠小声地说:“三公主,这可不是在咱府上,您是头一次出远门,不知道这外边有多乱。就说那些乞丐吧,有的真是从灾区里逃出来的难民,有的人却是些什么事也不干专门去讨饭的,有些乞丐还有帮派呢!我拉着您跑就是怕惹上麻烦。我们出门在外可千万不能惹上丐帮,以后,您要真想给他们些钱,也只能给几个铜板。”
这时,店小二端着菜过来。店小二说:“二位姑娘,菜来了,请慢用。”
海棠说:“放那儿吧。”小二放下菜,去迎接别的客人。海棠拿出些铜板递给三公主。
海棠小声地说:“三公主,如果您再遇到老弱病残的乞丐,你要是想给钱,就给这些钱吧。您可别小看了它呀,一个铜板就能买一个馒头了。”
“啊!这样啊。海棠,我哪知道有那么多的事儿呀,就连给乞丐钱还有这么多的讲究,真不好意思,那,你就跟我说说,怎么做才不能惹麻烦呢?”
海棠小声笑道:“三公主,您不生我气啦?”
三公主有些不好意思:“谁生你的气啦?你就快说吧。”
“您先吃饭,您一边吃饭一边听我慢慢跟您说。其实这些道理呀,我也是听我师傅和老人们对我说的。出门在外,这第一吗,就是遇到不认识的人别轻易的与他搭话。这第二呢,出门赶路要晚一点走,早一点住下,还要做到有大路时就不能图快捷而走小路,这第三吗,就是不吃不认识的人给的东西,不喝不认识的人给的水,这四……”
三公主说道:“你快别说了,听你这么一说,我都有些后悔了,怎么听着听着就象是这满世界到处都有强盗似的。”
海棠认真地说:“最重要的我还没来得及说呢,这四吗……就是出门千万不要露富,以防扒手和强盗。不过呢,只要咱们处处防着点就不会有事的,那当然也就没什么可怕的啦。这就叫做防人之心不可无。只要我们提前都予防到啦,那能有什么事呢?您说是吧?”
三公主沉思片刻:“海棠啊,看起来,那几年你跟你师父四处闯荡,还真有收获,这不,你就是比我有经验,我要是听你的那准没错。好啦,从现在起我就听你安排。”
海棠严肃地说:“还有一点,我,从现在开始,在外人面前就叫您姐姐,我可不是没大没小,那是为了避免别人知道您的身份而惹出麻烦。”
三公主笑道:“本来咱俩早该这么叫了,我就叫你妹妹,别管他有外人没外人的。”
“那可不行,我可不敢乱了规矩,您还是叫我海棠,反正我这名字很普通。”
“好吧,好吧,你瞧,咱俩光顾说话,菜都要凉了,海棠,我们快吃吧。”
二人低头吃饭,海棠不时的为三公主夹菜。
本章已完结,下一章内容更精彩喔。
下一章“第4章:三公主主仆奔苏杭六王爷派出两路兵”内容快照:
『三公主主仆奔苏杭六王爷派出两路兵』
六王爷府的客厅里,年近半百的六王爷和夫人正在喝茶。这六王爷长的浓眉大眼不怒而威。夫人对侍~说:“我一天都没见着明珠了,秋~,你快去~找来。”秋~:“是,夫人。”秋~匆匆走了出去。六王爷笑着对夫人说:“你呀,真是一天不见你那宝贝~儿就浑~不~,咱这孩子都快~你宠坏了。”夫人说:“王爷,您还不是和我一样?皇~只不过认了咱明珠为义~,你就象皇~抢了咱~儿似的,老是盯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