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我去县城办事,偶遇我20多年前的学生,他领我去了他的办公室。我刚坐下不久,他就为我泡了一杯热茶。
我们还没有说几句话,电话就响了。对方说什么我听不见,只听学生说:“你这是什么话!20年了没有见老师,今天老师来了,我怎么也要陪老师吃顿饭吧?”对方又说了好大一会儿,学生说:“一个月之内没有时间!”我知道,对方是请学生吃饭,在贬低老师,受到了学生的抨击。我一阵心寒。虽然教师的地位在提高,工资也不再拖欠,但除此之外,他们还有什么呢?
中午,学生把县城的其他同班的同学都招呼了来,陪我吃饭,我感到很荣欣。看到他们一个个有了出息,做老师的能不高兴吗?他们让我点菜,我不知道点什么菜,非常尴尬。正应了贾平凹《废都》里的“第九种人是教员,山珍海味认不全”了,我就推给别人,东道主非要我点一个菜,我点了“鱼香肉丝”,现在点这个菜就显得我老土了,大家你看看我,我看看你,谁也没有说不好。席间,学生一一为我敬酒,我也就喝起来。
这时候,一位熟人进来,大家让他坐下。他一见我在场,就说:“你不好好教书,跑到县城喝酒,你能教出一个好学生来吗?”
我还没有答话,我学生说:“你此话差矣!没有阎老师我就考不上大学,就没有我的今天!”
另一位学生说:“我们都是阎老师教出来的,你说我们都是坏学生吗?”
那个人自掏了个没趣,弄了个关公脸,推说上卫生间,溜走了。
学生问:“老师,你今天怎么来的?”
我答:“骑自行车来的。”
学生说:“那么远,你还骑自行车?购辛苦了。”
我说:“没事,习惯了。”
学生说:“老师教了咱们这么多学生,辛苦了几十年。大家说,还让老师骑破自行车上班吗?”
大家说:“是啊!你的官大,你说怎么办吧。”
学生说:“我提议,每人出100元,为老师买一辆摩托车。”
我急忙说:“大家的心意我领了,你们有这句话我就心满意足了,千万不要集资为我买摩托车。再说,我年岁大了,也不会骑。”
学生说:“在学校我们听您的,现在您得听我们的。少数服从多数嘛。”
回到家里,我辗转反侧久久不能入睡,想到学生的热情招待,想到学生的尊师态度,想到学生的出息。心潮大起大落,难于平静。有时,一句极其平常的话,就能温暖一个人的心。特别是像我这样在山沟里默默教书、不喑世事的人。
我写了一篇小说,去省城市庄路作协,让编辑老师给把把关,看有无采用的希望。我从《当代人》那儿出来,又去《长城》杂志社刘向东老师那儿。我早就听韩振堂和任林乔同学多次说过著名诗人刘章和刘向东,以及他和刘章去广西、云南前线体验生活,辅导文学青年的经过。刘向东老师送给我一本《长城》杂志,他非常喜欢天然奇石的收藏。让我看他办公室里的石头,他如数家珍般的一一向我介绍,我很感动。一个大主编,竟然和我像老朋友交谈,没有一点儿名人的架子。我听说,省作协**铁凝也非常平易近人,不因为自己是名作家,是大干部,而高高在上。她接待每一个崇拜他和她的作品的人,和来访的人。只是她太忙了,很少到办公室,以至,我去了多次,也没有见着她。
我告诉刘向东老师,希望刘老师体验生活时到平山的山沟里,说不定会发现更好的石头。果然,我在温泉河的上游,发现了一块30厘米大小见方的天然富字石,底色是蓝色的,富字是白色的,字的形状是草书,非常的好看和具有收藏价值。
我从刘老师那儿出来,在楼道里和一位20多年前的学生打了个照面,他刚从南宫市委锻炼回到省里不久,在省作协楼里办公。他也没有忘记老师,热情地让我坐下,我问:“几十年了,你还能认出我来?”
他说:“怎么认不出来,你一日为师,终身为父嘛。”
我非常感动,我们交谈了不大一会儿,电话通知他开会。他没有时间,让秘书陪我吃饭,晚上住到家里,再叙旧。他是在内蒙呼和浩特当兵复员到省城的,受过部队正规教育。从部队锻炼出来的人,素质就是不一样。他40岁出头,我比他大不了几岁。我高中一毕业就做了民办老师,一晃几十年过去了,真不敢想啊!
2005年6月15日
本章已完结,下一章内容更精彩喔。
下一章“第5章:五”内容快照:
『五』
我所认识的储瑞耕早在1987年,张蕴哲同志(现石家庄市桥西区~~、作家)和我谈起杂文作家储瑞耕老师和他主办的《杂文报》,以及她在《杂文报》发表的《~子宣言》所引起的~~社会反响。都离不开储瑞耕老师的扶持和帮助。我对储瑞耕老师发现新人,扶持新人的作风非常敬佩。我想认识他,并向他学习。1996年三月,机会终于来了。储瑞耕老师到~塘工人~泉疗养院疗养,我鼓~勇气拜访了他。
~~