宇恒在昏睡中醒来,便听听到有人大喊:“妈妈,妈妈,哥哥醒了,醒了。”
是说我么?宇恒不由的笑了一下,然后慢慢坐起。
“呵呵,恩公别起来呀,毒王说了,你体质弱,要好好休息。”这时走过来一个气势高雅的少妇,“我是这里的主人,是你就了我们母子俩。”
“没事的,夫人。”宇恒声音低低的。也难怪,几天的蒸腾,不死都便宜了。
“哼,这小子命还真硬,我还以为要等个七八天才能醒呢,竟然三天就好了。”一个满头紫发的丑老头冰冷冷的说。
“这还不是毒王你的医疗手段高呀。”
“呵呵,也是。呵呵。”
宇恒的性格最讨厌这样的人,本能的皇子脾气爆发了:“哼,什么医疗手段高呀,有乌和家族的医疗术高么,再说了,本少爷的体质里有自修能力,可以自行医疗。”
“你——”老头胡子一掘,随即大笑,“哈哈,是呀,无氏家族的人么,天生具有自行修复能力,你就是无雨尘的儿子吧?”
“啊?”宇恒感到很惊讶,大哥哥什么时候是父亲了?
“你不会不......?”老头很诧异,一转眼珠,忙说了一句,“你接受他的仪式了吧?”
宇恒深深的看了他一眼,感觉这个老头有些不对,却又不知道不对哪里,也就没多想:“是呀,他在我昏迷的时候给我继承了一种什么仪式。其实我感觉他象我的亲人,张的有那么好,和我挺象的,我就叫他哥哥了。有时后感觉他更象爸爸,可是我们再一起才不到几天,就散了,也不知道他在哪里?不过,他对我非常好,我很想他。”
“这样呀,那你可想出去?”
“当然。”
“可惜呀。”
“什么可惜?”
老头摇了摇头,没发声音。
“哥哥,舅舅回来时,说无机老母的十二刹星包围了森林的各个通道,进出的人都检查,说是找额头有个火焰印记的男孩子,我估计他们在找你。”
“切,我一把火烧死他们。”
“呵呵,你的火固然厉害,我也看过,可惜。”中年女子看了看他,“你的火对他们并不一定起作用?”
“我的火会燃尽我选择的事物,决不会灭的。”
“呵,我说你怎么一副体弱多病的样子,按理来说,你这样皇家子弟,应该营养过胜才对,呵呵原来如此。”狂笑的老头突然又发出冰冷的声音“你根本就没有掌握你那仪式所传承的术,还赶说烧死对方,简直自不量力。”
宇恒瞪着他,本想顶回去,却又闭口,心想也是,每次发出后都感觉身体空了许多。
“臭小子,你可知道,你那种仪式本是无氏家族仪式,火的意志必须传承,所以家族的每个人额头都有印记,而这个印记就是他们火之法术的源泉。”老头若有所思的想了想,“上古十大贵族,只有无氏仪式之后存留印记,而其他家族很少存在,几乎没有。”
“不仅如此,无家每个人手心都有一种小印记,那就是此人身体本身属性,你把手伸过来。”
宇恒把手伸过去。
“一个手就够了,不用两只手都伸过来。”老头把他的右手拿过来,对旁边的母子说道,“你看,他还真是稀有品种,本身带有风性的很少,而他还是个旋涡形状,以后可见你的风之术有多么的高强了。”
“那这个圈是什么?”
“圈?”老头一经,把他左手拿过来,“光?怎么可能,在这个世界上,只有传说中的‘道’和宇宙至圣无名拥有,怎么你,难道你——”老头忽然不说了,面目凝重,旁边三个人都看着他,老头忽然高深的一笑,“怪不得老太婆不敢把你封印起来,只是想关住你,等她目的达到,才除掉你,原来如此......”他自然自语了半天,忽然挽起宇恒的衣袖,看到树枝图安环绕臂膀,哈哈大笑起来,“果然,果然呀,小子呀,你的命运还真不简单,你的责任还真重大,预言的道子,具有再创造的力量,无神尊者的降临呀。”然后又摇了摇头,“可惜没有当年道和至圣的雷电之能呀。”
什么雷电之能?宇恒不明白,这时候好问的小男孩却发出了疑问,而宇恒也对自己产生的兴趣,不如以往的低落,活着死了无所谓的样子。也点了点头。
“你母亲以前没教过你怎么用法术?”
