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三次战役胜利结束,一个短暂的休整期来到了赵久财他们中间,可是赵久财怎么也高兴不起来。没吃,没喝,冻伤严重,部队的非战斗减员异常严重,作为司务长,赵久财的嘴上起了一圈水泡,他尽自己最大的可能为部队寻找吃的,爬树,将松仁一粒粒剥下来;挖地,将能吃的树根草药都挖了出来,混着雪水熬煮,给战友们做了吃,可尽管如此,战士们仍然经常挨饿,赵久财想要下山找点吃的,可山下的村子里早已没有了人烟,能逃的都逃了,逃得远远的,一点吃的也没留下,赵久财三次下山,三次空手而归,看着战友们满怀希望的眼睛渐渐变得黯淡,变得彻底的失望,赵久财的心里好似被刀一下一下割着。雪水松仁,现在已经成为一道名菜,赵久财看着锅里的松仁越来越少,雪水越来越多,内心的痛苦一般人是无法理解的。
入夜,赵久财痛苦地抚着肚子,他睡不着觉,别人都以为他这个司务长是最不会挨饿的,可是事实上,他是最饿的,他把自己的那份留给了战士们,现在,他已经整整三天,没有吃东西了,饿了,总是抓把雪塞进嘴里胡乱吞下去。战争,残酷的战争!“睡吧,睡着就不饿了。”赵久财对自己说,他强迫自己闭上双眼,这天夜里,他做了一个梦,一个让他不愿再醒来的梦。
2.宋恒淑在厨房里忙来忙去,准备过年的那口大肥猪提前杀了,又宰了只鸡,她做了红烧猪蹄、红烧猪肘,做了小鸡炖蘑菇,厨房的热浪熏得她的小脸红扑扑的,可她丝毫没有不快的感觉,相反,脸上还透着幸福,透着那种小女人一样的幸福。
她的赵久财回来了,经历了生离死别,经历了千辛万苦,经历了枪林弹雨,他终于安安全全地回来了,赶了多天的路,疲劳至极的他现在正躺在热乎乎的炕头上,蒙头大睡。宋恒淑不忍心叫醒他,菜凉了又热,热了又凉,反反复复。可她要让她心爱的人好好的休息,她坚决不去叫醒他。
他醒来时,已是黄昏,他看到她躺在他的身边,脸上带着幸福的笑,他轻手轻脚地起来,尽量不弄醒身边的她。他知道她太累了,他的归来并没有能让她好好的休息一天,反而让她劳累了一天。他知道的,厨房里摆着好多好吃的,他真的有点饿了,可是他吃不下,泪,在他的哽咽中往下流,感动,还是什么?他也说不清楚。他只知道,她是个好姑娘,她为了等他,容颜逝去,青春不再……
他为报答她,重新举行了婚礼,他不再英俊潇洒,她也不再年轻漂亮,可两个人的脸上都有相同的笑容,那是幸福的笑容。“一拜天地”,“二拜高堂……”他的胸前别着那朵大红花,她的面容藏在红盖头下,他牵引着她向新房里走去……
她坐在床前,红烛摇曳,这是一个美丽的夜晚,今夜,他们结合。她安静地坐在那里,等着她的他进来,揭去她的红盖头。她不急,时间一点点的流逝,红烛燃去过半,她依然只是静静地等待着,她知道他一定会回来,所以她不急,那么多年她等已经等过来了,她不在乎今夜这短短的几个小时。现在她听到外面依旧在喧闹,来参加婚礼的人还没有离去,她的丈夫还在外面陪着客人,但是她知道他一定会回来,轻轻推开房门,揭掉她的红盖头,熄灭红烛……
清晨了,鸡已经叫过了三遍,宋恒淑翻了个身,不情愿地睁开眼,她很恼这鸡叫,可她的脸上依然挂着幸福的笑,多美的一个梦啊,她真希望永远不会醒来。
3.赵久财很恼把他叫起来的人,可是看看天,已经大亮了,他只好起来,肚子咕咕叫,他也没有办法,紧了紧腰带,他还得为战士们一天的伙食而奔波,“唉,你说你干吗叫我起来啊?吃饱了喝足了再叫我多好?”他埋怨着那个叫他起来的人。战友笑笑,“不叫你,不叫你你是吃饱了,我们一天可就都得饿着了。”
