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方泛白,晨鸡报晓。
清晨的风吹过洛云河的杨柳在波光粼粼中荡漾开来,晨曦撒满了整个板桥村。
方家大宅就坐落在洛云河畔,掩隐在茂密的梧桐树下。
整个方家大院粉墙黛瓦,布局谨严,飞檐斗拱,错落有致。是由前厅,两侧厢房、后厅和后院构成,里外格局统一,是明清时期典型的大宅院,在前厅之后有一个天井,天井外观呈正方形,内侧则是圆形,意为天圆地方,突出“方”字作为本家的象征。
方家大院虽然历经风雨但整个院子的布局却依旧十分完整,院子内外的树木更是张显了这古宅的历史底蕴。
方家世代以经商为主,直到方立邦这一辈开始分化,从事的范围也不在局限于商业之上。但是方立邦的为人本分规矩也就延续了这一家族的特性。
这是一个阳光明媚的日子,对于方家来讲更是一个大日子。
为此老爷方立邦特地从皤滩的商埠赶了回来,留下大儿子方子温看守着生意。也许这个家最让他让心也就只有这个大儿子,在四个儿子中也只有这个儿子最像他,一心把心思放到经商之上,并且这个大儿子的禀性和自己几乎是一模一样只不过儿子有时候比自己直了点。
这一点也恰恰是老爷最担心的,他心里很清楚在商场上求生存“奸”字是必不可少的。
从外面赶回来的还有三儿子方少温,这个儿子却是方家老爷最头疼的一个。个性叛逆不说并且整天在外面招惹是非,有时候还十天半月的不在家。但是有一点却是让老太爷比较欣慰的是他是对四少爷方温赋是最聊的来的一个。
所以,老太爷常常很感叹为什么两个性格完全不同的人却可以如此亲密的在一起。
当然也有没有赶回来,二少爷方温山也是个不常回家的主。这些年的局势动荡不定,让二少爷一心想当英雄的人逮到了一个机会。这些年的拼搏他终于在地方上混到了一个小小的军官,不过这小小的军官却给老太爷的盐业买卖带来可不少的方便和利益。今个说是部队有些事情也就没有赶回来,只是差人回家报了个信。
夫人杜氏今个一大早就在后堂点了三柱清香,沐浴更衣之后换上了一身金黄的丝绸外套,显得十分雍容华贵。
这是一个门面,对于老爷这么爱面子的人来讲这个细节是绝对不可以错过的。
后厅是会客的地方,布置的十分精致。
大厅的正中有一副山水画,显然出自大家之笔。两侧有副对联:读书好营商好效好便好,创业难守成难知难不难。
对于方家这么一个世代经商并且一脉传承的行业能百年延续有他自己的生存道理,有或许对于方家来讲这副对联显然是他们一家的人生格言。
此刻,老爷就在大厅上坐着,下人给他端了杯上好的龙井,他一招手示意下人退下,自己却坐着抽起了水烟。
老爷抽水烟的时候往往是他想事情的时候,平时他更多的是想生意上的事情,但是这些天来小儿子的怪病让他伤透了脑筋。
小儿子方温赋从小乖张颇有灵性,只是天性善良无法胜任生意场上的买卖,所以老爷对于他都是随之任意发挥,决不多加干涉。
方温赋似乎从小就体现出了他与三个哥哥的不同之处,三岁识字并能背诵千家诗三字经,五岁时《唐诗三百六十五首》更是烂熟于胸,对于这样一个儿子,老爷更是感觉上天的恩赐。
老爷不是一个糊涂的人,这些年的时局动荡他心里很明白只有商学结合才会有更好的出路,方家这么些年来出个读书人不容易,所以他在放温赋的身上也寄托了极大的希望。
正在这个时候,一个声音从前面穿来,穿过天井而来:“老爷老爷,李先生的师父半盏茶的工夫就可以到了。”小六子气喘吁吁地站在了老爷的面前。
老爷放下手中的烟抬头对小六子说道:“你快去后堂通知太太,让她拾掇拾掇来见客人来。”
“好的。”小六子说完一溜烟的跑去了后堂。
老爷回头对一个下人招了招手说道:“快去把秀秀叫来,天都亮了那么久了,还不见个人影。”
只一会工夫秀秀就出现在了方立邦的面前,一脸的疲惫。
老爷问道:“今个怎么起的那么晚?小少爷怎么样了?”