“母亲只教了我一些简单的,至于象你说的什么风性呀活性呀,她从来没说过,只叫我背了一些口诀,可我又不喜欢这些,我更喜欢医疗方面的东西。“
“呵呵,也对,你母亲是医疗方面的专家么,他属于幻术和水性体质的神,对于你,幻术还可以,至于水么,对你没什么用,即使学会了也是低级的,根本发挥不了作用。”老头看了看,“看你还真是其宝,不仅具有幻术能力还具有武术法力的体质,厉害。”
“我根本没听明白。”宇恒歪歪头说。
“哼,真笨。跟你说,世界上分人和神,人是不会拥有五行体质。只有神的身体是五行体质的。五行,就是‘金’‘木’‘水’‘火’‘土’的总称神也就五种身体。其中的‘金’又‘乾’和‘悦’,‘乾’为‘天’,‘悦’为‘泽’。很少有人拥有,几乎没人拥有。据说那是创造,意志力,心态的代表,感觉很抽象,很虚拟。其中它的外化表现,也就是身体体质以‘光’‘风’为表现。其中的‘风’本身就是‘气’,所以当‘风’和‘光’何在一起时就可以再创造出新的生命。但除了道祖以外几乎没有谁能拥有了。当然拥有‘风’性的神还是有的,只是太少了。而‘木’也就是‘雷电’,那是毁灭,破坏,战斗力和能量的象征呀!不过,‘木’也带表‘生命’因为他本身就是‘植物’的单元体,而‘植物’自然具有‘生命’的意义了。剩下三种我想你自己就能理解了。”(注解1)
老头停了一下:“除了五行外,还有阴阳之学,这个可就学问大了,可不是一时半刻可以解释的了。(注解2)至于仪式继承,我们十大贵族的传承法力的仪式,也就是打开子孙的奇经八脉,并且把自身的法决注入孩子的脑中,同时也传给孩子一些独有的法术。”
宇恒想了想:“我用的是前辈们的法术了?”
“恩,算是也不算是。不是每个神人都能拥有的。”老头看了看他,见他没反映,接着说,“具文家族史料记载,宇宙至圣好象是‘道’的徒弟,‘道’好象以具体形态出现过,然后创造了万物,大宇宙诞生,可由于他法力都用于万物诞生方面上了,所以维持具体形态很难,再加上,宇宙诞生时,道曾经偏离了轨道,自行具体形态,而恶道也就此时诞生,所以他让至圣无名找九个体质好的生灵,传于‘道’法。
他把仅剩的内力分为‘能’‘智’‘文’‘军’‘刑’‘医’‘技’‘毒’‘育’‘暗’十种象征着不同意义的法术,然后分给十个具有创造力,心思纯净,具有领导能力的生灵,于是无名用了尽万年的时间才寻到。
无名本身法力最高,拥有了‘能’,有名聪明桂冠,法力无穷,很有智慧,拥有了‘智’,孙文,温存儒雅,法力无边,专修文化学术哲学等,而且位当时世界首富,很轻易的夺走‘文’,诸葛军,管理有度,军事其才,法力仅次于无名,因而掌握兵权,拥有‘军’,邢法,口才一急,哲学思想开化,铁面无私,高人一胆,掌握法律,命名为‘刑’,神和,医疗之术决无仅有,因而夺得‘医’的名号。高林,研究发明,建筑雕刻,而且自发一种戏剧性的法术‘偶’术,这个并非用盅来达到,而是用自身发出的能量线,超重自己组装出来的武器,因而成了‘技’,我的祖先柯凡,毒术高超,无人能敌,所以夺得‘毒’的名称。