“笨不笨啊你,吃饱了我能不给你带么?”赵久财一边洗漱一边和人斗嘴。“别吵了,赶快吃饭,有战斗任务!”团长一声令下,大家立刻老老实实吃饭,说是吃饭,其实就是炒面就雪,即便是炒面就雪,挺多人也是和战友分食着。
4.美军第八集团军现任司令官李奇微在他的指挥所里,在一盏昏暗的瓦斯灯的帮助下,反复查看着作战地图和历次作战记录。从中国志愿军入朝作战以来,中国人与联合国军共进行了三次大规模战役,联合国军在前两次为**一方,后一次为防御一方,但无一例外,三次战役均以联合国军的失败而告终。这个时年55岁的陆军三星上将,相貌显然要比他的年龄老,但他那双布满血丝却仍然锐利的眼睛告诉人们这决不是一个简单的角色。在一本作战笔记簿中,李奇微的眼睛一亮,他不禁读出声来,“第八集团军第一次向鸭绿江的**,从1950年10月25日遭到中共参战部队的埋伏攻击,大规模战斗从26日开始,至11月2日第八集团军主力撤至清川江以南为止,历时8天;第八集团军第二次向鸭绿江的**,从11月25日夜开始遭到中共军的攻击,战至12月2日,中共军就停止了对溃败的联合国军的攻击,历时8天;第三次是中共军与北朝鲜军队于12月31日黄昏全线向联合国军发动大规模**,战至1月8日,中国军队即停止**,历时8天。”
多么巧合啊,三个8天,三个相同的数字,三种相同的作法!李奇微绕着他的指挥室踱着方步,他在沉思,难道这仅仅是巧合吗?不,绝对不是!他马上翻出他的笔记本,在上面写下“中共军队不具备长时间攻进的能力。显而易见的是,由于联合国军的空军优势,使得中国军队的运输时断时续,甚至不得不靠人力、畜力,沿着崎岖的山间小路,肩扛背驮。而在紧张的攻进战斗中,粮食完全靠作战战士的随身携带,一旦粮、弹消耗完毕,而补给又不及时,那么攻进随即停止。这就是中国军队的攻进战锐势只能保持一个星期左右的原因。中国军队来势汹汹的**,无非是‘礼拜**’而已,而由于中共军队担心白日作战会遭到联合国军空军的轰炸,一般只在夜间作战,天亮后便会隐蔽起来,这同样减少了他们攻击作战的时间。而且,大大增加了他们的作战难度。这种限制一旦被我军利用,那么中共军队将在军事上难以有所作为。我决定要我的部队连接一线,互相策应,齐头并进,而且推进的速度不要过快,要稳扎稳打,稳步向前推进,不给中国军队以穿插分割的机会。”
1951年1月25日,一直处于溃败中的联合国军向我军发起了**,在粮食弹药补给均不足的情况下,我志愿军被迫开始了第四次战役,志愿军总司令彭德怀要求“力争停止敌人前进,稳步打开战局,并从个方面加紧准备,仍做长期艰苦打算。”根据这个要求,志愿军司令部作出了第四次战役的作战预案:由志愿军韩先楚副司令员指挥第三十八、第五十军和人民军第一军团在西线组织防御,抗击敌人向汉城的**,钳制敌人主要**集团。东线则让敌人深入,而后由邓华副司令员指挥第三十九、第四十、第四十二、第六十六军实施战役反击(主要是南朝鲜李承晚军)一至两个师,进而向敌纵深发展突击,从侧翼威胁西线敌人的主要**集团。如反击得手,可制止敌人的**;如反击不顺利,敌人将继续前进,我军则准备退至三八线以北地区,给敌人以坚决回击。
5.“横城阻击!”与这个命令同时到达的还有另外两样东西,一样让赵久财乐得合不拢嘴,赶紧给战士们弄了点好吃的,粮食终于在发起战斗前送了过来,虽然很少,不足以彻底消灭饥饿问题,但也已经是雪中送炭了。通讯员一边吃饭一边告诉了赵久财另外一个消息,赵久财一把抓住了通讯员的衣领:“你说什么?”通讯员手里的饭碗掉在了地上,惊愕的看着赵久财,“咋,咋了,我说,王少奇同志失踪了,极有可能被俘了。”赵久财房开通讯员,一屁股坐在地上,“王少奇失踪,极有可能被俘!”
