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小说吧 > 恐怖·奇幻 > 无双三国之戏说篇 [目录] > 第2章

《无双三国之戏说篇》

第2章第2章

作者:广雨辰 阅读字体选择:小字

  三游说陈寿

  离开相府,满怀愁畅。万千头绪,不知该从何处下手。

  猛然间,我眼前一亮,看到一个人正坐在家中写书。这人叫陈寿,他写的这部书叫《三国志》。

  我仿佛抓到了一根救命稻草,急忙化作一道彩虹,来到了一百多年后的陈府。

  我坐到陈寿的对面说:“我听说先生正在写《三国志》,不知道先生的进展如何?”

  陈寿说:“初稿已经写完了。”

  我说:“我能否先睹为快?”

  陈寿就把书稿捧出来说:“请先生指教。”

  我捧过书,只看了《武帝本纪》、《吴主传》和《先主传》三篇便合上书说:“我认为先生写的不妥。”

  陈寿说:“先生请讲。”

  我说:“现在我还说不出来,但我敢肯定先生写的不妥。我想请先生不要急于把《三国志》拿出去,至少你等我一年时间。”

  陈寿说:“为什么?”

  我说:“你以后会明白的。”

  陈寿不以为然地说道:“治学贵在于严谨,我所著无一不符合历史事实,不妥二字又从何谈起。”

  我说:“就以这三篇为例,曹操虽说生前被封魏王,加九锡,但他毕竟还是大汉帝国的丞相,从没有称帝。却是刘备、孙权两人先后称帝,你怎么只将曹操之传列为本纪,反将刘备、孙权二人之传编传?这不是于理不合吗?”

  陈寿说:“武帝的确生前并未称帝,但却为大魏帝国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实际上就是大魏帝国的缔造者。我观武帝一生,出将入相,位极人臣,虽未称帝,与帝何异?我认为武帝实乃极人之人,岂是孙、刘可比。况武帝“协天子以令诸候”,天下群雄无不臣服,孙、刘二人割据一方,不也多次奏表朝庭,请求封赏么?到了文帝,大汉气数已尽,就只能禅位于文帝了。武帝虽无皇帝之名,却有皇帝之实,我为其做本纪有何不妥?再说孙、刘二人,吴主得坐江东,不过是仰仗父兄的基业,假使没有孙坚、孙策,孙权又怎能占有江东,称雄一方呐?先主虽说百战创业,雄霸一时,但却多半仰仗中山靖王之后、汉景帝玄孙、大汉皇叔这面神主牌,还未成功,便给儿子取名为封、禅,试问何人才有资格封禅?“

  我说:“曹操不也是汉初丞相、平阳候曹参之后吗?焉知曹操成事不仰仗他先祖平阳候曹参之余荫。”

  陈寿说:“武帝本姓夏侯,只因父亲曹嵩为中常待曹腾养子,才改姓曹。平阳候与武帝相隔近四百年,中间又隔王莽篡汉,到武帝时,平阳侯之余荫恐怕也所剩不多了。”

  我说:“难道你忘了先帝之时,中山靖王也早已作古。在这件事情上,你是不是有点儿厚此簿彼了呢?”

  陈寿说:“先生之言差矣。诚然三国时期中山靖王已经作古,但刘备念兹在兹的却正是这面神主牌。更何况献帝见刘备后,曾论及汉室宗谱,不是也亲口叫过刘备皇叔吗?”

  我说:“但先生也别忘了,献帝称先帝皇叔时,先帝还身在许都,兵亦不过关、张二人而已。”

  陈寿说:“假使刘备没有在许都认了汉室宗亲,日后能否会有蜀汉之国也未可知。”

  我说:“先生是否太固执己见了。”

  陈寿笑着说道:“史家之使命,就是要客观公正地记录历史,最忌把个人荣辱恩怨参杂其中。陈寿虽然愚腐,这点儿道理还是懂得。”

  我脸一红说:“那要是先生写的不符合史实呢?”

  陈寿闻言,连忙起身,深深一躬到地说:“承祚(陈寿的字)孤陋寡闻,难免笔下有误。承祚肯请先生不吝赐教。”

  我说:“暂时我还无法找出。”

  陈寿弗然不悦说:“《三国志》已然成稿,我还要逐章效对,先生如若没有别的事了,恕承祚不能奉陪。”

  我说:“先生是下逐客令了?”