梁闵懂得哲学,传播思想,教化当时野蛮民族,如果说,有名给了大家智慧,而他则开发了大家的指挥,而且他是这些人中心地最善良的,因而被称为‘育’,萧云,同梁闵一样没有什么功利心,但他却不单纯,他很睿智。而且他是无名的大弟子,他爱梁闵,因而他为了梁闵才夺得‘暗’,暗代表信息,代表间谍,也代表轮回。萧云想和梁闵永远在一起,于是发明的一种长生之术,而这种术不是普通者可修练成功的,只有和他们水平相等的人才能修成,于是,哪个时代的生灵只有他俩火到今天。”
“不要胡说。”宇恒嚷着,“我也不是不知道这十个老家伙,你说的萧云和梁闵都是男的,怎么可能爱?“
“切,不信就算了。”老头又说,“由于恶祖的长子和无名的妹妹无机相爱,而在一次战争中,十贵族杀了他,因此与无丽翻脸,兄妹大闹一场。后来,无名竟然发现无机生了恶祖的孩子,很是懊恼,便偷了出来,给了一户人类家庭留养,而无机以为哥哥把孩子杀了,她因此性情大变,凭借自身的法力杀了‘文’‘军’‘刑’‘医’‘技’‘毒’六大贵族,然后改动道轨运转,导至宇宙大爆炸,变的支离破碎,各地开始出现屏障,只有少数通道可行,而且群魔乱舞,又出现了魔军,世界开始慌乱无章。”老头感到很伤感,看着宇恒说,“当时的宇宙情况很不稳定,第一次大爆炸已经杀死了几乎总生灵的八层,而道轨的情况竟然继续恶化,于是无名跳入道轨里,融化自身,才几乎稳定情况。而其妻子——有名遵守俩人结婚的约定----生死相随——也自杀了。而据说,有名在死之前曾告诉三个孩子不许杀了无机,最多把她的法力废了。”老头冷冷一笑,“而那时侯,大女儿封住道轨,设立机关,并自我催眠,保护道轨,以免在次被别人破坏,而五岁双生兄弟,也就是血红色头发无雨森和无雨尘被‘暗’‘育’收养,逃到这死亡森林,各自从新开发法术。而你的仪式,并非是无氏家族原来的仪式,而是由你师父研究出的仪式。而你师伯由于妻子死了,开始变的冷漠,杀人如麻,被称为‘血魔’,而你师父由于脾气古怪,被称为‘邪王’,而后登上了宇宙之祖宝座,被称为亚圣,后来不知道为什么忽然消失,宇宙开始由‘宏王’‘微王’和‘大祭祀’共同把持到今。”
“即使我的仪式不正统,又如何?”
“但你的性能和无名至圣相同,所以你应该拥有他的能量,我可以帮你前期基础修炼。”
“呵呵,没这个必要吧。”
“怎么,你想被别人杀死?还是你不知道,你家的变故,背后的主谋是谁?”
“你好象什么都知道,那能告诉我么?”
“当然了,只要你当徒弟。”
“不,我有大哥哥。”
“哼,要不是大哥哥拖我教你,你以为我喜欢呀。”
“大哥哥?你见过他?”
“他有事情,要你在这学几年,然后在教你。”
宇恒想了想:“好吧,就算你是个师父吧。”
“呵呵,我有师弟了。”小男孩忽然笑着说。
“你也是他徒弟?”
小男孩点点:“他是我师父,我平时都叫他爷爷。”
“那也不行,我比你大,我都8岁了。”
“是么,我十岁了。”
什么?宇恒夸张的张着大嘴,心想,十岁怎么就这么大点?