秀秀赶忙解释说:“昨夜晚睡,今个起不来。”
“那小少爷呢?”方立邦问道。
秀秀细声的说道:“昨晚上还挺好的,估计还在睡。”
“去看看小少爷,等会有先生过来看病,你务必让小少爷准备一下,不可以失了礼仪。”
“好的。”秀秀说完就下去了。
就在这个时候秀秀迎面碰上了刚回来的三少爷,三少爷对秀秀说道:“你去告诉四弟说我等会就去看他。”
秀秀知道三少爷对小少爷最好,就笑道:“小少爷早就记挂你了,我这就去告诉小少爷去。”
三少爷挨边在老爷身边的椅子上坐了下来,叫了老爷一声“爹。”
老爷鼻子里“哼”出一声,问道:“这些天你去哪了?连个信都没有。”
三少爷听出了这话中的责备之意,端起对面的茶就喝,喝完才说:“刚从后地村回来,张三在码头上出了点事,我出了个面。”
“你懂不懂规矩?让外人看见了笑话。”老爷并没有太在意三少爷的话,只是责怪他端起自己的茶就喝。
三少爷满脸堆笑说道:“爹,这不就你我爷俩嘛,没有外人不碍事。”
“就一定要做个外人看嘛?你看你都老大不小了也不学点什么整天在市面上混,你还想这样混到什么时候?“
三少爷有点不高兴说道:“爹,我这一回来你就教训我?”
“教训你怎么了,教训你是为你好。也不和你大哥学着点,总给家里惹麻烦。”老爷的火一下子就上来了,愤愤地说道。
三少爷并没有再说话,因为这些天父亲为了生意上的事情已经够烦的了,也就没有再说些什么。
这个时候小六子跟在太太的身后从后堂走了出来了,太太对老爷说道:“你又在教训少温,他不刚回来嘛。”
老爷叹了口气说:“谁叫他不争气呀。”
太太笑道:“好了,今个他也是有心,能回来看看弟弟。”
三少爷笑着说:“母亲说的是。”
老爷又“哼”了一声转头问小六子说:“那个先生快到了吧?”
小六子说道:“估摸着时间也快了吧。”
三少爷说:“那还楞着干什么,快去出去迎近来。”
“好的。”小六子说完就跑了出去。
“这小子还挺能跑的嘛。”三少爷笑着说,“母亲,我去看看弟弟先。”
太太点点头。
老爷说道:“你再这么惯着他,会惯坏的。”
太太说道:“少温个性顽皮了些,但人不坏,我这当妈的比你清楚多了,你就放心吧。”
太太的话让老爷舒心了点,也没有再争下去,只是说道:“这个时间我估计那先生还没有吃饭就被咱们请来了,要不吩咐厨房做个早点,不可以失了礼仪。”
太太笑道:“就知道你在乎礼仪,我已经吩咐下人去做了。”
老爷开心的笑了笑:“还是你最了解我呀。”
太太说的道:“不知道那先生是否真能治好温赋的病。”
老爷安慰道:“我们就等着那先生来好了,你不要担心。”
太太说:“我只是一直奇怪为什么温赋在胭脂桥上跌了一跤就成了这个样了呢?”
老爷安慰道:“温赋的病只是个意外,你可别迷信听了那胭脂桥的传说。”
太太一脸凝重,慢慢地说道:“我看不管怎么样?改天让温赋随我去一趟普济寺求佛祖赐福去灾。”
老爷点点头表示同意。
秀秀走进小少爷的房间的时候,小少爷已经靠在**正在看书。
秀秀赶忙说道:“郎中说了你不可以太劳累。”
方温赋放下书笑着对秀秀说:“读书并不累,你不用担心。”
秀秀又问:“书真的有那么好看吗?”
方温赋笑道:“书不好看,好看的是书的内容,等我再多教你些字你就可以去看书了。”
秀秀把手中的一脸盆水放下来说道:“好呀,我也要看看书上都写了些什么,不过,你还是先洗脸,给你看病的先生马上就好到了。”
正在洗脸的时候三少爷笑嘻嘻地走了进来问秀秀道:“秀秀,什么事怎么高兴呢?是不是小少爷又答应带你出去玩了?”
秀秀的脸马上红了起来,细声地说:“三少爷你又取笑我。”
“哥,这些天没有见你,去哪了?”方温赋见三少爷一出现就问道。
“后地的张三在码头和人吵了起来,我出去化解了一下。”三少爷说道。
“你真像个保长,什么事情都管。”方温赋笑道。
三少爷说:“要不是张三那小子和我谈的来我怎么可能趟这趟浑水。”
“这事情棘手?”
“也不是,就是张三在皤滩码头卸货的时候不小心把一个人的货给弄错了。”
“哈哈哈……”
本章已完结,下一章内容更精彩喔。
下一章“第3章:看病”内容快照:
『看病』
老爷和太太在后厅正在说话间,小六子突然从天井跑来~道:“老爷老爷,郎中先生快到了,就在门~了。”老爷放~~中的~烟,太太放~~中的佛珠相互望了一眼同时走出了后厅。走过天井时,明~的阳光~透高耸的梧桐书叶,稀稀落落的在地面留~班驳的剪影。老爷~脸堆笑的和太太走向前厅,他们的眼神浸染了所有~切的希望,小少爷~赋的病是他们的一块心病。方宅的大门十分气派,黑漆的大门在阳光~显得十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