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雨的七月,在很多人眼里是黑色的,它不知断送了多少泱泱学子的求知之路;“八年奋战走‘阿专’”——这样的故事耽误了多少人,耽搁了多少青春年少!可它也是最美的七月,火热的阳光,郁郁葱葱的杨树林,**着我的梦想。
七月,高考来临了。第一科语文考得很顺利,作文写得不错。第二科化学是我的强项,用化学老师的话说,化学我有资格做其他同学的“老师”。可就在这个强项上,我却考得晕晕沉沉,当我意识到自己哪儿不对劲的时候,一看表,仅仅剩下了最后五分钟。考卷上尚有三十分的题目没答。所幸,一身冷汗后,我清醒了过来,做到最后一个题目的后半个问题,基本答完(即便如此,化学分数仍比我平时成绩差了近20分)。
出了考场,我赶紧到医务室找了大夫。“我感冒发烧,有没有什么特效药,我怕会影响到下面的考试。”我一脸焦急,可怜巴巴地询问着当值大夫。“没事,我先给你打上一针,再给你开点药;记着明天、后天上考场前先到我这来打一针安痛定,保管没事。”“不影响考试吗?会不会烦困?”“放心吧!”大夫很肯定地对我说。之后的两天我遵医嘱每进考场前都去打上一针安痛定。如大夫所说,不但不困,精神反而比平时更好了。每科我都是只用一半时间,就早早地答完了等着交卷。
终于考完了,这简直就是一场战争。而在这场没有硝烟的战争中,没有绝对的胜者。我们没有战胜任何东西,我们仅仅是这一考试制度的俘虏。我讨厌考试。难道考试是为了检查我们对知识的掌握程度吗?不是,考试是在变着花样让一些人考不上大学。如果我们的大学可以容纳下所有的考生,那么我们就不会再考试了,到那一天我们的精英人才论者会找出什么美丽的词儿形容我们的大学呢?
扔掉那些80%连看都没有看过的试卷和练习题库,我打点行装,告别高中。无论是否能考上我理想中的学校,都要和你说再见了,我如释重负。那一刻,天好蓝,云好白,空气好清新,一切都好美。剩下的事就是漫长的等待,等待出榜的消息,等待一纸沉甸甸的入取通知书。
我是在一个远房舅舅家得到的被第一志愿录取的消息。虽说本在预料之中,但当这份惊喜真的来时,我仍无法克制自己。我们一家人都长久地沉浸在这张薄薄的纸片上了。母亲笑了。我们一家人都开心得笑了。整个生产队的老老少少都为我们一家人高兴。
“总算快熬出头了,卫东他娘,没白让孩子上呀!孩子有出息了!”乡亲们的话暖着母亲的心,热着母亲的泪。儿子上大学了,她当然高兴;可钱呢,数目可观的学费哪来,她没当我面提过一个字。她内心的苦有多少,我又知道多少。
在即将满二十周岁的那年,我终于走进了大学,开始了我的大学生涯。
大学对于每一位学子,绝不是60分万岁,也不仅仅是换取一张毕业文凭,一份理想的工作。她仅仅是个开始,是一个人梦想起飞的地方。
从前买不起书,没书看的日子结束了!走进大学图书馆的第一天我就爱上了她。从西方哲学经典、心理学专著,到西方文学名著,四年大学给予我的实在太多太多。“我愿作你一生的影子/直到天边飞起那美丽的太阳鸟”这是我高中初恋时写给她的诗。上了大学以后,我不再喜欢用这些感性的文字抒发心情,我更喜欢思想深邃的文字、睿智的哲思。我从柏拉图、亚里士多德一直读到了黑格尔、康德,从萨特、尼采读到了海德格尔、伽达默尔,跟从这些大师的思想脉络,我寻找着现实生活,探寻着人类文明走过的足痕。我开始反驳那些把马克思主义当哲学的人,站在一个极端的视角下找先哲们思想的软肋;但我未必真的懂什么是哲学。四年对于哲学对于那些喜欢哲学并致力于研究的人是太短暂了。
相比哲学,心理学离每一个人都要更近些。从前书写心情日记养成的良好习惯,以及由外向内无时无刻的自我关照,帮助了我在阅读心理学书籍时将诸多原始的、初级的带有个体个性化的领悟在理论层面上得以重构。我用心地读过弗洛伊德的绝大多数著述,也有过报考心理学研究生的想法。但我无法做出这样的决定,我不能再给家里增加任何的负担了,虽说也有过三次勤工俭学的尝试。在大学期间,我摆过书滩,卖过袜子,也开过近一年多的洗衣房。
对自己未来的规划设计,在大学期间不是日渐清晰,而是愈发地模糊了。我将何去何从?不考研,没有大学的学术氛围,想在理论研究上取得怎样的造诣是不现实的。我仍在坚持着诗歌写作,但更多的笔触已经不是诗歌,而是思想。对于诗歌,我没有细心研究过,也不知道究竟什么样的作品才能称之为诗歌。那时候我的写作更多的是用语言铺开一种心境。不够扎实的语文基础,无功底可言的文学初探,在很大程度上不允许我有这样的奢望——将来能从事与文学有关的工作或者从事专业的文学创作。我究竟该何去何从?我迷茫了。
2007年4月21日至22日
本章已完结,下一章内容更精彩喔。
下一章“第4章:寻找自己”内容快照:
『寻找自己』
第四章.寻找自己矛盾是一切思想的起源。我们还不~够幸福,都有着某种不~,所以我们~望更多,我们~地追求着努~着,以此寄希望于某一个时段~的幸福。当一个人否定了一条预定的道路时,必须在最短的时间里找到另一条道路,也只有如此方走得出~茫。我是在夜里,借着烛光,或是借着宿舍走廊里并不明亮的灯光读的那一本本西方文学名著,读长篇小说的~很好,特别是夜里,四周一片宁静,独享那份夜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