“我们家族大十五岁之前都张的小,在十五岁那年生日时回发生巨变,变的高大微猛。”
宇恒白了他一眼,说了一声哦后,就崛起**。那个小男孩见状竟扑了过来:“师弟你好可爱呀,呵呵,我张大一定娶你,就像‘暗’爱‘育’一样。
宇恒真想把他一拳挥倒,可惜身体不适,只好无奈的闭上眼睛,然后听到老头和少妇笑声。
死小蛇,看我以后怎么收拾你。
(注解1,八卦所对应的五行
八卦之中,天(乾)与风(巽)一样,代表气,天事实上指地球外边的大气层,不具备人格色彩和神圣性;
地(坤)与山(艮)一样,代表土,土与石本来就是一体的;雷(震)与火(离)一样,代表火,雷电也是一种火;
水(坎)与泽(兑)一样,代表水,泽当然也是水。
因此八卦事实上是气(风)、土、火、水四种元素的展开,为了配合八种卦象才将这四种元素分为八种自然物相。
(1)将八卦与五行相对照,就会发现五行多了一个木(生命),少了一个气(风)。八卦始终讲自然物相,故不需要生命系统的加入,而五行之中缺了气(风)是不能代表完备的宇宙体系的,因此金应释为气(风)。
五行说的成熟:以木(生命)为中心的自然系统
五行与阴阳也是密切相关的。或以为阴阳与五行源于两个系统,本不相混,这是正确的。在五行说的早期阶段(五材说),五行只是为人所用有五种东西而已,并无内在的联系。但在成熟的五行说中,阴阳已经内化于其中,与之融为一体,二者的融合比八卦与五行的匹配要自然合理得多。五行之中,土(地)、水为阴,金(气)、火为阳,或细分土为太阴,水为少阴,金为太阳,火为少阳,木居中位,代表阴阳合一的生命。如下图:
太阳
金
少阴水木火少阳
土
太阴
注解2阴阳学说
1阴阳五行学说是我国古代朴素的辨证唯物的哲学思想任何事物均可以阴阳来划分,凡是运动着的、外向的、上升的、温热的、明亮的都属于阳。相对静止的、内守的、下降的、寒冷的、晦暗的都属于阴。我们把对于人体具有推进、温煦、兴奋等作用的物质和功能统归于阳,对于人体具有凝聚、滋润、抑制等作用的物质和功能归于阴,阴阳是相互关联的一种事物或是一个事物的两个方面。
阴阳学说认为:自然界任何事物或现象都包含着既相互对立,又互根互用的阴阳两个方面。阴阳是对相关事物或现象相对属性或同一事物内部对立双方属性的概括。阴阳学说认为:阴阳之间的对立制约、互根互用,并不是处于静止和不变的状态,而是始终处于不断的运动变化之中。“阴阳者,有名而无形”――《灵枢·阴阳系日月》。“一阴一阳之谓道”――《易传·系辞》 道:指“道理”、“规律”“阴阳者,天地之道,万物之纳纪,变化之父母,生杀之本始,神明之府也”――《素问·阴阳应象大论》
2就人体部位而言:上部为阳,下部为阴;体表为阳,体内为阴;
背腹而仰:背部为阳,腹部为阴;
四肢而言:四肢外侧为阳,内侧为阴;
筋骨皮肤而言:筋骨在内故为阴,皮肤在外故为阳;
内脏而言:六腑传化物而不藏为阳,五脏藏精气而不泻为阴;
五脏本身而言:心、肺居于上焦故为阳,肝、脾、肾居于中焦故为阴
阴阳学说的基本内容包括阴阳对立、阴阳互根、阴阳消长和阴阳转化四个方面。