“不,不会的,他不会被俘。”赵久财喃喃的说,王少奇,赵久财对这个名字再熟悉不过了,王少奇就是那个为了掩护他而受伤的小王。部队出发的时候,小王被安置在了朝鲜老乡家里养伤。现在,他失踪了。怎么会?小王怎么会失踪?赵久财一遍一遍地问自己。
原来,部队出发后不久,受伤的小王就悄悄离开了老乡家,他不愿再给朝鲜人民添什么麻烦,同时他也很想马上回到部队参加战斗,他想自己身上没有武器,为了不给他带来不必要的麻烦,大部队离开时把他的枪带走了,而且,现在他的打扮也和朝鲜人民一样,他觉得自己无论如何也也不会被美军抓住的,他大摇大摆的向部队开进的方向走,但他知道自己的语言可能会露馅,就尽可能抄僻静的小路走,翻山越岭。一天夜里,他在一个山林里赶路,远远的看到了有火光在闪,他以为在这种地方宿营的就只能是我们的志愿军部队,他高兴的跑过去,嘴里喊着,“同志们,我回来了!”等走到近前才发现,这是一支黄头发蓝眼睛的部队,惊讶之余,小王转身就跑。美军士兵不紧不慢地拉动枪栓,瞄准,“突突突”一梭子子弹打在小王的前边,小王马上换了个方向接着跑,美国鬼子们看着小王像一头迷路的小鹿一样乱撞,哈哈大笑。小王还不知道,现在他已经落进了敌人的包围圈里。一个美军士兵**手枪“啪”一枪击中了小王的左腿,小王立刻扑倒在地,美军士兵爆发出一阵叫好声,小王艰难地往前爬,他要逃出去,他不能落在敌人的手里,不能,就是死也不能做敌人的俘虏……
6.**!**!**!歼灭敌人!赵久财和他的战友们在敌人最害怕的夜晚向敌人发起了**,他们像一群天兵突然降落到敌群中,以最猛烈的炮火打击敌人,将敌人冲得四零八散,将敌人向包围圈中赶。天亮的时候赵久财他们退到山上,准备夜晚时再次发动攻击。敌空军的飞机盘旋在我军阵地上空,**地投弹、扫射,赵久财他们隐蔽的山林着起了火,一棵棵树被打断,倒下来,燃烧,战士们在雪地中卧倒,但是,白茫茫的雪地上仍然有点点的血红。高射机枪张开了它的嘴巴对着空中嚣张的敌机吐出一条条火蛇,很快几架敌机冒着黑烟翻滚下来。
美国兵在空中火力的掩护下开始向我军阵地发起冲击,他们像一群恶狼一样冲向我军阵地。志愿军战士瞪着火红的眼睛,稳稳地端着手中的枪,美国兵在冷冷的杀气中向前冲。200米,100米,50米,枪炮在怒吼,志愿军战士也在怒吼,赵久财跳出掩体,端着冲锋枪,**地向敌人扫射。
撤退!撤退!离开这些**的中国人,离得越远越好!美国兵的心中现在只有这一个念头:这里简直就是人间地狱!刚才还活蹦乱跳的战友此刻却无声的倒在地上,美国人也是人,他们也会惧怕死亡,对亲密战友的逝去,他们也会悲痛,他们也要复仇,但是志愿军战士打得实在是太猛烈了,美国兵不敢站在如雨点般的子弹前,他们也不想拿自己的生命开玩笑。人,总是爱惜自己的生命的!可他们的指挥官不,摆在他面前的只有两条路,投降或者不惜一切代价冲出包围。在军人的荣誉面前,他选择突围,虽然他很清楚包围他的中国军队在数量上要大大多于他,生命?荣誉?他选择了后者,他像他的集团军司令官一样,手里拎着手枪,脖子上挂着手雷,命令他的部队继续冲击,不许后退!在他的强**,这些士兵再次向山上冲击,但显然已经没有了锐气,颗颗手榴弹在他们中间爆炸他们不得不继续后撤。
激战仍旧在继续,干粮早就吃光了,战士们忘记了饥饿,忘记了疲劳,在他们心中,现在就只有杀敌!赵久财心里明白,想起了饥饿又能怎么样呢?巧妇难为无米之炊,没有粮食,赵久财也没有办法。敌人的飞机高高地盘旋着,突然,他们越过了志愿军的阵地,向山下俯冲,扫射,投弹。赵久财猛回过头,在密集的枪弹下,穿过滚滚的浓烟,一群朝鲜老乡向他们拼命跑来,一位鬓发苍苍的老大娘跑在最前面,头上顶着一个白布袋,“高射机枪掩护!”赵久财一声高呼,带着几个士兵向朝鲜老乡跑过去,一发炮弹在朝鲜老乡的身边爆炸,跑在最前面的老大娘一下子拿下头上的布袋,飞身扑在了布袋上,鲜血顺着她的额头流了下来……
