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管是现在还是以前,成绩绝对是老师衡量一个学生价值的重要标准。
一个学生,不管具备什么特殊才能,比如绘画、音乐、体育等,只要成绩不够好,都会被认为不守本份,将心神分给了旁门左道。反之,一个成绩好的学生,只要在其他领域稍微突出,就会被老师认为“实在太杰出了连这个都会”的放在手心里痛惜。
我校东源中学业不例外。
无可否认,功课好的学生到处都是,多如牛毛,但偏偏我就不在其中。可以说,我是个严重偏课的人,对于数理化英,我觉得在生活中并没有多大的作用。于是,我丝毫提不起兴趣。
因为作为一个中国人,总不能满大街的说英语,用f(x)跟菜农小贩讨价还价,吃饭都用光合作用催化定理来解释吧?所以月考下来,我的成绩在班上的倒数几名沉浮,弄得我挺愧对乡亲父老的。
总的来说,全年轻一千多名学生,我经常在四百多名外游魂似的徘徊。我的数学整个烂到翻掉,肇于我连负负得正这种基本概念都无法理解。对于因式分解.....好端端的分解个大头鬼?这不是吃饱了撑着没事找事做么?
毫无意外,我的数学月考罕有及格。呵呵,那些同样需要脑袋的理化英也是摇摇欲坠。只要试题稍作变化,我就立即死给他看。有次我甚至还创下了整个年级物理月考16分的难堪记录!!更恐怖的是,老杨就是教物理的!
南国的秋天,有着终年模棱两可的绿。在任何季节,一抓就是一大把。我们唯有用温度的变化来感知季节的更替和时间的流逝,否则,我们根本无法触摸到迷人的金秋。
有一天,朋友突然问我相不相信承诺。我说我不信。因为我从不轻易相信别人的承诺,怕会是遥遥无期的等待;也从不轻易向别人许下承诺,怕自己做不到。所以每当有人叫我认真读书的时候,我总是无言以对。
说到底,我也不知道我在学校里究竟干了些什么。
很多时候我都感到一阵莫名其妙的空虚:我上课不是和周公约会和同学讲话,就是在桌位上神游太虚。通常听着听着,脑子就开始混乱,不由自主的走神。思绪随着轻柔的风,飘荡得很远很远。
更多时候,我也会在草稿纸上在书上胡乱涂抹一些伤春悲秋富含韵味的凌乱文字,在光线充沛的教室里平凡的度过一天又一天,在晚修课后和朋友一起跑到饭堂买宵夜,在渐次熄灭的教学楼的灯光中,把自己的声音融入了漆黑的夜里,与别人的声音汇成一股洪流。
喧哗流过原本寂静的校园,流过校道旁两边的扶疏树影,流过灯火通明车水马龙的城市,流过月色溶溶群星闪烁的暗黑天空。
然后,我抱着日复一日的疲惫和盲目的等待,以及对明天卑微的希望对明天满腔的热情,渐渐入睡。
本章已完结,下一章内容更精彩喔。
下一章“第5章:那些~并快乐着的日子《4》”内容快照:
『那些~并快乐着的日子《4》』
回忆似乎总是有着美丽动人的形态,总是让我在不知不觉中回想到了过去,让我在不知不觉中沉沦到一种经过臆想和虚荣的修复之后的接近完美的幻象中。《朋友》这首歌,总是带给我许多莫名其妙的感慨。记得在黄村中学,全班合唱时,很多~生都哭了,~生的眼眶也微微~~。而我却没心没肺地~~自己的眼睛,数着有多少人在悄悄的落泪。歌~~出了教室,飘~在空气中,~透了云宵。我不知道许多年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