阴阳对立即指世间一切事物或现象都存在着相互对立的阴阳两个方面,如上与下、天与地、动与静、升与降等等,其中上属阳,下属阴;天为阳,地为阴;动为阳,静为阴,升属阳,降属阴。而对立的阴阳双方又是互相依存的,任何一方都不能脱离另一方而单独存在。如上为阳,下为阴,而没有上也就无所谓下;热为阳,冷为阴,而没有冷同样就无所谓热。所以可以说,阳依存于阴,阴依存于阳,每一方都以其相对的另一方的存在为自己存在的条件。这就是阴阳互根。
阴阳之间的对立制约、互根互用并不是一成不变的,而是始终处于一种消长变化过程中的,阴阳在这种消长变化中达到动态的平衡。这种消长变化是绝对的,而动态平衡则是相对的。比如白天阳盛,人体的生理功能也以兴奋为主;而夜间阴盛,机体的生理功能相应的以抑制为主。从子夜到中午,阳气渐盛,人体的生理功能逐渐由抑制转向兴奋,即阴消阳长;而从中午到子夜,阳气渐衰,则人体的生理功能由兴奋渐变为抑制,这就是阳消阴长。
阴、阳双方在一定的条件下还可以互相转化,即所谓物极必反。比如,某些急性温热病,由于热毒极重,大量耗伤机体元气,在持续高烧的情况下,可突然出现体温下降,四肢厥冷、脉微欲绝等症状,就是由阳证转化为阴证的表现。可以说,阴阳消长是一个量变的过程,而阴阳转化则是质变的过程。阴阳消长是阴阳转化的前提,而阴阳转化则是阴阳消长发展的结果。
阴阳格拒
阴阳格拒,是阴阳失调病机中比较特殊的一类病机,主要包括阴盛格阳和阳盛格阴两方面。主要由于某些原因引起阴和阳的一方盛极,因而壅盛于内,将另一方排斥格拒于外,迫使阴阳之间不相维系,从而形成真寒假热或真热假寒等复杂的临床现象。
阴盛格阳,即阴阳内外格拒。系指阴寒之邪盛极于内,逼迫阳气浮越于外,相互格拒、排斥的一种病理状态。其疾病的本质虽然是阴寒内盛,但由于其格阳于外,故其临床表现,反见面红烦热、欲去衣被、口渴、狂躁不安等热象。因其阴寒内盛,格阳于外所致,故为真寒假热。
此外,阴盛于下,虚阳浮越,亦可见面红如火,称为戴阳,亦是阳虚阴盛,阴阳之间不相维系的一种表现。
阳盛格阴,系指邪热内盛,深伏于里,阳气郁闭于内,格阴于外的一种病理状态。多见于热病的热盛至极,反见“热极似寒”的四肢厥冷、脉沉伏等寒象。由于其疾病之本质是热盛于里,而格阴于外,故称为真热假寒。这种四肢厥冷,又称之为“阳厥”或“热厥”。
阴阳互损
阴损及阳,系指由于阴液(精、血、津液)亏损,累及阳气生化不足,或阳气无所依附而耗散,从而在阴虚的基础上又导致了阳虚,形成了以阴虚为主的阴阳两虚病理状态。
阳损及阴,系指由于阳气虚损,无阳则阴无以生,久之则阴液生化不足,从而在阳虚的基础上又导致了阴虚,形成了以阳虚为主的阴阳两虚病理状态。
阴阳失调
阴阳失调,是指机体阴阳的平衡协调状态,由于某些因素的作用而遭到破坏,导致阴阳之间出现阴阳偏胜、阴阳偏衰、阴阳互损、阴阳格拒和阴阳亡失等情况,是对机体各种病理状态的高度概括。
阴阳失调之说,首见于《内经》。如《素问·阴阳应象大论》说的“阴胜则阳病,阳胜则阴病。阳胜则热,阴胜则寒”和《素问·调经论》说的“阳虚则外实、阴虚则内热;阳盛则外热、阴盛则内寒”等。
阴阳偏胜
阴或阳的偏盛,主要是指“邪气盛则实”的实证病机。病邪侵入人体,在性质上,必从其类,即阳邪侵袭人体,则邪并于阳,而形成机体的阳偏胜;阴邪侵袭人体则邪并于阴,而形成机体的阴偏胜。
由于阴和阳是相互制约的,一般来说,阳长则阴消,阴长则阳消。所以阳偏胜必然会耗阴,从而导致阴液不足;阴偏盛也必然会损阳,从而导致阳气虚损。