  陈寿冷冷地说:“不敢。”

  我说:“相信我,我让先生等我一年,到时一定会给先生一个交待的。”

  陈寿说:“那我就不留先生了。”

  我碰了一鼻子灰,心知只要陈寿的《三国志》一旦成书,我的计划将前功尽弃,气急之下,真恨不得杀了这个迂夫子,可惜老君没有给我杀人的本能,恨得我抓住陈寿的三魂中的一魂,狠狠地击了十余拳。

  魂魄本来就是虚无之物,凡人看不见,摸不着,我是天地间一幽灵,对凡人没有办法,对付人的魂魄却不想威力极大,顿时把陈寿的三魂六魄中的一魂打得晕死过去。再看陈寿如呆如痴,还能写得什么文章?

  只这一下,陈寿只怕不等也得等了。

  四智说卧龙

  我在刚才读《武帝本纪》和《先主传》的时候,已经知道曹操最大的对手就是刘备。

  此时曹操已将献帝移架许都,并自封为丞相,为日后的统一北方奠定了基础。

  但一一此时的刘备却还屈居小沛,兵不过数千,将不过关、张。凭这点儿实力,自保尚且不能,就不用说与曹操分庭抗理了。

  想到这些,不由令人沮丧,雄心顿失。

  我冥思苦想,终于想通了。刘备给儿子取名,一曰刘封、一曰刘禅,无疑是有野心想做皇帝的,他也有称王称霸的能力,所欠缺的就是机缘。再说白了,就是他身边没有好谋士。关、张二人虽英勇善战,不失为一代名将,但只会统兵打仗,不懂运筹谋画。陈寿在《先主传》中记的清楚,刘备率关、张征战连年,到头来还落得寄居荆州,自从三顾茅芦请得卧龙先生诸葛亮,并由诸葛亮献出《隆中对策》后,从此三分天下方定。我何不从中周旋,设计让诸葛亮早日出山,有了诸葛亮辅佐,看曹操还怎样统一北方?

  诸葛亮没出山时,一直在襄阳二十里外的卧龙冈隐居,因此自号“卧龙先生”,当时还没有什么名望。

  来到卧龙冈,我便直接来到隆中。

  此时,诸葛亮正坐在院中和博陵崔州平、颖川石广元、徐元直、汝南孟公威等人高谈阔论,畅论天下大事,我知道要冒然出现,必不会引起他们而注意,当下佯装路过的算命之人,边在门前走边吟了一首打油诗:

  “天地玄黄我自知,

  袖里乾坤任我识。

  游戏风尘从此过,

  老君也曾伴我眠。

  诸葛亮闻听,站起身道:“先生请留步。”

  我面向诸葛亮说:“先生可是我?”

  诸葛亮笑着反问:“这里除了先生,就是我们几个,不是叫你,又是叫那个?先生如果不弃,请进来稍坐片刻,喝杯茶再走如何?”

  我说:“我正口渴,求之不得。”

  进院后,和六人互通了名姓,我便自号“无为先生”。

  诸葛亮说:“听无为先生所吟之诗,先生必是善于算命之人。

  我说:“说来愧对先祖,堂堂五尺男儿,竟然沦落算命糊口。”

  孟公威说:“听先生之诗,口气甚狂,想必先生有过人之处。这位诸葛先生年龄最小,才学最佳,不如先生就给诸葛先生卜上一卦如何?”

  徐元直鼓掌笑道:“诸葛贤弟常自比管仲、乐毅,又自号“卧龙先生”,不知今后能否一展鸿鸪之志?“无为先生”既敢作诗“老君也曾伴我眠”,自然就有过人之处,正该为“卧龙”卜上一卦。”

  诸葛亮笑说:“我宁信自己,不信命。”

  孟公威说:“人之命,天注定,如果天命不达,纵然才高八斗,强求也无益,卜上一卦又有何干?”

  我说:“别的不敢说,说到相面,卜卦,我敢说前无古人,后无来者。”

  诸葛亮说:“听先生这么一说,我到想卜上一卦。”

  我说:“那先生是看手相,相面、抽签、测字、还是摇卦?