赵久财带着战士们扑上去,掩护着群众们到安全地带,这群朝鲜老乡们纷纷把手里的东西交给志愿军战士,萝卜、地瓜、米饭……赵久财看着这些东西,心里有着说不出来的感觉。他知道,这些老乡的村子前几天刚刚遭到美军的轰炸,这些东西是他们从火堆里抢出来的糊口的东西,这些可爱的朝鲜人民,他们宁愿自己饿着,也要让在前线的战士吃饱!负伤的老大娘缓缓第醒过来,她看着周围这些在极度的饥饿与疲劳中消瘦的战士们,眼里含着泪花,带着歉意地说:“亲人们,对不起你们,没有好吃的,将就着吃几块萝卜、地瓜吧!”赵久财偷偷地转过身,擦掉泪水。这就是朝鲜人民,伟大的朝鲜人民。可我们的战士有怎么忍心吃这些东西呢?赵久财的手伸进衣兜,指尖碰触到那50块钱,“恒淑啊,当年你跟我说,拿着这五十块钱,留着路上应应急,现在,让它见证中朝两国人民的伟大友谊吧。”他掏出那50块钱想顺手塞进那老大娘手里,虚弱的老大娘却一把打开了他的手。“干什么?我这东西是钱能买到的么?我是上前线来做生意的吗?难道你们帮助我们打仗是我们拿钱雇来的么?”老人的语气稍微缓和了一下,“孩子,我活了60多岁了,我儿子死在美国人手里,我老头子也死在美国人手里,他们都是英雄,要不是你们,我也早就死在了美国人手里,60多年了,我没见过你们这样好的军队,也没见过美国和李承晚那样野蛮的军队,他们伤天害理,杀人放火,他们根本不是人,是畜生,该天杀的畜生!孩子,记住,我对你们只有一个要求,消灭这群坏东西!”老大娘说着,气息已经变的微弱,“孩子,吃吧,吃吧,吃饱了好去杀那群天杀的!”朝鲜老乡们亲手把东西送到战士门手中,赵久财含泪吃下老大娘的东西,老大娘笑了,那笑永远定格在那一刻。
赵久财缓缓起立,向老大娘的遗体敬了一个标准的军礼,回过头看着大家,“同志门都看见了吧,我们虽然离开了祖国,可是到处都有我们的亲人,他们不顾生死给我们送粮送物,我们该怎么办?”战士们异口同声,“坚决消灭美国侵略者,为朝鲜人民报仇!”司令员含泪吹响了冲锋的号角,那号声满怀着悲愤,在“为朝鲜人民报仇”的呼喊中战士们像潮水一样冲向山下的敌军……
7.1951年4月21日,带着对敌人的满腔愤怒,志愿军战士在朝鲜人民的帮助下,痛击美国侵略军,胜利结束了第四次战役。赵久财却无论如何高兴不起来,这胜利来得太不容易了,它是建立在多少条生命之上的啊!朝鲜老大娘去世之前的教导让他至今难忘,可恶的侵略者,等着吧,在中朝两国人民的共同努力下,一定会把你们赶出朝鲜半岛,让所有人都过上和平幸福的日子。赵久财站在老大娘的坟墓前,深深的鞠躬,鞠躬,眼泪在不经意间落下,滴落在白雪上,与雪融为一体……
本章已完结,下一章内容更精彩喔。
下一章“第11章:第十一章”内容快照:
『第十一章』
1.1951年4月21日,朝鲜战场~第四次战役宣告结束,但此时,朝鲜战场~的主动权已经不在我军~里,怎么办?志愿军总司令彭德怀~里拿着烟卷,在简陋的指挥所里来回踱步。打?我军现在极度疲劳,后勤供应又严重不~,真的打起来,对我军恐怕不利。不打?敌人很可能从中发现我军的弱点,继而大举~,那样就更~烦了。彭总将~里的烟掐灭,快速走到办公桌前,提起笔,又放~,将熄了的烟又点~,靠在椅背~,“打,还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