阳偏盛
阳主动,主升而为热,所以阳偏胜时,多见机体的机能活动**、代谢亢进,机体反应性增强,热量过剩的病理状态。一般来说,阳胜的病机,多指阳气亢盛而阴液未虚的实热证。进一步发展,可成为阳盛阴虚之证。
阳胜的形成,多由于感受温热阳邪,或虽感受阴寒之邪,但入里从阳而化热,或情志内伤,五志过极而化火,或气滞、血瘀、食积等郁而化热所致。临床多见壮热、烦渴、面红、尿赤、便干、苔黄、脉数。若阳热亢盛过久,则必耗阴液,故阳盛实热病证,易于煎灼人体阴液,久之亦可导致人体津液不足,阴精亏损,转化为实热伤阴的病证。此即是“阳胜则阴病”。
阴偏盛
阴主静,主内收而为寒,故在阴偏胜时,多见机体的机能活动代谢低下,热量不足,以及病理性代谢产物积聚等阴寒内盛的病理状态。一般来说,阴偏胜,多指阴邪偏盛而阳气未衰的寒实证,进一步发展可导致阳虚,则成为阴盛阳虚之证。
阴胜的形成,多由外感阴寒之邪,或过食生冷,阴寒内盛,遏抑机体的阳气,或由素体阳虚,阳不制阴,而致阴寒内盛。前者属实,后者则为虚实夹杂。此外,阴寒之邪壅盛,日久必伤阳气,故阴盛实寒病证,常可导致虚衰,出现机体生理功能活动减退情况,此即“阴胜则阳病”。
阴阳偏衰
阴或阳的偏衰,是指“精气夺则虚”的虚证。所谓“精气夺”,包括了机体的精、气、血、津液等基本物质的不足及其生理功能的减退,同时也包括了脏腑、经络等生理功能的减退和失调。
阳偏衰
阳偏衰,即是阳虚,是指机体阳气虚损,机能减退或衰弱,机体反应性低下,代谢活动减退,热量不足的病理状态。多由于先天禀赋不足,或后天饮食失调,或劳倦内伤,或久病损伤阳气所致。
阳气不足,一般以脾肾阳虚为主,尤以肾阳虚衰(命门之火不足)最为重要,这是由于肾阳为诸阳之本的缘故。由于阳气虚衰,阳虚不能制阴,阳气的温煦功能减弱,脏腑经络等组织器官的功能活动亦因之而减退,血和津液的运行迟缓,水液不化而阴寒内盛。这是阳虚则寒的主要机理。
阳虚则寒,临床可见面色苍白,畏寒肢冷,舌淡脉迟等寒象,亦可见到倦卧神疲,小便清长,下利清谷等虚象,以及由于阳虚气化无力,阳不化阴,水液代谢功能减退或障碍而导致的水湿停滞等病变。
阴偏衰
阴偏衰,即是阴虚,是指机体的精、血、津液等阴液亏耗,其滋养、宁静的作用减退。多由于阳邪伤阴,热邪炽盛伤津耗液,或因五志过极化火伤阴,或因久病耗伤阴液所致。
阴虚,虽然五脏皆可发生,但一般以肺、肝、肾之阴虚为主,其它脏腑之阴虚,久延不愈,最终亦多累及肺肾或者肝肾,所以临**以肺肾阴虚与肝肾阴虚为多见。因为,肾阴为诸脏阴液之本,所以,肾阴不足在阴偏衰的病机中又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
所谓阴虚则热,是指阴液不足,不能制约阳气,阳气相对亢盛,从而形成阴虚内热、阴虚火旺以及阴虚阳亢等病理表现。阴虚内热多有全身性虚热,五心烦热,骨蒸潮热,消瘦,盗汗,口干,舌红,脉细数;阴虚火旺多有咽干疼痛,牙龈肿痛,颧红升火,咳血或痰中带血等症;阴虚阳亢多见眩晕耳鸣,肢麻,肌肉颤动等症。
阴阳亡失
阴阳的亡失,是机体的阴液或阳气因大量消耗而亡失,是生命垂危的一种病理状态。主要包括亡阳和亡阴两类。