  诸葛亮说:“摇卦。”

  我便取出六枚古钱,放于桌上。诸葛亮连掷六下,得了一“天卦”。

  崔州平说:“不寻常就是不寻常。”

  我忙站起来,向诸葛亮深鞠一躬说:“这卦我白送先生了。“天”乃极阳之卦,为君、为父、为天子、为君子、为神、为龙、为首、为直、为严、为生、为祥、为誉、为福、为禄、为庆、为始、为贞、为元、为大谋、亦为一切之主,阳主刚,求财得财,求官得官,这还用断么?先生不日必将飞黄腾达。”

  诸葛亮摆手笑说:“我是一山野村夫,名不达百里,房不过三间茅草,还奢谈什么求官求财的。生在乱世,能安安稳稳保住性命也就是了。”

  我说:“先生恐怕口不应心吧。”

  诸葛亮说:“此话怎讲?”

  我说:“先生自号“卧龙”,敢问何为龙?龙为天、为男、为刚、为阳、为父、为君。龙可兴云布雨,龙可上天入地,岂可为池中之物?”

  诸葛亮说:“先生亦不闻,龙生九子,子子不同吗?”

  我说:“先生也应知道,“卧龙”总该有飞天之时。”

  诸葛亮笑说:“先生高抬了。”

  我说:“我丝毫没有高抬先生,先生日后之功绩,必明标青史,辉照日月,虽人君亦难及先生之万一。我敢和先生打赌,只要先生肯出山,,必然得到重用,不日必将位及人臣。”

  孟公威说:“这个赌值得打。”

  徐元直说:“这个赌我替诸葛贤弟应了。”

  诸葛亮说:“无为先生是要和我打赌,你们急什么?”

  徐元直说:“不是我们替你急,我们是想看看无为先生的卦到底准不准?”

  诸葛亮笑说:“那好,我就和无为先生打一个赌。只是现在天下大乱,诸候称雄,鱼龙混杂,不知谁才是明君圣主?”

  我说:“我向先生推荐一人。”

  诸葛亮问:“是谁?”

  我说:“刘使君刘玄德。”

  孟公威笑说:“刘玄德到是有点儿贤名,不过此人自从出世以来,大小战事虽经不少,但却是胜少负多。前些日子好不容易得到了徐州,却好景不长,没几天功夫就被吕布夺了去,现在仍屯居小沛弹丸之地,能成什么事?”

  我说:“先生之言差矣。刘玄德乃汉室宗亲,中山靖王之后,景帝玄孙,现在虽屈居于小沛,是暂未逢时。我观此人,礼贤下士,宽以待人,有帝王之相,几位先生不相信,不妨小沛走一遭,见上一面便知。”

  诸葛亮说:“那就请先生陪我小沛(注)走一遭如何?

  我说:“愿意奉陪。”

  

  (注):三顾茅庐的故事家喻户哓晓,但却有不少史学家对此提出异议,认为三顾茅庐不一定就是史实。易中天先生认为,三顾茅庐有可能是史实,也比较可信。理由是《三国志》成书时离三国时期很近,但同时也提出了另一种可能,在三顾茅庐之前,诸葛亮可能先去见过刘备一次,但却没有得到重用,所以诸葛亮又回到隆中隐居。三顾茅庐后才正式出山。我认为这段解释有道理,因此采用了这段情节。

  

本章已完结,下一章内容更精彩喔。

下一章“第3章:第3章”内容快照:

『第3章』

五巧救刘备诸葛亮不愧为一代天骄,对政治、历史、军事、地理都有独到的见~。有他陪同,一路走来到也不甚寂寞。一~徐州地界,诸葛亮便~锐地~~出大事。我不以为然地说:“吕布乃虎狼之将,连曹~都惧他三分;刘备乃世之枭雄,帐~关、张二将亦是少有虎将。这二人一个坐镇徐州,一个暂居~沛,形成犄角之势,~退有据,谁敢轻易来犯?先生是不是太~感了?”诸葛亮说:“吕~候

~~

>> 阅读第3章 第3章 返回小说目录

版权声明:本小说数据来源自互联网,本站只对小说基本信息(目录信息、最新章节列表信息、第三方阅读地址等)进行整理收集,我们不以任何形式提供小说正文内容的在线阅读及全本小说下载服务。 如果收集的小说公众信息侵犯了你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会跟据情节严重性对其中的信息进行删除屏蔽。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