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在前面的话:
我多年沉溺在文字里,感觉着文字的魅力和快感。这些黑豆一样的汉字,就像那些苍青的矿石,陪伴了我孤寂的生活,让我在苍白的日子里抬起头来,看到一丝丝颜色。他们是我的精神家园啊。就是守着这样牧歌般的世界,我才能在缺土少水的太行山里,开出一些如米小的苔花。我每登上一座座高山,俯瞰一个个峡谷,我每望山鸟在天际低飞高飞,听山风在身边忽疾忽徐,沉浸在一派逍遥之中。这逍遥是远离尘嚣的寂静,是与世无争的平和,是心旷神怡的淡远,是徘徊宇宙的旷达。是我心深处的快乐!
因为与文字的亲密关系,我的工作慢慢发生着微妙的变化,使我好象越来越在吃文字饭。谁都知道,靠文字是不可能养家糊口的。所以,吃文字饭的人多数是缘于生命的爱好,甘于守着清贫和寂寞。在这个崇尚物质的世界,我们能超然化外吗?不能,还要为稻墚谋啊。因此,大多数人的大多数时间都在为生计奔波,只能拿出可怜的时间关注一下文学,无论他有多么热爱他们。这就是生意人聚在一起往往要谈论一下文学,而文学爱好者们聚在一起往往要谈论谈论生意的根本原因。在这样一种尴尬的处境中,随着年龄增长,或者世事变迁,许多人最后放弃了文学。年轻的时候喜欢文学,是有朝气和灵性的体现;年纪大了再说喜欢文学,都快成为讽刺了。
我不怕讽刺!我好像有点愚钝,不在乎合不合流俗。我更看重我内心的充实。无论这是不是自负。经过多年的努力,我写了一些诗歌、散文,在我们这个巴掌大的小地方产生了一点点的影响。我这样想无论有没有夜郎自大的成分在,都必须看清,现如今,有多少人耐心看散文、读诗歌呢。
这是一个充满诱惑的时代。这是一个充满变数的时代。这是一个浮躁的时代。生活在这个时代的人,不可避免要面对许多选择。当我在这个时代的边缘工作生活了将近二十年以后,更加看淡庸常的日子和所谓的无谓拼搏,更加看重营造自己的精神世界。还是把剩下的时间充分利用起来吧,挤出那一点点的时间,加上自己难得的恬淡的心境,来思考一些问题吧。我就想,还是抓紧时间写点东西吧。
以前(将近二十年前),就是上个世纪八十年代末、九十年代初,我写过长一点的小说,名字叫《留给世纪的足印》。那时,我刚毕业不久(那时的我多么年轻啊),在太行山里的一座偏远的矿山,动笔写我的第一部中长篇小说。我每天晚上写呀写,在冬天的夜晚,手都冻麻木了也坚持写呀写,不停地写。大约用了三四个月,写完了那篇《留给世纪的足印》。小说写完了,春天也来到了。我记得当时把它誊抄一遍又用了一个多月。抄完后,我把整整三本稿纸的小说寄给了《人世间》杂志社。一个多月后接到回信,说很抱歉,杂志已经停办了。我又寄给《青春》杂志社,那已经是七八月天了,流很多汗。却从此泥牛入海,杳无音讯。我写过好几封信询问情况,都没有得到答复。我想,作为一家负责任的杂志社,中长篇小说的退稿,应该及时退还作者。那时,我在《青春》杂志社开办的作家预备班函授,对《青春》有独特的感情。我的第一篇小小说《拾人》和第一首诗歌《北方里有一棵白杨》就是在那里发表的。因为《人世间》是长篇小说刊物,我先寄给了那里,《人世间》既然已经停办,我立刻想到了《青春》,尽管《青春》不是以发表长篇为主的刊物。但是,就是这样令我有独特感情的杂志社,又令我深深失望。
我不可惜小说没能发表,我可惜誊抄的劳动。
现在,坐在电脑前用键盘写作,滋味是不一样。这个世界真是变化快啊。
这样好的条件,为啥不再写一篇小说呢。白辜负了咱们的网络。
写些什么呢?当然要写自己熟悉的生活!这是我这么多年总结出来的成功(仅只对我)经验。
现在的网游玄幻,大多数是凭空想象的。年轻人爱看这个,很吸引眼球很有市场。但是,我想,我还是不要去凑这个热闹了。我去写网游玄幻,写不过人家。
我有相对多几年的阅历,这是我的一个不可轻易得到的创作源泉。把这些稍加整理,就是一篇不错的小说。在这方面,素材还是很多的。
既然如此,就难免和现实发生冲突。我的小说中很有一些人的影子。那么,就套用一句话吧:
本故事纯属虚构,请勿对号入座。
好在,我的小说无论人物塑造还是发展脉络,都是循着现实进行的。我没有故意去抬高谁,也没有故意去诋毁谁。我一直想表述的是,那些年轻的生命,他们在生活的浪潮中,无论面对怎样的逆境,都充满了爱心。那么,他们为什么那么百折不挠、那么执著、那么甘于奉献和拼搏,那么耐得住空虚和寂寞,他们究竟在爱着谁?这正是我在书中要着力回答的。
本书故事梗概:
二十世纪八九十年代,太行山深处的一座铁矿山里,有一群年轻人在那里生活。他们用自己火热的生命,点燃了创业的赞歌。他们不畏艰辛,永远都乐观向上,顽强拼搏。当开放的脚步携着春风吹过,改革的大潮梳理着所有人的思想脉络。新的形势,新的时代,新的追求,新的探索,他们面对的将会是怎样的未来?怎样的生活?本书是对把青春和爱献给矿山建设的工友们的讴歌,是对国有企业改革饱含**的思索,是对逝去岁月的缅怀和寄托。小说于平实地叙述小人物平凡琐事的同时,闪耀思想的光辉和人性的光芒!作者QQ:499489051。期待与您的交流!!!