亡阳,是指机体的阳气发生突然性脱失,导致全身机能突然衰竭的一种病理状态。多由外邪过盛,正不敌邪,阳气突然大量耗伤而脱失;或由于素体阳虚,正气不足,又加疲劳过度等多种因素所诱发;或过用汗法,阳随津枯,阳气外脱等所致。慢性消耗性疾病之亡阳,多由于阳气严重耗散而衰竭,虚阳外越所致。主症是大汗淋漓,汗稀而凉,肌肤手足逆冷,精神疲惫,神清淡漠,甚则昏迷,脉微欲绝等阳气欲脱之象。
亡阴,系指机体的阴液大量消耗或丢失,而致全身机能严重衰竭的一种病理状态。多由热邪炽盛,或邪热久留,煎灼阴液,或因慢性消耗性疾病,阴液耗竭所致。主症多见汗出不止,汗热而粘,手足温,喘渴烦躁,甚则昏迷谵妄,脉数无力,舌光绛无苔等。
由于阴与阳相互依存,故阴亡,则阳必无所依附而浮越于外,阴亡之后可迅速导致亡阳,“阴阳离决,精气乃绝”,生命亦告终结。
阴阳学说在中医学中的应用在中医学理论体系中,处处体现着阴阳学说的思想。阴阳学说被用来阐释人的组织结构、生理功能及人的病理变化,并用于疾病的诊断和治疗。
1.阴阳的对立制约:阴阳两个方面的相互对立,主要表现为它们之间的相互制约、相互消长。
阴与阳相互制约和相互消长的结果是达到动态平衡,称为“阴平阳秘”,如果这种平衡遭遇破坏即是疾病的形成,如人类生活在自然界中春夏秋冬四季变化自有其规律,若冬天应寒反暖则人体的生命活动也受影响,易引起疾病。
2.阴阳的互根作用
阴阳是对立统一的。阳存于阴,阴依存于阳。阴阳都以对立的存在为条件。任何一方都不能脱离对方而单独存在,这就是阴阳的互根作用。阴阳互根作用既是事物发展变化的条件,又是阴阳转化的内在根据。因此,双方在一定条件下是可以转化的。
3.阴阳的消长平衡:阴阳之间的相互制约、互根互用,并不是永远处于静止和不变的状态,而是始终处于不断的变化之中,即所谓“消长平衡”。阴阳就在这种运动变化中,生生不息。但任何一方太过盛或太过衰,破坏了“阴消阳长,阳清阳长”的动态平衡,就会引起机体的不适。
4.阴阳的相互转化:阴阳学说认为:阴阳对立的双方在一定条件下可以向其相反的方向转化,如阴转化为阳。如寒饮中阻患者本为阴证,但由于某种原因,寒饮可以化热,即为阴证转化为阳证。阳证也可以转化为阴,如某些急性温热病,由于热毒极重,大量耗伤元气。在持续高热的情况下,可以突然出现体温下降,面色苍白、四肢厥冷、脉微欲绝等阳气暴脱的危象,这种病征变化,即属于阳证转化为阴证。但如果抢救及时,处理得当,四肢转温,色脉转和,阳气得以恢复,病情又可出现好的转机,可见阴阳互相转化是有条件。
阴阳的消长(量变)和转化(质变)是事物发展变化全过程的密不可分的两个阶段,消长是转化的前提,转化是消长的结果。
本章已完结,下一章内容更精彩喔。
下一章“第8章:雷霆闪”内容快照:
『雷霆闪』
(呵呵,以前写的都很沉闷,人的一生童年最重~,所以,宇恒的美好童年从今天再次开始。)别看老怪物毒王看起来吓人,其实心地~的很,对待宇恒也很照顾,使恒~很幸福。于是他一改以前的~掼,竟然学会~甜。说实话,在~神殿里的生活他并不算开心,父皇不喜欢他,也不太搭理他,每天只知道讨好~亲,而~亲仿佛象没了~灵的人,每天只顾看那把碧玉的横笛,有时候还会吹出悲伤的曲子。那时侯只有小舅和他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