本书共分四部。
第一部:艰苦岁月。以几名刚刚毕业到矿山工作的大学生为主线,以他们在矿山的工作、学习、情感、生活为线索,通过矿山传奇人物——邻居大叔之口,回忆矿脉的发现、矿山的建设,展现了矿山最初发展的艰苦岁月。小小的矿山,就是一个小小的社会,是那个时代的一个缩影,人的真诚和虚伪、人的热情和冷漠、人的关爱和轻视,以及人在环境中的巨大变化,都将在这里一一展示。作为矿山的创业者,他们经历了怎样的心路历程、怎样的痛苦彷徨和怎样的情感折磨。在阅读的过程中,你将和他们一起感受悲欢离合,痛苦欢乐。
第二部:流金年华。随着国家经济形势的好转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设的逐渐深入,矿山迎来了发展建设的春天,各个方面的工作蒸蒸日上,矿山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内部三项制度改革、承包经营责任制、模拟市场运作以及股份制改造,矿山人的思想经受巨大冲击,行为方式发生巨大变化,观念得以转变,态度日益端正,越来越看到矿山进入了发展的黄金时代。同时,矿民关系日显微妙,各种矛盾纷至沓来,乱采滥挖甚嚣尘上,地方利益错综复杂,严重阻碍了矿山发展……
第三部:国企改制。
第四部:再相逢。
本书第一部主要人物:
方垒大学生半坡崖铁矿化验室副主任
小雪半坡崖铁矿职工方垒的恋人
严冬大学生半坡崖铁矿劳资科科长方垒的好朋友娟子的丈夫
娟子大学生半坡崖铁矿子弟学校教师严冬的妻子
郑红兵大学生半坡崖铁矿地测科科长方垒、严冬的好朋友
大老周半坡崖铁矿前任矿长方垒的邻居
老周婶大老周的老伴
万圣贤半坡崖铁矿现任矿长
邱红半坡崖铁矿职工小雪的好朋友
老秦勤劳致富的农民企业家
二勇老秦的儿子小雪的追求者
陈思方垒的初恋情人
第二部新加入人物:
沈建国半坡崖铁矿第三任矿长半坡崖矿业公司首任经理
李怀俭半坡崖铁矿第三任党委书记半坡崖矿业公司首任党委书记
本书隆重声明:
这是一部写实主义作品,反映了二十世纪八九十年代我国国有企业的兴衰和年轻人成长的心路历程。全文与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紧密相连,展示了国有企业改革的时代风云,以及职工群众的喜怒哀乐。
我要强调的是,一本书的写作,离不开读者的支持。写作的过程,就是思路成熟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我想请朋友们对本书提出宝贵意见。得到朋友们的帮助,是我最大的快乐和荣幸。
当你准备读这本书的时候,请先接受我诚挚的祝福。
谢谢!好人一生平安!!!
本章已完结,下一章内容更精彩喔。
下一章“第2章:劳燕双飞”内容快照:
『劳燕双飞』
生命是最重~的礼物,其次是爱,第三是相互理~。———玛吉·比尔茜矿~的夜宁静而辽阔。晚~的人在路边窃窃私语,把这~太行~里的小矿衬托得愈加宁静。~天星星投~微弱的光,在偶尔的微风中摇曳。在这样的夜里,刚分配到小矿工作的大学生方垒听邻居大叔摆龙门阵,暂时忘记了炎夏的暑~和情人不在的虚慌。方垒一来就认识了邻居大叔大婶。他们住在同一趟平房里,又是~邻,吃完饭就在一起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